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畫《嬰戲圖》,放大10倍,兒童玩具真高級!

2020-12-22 小七聊書畫

文 / 小七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繪畫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繪畫名家,比如齊白石的《蝦》那可是非常的有名,不有張大千的畫作同樣非常的經典,而在我國的古代繪畫文化也非常的受重視,正是這些古代的繪畫讓我們從畫中了解到了繪畫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我們透過繪畫也了解到了當時的歷史,今天我們介紹的一幅畫是千年以前的一幅古畫叫《秋庭嬰戲圖》,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非常的感興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幅古畫吧!

這幅古畫《秋庭嬰戲圖》是出自北宋著名畫家蘇漢臣之手,當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幅畫時大家是不是也回憶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童年生活呢?我們看到兩個小孩正在院子的圓桌上玩著遊戲,看到這樣的一幅畫大家是不是也感受到了畫家蘇漢臣畫技的高超呢?筆法非常的細膩,無論是構圖還是小孩的刻畫,讓我們領略到了我國古代繪畫的精湛,可能大家看到這樣的古畫以後大家感受到的只是年代的久遠和畫家畫技的高超,但是當我們放大10倍你會發現孩子們的玩具,竟然如此的高級!下面我們看看古代的孩子玩的玩具是什麼樣的?

當我們放大10倍以後大家是不是被這個玩具所吸引呢?只見兩位騎馬的人被一根橫梁所架著,而且馬也是畫得栩栩如生,當我們轉動這兩個人時他們會圍繞著這個轉盤轉動,而馬的下面則對應著不同的圖案,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到這個玩具怎麼玩了呢?當我們轉動這兩個人以後他們會停靠在相應的位置,也代表著收穫相應的獵物吧!看到這樣的玩具大家是不是非常的羨慕呢?這可是千年以前小孩們的玩具,竟然這麼高級,看到這樣的玩具以後大家是不是也被古人的智慧所吸引呢?

北宋的著名畫家蘇漢臣非常的擅長畫人物畫像,我們欣賞完蘇漢臣的《秋庭嬰戲圖》以後大家是不是體會到了繪畫的藝術美呢?看到蘇漢臣把人物畫像畫得如此生動,真的是讓人稱讚了,蘇漢臣通過繪畫技藝把古代小孩們的玩具記錄了下來,並且讓千年以後的我們了解到了當時小孩們的玩具,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北宋孩子們的童年生活,所以這樣的畫作非常的值錢,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歷史價值那都是無價的。

如今這幅《秋庭嬰戲圖》珍藏在我國的臺北故宮博物館,如果你也是一名繪畫的愛好者,大家可以抽時間去我國的臺北故宮博物館欣賞這幅畫,當你看到這樣的一幅畫作以後肯定也會被古人的畫技所驚訝,同時也能有一種穿越的感覺,讓你回到千年以前的北宋生活中,這就是我國古畫的藝術魅力,如果你也喜歡繪畫藝術,可以每天堅持學習繪畫方面的知識,只要我們認真學習臨摹,那你的畫技肯定也會大有提高。

大家欣賞完北宋畫家蘇漢臣的畫作《秋庭嬰戲圖》以後有何不同的感想呢?如果你還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有趣的畫作,大家也可以在我們的評論區一起分享出來,讓我們共同探討中國的古畫,我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我想我們的繪畫文化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和傳承,同時我們的繪畫知識也會提高。要想讓我們的繪畫水平有所長進,我們就得多欣賞古人的繪畫作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到古人的繪畫精髓!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千年古畫《嬰戲圖》,畫面放大45倍,兒童玩具真稀奇
    千年古畫《嬰戲圖》,畫面放大45倍,兒童玩具真稀奇古今中外,兒童的成長永遠都離不開玩具,不知70後80後們還有多少人記得,我們小時候玩過的那些遊戲和玩具?《秋庭嬰戲圖》在一幅古畫中發現了幾種很有趣的玩具,相信有很多網友看了都會覺得很稀奇。
  • 從嬰戲到百子,穿越千年的童子秘語
    蘇漢臣《秋庭戲嬰圖》遊戲玩樂生活童子形象在中國藝術發展史上流行近千年,唐代開始出現與孩童生活情景相關的繪畫表現。圓几上還有其他宋代流行的小兒玩具,如內嵌佛像的小型寶塔,宋人《小庭嬰戲圖》中也可見有一件傾倒在地的寶塔玩具;玳瑁盒中的陀螺,又作「千千車」,與今日的陀螺並無不同,將鞭子用力抽打陀螺可快速旋轉;一對紅色漆罐式的棋子盒,兒童下棋時用來盛放棋子,《小庭嬰戲圖》中掉落在地上的紅色盒子與此件類似,也是圍棋盒。
  • 一張古代兒童繪畫,孩子們是真幸福,各種稀奇玩具令人羨慕
    古代繪畫非常喜歡選擇《嬰戲圖》這一個繪畫主題,這跟當時的社會現象有直接的關係。為什麼喜歡畫這一類的作品,尤其是宋朝時候的嬰戲圖,每一個細節與繪畫的主題都是在表達一種人們生活的幸福程度。孩子們在生活之中的快樂,生活之中的一些細節描述,都反映了整個社會的和平與安定。
  • 從古畫裡看800年前的兒童玩些什麼玩具
    圖為傳為南宋李嵩所繪的《觀燈圖》,上面就畫了一個供兒童玩耍的小象玩具,家還繪出了元宵節期間最受兒童歡迎的玩具——花燈:兩名童子一提兔兒燈,一提瓜形燈,旁邊的桌子上還放著一隻走馬燈。《夢粱錄》列出的「影戲線索、傀儡兒、獅子、貓兒」,都是給兒童玩耍的玩具傀儡。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傳為宋人的《傀儡嬰戲圖》,描繪了四名童子在表演提絲傀儡戲。
  • 嬰戲圖上的「潮童髮型」
    「髫」在古畫中出鏡率很高,除《秋庭戲嬰圖》外,諸如《灌佛嬰戲圖》《長春百子圖》《市擔嬰戲圖》《骷髏幻戲圖》《小亭嬰戲圖》等名作中也有反映。 壹 夏天,不少家長為寶寶理髮的事苦惱:頭髮留太多容易捂出痱子,全剃光又不是很好看,真是左右為難。
  • 宋朝「嬰戲圖」:孩童們天真爛漫的背後,是當朝粉飾太平的伎倆
    蘇漢臣《冬日嬰戲圖》一、什麼是「嬰戲圖」方教授開始了嬰戲圖的介紹:「嬰戲圖也叫戲嬰圖,是描繪兒童遊戲的一種人物畫。實際上這種兒童題材的畫歷史很久遠,在戰國、漢朝已有萌芽跡象,在唐朝已臻成熟,盛行於宋朝,而在明清則達到了頂峰,直到現在仍然是繪畫的一個重要題材。」「比較有名的嬰戲圖,我舉幾個例子,有蘇漢臣的《秋庭戲嬰圖》、《冬日嬰戲圖》、《貨郎圖》、《長春百子圖》,周文炬的《狸奴嬰戲圖》,李嵩的《骷髏幻戲圖》、《市擔嬰戲圖》等等。
  • 北宋時期的一幅《嬰戲圖》,戴面具的孩子讓人害怕,坐床上抹口紅
    嬰戲圖的主題就是要表達小孩子們玩耍,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小孩子們一起玩樂的一張繪畫。這一種繪畫主題其實最重要的體現還是在宋朝時期,尤其是北宋到明初的這一時間段裡最多。但聊到下面這一張《嬰戲圖》,可能與大家以往見過的宋畫不太一樣,我們把這一張作品放大畫觀看,發現一個戴面具的孩子讓人害怕,尤其是坐在床上抹口紅的那3個孩子,讓人猜測不出他們究竟是要做什麼!這一張作品是北宋蘇漢臣的《嬰戲圖》,作品並不大但卻是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著。
  • 還想著裝嫩蹭六一的你,知道一千年前咱就有個「兒童玩具節」嗎?
    宋《小庭嬰戲圖》而最關鍵的是,玩具一物在此時被視作日常的家庭器物和社會繁榮的象徵被「正常對待」,而不是再像以往比如漢朝時被看做「無用而有害」的玩物,這才是天下廣大熊孩子們的福音啊!總算可以堂而皇之地要玩具了!
  • 高端嬰童品牌倍護嬰 廣州玩具展歸來記
    為期三天的廣州國際玩具模型展會圓滿結束了,在展會期間高端嬰童品牌倍護嬰參展的各個系列的產品受到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憑藉著「關注健康,呵護成長」的理念,倍護嬰突破重重包圍,一躍成為展會現場的一顆閃耀新星。
  • 古代嬰戲題材繪畫文化內涵:中國傳統社會習俗
    在繼承傳統人物畫技法和藝術成就的同時,中國古代嬰戲題材繪畫也表現出更為豐富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古代嬰戲題材繪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下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的社會習俗一直是中華燦爛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 清康熙嬰戲圖四系大罐(壺改)
    清康熙嬰戲圖四系大罐(壺改)尺寸:高18.2釐米,口徑7.8釐米,足徑10.3釐米品相:口沿兩處極小凹坑,四系獸首均磨損露胎,壺流處磨平補洞,內壁4處雞爪紋>藏品說明:該件清康熙時期的嬰戲圖壺改四系罐,器型端莊,胎骨堅密,釉面亮青,青花發色清脆。
  •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公司-論述丨官窯瓷器「嬰戲圖」的秘密
    宋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  瓷器上這種以兒童嬉戲、玩耍畫面為紋飾的,叫嬰戲圖或嬰戲紋。那麼,不同的嬰戲圖後面,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到了宋代,諸多窯口都曾用嬰戲圖作裝飾,其中尤以磁州窯釉下彩繪嬰戲圖最富表現力,特別在瓷枕上,兒童釣魚、玩鳥、蹴球、趕鴨、抽陀螺等形象都有描繪。宋初社會穩定,人口增殖,嬰戲圖的大量出現,和當時的社會狀況關係密切。
  • 千年古墓出土一幅古畫,專家發現時愣了:誰家熊孩子穿越了畫的?
    而古畫多數是被古人刻在這些陶瓷製品之上,又因為陶瓷不易氧化、腐蝕,這些畫才得以保存下來。而相對於陶瓷,紙質的古畫就沒那麼容易保存了。不過在1964年新疆吐魯番的一座千年古墓中,考古專家發現了一個紙質捲軸古畫。經過專家的研究和確認,認定此畫為東晉時期的文物。這也是我國目前所見保存完好、時代最早的紙畫。專家們在打開這幅古畫時,先是一愣,之後邊看邊忍不住笑了起來。
  • 美術研究|娛樂、驅邪與佑子:宋金嬰戲圖中的傀儡圖像及含義探析
    三彩聽琴圖枕(圖8)正中開光內描繪庭園聽琴圖,四角各一圓,內有一頭綰雙髻、赤裸上身兒童。左上角兒童肩扛一尖刀,右邊兒童肩載荷葉,左下角兒童趴坐地上,右手持一杖頭傀儡,傀儡著黃色小衫,兩臂張開,地上有一推棗磨(圖9)。推棗磨是宋代嬰戲圖中常見的遊戲。
  • 800年前的兒童玩些什麼玩具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其中臺北故宮收藏的一幅又叫《市擔嬰戲圖》,我們來看看上面繪出了多少種玩具:李嵩《市擔嬰戲圖》據研究玩具史的清華大學王連海教授對《市擔嬰戲圖》的觀察,圖中貨郎販賣的小商品,除了日用雜貨與時蔬酒果之外,最多的就是兒童玩具了,「可辨識者有如下諸種:小鳥、鳥籠、撥浪鼓、小竹簍、香包、不倒翁、泥人、小爐灶、小壺、小罐、小瓶、小碗、六角風車、雉雞翎
  • 一幅千年古畫,出土後專家愣了:誰家熊孩子畫的?
    再如《富春山居圖》,看著就是一派大國氣象。有沒有看著就樂的古畫呢?有!比如下面圖一裡的這幅東晉古畫,看完不準你笑估計是不行的,所以您可以邊看邊笑。地主莊園圖是的,看到這幅千年古畫的人都笑了!說實話這是一幅帶有逗比氣質的千年古畫,這也難怪網友看了之後會覺得越看越有意思。
  • 老虎畫成「病貓」,卻成為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放大10倍太妙了!
    華巖是清代著名的繪畫大家,還是揚州畫派的代表,最為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他的畫也贏得了很多繪畫愛好者喜歡,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華巖的一幅老虎圖,這幅繪畫作品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蜂虎圖》,看到這裡以後我相信很多網友也想欣賞一下這位古人的繪畫作品吧?我們都知道這幅繪畫作品非常的珍貴,因為是古代的繪畫作品,那可是比齊白石的畫都要珍貴。
  • 原以為是一幅無名古畫,直到放大後找到藏著的名字,網友:躲貓貓
    小生有畫說 | 畫外討論有這麼一幅古畫,原本默默無聞,被人認作是一幅不知創作者的畫。直到專家拿放大鏡放大看這幅畫後,才在一處樹枝的下面發現了作者的藏著的名字。圖為風度翩翩的作者本期這幅古畫的名字叫做《早春圖》,起初人們只知道這是一幅宋人的畫作,下面先來看一下這幅作品。
  • 古畫放大:一粒米怎樣走上古人的餐桌?
    古畫放大:一粒米怎樣走上古人的餐桌?男主人在地裡勞動女主人就送來食物和水也當場教育孩子「看你爸爸多辛苦」 三耘不是在除草的路上就是正在除草三耕時已到盛夏正是最難熬的時候 -10
  • 兒童玩具豈可兒戲?
    私家車副駕駛座上安裝一個玩具方向盤,孩子再也不搶真方向盤?近日,一則「兒童方向盤玩具」視頻廣告引發網友關注。在廣告中,一名女童坐在正在行駛的汽車副駕駛位上,雙手轉動著安在副駕駛安全氣囊下方飾板上的玩具方向盤,玩得不亦樂乎。不少網友質疑道:「這種廣告也能播?」  兒童安全無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