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企業銀行帳戶行政許可,是人民銀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舉措。從試點準備到2019年全面實施,在極大便利市場主體營商活動、顯著提高企業開戶流程效率的同時,如何進一步加強帳戶風險監管,無疑將是企業銀行帳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問題。
放開帳戶核批的總體效果
企業銀行帳戶放開行政許可改為備案,在減並行政流程環節、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動力的同時,也促進了商業銀行市場意識的轉變和人民銀行監管職能的強化。
(一)企業開辦帳戶事項效率提高。放開企業帳戶行政核准,改由商業銀行審批備案,一是企業開立、撤銷、變更帳戶時間由「銀行機構+人民銀行」的T+(4~5)個工作日,經取消集中行政環節,壓縮至商業銀行分散辦理,時間平均減少4~5天。二是銀行機構市場意識增強,運用合作平臺APP發起開戶申請、開展企業開辦流程中提前預約開戶服務、提供移動終端上門辦理等多樣化的小微民企帳戶營銷方式,提高了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水平。
(二)市場經營資金運用流轉加快。按照新的企業銀行帳戶辦理流程、《人民幣銀行結算帳戶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制度,企業在商業銀行開立帳戶。一方面,減並了櫃面辦理時間,在無異常和可疑情形下,能夠做到企業「只跑一次」完成開戶;另一方面,改變了行政核准時的「即收緩付」設置,取消了帳戶開立後付款需經3個工作日的安全緩衝限制,實現了帳戶開立後「即收即付」功能,推動了市場經營資金加速運轉。
(三)商業銀行主體責任定位明確。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行政職能,企業開立帳戶與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的市場化、契約化性質更加顯著。商業銀行通過事前開戶意願審查及盡職調查,對異議開戶強化審核,異常開戶拒絕受理;事中進行常態化交易監測;事後持續實名制識別及實時對帳,全面把控市場準入關口和企業銀行帳戶存續期風險形態,獨立承擔了企業銀行帳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風險防控責任。
(四)人民銀行帳戶監管效能增強。取消企業銀行帳戶行政許可,人民銀行對銀行帳戶監管職責更加集中,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增強。一是人民銀行從企業與商業銀行市場化商業活動的流程參與中脫離出來,可對商業銀行實施多維度、穿透式監測。二是以報備數據分析為導向,可實施事後核查、約談督查、現場檢查差別化監管。三是根據市場和行業出現的風險特徵,發布關聯電信網絡詐騙、賭博、洗錢、傳銷等的帳戶風險類型提示,加強了企業銀行帳戶風險聯防聯控。
取消行政許可的管理問題
取消企業銀行帳戶行政許可,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推進「放管結合」轉型,短期內商業銀行經營理念尚未轉變傳統模式,人民銀行利用新技術、新體制,加強監管職能和管理體系創新還存在技術和機制「短板」。
(一)商業銀行帳戶管理的經營性突出,合規性弱化。大部分商業銀行,企業帳戶管理理念仍停留在傳統的經營性層面,基於利潤最大化資金經營宗旨,注重數量指標、輕視質量風險導向突出。一是為完成業務考核目標和增強行業競爭優勢,放鬆審核標準,對異常開戶關注不夠,疏於管理。二是帳戶管理持續識別和強化識別的動態監測標準不一,對資金異常交易、帳戶買賣、出租出借風險管控粗放,處置不當。三是對小微民企開立帳戶附加資金存量、流量等條件,設置捆綁服務「隱形門檻」,服務弱化。
(二)人民銀行監管數據技術運用缺乏,覆蓋面不足。一是人民銀行帳戶管理系統報備功能尚不健全,未實現帳戶信息自動化備案,企業開立帳戶的相關信息及資料,仍需商業銀行手工錄入和人工報送。二是人民銀行帳戶監管沿襲傳統方式,數據技術運用不充分,事後督查、核查、檢查,無法全面掌握和實時管控企業銀行帳戶開立和使用的異常,風險監管預判性和有效性不強。三是人民銀行帳戶監管在縣域覆蓋不足,監管工作量和工作難度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屬地管理的企業銀行帳戶在縣域數量較大,基層商業銀行帳戶管理合規意識相對淡化;另一方面,人民銀行縣支行人力資源缺乏,數據技術運用有限,兩者疊加加劇了企業銀行帳戶監管矛盾。
(三)多方位帳戶風險聯控機制不健全,未形成合力。企業銀行帳戶關聯經濟社會資金流轉,運行空間跨越行業、區域、國界,涉及管理部門不只限於銀行業金融領域,還包括市場監管、稅務、海關、人社、工信、公安、徵信等眾多行業部門。一是帳戶風險表現及可疑信息,可能在一個或多個領域碎片化分布,未完全整體暴露。二是單個行業部門對可疑帳戶監測追蹤,可能無法形成完整證據鏈條,不能依法、依規進行有效處置。三是對電信網絡詐騙、賭博、洗錢等多發、高發的涉案帳戶黑色產業鏈打擊單一,跨部門協作機制不健全,聯合防控和懲戒合力不足。
強化監督管理的建議
(一)轉變經營理念,明確商業銀行主體責任定位。首先,商業銀行要明確獨立承擔企業帳戶管理的責任以及帳戶經營的市場化、契約化特徵,對帳戶負有全生命周期管理義務。其次,商業銀行要全面轉變固有的經營理念,調整帳戶經營、管理與服務的關係,明確帳戶管理規範化、法制化的原則定位。
(二)以風險為導向,健全企業銀行帳戶管理體系。商業銀行要切實加強帳戶風險管理,健全以帳戶質量和風險防範為導向的業務管理、內部控制、業績考核、責任追究機制,加強帳戶行為和交易監測,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帳戶開立和異常使用的風險預警、交易阻斷和管理控制體系。
(三)嚴格制度規定,強化帳戶實名制管理要求。商業銀行要嚴格執行帳戶實名制規定,針對一定時期帳戶風險特徵,加強對同一法人註冊多個企業、公司高管交叉任職、註冊地址虛構可疑等情形的客戶審核識別,嚴謹評估開戶的實際用途,充分核實開戶的真實性,審慎判斷開戶的合理性。
(四)集中打擊整治,加大帳戶違規、違法懲戒力度。人民銀行加強事後核查監管的同時,要大力督導商業銀行針對帳戶風險高發領域,聯合公安機關開展專項整治,集中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和買賣銀行帳戶行為,對買賣帳戶的個人和企業,實施不予新開帳戶和暫停非櫃面業務懲戒。
(五)運用金融科技,提升人民銀行監管效能。一是加快開發建設「人民銀行全國銀行帳戶管理系統」,統一企業銀行帳戶自動化備案流程。二是充分運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技術,開展帳戶異常開立、多頭建戶、違規使用、違法交易等風險監測處置。三是進一步強化人民銀行縣支行帳戶監管職責和技術能力。
(六)實現信息共享,建立跨部門風險聯控機制。一是商業銀行加強系統內、同業間企業銀行帳戶風險信息共享和提示聯防,建立自律機制及同業規範。二是人民銀行組建大數據平臺,建立跨行業風險管理協作機制,信息共享,聯合監控,實現跨部門多方位全流程的企業銀行帳戶風險預警和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