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奮 製圖 高薇 攝影 王鵬軍
本報訊 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少年科學院。
昨天是少科院一年一度的招考日,報考的有34位小學生,22位中學生。其中有20到25位可以成為新一屆小院士。
出考題的、主考的,是少科院當家人、現任院長邵林博和其他7位理事。這個理事會是小院士們內部選舉出來的,也是清一色的學生。
來看看都考了些什麼。
■口試
主要是個人情況。只要思維活躍、語言清晰,一般都能過關。
■基本科學知識
考的是知識面。比如小學組有這麼兩道題,難倒了不少同學。
鳥站在裸露高壓線上不會觸電,是因為鳥的爪子是絕緣體嗎?
白熾燈用久了會發黑是為什麼?
正確答案:第一題,錯,是因為通過鳥身體的電流小。第二題,鎢升華。
■社會調查問卷
針對時下熱門的社會話題,設計出一份20個題目以上的調查問卷,考驗的是社會積累和理解能力。
昨天的兩個選題分別是,航空母艦和甲型H1N1流感。但可以任意選擇一個。
■現場實驗設計
這是分數最高,也最關鍵的重頭戲。大家也可以一起來試試。
小學組:你用什麼來擊穿土豆
實驗內容:嘗試用不同材料擊穿新鮮土豆。考官根據選擇材料及方式評價,難度大、切口圓滑、動作連貫者得分高。
實驗材料:新鮮土豆、玻璃杯(不屬於擊穿材料)、一次性筷子、美工刀、回形針、牙籤、吸管。
一個小男孩想了想,用美工刀把一次性筷子一頭削尖。然後把土豆放在玻璃杯上,用削尖的筷子用力一紮,土豆刺穿了。
考官說:「用筷子刺穿,是最簡單的方法,得分也是最低的哦!再想想還能用什麼工具。」
小男孩拿起一根牙籤,使勁戳在土豆上,再用玻璃杯杯底敲牙籤,一不小心,牙籤斷了。「牙籤太細,這樣敲法,成功率不高,能不能穿過土豆全憑運氣。」考官說。
小男孩有點不服氣,拿起回形針,擰成「一」字形,再把土豆擱在玻璃杯口,狠狠一紮,也成功了。
「還有其他辦法嗎?比如吸管。」
小男孩試著把試管往土豆上戳了一下,吸管折了。「吸管不行。」小男孩說。
「那你看好了。」考官握住吸管,用拇指封住吸管的一端,另一端對準土豆,一紮,土豆被擊穿了。
考官說,封住了吸管一頭,裡面就有一段密封空氣。快速接觸土豆的一瞬間,壓強非常大,吸管不僅不會變形,還能像筷子一樣擊穿土豆。」
考官點評:小學組考官之一是杭州高級中學高一學生繆煜人。他說,這個實驗是考察考生對任務的理解能力、對工具的運用能力,以及操作過程中的自我保護能力。
34位小學生,全部都能完成,至少能運用其中一兩樣工具。有三四位同學做得相當好,可以運用所有工具,尤其在運用吸管時,果斷、自信,一舉成功。也有很多同學,雖然從書上、網上看到過,可以用吸管扎進土豆,但是太猶豫了,沒有成功。非常遺憾。
初三及高一組:西湖水質分析
要求:自行採集至少3組水樣;使用提供的水質測試儀測定各項指標;結果以小論文形式呈報,要求對各項指標有獨立的評價與分析,並對西湖水質現狀有總體的評價與概述。
提供器材:德國產水質測試儀一臺、水質測試各種藥品及工具、計算機等。
考官點評:本次實驗的考官兼輔導員曹磊鳴來自浙大附中高一。他說,這個實驗是考察對陌生設備的自學能力、對陌生知識的學習能力,以及研究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參加這個實驗的是兩位高一學生和兩位初三學生,他們在青少年宮附近的西湖邊採集水樣,表現非常優秀。測試儀的說明書是全英文的,他們通過上網查單詞,自己把說明書都翻譯出來,知道要怎麼用,操作上手非常快。
組織協作得也很好,使得這個相對複雜的實驗能夠在儘量短的時間內完成。特別是兩位女生,學習能力和領悟力都很強,對實驗儀器操作得很規範。
最後得出結論,是西湖水質總體情況良好,達到了三至四類水的標準。兩個臨近湖邊的採樣鹼性值略偏高一點,可能是最近遊客比較多,水裡垃圾相對多了一點。
初中一二年級組:
你搭的木橋能承受幾斤重?
實驗內容:製作一個橋梁模型,畫下橋梁結構草圖並解釋其承重原理.設計形式有創意,用料節約,切實可行者佳。
實驗材料:一摞約0.1釐米厚,長60釐米寬5.5釐米的長方形木板、膠水、美工刀、紙、筆、尺。
考官點評:朱陶元敏是初中組考官之一,他是杭州外國語學校高一學生,也是目前杭州惟一一位中國少科院院士。
他說,承重橋設計實驗,涉及物理學、力學等知識,首先要思考什麼樣的橋承重能力強,再拿出一個設計方案,然後動手製作,完成後還要繪製草圖並闡述原理,對綜合能力要求很高。
有一個男生搭的橋承重非常好,兩邊是拱形,上面是一個平面,橋面上用了好幾層木板。整座橋大概只有成年人腳掌那麼大,但是130斤重的男生站上去都沒塌。
■杭州少年科學院
杭州少年科學院建院於2000年4月,招收小學三年級至高二的杭州中小學生。
建院9年來,拿到國家級各種獎項240多次,省市級獲獎不計其數。
入選小院士資歷非凡,至少要獲得過區級科技活動(競賽)一等獎,或獲得過中國少年雛鷹行動市級以上科技特長章,還要通過專門的選拔考試。
當上了小院士,可以參加少科院組織的天文、地質、農業科學、種養殖、創造發明、海陸空模型、無線電等各種專業隊的活動,可以參加大型科學考察活動,可以在少科院組織下參加各種級別的大賽。
表現出眾的小院士,少科院還會把他的成果、為人、開發潛力等寫成推薦信,寄給國內外的相關院校。歷年來有許多小院士被保送清華、北大,有的還去了法國、美國讀名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