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凌晨3點有發熱人員穿睡衣出城,眾多醫護人員堅守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界弟 醫學界

政府留了8個小時,讓心中有牽掛的人離開,讓心中有責任的人堅守!

這一刻還是來了。

1月23日,武漢正式封城。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一個千萬級別大城市採取最嚴厲的防疫措施。

凌晨2點,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自2020年1月23日10時起,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距離上午10點還有不到八個小時的窗口時間,許多人都要面臨一項重要選擇:留下還是離開?

1月23日上午10點整,漢口火車站圍欄準時關閉。/ 澎湃新聞

凌晨3點,有發熱人員穿著睡衣「逃離」……

曉珺(化名)夫婦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結婚生子後,倆人在昆明做生意並長居於此。1月20日晚上,倆人帶著女兒搭乘高鐵回到武漢過年。路上,曉珺知道了新型肺炎已納入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的消息,「要是早知道幾個小時就不回了。」

曉珺幾天沒有出門。按照原本的計劃,一家三口會在初七乘高鐵回到昆明。這幾天,武漢疫情不斷升級,曉珺決定把回程時間提前到大年初一,不用公共運輸,「開車逃跑。」

1月23日凌晨2點,曉珺的丈夫一直沒睡。等到封城的消息傳來,曉珺的丈夫馬上叫醒妻子,抱起熟睡中的女兒,匆匆打包好行李,連夜開車啟程。

凌晨3點,曉珺告訴「醫學界」,在武漢市白沙洲大道出城方向,已經有一群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針對出城車輛進行挨個排查。曉珺左側和前方車輛上均查出了發熱人員,有的還穿著睡衣。

「車窗搖下來先散了熱氣。」輪到曉珺的車輛時,工作人員對車內人員測體溫,全部通過後放行。「走得那一瞬間,真的感覺像生離死別。」

公共運輸封閉後,高速路可通行,但查得很嚴。目前部分高速出現擁堵情況。/ 澎湃新聞

決定離開的並不只有曉珺一家。

據新京報消息,「封城」消息發布後不久,漢口火車站便有不少旅客匆忙改籤提前回家。微博上,有人甚至自爆吃退燒藥逃離這座城市。

封鎖範圍不斷擴大。1月23日下午,中國新聞網官微發布消息稱,進出武漢市的多條高速公路路口也已經開始封閉。位於武漢城市圈的黃岡、鄂州也宣布暫時關閉城市通道。

隨後,新京報報導在武漢一些拼車群內的司機開始漲價,100多公裡收費800元甚至更多帶人離開武漢。多名拼車司機稱,平時拼車每人80元,現在是特殊時期,高速已關閉只能走小道。

圖片來源:新京報

封城一小時後,老人去世了……

「爺爺走了,你快過來吧。」

上午11點,「武漢封城」一小時以後,小樓(化名)接到了爸爸的電話。雖然心理準備了兩年,但小樓還是覺得意外。

小樓(化名)的爺爺年近九旬。2017年底,因為腦梗,吃藥不規律,爺爺住進了武昌醫院的幹部病房。一住就是兩年多。市武昌醫院位於武昌區和平大道,原來是鐵路局直屬醫院,編制床位804張。

1月22日上午9點,小樓的父親突然接到醫院通知,因為疫情,武昌醫院的病床要被徵用,爺爺需要強制轉院。

「現在這個天氣,老人一出一進受得了嗎?」

「武昌醫院這麼小也能被徵用。」

小樓有些擔心,也有些想不通,晚上她就知道了緣由。

1月22日晚間,為了應對目前發熱病人因為無序就醫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和疾病傳播,武漢實行了發熱病人集中就診的「7+7」新模式。從23日起,所有發熱在37.3度以上的病人全部要全部到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武大人民醫院、武大中南醫院等7家三甲醫院就診,這7家醫院成為了此次武漢疫情的肺科專科醫院。7家醫院除發熱病人以外的其他病人,將由7家對口幫扶定點醫院接管。其中就包括武昌醫院。

考慮到病人不利於轉出,最終醫院並沒有強制轉院,而是將病人都轉移到同一棟樓。同時在院內設發熱門診應急隔離隔斷,用於就近收治發熱病人。

誰知道,就在轉移後的第二天,老人就過世了。對於爺爺的離開,小樓和父親並不意外,雖然住的是幹部病房,但爺爺一直不能自己進食,身上插了插著管子。對小樓和父親來說,爺爺的離開也是一種解脫,「醫生和護士也陪了爺爺很久,他們也挺難過的。」

小樓看著奶奶默默收拾爺爺的遺物:衣服、鋼筆、還有那枚建國70周年國家為他發的獎章。本來想上前幫忙,卻只能抱著奶奶流淚。收拾完,小樓和父親攙著奶奶從住院樓出來,身後的醫護人員還在對病房做清理消毒,聽說馬上要接收病人。

「這個年關真難熬。」小樓說。

封城後,他們選擇留下

武漢封城,這是一個無比艱難的決定。政府留了8個小時,讓心中有牽掛的人離開,讓心中有責任的人堅守。

在武漢協和醫院內,患者戴著口罩,醫護人員全副武裝穿好防護服。

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內,醫護人員高喊「眾志成城,科學防治,武漢必勝」。

在武漢市江夏區人民醫院,7名醫生在請戰書上按下紅手印。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在武漢市兒童醫院,86歲的呼吸內科專家董宗祈教授開動電動輪椅,堅守在臨床一線。

在武漢紅十字醫院,每天發熱門診的醫護們都要為近300位患者登記、治療。

在武漢市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饒歆醫生拄著雙拐在隔離病房堅守了7天……

此外,還有更多的武漢醫護人員請戰,主動要求到臨床一線,要求調配到醫院疫情防控主戰場。

封城後,武漢是這樣的……

上午9點58分,距離公交停運還有2分鐘,最後一班運行的公交上已經沒多少人了。

上午10時,武漢軌道交通各條線路最後一趟車從各起點站發出,到達終點站後結束運營。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武漢封城」消息傳出後,有謠言稱武漢將「斷油」,不少市民在加油站門口排隊加油。

據楚天都市報消息,武漢天河機場1月23日計劃進出港航班共600架次。截至今日9時,已正常起降45架次,因故臨時取消進出港航班199架次。據悉,南航今天10時之後所有航班已全部取消。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正在調整。

武漢天河機場體溫檢測點的醫護人員。/ 澎湃新聞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不少旅客在人工櫃檯前排長隊諮詢退票與改籤事項。

圖片來源:新京報

在以往熱鬧非凡的江漢路步行街,也看不到一個身影。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在醫院等各大公共場所、社區,每天會有工作人員進行日常消毒。

在部分公共場所門口,有志願者免費發放口罩。

「封城」之後,武漢市民抓緊採購生活用品、食物。

在武漢的部分大型超市,部分商品搶購一空。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因為市民的恐慌情緒不斷蔓延,出現「天價蔬菜」的傳言。雖然隨後商家進行闢謠,但武漢市菜價相較往年過年期間上漲10%左右。

在武漢江岸區一家大型菜市場內,因為收到通知,菜市場將於12點即將關門,不少商戶紛紛降價出售商品。有商戶表示,「下次就不知道啥時候關門了。」

來源:「醫學界」微信公眾號

作者:楊颺

責編:鄭華菊

閱讀原文

原標題:《封城之後,武漢今天發生了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封城11日,武漢眾生圖
    距離武漢封城,已經過去了11天。普通人被困家中,醫護人員依然奮戰在一線......在抗疫的這十幾天裡,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回應著這個世界。趙醫生說:「在沒有確認定點醫院以前,發熱門診天天爆滿,陸續有醫護人員感染倒下。」而真正確定定點醫院是在1月初。雖然發熱門診人數有稍許下降,但到定點醫院的人數卻越來越多。感染科、呼吸科、急診科等前期一線人員,是醫院裡最先感染的醫護群體,後期連外科等防護較弱的科室也出現了陸續感染的情況。
  • 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日記:穿上紙尿褲 我們依然是美少女
    在武漢抗擊疫情最前線,戰鬥著一群白衣天使,他們是迎向危險病毒的逆行者,也是肺炎病患們的守護神。網友「牛牛媽媽」是一名奮戰在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從小年夜起,她自願從武漢同濟醫院腫瘤科調去發熱門診。也是從那天起,她開始在小紅書發布「抗疫日記」,記錄工作中的點點滴滴。
  • ——北醫三院延安分院醫護人員堅守一線發熱門診...
    ——北醫三院延安分院醫護人員堅守一線發熱門診掃描 發布時間:2020-02-07 07:04:15 來源: 延安日報
  • 築牢防疫「第一關」 長沙中醫醫院發熱門診醫護人員堅守「疫」線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作為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被明確為長沙市開設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之一。包括張珍在內的多名醫護人員從各個科室被抽調到發熱門診,對發熱病人進行篩查預檢、隔離觀察。 發熱門診,成了這些醫護人員共同的「家」。
  • 長沙這群醫護人員,用堅守與隔離定義「愛」
    紅網時刻3月13日訊(通訊員 彭倚)在長沙市第四醫院,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堅守,用40多天乃至更久的與親朋的隔離,重新為「愛」註解。他們,是長沙市第四醫院發熱一門診、發熱二門診的21名醫護人員。
  • 武漢市民郝樂:為9家醫院的醫護人員提供免費餐食
    (受訪者供圖)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曉暉這個是一個武漢普通市民支援一線醫護人員的故事。2月11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從武漢同濟醫院的一位門診醫生處了解到,一位名為郝樂的武漢市民,自武漢封城之後,已經連續給9家醫院提供免費餐食,令醫護人員深受感動。
  • 武漢司機驅車800多公裡給上海醫療隊送毛絨玩具
    這位大家口中的「睡衣大哥」名叫鄭君,是武漢一家汽車租賃公司的老闆,醫療隊在武漢的日子裡,他承擔了接送醫護人員上下夜班的工作。夜裡有好幾撥隊員要往返駐地和醫院,他總穿著標誌性的加絨睡衣,熱情地招呼大家。「睡衣哥」來了,從此,他一人承擔了夜間10點至凌晨5點的醫護人員接送工作。醫療隊護士趙清雅說:「在武漢的夜班下班,看到熟悉的車,熟悉的身影,熟悉的聲音,在寒冷的夜晚,是他溫暖了我。」 她說,一個普通平凡的人,在崗位上堅守了一個多月,他沒有一絲抱怨。市東醫院的翁超在醫療隊中負責院感和後勤,第一次見到鄭君是2月1日。
  • 北京一女子確診,22日從武漢回京,此前有發熱症狀!央媒:她是怎麼...
    北京一女子確診,22日從武漢回京,此前有發熱症狀!央媒:她是怎麼離開武漢的?因H女士18日在武漢曾經有過發熱症狀,故抵京當日即進行隔離檢查,並由區疾控中心和轄區保健科對其住所和樓內公共區域進行了全面專業的消殺。經了解,H女士病情平穩,屬於輕症。密切接觸者僅為家中3名親屬,已於H女士抵京當日進行了隔離安排,目前已在區集中隔離點進行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情況平穩。
  • 凌晨1點買衛生巾送醫護人員:這是最考驗女性衛生用品的時刻
    武漢,來自全國無數醫護人員,沒算過多少女性,也不知道她們連續工作多久,甚至記不清一張完整的臉,反正防護服不穿到下班捨不得脫下來,衛生巾,自然脫下防護服再更換。一次生理期3到7天,往往要用兩包或以上的衛生巾。而對於處於生理期的醫護女性,她們在病房間穿梭,問診、治療、搬運物資,或在方艙醫院和大家跳廣場舞,每天運動量巨大。衛生巾,特別是能360度防護的安心褲,更是急需。然而,關注女性衛生物資的志願者梁鈺曾接到眾多女性醫護者的求助信息。
  • 「有她在,醫護人員就安全」
    「保護醫護人員,就是保護患者」  1月16日下午,醫生金子琦接到分診臺護士通知,急診科來了一位發熱病人,57歲、女性,低燒、咳嗽,還來自武漢。  「千萬要注意防護!」護士低聲叮囑金子琦,氣氛緊張。  經檢查和專家會診,患者被懷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 「焦點訪談」武漢一線醫護人員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 就是一群換了...
    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除夕夜,凌晨3點,隔離病房醫生值班室的呼叫燈忽然閃起來,值班的餘亭醫生立刻進到病房裡。突發狀況的是一位老人,餘亭醫生和護士進行了及時救治,之後一直守在老人的身邊。當他們走出隔離病房,已經是凌晨6點多。就在餘亭醫生搶救患者的時候,他的妻子丁娜也正在重症病房忙碌著。
  • 愛吃的小龍蝦我帶來了 湖南堅守武漢金銀潭醫院65天的護理人員平安...
    圖/記者金林實習生黃雅嵐 瀟湘晨報長沙訊 3月31日下午,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堅守了65天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5名重症醫學科CRRT(連續血液淨化)護理人員凱旋迴到長沙。作為最早抵達金銀潭醫院抗擊新冠疫情的護理人員,他們一直在前線堅守到了最後,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抗疫取得圓滿勝利交出了一份「滿分」的成績單。
  • 武漢「解封」3分鐘後迎來新生命,醫護人員防護服上寫下新希望
    而就在武漢「解封」3分鐘後,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名產婦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成功分娩了一名體長50釐米,體重3275克的健康男嬰,這是武漢重啟後,湖北省婦幼保健院迎來的首個新生命。這一新生命的到來,也帶來了新的希望。
  • 武漢一餐館為醫護人員送餐:無論哪個點,24小時在線
    不少人覺得這年過得無聊,但是其實相比起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我們也要感到滿足,因為他們不僅沒有過年,而且還時時刻刻都駐守在一線。但是在這時刻,依然有些事情發生的令人感動和滿足。自從1月23日武漢封城起,就有不少的餐館因此關店。但是雖然關門,還是阻擋不了一些人想要為社會貢獻的心。
  • 外文出版社《武漢封城》等中英文版抗疫紀實電子書今日上線
    2020年春節,這個本應闔家團聚的喜慶節日,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是從武漢到全國一場不平凡的戰「疫」。為了使疫情不再向外蔓延,近千萬武漢市民落實封城要求,留城堅守。中央果斷決策,舉國上下同舟共濟,為防控疫情付出巨大努力。
  • 武漢「小兩口」理髮師:落淚為醫護人員理光頭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小兩口」理髮師:落淚為醫護人員理光頭  中新社武漢2月14日電 題:武漢「小兩口」理髮師:落淚為醫護人員理光頭  中新社記者 夏春平  今天是情人節,文彬和李冉已約好去紐賓凱尚居酒店為住在這裡的醫療隊員免費理髮。
  • 感謝有你!1649份愛心草莓今天送往每一個援鄂醫護人員家中
    今天早上8點不到,光明隨心訂送奶員王師傅把一份3盒裝的「紅顏」草莓,送到了家住徐匯區天鑰橋路的周女士手中。今天一早,這批莓農們精心篩選的草莓通過光明隨心訂的配送渠道,已經陸續送達援鄂醫護人員家中。「草莓是昨天晚上7點開始陸續送到各個站點的,我負責的區域一共142份,今天凌晨3點送奶員開始配送,宛平塊的17份已經全部送達。」光明隨心訂區域負責人沈利榮告訴記者。光明隨心訂送奶員將網友認捐的草莓送到援鄂醫護人員家屬周女士手中。
  • 封城後的武漢新市井: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
    和眾多武漢市民一樣,她在疫情突變的短短數日裡,經歷了不以為意、緊張、不安、悲憤等心理起伏。她帶著這些情緒泡在豆瓣小組裡,有時回擊別人針對武漢人的「地圖炮」,有時安撫外地網友過度緊張的情緒,有時發帖給家鄉打氣加油。1月23日凌晨,武漢宣布「封城」。小曲「特別無助」,覺得「被人拋棄了」,而她常去的「自由吃瓜」小組,「整個瓜組都在歡呼」。
  • 「封城」首日的武漢:街頭人跡稀少,蔬菜銷量大增
    江城武漢正經歷一場大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緊張進行之際,作為疫情重災區,武漢正式「封城」。1月23日凌晨,武漢官方宣布,自當日10時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恢復時間另行通告。
  • 凌晨四點下班後,為杭州守大門的蕭山機場防疫醫護人員寫下這些詩歌
    、機場工作人員,嚴陣以待,等著運送發熱或疑似的病人。當戰場從醫院轉移到機場,有一位一線的醫護人員將抗疫期間的點滴,用優美深情的文字記錄了下來,抒發內心所思所想,呈現出不為人知的抗疫前線另一面。聯繫上楊冰聲護士時,她正在賓館裡休息,準備迎接晚上檢疫工作的到來。從杭州市職業病防治院調至蕭山機場後,原先還算正常的作息徹底顛倒:晚上七點上班,凌晨四點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