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學校教學樓前的廣場上,一名教師代表向教師們宣讀維權框架
8日晚6時許,學校一間會議室內,校長王建偉被眾多家長圍住要求做出解釋
8日晚6時,老師們聚集在學校的廣場上,引來學生和家長圍觀
-本報記者劉海宏文/圖
11月5日,抗議不公正的待遇,哈佛女孩劉亦婷畢業的名校——四川成都外國語學校的幾百名老師停課維權,6000多名學生沒課上。
持續4天後,這場維權風波又以成都市政府的臨時託管而收場。是什麼導致了老師們做出如此極端的行為?
更多矛盾凸顯
有教師稱學校少繳納社保金3.8萬元
改制後,德瑞確實兌現了當初的承諾。而月收入2000多元的工資吸引了很多其他學校的教師前來投奔。成外的辦學隊伍迅速擴大,形成了如今擁有6000多名學生、400多名教師的全日制寄宿中學。
然而好景不長,尤其是近幾年,成都市公辦教師待遇大幅度提升,有的學校教師工資漲幅多達兩三千。但是,作為民辦公助類學校的成外卻一直沒有動靜,大部分教師的工資依然維持在3000元以內。
關於課時問題,記者聽到多位老師抱怨。一名老師告訴記者,按照規定,高中老師每周的標準工作量是10-12節課;初中為12-14節。「但是,我們這裡的老師,80%%左右的工作量都超了,有的每周16節、18節,還有24節課的。」
眼看著公辦學校教師待遇超過了自己,成外教師的心裡越來越不平衡。
今年10月19日,學校通知一批全民所有制身份的教師籤訂勞動合同。但有細心的老師發現:「保留全民所有制」身份的相關條款在新合同裡不見了。儘管經過溝通,校方以補充協議的方式補充了全民所有制身份的條款,但這件事情已經讓老師們有了疑慮,之前積累的一些怨氣和矛盾一下子爆發出來。
有很多老師發現自己的職稱停留在了改制前的1999年。「改制前,我是中級職稱,現在已經評高級職稱好幾年了,但在檔案上一直沒有體現。」一名老師稱。而是否「公辦」,是中級職稱還是高級職稱,直接影響退休後的待遇。更多的老師覺得自己的養老保險「少得可憐」,有老師拿出自己的工資條給記者看,月收入2600多元,但養老保險卻只繳納了50多元。
11月8日上午,由成都市教育局、市人事局組成的工作組來到學校,承諾解決教師們提出的部分公辦教師的「全民所有制身份」等問題。當著主席臺上的諸多領導,多名老師當場對學校關於養老、醫療、失業以及住房公積金的繳納標準和金額提出質疑。一名老師說,據他自己測算,2005年至今,學校對每名老師的社保金就少繳納3.8萬餘元。但是當天,面對教師們的社保金繳納問題,工作組未給予正面回復。
投資教育盈利
6000多學生每年僅學費就有1.2億元
當停課風波愈演愈烈的時候,輿論的焦點對準了學校的投資人嚴玉德。
記者從百度上查尋嚴玉德其人,得到的結果是:他是德瑞的實際控制人,還是2009年胡潤富豪榜入選者,據稱資產14億。早在1999年,嚴玉德便開始投資教育。目前,已經擁有包括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成都外國語學校、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及一所小學、一所幼兒園,教師多達上千名,學生上萬人。
改制後,德瑞所屬的幾所學校一直是成都學生競相報考的熱門民辦學校。就成外而言,不僅是全國16所享有保送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之一,還先後培養出了8位四川省高考狀元。眾多學子中,最被眾人所熟知的便是哈佛女孩劉亦婷和程婉心。
學校也給投資方帶來了豐厚利潤。據了解,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2007年度淨盈利約3200萬元,2008年度淨盈利約5200萬元。一名自稱「成外」教師的網友在網上留言:「成外小學學費26500元/年,學生近2000人,每年光學費收入就多達5300萬元,加上『成外』中學、『實外』中學,光學費收入一年2億多元。」
記者了解到,成外的學生學費是每人每年2萬元,6000多學生每年僅學費就有1.2億元。但若按照400名教師,每人每月工資3000元計算,校方每年只需支付教師工資1440萬。根據教育研究機構的數據統計,中小學的運行費用中,教師工資一般佔到70%%,其餘的行政辦公費用、維護費用佔30%%。如此計算的話,成都外國語學校的純利潤已相當可觀。
但為何在這樣的學校裡,還會有因勞資糾紛引發的停課風波呢?據成外一名教師講,成外應該是民辦公助學校,但在一周前的黨員會上,學校的性質變成了「私有」。
所謂的民辦公助學校,其實是由政府創辦或資助創辦,創辦或改革之後政府逐漸減少撥款,學校主要靠收取學費運轉。學校在經費籌集和使用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權。
「公辦民助學校實行的是校長負責制,而民辦公助學校則是董事會負責制,所謂的『公辦』,其實政府給予的更多是政策扶持。按照教育法規定,學校是社會公共事業,不能以營利為目的,但對於「轉制」類學校的監管難度很大。」昨日,一位不願具名的教育專家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