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繪畫都是帶著創作者的某一種情緒上的表達,當這一種情緒上的表達從作品之中體現出來的時候,這就形成了作品的藝術性,這也是古畫最有魅力的一部分。
其實這一種繪畫手法與山水繪畫作品一樣,同樣是講究一種意境感。為什麼古畫受歡迎,因為它講的是關於歷史的故事,講的是關於文化的傳承與交流。
同樣古人的動物繪畫也有一些非常出彩的表現手法,像八大山人的作品「翻白眼的魚」就是代表作,作品沒有太多高深的地方,簡單的筆法與極簡的繪畫手法,卻把他的情緒給深入到了作品之中。
下面我們講的這一張作品是來自250年前的一張古畫,畫中這一個動物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像狗又像獅子的動物 ,究竟是什麼?有答案說是畫的狻猊,但這一隻狻猊並沒有傳統畫中的那麼兇狠,怎麼看都像一隻穿越到古代的寵物狗。
像西藏的藏獒?又有一些可憐的意思?這一張作品是清朝張為邦的作品,如今已經被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裡面,整個作品的繪畫可以說是清代典型的重工筆繪畫手法,而且極精緻的繪畫非常到位。
尤其是整個繪畫的細膩生動不是一般現代繪畫大師能完成的,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隻動物,看著像獅子,但專業的畫家認為它絕對不是畫的一隻獅子,反倒配合著作者這一種古雅淡逸的風格。
這樣子的動物在當時用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來完成,作品怎麼看著像西方人的繪畫方式。而且畫的獅子線條倒也不像東方畫師的手法。動物像狗像獅子,又像大家口中的狻猊,繪畫方式也非常西方化,難怪大家會形容它是一隻穿越到古代的寵物巨型狗了。
看著這一種動物的眼神,早就沒有了那一種兇猛的感覺,反倒是感覺它變得十分的溫順。不少的網友質疑這一張作品,形容這位古人畫家筆下的神獸畫得醜啊,背景真心好看而且畫得等於是滿工,當然有時代背景,不能以現在的技法和水平去比較。
不過這一隻動物是不是穿越過去的,難道古人共筆下的動物都是這麼奇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