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要關注企業經營費用的核算,有助於企業精打細算,度過難關
費用的概述
(一)定義
費用是其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狹義:作為會計要素的費用;
廣義:作為利潤的扣減內容,或會計等式"收人-費用=利潤"中的費用
(二)費用和成本的聯繫和區別
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
成本是對象化了的費用,往往針對某一件產品而言,而費用與一定的會計期間相聯繫。
(三)費用具有以下特點:
(1)費用導致企業資源的減少。
(2)費用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四)費用確認的標準
1、 按費用與收入的直接聯繫加以確認, 如銷售商品成本(或稱因果關係)
2、 直接作為當期費用確認, 如固定資產日常修理費3、 按系統、合理的分攤方式確認, 如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無形資產的攤銷
二、費用的內容與分類
(一)營業成本
1、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生產成本:直接材料、人工、製造費用和其他直接費用;在確認銷售收入和勞務收入時,將生產成本和勞務成本轉入當期損益。
2、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在處理上,企業應分別設置相關的帳戶進行會計處理,並於期末直接轉入「本年利潤」帳戶。
(二)期間費用
1、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具體內容包括運輸費、裝卸費等。
2、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銷售費用--
3、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
三、費用的確認原則
(一)費用確認三條原則
1、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原則;
2、權責發生制原則;
3、配比原則。
(二)原則用途
1、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為費用的確認做出時間上的大致區分;
2、權責發生制原則則規定了具體在什麼時點確認費用;
3、配比原則則在本期費用確認的基礎上,進一步正確確認企業本期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