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董瀟君)近日,未來教育論壇暨全國思源實驗學校智慧教育現場會在河南舉行。全國219所思源學校校長齊聚一堂,共同就智慧教育實踐、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優質資源均衡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讓優質教育資源傳遞到公立學校。」面對河南省洛陽市嵩縣思源實驗學校短期內的彎道超車和跨越式發展,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尹後慶不禁感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正呼籲教育內涵的發展,必須將提升教育質量放在重要位置。
多媒體教室、平板電腦、互動教學……信息化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智慧課堂正在悄然改變嵩縣思源實驗學校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國家大力倡導教育減負的號召下,智慧課堂落地嵩縣思源實驗學校,也是用科技、網際網路等先進手段,切實推動教育減負的有力措施。目前,嵩縣思源實驗學校主要學科課堂的信息化覆蓋率已達100%,超過90%的教師實現智慧課堂常態化應用。
嵩縣思源實驗學校作為教育與科技融合的典型案例,從側面證明了以信息化手段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可能性。好未來創始人兼CEO張邦鑫表示,在地區政府普遍重視、基礎設施相對完備,辦學機制相對靈活的情況下,嵩縣思源實驗學校正成為鄉村教育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