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下,待處理財產損益與資產處置費用核算區別舉例

2020-12-11 王東普W

(一)兩個科目核算異同點一覽表

(二)兩個科目核算舉例

例1:北京市某事業單位在2020年6月1日對固定資產盤點時,盤點過程中,發現一臺設備B毀損,B的帳面價值為5000元,已計提折舊4000元。2020年6月10日,報經批准處理。2020年6月30日,對毀損的設備B變賣獲取300元,另支付運費100元。帳務處理如下:

(1)2020年6月1日,盤點時:此時呈不定狀態, 則財務會計: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財產價值1000

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4000

貸:固定資產  5000

(2)2020年6月10日:報經批准處理成定態,財務會計:

借:資產處置費用  1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財產價值 1000

(3)2020年6月30日:財務會計:因處理淨收入上繳財政,故預算會計免做。

借:銀行存款  3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處理淨收入300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處理淨收入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處理淨收入200 【300-100】

貸:應繳財政款 200

例2: 北京某事業單位2020年12月10日,在報經主管部門同意,對某項原價為1000000元,已累計折舊800000元的固定資產進行轉讓,轉讓收入為150000元,轉讓費用20000元,相關處理如下:

(1)處置資產的帳面價值的核銷 ——已確定狀態

借:資產處置費用 200000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800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00

(2)處置資產過程中的相關費用 20000

借:資產處置費用 2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同時:借:其他支出 20000

貸:資金結存——貨幣資金 20000

(3)處置資產過程中取得收入

借:銀行存款 150000

貸:應繳財政款 150000

【如直接辨認上交財政款,則預算會計就免做了】

相關焦點

  • 待處理財產損益
    解說:   ⑴本科目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價值,包括盤盈存貨的價值。物資在運輸途中發生的非正常短缺與損耗,也通過本科目核算。盤盈固定資產的價值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 問題答覆:如何解決資產的待處理?
    原資產所有權單位是企業,我們是行政單位。 (百家號)(二)問題答覆:真行!7年未入帳。估計資產清查也未進行吧?否則早發現了?哈哈,建議:1.調撥資產(房屋)計量核算:(1)按照目前市場同類同項資產價值確認計量;(2)按照重置價或評估價重新確定計量;2.
  • 新準則下待處理財產損溢的處理
    除了固定資產盤盈,其他處理並沒有改變。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價值。物資在運輸途中發生的非正常短缺與損耗,也通過本科目核算。企業如有盤盈固定資產的,應作為前期差錯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盤盈、盤虧的資產種類和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 待處理財產損溢實務處理
    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價值,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物資在運輸途中發生的非正常短缺與損耗,也通過本科目核算。企業如有盤盈固定資產的,應作為前期差錯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企業的財產損溢,應查明原因,在期末結帳前處理完畢,處理後本科目應無餘額。
  • 小企業待處理財產損溢會計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價值。   企業所採購物資在運輸途中因自然災害等發生的損失或尚待查明的損耗,也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 本科目應按照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和待處理非流動資產損溢進行明細核算。   三、待處理財產損溢的主要帳務處理。
  • 新金融準則下——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新金融準則下——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財稅處理 彭懷文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簡介 (一)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 初級會計實務2020_押題必練_第二章資產4_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
    A.處置無形資產取得的淨收益 B.無形資產研究階段發生的研究人員工資 C.攤銷對外出租無形資產的成本 D.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正確答案】:ABCD【答案解析】選項A,處置無形資產取得的淨收益記入&34;中;選項B,研 究階段發生的費用全部費用化記入&34;中;選項C,出租無形資產的成本的攤銷 額記入&34;中;選項D,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記入&34;中。
  • 待攤(預付)費用、預提費用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是按照會計分期假設,根據權責發生制,為平衡各會計期間的損益,準確反映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而設置的。
  • 工程成本核算的內容和期間費用核算的內容
    A.營業費用 B.施工單位辦公費  C.施工機械使用費 D.存貨報廢損失  12.成本和費用的區別在於( )。  A.資本性支出 B.營業外支出  C.投資性支出 D.收益性支出  24.支出涵蓋若干個會計年度,在財務上不能一次列入建築產品成本,只能按期逐月攤入成本、費用的是( )。  A.待攤費用 B.資本性支出  C.營業費用 D.投資性支出  25.與施工生產活動沒有直接的聯繫,發生後直接計人當期損益的是( )。
  • 長期待攤費用屬於資產類嗎?
    長期待攤費用是什麼類的會計科目,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長期待攤費用相關知識點,如果你對這部分知識點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什麼是長期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是帳戶用於核算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在「長期待攤費用」帳戶下,企業應按費用的種類設置明細帳,進行明細核算,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按照費用項目披露其攤餘價值,攤銷期限、攤銷方式等
  • 私營企業清算稅務處理操作要點
    而私營企業由於存在個人股東,其清算結束後的剩餘財產可對個人進行財產分配,還涉及個人所得稅問題。下面舉例說明私營企業清算需注意的涉稅問題。   某私營有限公司由甲、乙兩自然人投資成立,其中甲佔60%投資額,乙佔40%投資額。2010年5月向稅務機關申請廢業。   一、 該企業清算前資產負債表如下。
  • 新會計準則下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再認識
    相應的新準則中的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恰當地把握這些變化是在新準則下進行正確會計核算的前提。特別是對舊準則中刪除的部分項目的把握更加重要。本文根據新準則的相關規定,結合當前企業自行設法處理的一些現象和作法,談談在新準則下對「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認識及會計處理。
  • 2020年7大常用會計科目核算內容大全!建議收藏學習
    補充:企:業內部研究和開發無形資產,其在研究階段的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管理費用);開發階段的支出符合條件的資本化,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當期損益 (管理費用)。如果確實無法區分研究階段的支出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將其所發生的研發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 企業普通清算會計處理與稅收問題的探討
    七、對「清算所得」具體計算過程的理解  1.企業全部清算財產變現損益=存貨變現損益+非存貨資產變現損益+清算財產盤盈;  2.企業淨資產或剩餘資產=企業全部清算財產變現損益-應付未付職工工資、勞保費用-清算費用-企業拖欠的其他稅金-尚未償付的各項債務-收取債務損失+償還負債收入(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歸還的債務);  3.清算所得=企業的淨資產或剩餘資產
  • 疫情下,加強企業經營費用的核算
    疫情下,要關注企業經營費用的核算,有助於企業精打細算,度過難關費用的概述(一)定義費用是其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狹義:作為會計要素的費用;廣義:作為利潤的扣減內容,或會計等式"收人-費用=利潤"中的費用(二)費用和成本的聯繫和區別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 長期待攤費用的會計核算
    一、帳戶設置  「長期待攤費用」帳戶用於核算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
  • 新準則下無形資產實務處理
    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不具有可辨認性,不在無形資產準則種規範。非同一控制下,購買方對合併成本大於合併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按照企業合併準則相關規定核算。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 如何核算政府補助
    2.後續計量  由於政府向企業提供的政府補助既有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也有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1)企業收到與資產相關的後續政府補助。根據準則的規定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  (2)企業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 稅務師之財務與會計:無形資產的核算
    特徵主要有:不具有實物形態(區別於其他資產主要的特徵)可辨認(區別於商譽)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可控制性(法定權利),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區分是否符合資本化條件,符合計入無形資產,不符合計入當期損益)、無法確分階段(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 附件:信託業務會計核算辦法
    信託財產是受託人承諾信託而取得的財產;受託人因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也歸入信託財產。  信託財產應與屬於受託人所有的財產(以下簡稱固有財產)相區別,不得歸入受託人的固有財產或者成為固有財產的一部分。信託財產應與委託人未設立信託的其他財產相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