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用西班牙語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的視頻課程上線

2020-12-14 新華社新媒體

用西班牙語介紹七夕節的視頻截圖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記者孟宜霏)中國傳統佳節「七夕」臨近,一段用西班牙語講解牛郎織女的傳說和中國人含蓄雋永的愛情觀的視頻正式上線。這也是全世界首個用西班牙語介紹中國傳統節日及其文化內涵的視頻課程。

網絡在線課程《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由上海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陳芷博士和她的團隊創作完成。陳芷是課程的主講老師。

除了七夕,課程內容還涵蓋中國其他主要傳統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和國慶。

中國「孝」字的西班牙語解釋

「西班牙語是世界第二大語言,5.8億人以它為母語。用西班牙語傳播中國文化意義重大。中國文化要『走出去』就要講好自己的故事。」陳芷說,「雖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廣袤的西語世界對中國的了解還非常有限。」

不同於以往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陳芷希望為西語國家的學習者傳遞更多中國傳統哲學層面的內容。在介紹每個節日的起源、特點和習俗後,她還為學習者講授每個節日所呈現的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比如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中國人的家庭觀,中國人的「孝」。

餃子與元寶的視頻截圖

陳芷說:「節日凝結了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深切的情感和最本土的民俗,也體現了其宗教傳統與哲學思想。相比其他主題,它更能引發外國民眾的注意力與好奇心,也更易於全方位展示中國文化。」

陳芷曾赴西班牙擔任馬德裡孔子學院的中方院長。在談及當地學生對中國的認知時,她說:「很多西班牙人對中國現當代的政治、經濟走向感興趣,熱愛中醫,愛吃中餐。還有不少人喜愛打太極拳、練習武術。西班牙有幾家有名的武館,每年都派人到少林寺學習交流。」

課程主講人陳芷講解月餅的視頻截圖

「喜歡寫書法的人也不在少數,有的人雖然不懂漢語,但是對漢字很痴迷,很多年輕人把漢字紋在身上,雖然有時候意思讓人啼笑皆非。」她說。

據介紹,視頻課程除面向中國學習西班牙語的學生,還將通過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中國在拉美及西班牙的孔子學院等渠道對外推廣。「未來我們將繼續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挖掘一些外國人喜聞樂見的主題,同時還將開展文化對比工作,在研究西語國家文化元素的同時,與中國文化進行對比,努力提升文化交流的紐帶與橋梁作用。」(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河南首個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中心成立
    人民網鄭州9月4日電(智泓)9月2日,河南省首個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SIELE)中心在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成立。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校長羅士喜說,西班牙語在國際交流、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考試中心落戶鄭州對於推動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問題研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等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大學MOOC(慕課)首個環保科普類課程上海上線
    華東師範大學17日披露,該校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開設的中國大學MOOC(慕課)《環境問題觀察》課程已正式上線,這是首個公益性的環保科普類課程。校方當日表示,開設該課程旨在讓社會公眾尤其是大學生們更清晰地了解環境問題,併科學、有效地參與環境保護。近年來,街頭巷尾熱議的大眾話題,環境問題廣為聚焦。
  • 首個西班牙語全球認證在線考試(SIELE)落戶學堂在線
    (原標題:首個西班牙語全球認證在線考試(SIELE)落戶學堂在線)
  • 河南省首個西班牙語國際考試中心在鄭州成立
    光明網訊9月2日,河南省首個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SIELE)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考試中心揭牌。這是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與清華大學學堂在線、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駐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中心共同建立的河南省首個西班牙語國際考試中心。
  • 河南首個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考點落戶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9月2日上午,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與清華大學學堂在線、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駐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中心共建的河南省首個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SIELE)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考試中心揭牌成立儀式舉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SIELE)考試中心落戶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對於推動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問題研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等具有重要意義。
  • 如何用英語介紹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又被稱為「重九節」,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有秋遊、登高、賞菊、佩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習俗。 The meaning of Chong Yang is originated from the "Book of Changes".
  • 農曆節氣和傳統節日如何入學校、入課堂、入課程
    教學目標的制定:了解中國傳統節日與風俗活動;通過節日儀式的展示,感受歲時節俗的風採,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教學過程的設計:通過節日和風俗接龍的形式整體了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和風俗活動。通過學生展示中國古代傳統禮儀和中秋祭月儀式的過程,在了解古代禮儀的同時深入體會傳統節日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涵。
  • 中國內地高校首門全英文慕課課程上線
    >   中新社廣州2月24日電 (楊薇 盧慶雷)記者24日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作為該校與澳大利亞開放大學合作項目之一,由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劉程教授主講的全英文視頻課程《中國語言與文化》成功上線全球MOOCs(慕課)平臺open2study。
  • 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登陸中國
    11月21日,SIELE發布會與會代表共同見證SIELE在中國正式啟動。(照片由學堂在線提供)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安陽)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SIELE)中國發布會暨首個西班牙語全球認證在線考試,落戶學堂在線啟動儀式21日在北京舉行。
  • 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SIELE)入駐中國三周年慶典活動在京舉行
    與會嘉賓共同觀看視頻,回顧了SIELE在中國三年的發展歷程:2016年9月,西班牙電信數字教育公司與學堂在線正式籤署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SIELE)合作協議,並在北京塞萬提斯學院召開SIELE學術交流會;2016年11月21日,SIELE中國區報名埠上線,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SIELE)正式落戶中國,第一場SIELE考試在北京塞萬提斯學院舉行。
  •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春節
    但是,中國歷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劉徹感到曆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
  • 高考英語作文範文:介紹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例文:   —個英文網站面向中學生徵稿請你寫一篇英語稿件,介紹「中秋節」及這個節日裡的主要活動。   1. 寫作要點: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 家人團聚;   3. 賞月、吃月餅;   4. 還有旅遊、訪友等其他活動。
  • 中秋節作文:中國傳統節日介紹——中秋節
    中秋節作文:中國傳統節日介紹——中秋節  遙望明月共此時,歡度佳節同相知。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雖然同為中秋,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併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 中國大學MOOC(慕課)首個環保科普類課程上線—新聞—科學網
    》課程日前正式上線。 中國大學MOOC(慕課)《環境問題觀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該課程不受專業限制,堪稱老少皆宜。它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常見環境問題,並普及相關環境健康常識。環境問題具有現實性和複雜性,為了帶給參與者更直接生動的體驗,該課程深入環境問題發生現場,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觸發感官認識和思維碰撞,為大學生和普通公眾更好地參與環境保護實踐打下基礎。
  •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清明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古書《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到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清明」。清明不僅是很重要的農事季節,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所以又稱清明節。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 河南省首個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SIELE)考試中心在河南牧業經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鄭高鋒  9月2日上午,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與清華大學學堂在線、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駐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中心共建的河南省首個西班牙語國際評估測試(SIELE)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考試中心揭牌成立儀式在龍子湖校區圖書館隆重舉行。
  • 英語視頻:美國傳統節日來源和歷史匯總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英語視頻:美國傳統節日來源和歷史匯總 2014-10-30 10:44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我校《電工學》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網站上線
    近日,由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童美松教授負責、顧榕老師主講的《電工學》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網站上線,開課首日已吸引2200餘名同學加入課程學習。       《電工學》是高等學校非電類理工科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也是「三電」課程中唯一面向非電類專業學生的課程,它涉及廣泛的電工基礎理論和技術內容,包括電路基本概念、電路元器件、電路分析方法、電機與控制、電工儀表與測量
  • 兩千首原創金曲來襲 酷狗音樂人、5sing為傳統節日注入「數字基因」
    中秋將至,歲稔年豐,光明網攜手酷狗音樂人、5sing原創音樂基地推出的「秋月有聲」網絡中國節·中秋歌曲徵集推廣活動也迎來了滿滿的收穫。活動上線一個月以來,共徵集到原創音樂兩千餘首,投票互動量近百萬。中秋是中國人歷來重視的團圓之節,秋月也被賦予團圓和思念等多重寓意,今年中秋恰與國慶同日,逢此佳節,用一首歌來表達家國之思,這便是「秋月有聲」活動的初衷和由來。「秋月有聲」網絡中國節·中秋歌曲徵集推廣活動,是傳統文化與數位技術的一次融合創新。數位音樂技術,豐富了傳統文化內涵的表現形式,而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又為數位音樂等現代技術平添了幾分人文情懷。
  • 復旦首推課程《大數據與信息傳播》上線MOOCs平臺
    原標題:復旦首推課程《大數據與信息傳播》上線MOOCs平臺  科技日報訊 (李思瑤 記者王春)在網絡時代裡,大學課程的學習也可以在網上進行了。復旦大學1月16日宣布,登陸全球MOOCs平臺的首門課程《大數據與信息傳播》將於4月1日正式上線Coursera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