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為維護經濟稅收秩序,依法嚴厲打擊沒有實際經營業務只為虛開發票的「假企業」、沒有實際出口只為騙取退稅的「假出口」、沒有具備條件只為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的「假申報」,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部署,各地稅務機關與公安機關聯動加強對有重大涉稅違法嫌疑的企業和個人查辦力度,接連破獲多起「三假」典型案件,形成有力震懾效應。
案例一、重慶「4·01」專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3名,涉及多個「假企業」。
重慶市稅務局、稅務總局駐重慶特派辦、重慶市公安局集成作戰打擊「三假」,2020年5月19日,稅警聯動在重慶、大連、山東、河北的12個市、區、縣,對「4·01」專案涉及的7個虛開團夥跨省虛開發票案實施統一收網行動,打掉窩點1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63名,截至今年7月底,已查實該團夥註冊了若干戶空殼企業,涉案金額71.8億元。
案例二、安徽「4·20」專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1名,查獲「假企業」106家。
安徽省稅務、公安部門聯合成立「4·20」專案組,對「農產品-運輸」行業鏈條式虛開團夥開展打擊,自2020年5月20日第一次收網行動至今,已打掉虛開運輸發票及其上遊虛開農產品發票犯罪團夥5個,抓捕犯罪嫌疑人21名,截至今年7月底,已查實該團夥註冊空殼運輸公司106家,涉及虛開發票17.48億元。
案例三、河南「12·12」虛開發票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查獲一批「假企業」。
2020年5月25日,河南省稅務局、省公安廳聯合指揮,商丘、鄭州、台州、深圳多地同時行動,成功抓獲「12·12」虛開發票團夥的16名涉案人員。該團夥以辦理小額貸款為名將人員誘騙至商丘,冒用身份信息大量註冊空殼公司虛開發票。截至今年7月底,已查實該團夥通過操控若干家企業對外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16.2萬餘份。
案例四、浙江「百城會戰」1號戰役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涉案金額2.5億元。
杭州市稅務局通過大數據全面掃描申報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企業及相關涉稅數據,發現某商貿公司存在重大虛開疑點,經進一步分析監測最終鎖定關聯企業62戶,其中李某控制的21戶企業主要負責成立公司後網上領票並虛開;胡某控制的41戶企業主要負責非法出售營業執照和開票資格並過票洗錢。2020年5月28日,浙江省稅務局、省公安廳聯合指揮,杭州稅警出動57人,分赴山東、河北、山西、江西、安徽、福建等地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抓捕犯罪嫌疑人18名,涉案金額2.5億元。
案例五、江西摧毀兩個虛開人力資源發票犯罪團夥,查獲「假企業」45家。
江西省稅務部門在系統預警掃描時發現,南昌市一些勞務公司在疫情期間為建築企業開具大量人力資源發票,存在虛開嫌疑。南昌市稅務和公安部門立即成立聯合專案組,通過調查發現,該團夥控制了45家空殼公司,按照受票方提供的信息,虛構合同、虛開發票後快遞郵寄給受票方,並按照受票方要求進行資金回流。為營造經營假象,該團夥以輪班方式定期派出2人到空殼公司值班。2020年5月底至6月初,江西南昌稅警聯合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成功搗毀犯罪團夥虛開窩點3個,抓捕犯罪嫌疑人9人,涉案金額39億元。
看過以上案例,相信大家也認識到2020稅務機關對於相關違法稅務操作的嚴厲打擊。以下是2020年稅務稽查的7大重點,希望大家都能引起重視,做好稅收籌劃,規避稅務風險。
2020年稅務稽查的7個重點
1、虛開發票
國家打造了最新稅收分類編碼和納稅人識別號的大數據監控機制,虛開發票一旦被稽查,除了補繳稅款,構成犯罪的,更要承擔刑事責任。
2、公轉私
《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表示:嚴懲虛構支付結算,公轉私、套取現金,支票套現等情形。
3、騙取出口退稅
稅務總局、公安部、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四部門聯合預防和打擊違反稅收法規,採取以假報出口等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4、增值稅零申報
作為一些企業常用的手段,增值稅零申報也是稅務稽查的重點對象。零申報持續時間一旦達到6 個月,稅務機關就會對企業展開分析調查,確認企業是否存在隱匿收入等問題。
5、虛列人員工資
前些日子不少企業因為個稅APP上的申訴被查了。另外,針對人員工資,稅務機關會從工資支出憑證、企業職工人數、薪酬標準等方面嚴查工資費用。
6、稅收優惠企業認定
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也是稅務機關清查的重點。
7、稅負率異常
稅負率異常一直以來都是稅務稽查的重點,如果企業平均稅負率上下浮動超過20%,稅務機關就會對其進行重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