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考古,大家現在都不陌生。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對文物的保護,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也加入到了考古發掘的隊伍之中。他們憑藉著自己豐富的知識探尋著每一座已經被破壞的墓穴。
考古專家對一座座墓穴進行保護性發掘時,一般都會出土一些比如青銅、陶瓷材質的文物。而古畫多數是被古人刻在這些陶瓷製品之上,又因為陶瓷不易氧化、腐蝕,這些畫才得以保存下來。而相對於陶瓷,紙質的古畫就沒那麼容易保存了。
不過在1964年新疆吐魯番的一座千年古墓中,考古專家發現了一個紙質捲軸古畫。經過專家的研究和確認,認定此畫為東晉時期的文物。這也是我國目前所見保存完好、時代最早的紙畫。專家們在打開這幅古畫時,先是一愣,之後邊看邊忍不住笑了起來。當看過全部古畫後,專家們哭笑不得地說:「這是誰家的熊孩子穿越畫的?這簡直跟現在孩子們的塗鴉一樣!」
到底啥樣的古畫會讓專家們卸下嚴謹的面孔而笑出聲來呢?那麼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幅古畫吧!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這幅神奇古畫的全貌。乍眼一看,這泛黃的顏色和畫上的圈圈框框還有點古埃及的韻味。細細一看,從畫中人物和打扮來看,還確實是我國東晉時期人物的風格。而且畫中的人物穿著華麗,所用的設施高大上,絕非是一般的普通家庭,所以這幅古畫最後被專家命名為《地主莊園圖》。下面我們就來將這幅古畫分開來看看。
下圖是左上角部分。最左側這圓圈也不知道作者畫的是啥,簡單的一個圓圈,裡面還不忘畫了個卡通人臉,大而無神的眼睛就這麼瞪著你,倒像是之前我們常見的表情包一樣。下面那些線條應該是樹杈,那紅色的圓點應該是結出的果實吧?這粗略的筆法談不上什麼畫工,放到現在我覺得隨便一個小孩子都能畫出這個效果來。
再看左下角,這是啥?馬嗎?一匹沒有腰的馬!難道那時候的馬就講究瘦腰了嗎?濃黑的筆墨簡單得塗抹出了馬頭,之後馬的前身和屁股用兩個圓圈代表了,這也忒簡單了吧?再看馬腿,這是真的修身啊!小田很擔心這4條腿是不是能撐得住這匹馬呢!馬蹄子倒是新潮,貌似還穿著高跟鞋,請問這匹馬,你是穿越了嗎?看來這位畫家生前很是幽默和喜感啊!談不上大家之作,倒是能和現在孩子們畫的卡通畫有一拼!這也難怪專家在看後會忍不住笑了呢!
下圖這是古畫的中上部分。在參差不齊的樹杈左下角,棲息著一隻鳥,小田是不認識這是啥鳥,是鳳凰嗎?看嘴和眼睛倒和現在的鸚鵡有幾分相似。同樣這幅畫中大多畫的是果實,非常簡單,作者隨意地畫了幾個圓圈,看上去像現在的熊孩子用蠟筆畫上去的,也難怪專家會懷疑是誰家熊孩子穿越畫上去的。
我們再來看看中下部分。很明顯,這是一男一女,既然這幅古畫被叫做《地主莊園圖》,那麼這兩位是不是就是莊園主人呢?我們放大看看這個男主人的右手指,居然是一筆畫下來的,看那手的形狀簡單至極啊!而且還只畫了四隻手指,真是奇葩!他手中拿著的是不是蒲扇?小田看著像!再看他的右眼,斜斜地盯著,他發現了什麼呢?如今我們不得而知,不過他這表情倒是挺有意思,佩服這位畫家的想像力啊!後面那個婦人眼睛也是斜著的,似乎她也在看著同一個東西。她眼下面的墨點是作者在表現她臉上的雀斑嗎?真逗!
下面這幅是右上角部分。同樣作者也是畫了一個圓圈,和左上部門相對稱。不過這圈裡畫的是啥,小田看不出來,哪位高手來看看,評論區裡可以留言補充哈!如果不說這是千年前古墓出土的,我想放到現在多數人面前,都會以為這是哪個熊孩子畫的蠟筆畫,真的很像!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幅圖的右下角部分。畫中的女人我們一眼能認出,不過她前面的東西是啥呢?既然這幅圖被命名為《地主莊園圖》,那麼這幾個類似瓶罐的東西是不是莊主人用來釀酒的酒缸呢?作者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了人物和設施的大體輪廓,之後像小孩子塗蠟筆一樣,將酒缸和女人的衣服塗上顏色,讓這幅圖整體上看起來生動、詼諧。
在網上小田也曾看過很多幅古畫,也包括現在很多書畫大家的大手筆之作。像宋代張擇端的那副稀世之作《清明上河圖》,整體看上去古風十足,也透露著宋代先進的科技和人文信息。作者對圖中的人物和設施畫的逼真至極,尤其是對畫中一些細節的處理,無不彰顯著作者的高深畫工。
而這幅古畫卻與眾不同。作者簡單的筆畫中透露著的是童真和詼諧。他近似於現在熊孩子蠟筆般風格的畫法,讓千年之後的考古專家看後都是一愣,忍不住笑了,還以為是誰家的熊孩子穿越了畫的呢!
對於這幅古畫,大家覺得如何?歡迎評論區留下您的寶貴見解!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