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課標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高中學習階段,你一定在班集體裡度過了美好的時光,收穫了深厚的情誼,同窗共讀,互相幫助,彼此激勵,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爭執,都給你留下難忘的記憶,伴你走向成熟。某機構就「同學關係」問題在幾所學校做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60%的人表示滿意,36%的人認為一般,4%的人覺得不滿意。
如果同學關係緊張,原因是什麼?有人認為是自我意識過強,有人認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認為緣於競爭激烈,等等。
對於增進同學間的友好關係,營造和諧氛圍,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們認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為他人著想,關係就會更加融洽。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不得抄襲。
1.難忘的高中生活
從這個角度寫作文,首選的是記敘文。我們可以寫與同桌的情誼,可以寫同學間的合作與競爭,可以寫同學間的一次爭執,也可以回憶在班集體裡度過的美好時光。更重要的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通過對高中生活的回憶,展現出自己對同學關係的理解與感悟。
2.探討同學關係緊張的原因
「同學關係」本來是一個十分普通的話題,但是由於近幾年出現的「復旦投毒案」、「馬加爵事件」等,使同學關係成了一個非常尖銳的社會話題。我們可以對同學關係進行探討,從自我意識、志趣、性格、生活習慣、競爭等角度入手,聯繫我們熟悉的校園生活發表議論,或者藉助故事闡發道理。
3.如何增進同學間的友好關係
從這個角度立意,同樣可以聯繫我們熟悉的校園生活,發表議論或通過記敘闡發道理。從「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心中有他人」、「遇事多為他人著想」、「理解與包容」等角度入手,探討如何增進同學間的友好關係。
4.掌握必要的社會生存法則
在學校這個「小社會」裡學習、生活,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也要學習為人處世的社會生存法則,比如自尊自立、為人善良、處事正直、明辨是非等。學會了這些,同學之間才能更好地相處。此外,我們也可以再進一步思考,適當地把話題延伸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
一考生
你,我的同桌,我最好的朋友。
此前,我從來沒覺得我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我們一起生活在這個高樓林立的繁華城市裡,一起在公交站臺等車,一起在綠茵場上馳騁,一起傾聽拉拉隊女生的尖叫,一起討論巴薩vs國米;一起研究編程算法,一起約好報考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一起夢想著有一天我們共同開發的網站像youtube那樣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你高大健碩,眉宇間透出一股俊秀,班上的女生悄悄給你取了個外號——「小柏原崇」,而我卻只得了個「許三多」的美稱,說實在的,我還真有點兒嫉妒。你的學習成績雖然在班上不是最好的,但在球隊,你是最好的,教練經常拿你當作榜樣來訓斥其他隊員,用他帶著方言的普通話說:「要想踢比賽,首先學習成績要好,進入大學裡,會有更多的比賽機會。」末了總不忘補上一句:「像某某同學那樣,踢球、學習兩不誤。」
我最忘不了的,是去年那件事。那次我生病了,得的病是腎結石,尿血,是你曠課把我送到醫院的結石科去。當時數學課正上到複數這一章節,這是期末考試的重點和難點。每天下課之後你都會來醫院看我,把你做好的課堂筆記給我看。第一次翻開筆記的時候我很感動,從沒見你這麼認真地做過筆記,幾乎是把一節課上老師所說的每個字都記錄了下來……
直到高考前那最緊張的一個月,你卻忽然說要回安徽老家。按規定,考生必須回原籍地參加高考。你說會放棄報考深圳大學,因為深圳大學在老家的招生人數較少,另外安徽的學習環境和使用教材也與深圳不同,你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放棄。今天,我們會同時走進考場,為自己的明天書寫一份答卷,不同的是,我在深圳,而你在陌生的老家。
我知道,還有很多像你一樣的同學,他們的父母,和所有城市人一樣,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推動著城市發展,他們同樣擁有這個城市的光榮與夢想,彼此為鄰,相互依存。然而他們卻要比我們承受得更多,不情願卻又不得不成為「高考移民」的一員,並為此放棄心儀的學校,遠離夢想……
我祝福你,我的同桌,我的朋友,同時也祝福那些千千萬萬的農民工和他們的孩子們。
名師點評
本文的篇幅雖不長,卻有鋪墊,前面提到「我從來沒覺得我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兩人在一起生活、學習;有轉折,我和同桌還是有不同的,兩人在相貌、學習、踢球等方面都有差距,但最大的不同是身份的不同;有升華,作者由同桌聯想到與他境遇相似的其他同學,引發對社會現象的思考。文章立意深刻,中心突出,用平實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生活中人和事的感觸,感情真摯。
一考生
到目前為止,在我們的身邊,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人,除了父母,就是同學了。為了在長大後有一段美好的回憶,我們必須要建立良好的同學關係。我認為,良好的同學關係需要以下三要素:
包容,是同學間的黏合劑
同學之間難免有一些磕磕絆絆,如果只是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從而使同學關係僵化,就有些得不償失。
包容是處理這種同學關係最恰當的,同時也是最基礎的一種辦法。小剛與小明是同桌,一天,小剛不小心把小明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這時我們試想:若小剛蠻橫,偏不講理,兩人因為此事鬧翻,以至於到日後還對此事懷恨在心,最後連同桌也做不成,這就不值得了。若小明包容了小剛,小剛則心懷感激,兩人就會成為最親密的夥伴。這就是包容的力量,我們要懂得包容,學會包容,用它來黏合我們與同學的關係,百利而無一害。
理解,是同學間的分子重組
曾有一個機構就同學關係進行了調查,發現竟然有4%的同學對同學關係不滿意。
如果同學關係過於緊張,那麼理解將會是處理同學關係較有效的一種方法。現在的高中和大學中的很多學生背景普通或者根本就沒有背景,但偏偏有一些同學喜歡爆料他們,這些人絕大多數是背景較光鮮,家世較顯赫的。他們不懂得別人的苦衷,更不懂得被人瞧不起的辛酸,所以他們不懂得理解。因此才會鬧出「用刀殺室友」、「用藥毒同學」的人間慘劇來!其實,只要彼此增進一些理解,可能就沒有「人間慘劇」了。
理解是一種態度,當你忍不住想去爆料時,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那個人,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理解在處理同學關係時就好比分子重組,當你充分理解了他人時,自己的內心世界也會得到升華,這是一種質的飛躍。
尊重,是同學間的等量代換
相信大家對於等量代換的概念並不陌生。正所謂付出等於回報,尊重他人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雖然我們已經高中畢業,但我們現在還是學生,正是人格成長的時期,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用尊重來鞏固我們那並不結實的人格。
華是一個毛手毛腳的學生,曾有過偷東西的不光彩過往。這天,他的後桌向大家炫耀他爸爸送的生日禮物,是一支價值不菲的鋼筆。華看見後十分羨慕,便決定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向父母索要一支。可第二天,華後桌的鋼筆就丟了,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大聲地問華:「我的鋼筆是不是你偷了?你以前就偷過東西,我的鋼筆一定是你偷了,快拿出來!」不過華真的沒偷,他站起來大聲地反駁:「我沒偷,你有證據嗎?」兩人唇槍舌劍,吵得不可開交。直到上課鈴響才制止了這一切。後來華的後桌在自己的書裡發現了筆,它就在那裡夾著。於是,在下課時華的後桌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華道歉。華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也懂得了尊重他人。
尊重別人的同時也尊重了自己,尊重是人內心品質的精粹。
同學伴我們走過了很長的一段時光,在這段時光中有歡笑,有淚水。我們只有正確地處理同學關係,才會使這段記憶成為我們人生中的寶藏,值得以後細細地品味。
名師點評
本文構思獨特,思路清晰,文章分成三個部分,並由小標題引領,進行論述。作者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用黏合劑比喻包容,以分子重組、等量代換來形容理解和尊重,顯示出作者思維的活躍。文章語言富有校園生活氣息,雖然質樸直白,卻道出了良好同學關係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