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校招薪水",選擇"設為星標"
第一時間獲取最實用的求職以及薪資信息
前戲二喵同學在2019 秋招之路上,拿到了6家公司的offer,分別是螞蟻微貸、騰訊廣告,百度廣告,拼多多推薦,海康CV,愛奇藝廣告。
可見上述Offer的分量如何,最為欣賞的還是二喵同學的秋招之路,他把這條路戲稱為:從零基礎到BAT算法崗SP。下面讓我們站在第一視角,看看大佬是如何練成的。
從零基礎到BAT算法崗SP
——我的秋招之路
我(二喵)是上海東北某高校的計算機碩士生,經歷一次秋招如同一次洗禮,跌宕起伏,好在有所收穫,從對ML一竅不通,到斬獲BAT等special offer,這段故事,要從頭講起。
一張日曆-陷入泥潭可能是運氣問題,不想出來可是自己的問題
我經常,不不,是一直非常羨慕媒體方向(CV/NLP)的同學,在一個好的實驗室,積極向上的環境,在討論班、學長push、老師指點和一個好的方向情況下,不變強也難,然而這些我是一個也沒有的。我想這也是很多跟我一樣的研究生的困境。然而環境不可掌控,唯有自己是可以的,於是我給自己了一個計劃,或者說是一個冒險:拋棄自己的方向,從零開始自學深度學習,到今年的秋季,我能不能亂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改變自己的窘境?
我列印了一張日曆,每個關鍵的時間點都標上了號,春招、秋招、論文答辯。每天的學習內容也都一一標在日曆上,如果這天什麼也沒幹,就標上一個巨大的叉警醒自己,所幸自己還算努力,大年三十也沒有放棄學習。
暑期實習-突擊是沒用的,積累為王
3月開始春招,暑期實習對於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實我心裡很沒底。這三個月只學了一些課程,突擊了一個kaggle的比賽,成績也不出彩。
投了3家公司:頭條、騰訊、螞蟻金服。頭條的面試官上來問了比賽和一些基礎知識的問題,還算簡單,後面讓寫一個cnn的forward,然而我做了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用numpy,其實我並沒有系統學過numpy,平時用的時候也是邊百度邊用,於是乎寫的亂七八糟,自然也就沒有過關。
騰訊電面問了很多機器學習和計算機基礎,現場面試完全是被懟,問了很多CNN的東西,我不知道是答的不好還是簡歷顯示我沒有太多相關經驗本來就不想要,我跟二面面試官在一些奇怪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比如epoch讀[i:pok]還是[e:pok]?roi align本質是不是個resize操作?讓我十分懵逼;三面做了一套題,面試官對著卷子問了幾個問題,於其是問題,不如說是數落,比如數字圖像處理啊,NLP啊,這些我接觸都沒有接觸過的問題,最後說我還是去做開發吧,算法不適合你,就結束了。果不其然,剛下樓,自己的狀態就變成了不通過。
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了嚴重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幹這一行,好在螞蟻金服就簡單的多,一面是個學長,問了一些基礎的機器學習問題。二面三面是leader和部門老大,後兩面都是非技術面,聊人生談理想,講規劃談看法,這種問題我太擅長了,也因此,螞蟻金服成了我暑期實習唯一的offer。
杭州行-除了學到手的技術和拿到手的錢,其他什麼都是虛的
面試一般不能完全體現一個公司或是組的技術能力,但窺一斑而見全豹,如果面試一面之後就沒有技術問題,那麼這個組很可能技術並不出彩,事實確實如此。工作的同事非常nice,相處也很愉快,然而,實習是為了提高,工作是為了成長,大廠光環不是萬能的。
螞蟻金服曾經是我最想去的公司,阿里巴巴是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螞蟻金服是阿里巴巴最好的部門,進入了這裡,就是進入了國內的塔尖,我曾經是這麼認為的。這也可能是很多我這個階段學生的通病:只看牌子不看內在。工作如此,讀書亦如此,大部分人一提起名校都會豎起大拇指,殊不知,很多技術實力很強的導師並不在名校,他們的學生就是offer收割機,而很多掛著名校名字的水貨實驗室,就恰恰相反了。英雄不問出處,有能力哪裡都牛逼,學歷欺詐是沒有用的。於是乎,7月末我就以回校寫論文為由請了長假,繼續自學準備秋招。
暑期實習可能沒有對我有太多技術上的提升,但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除了學到手的技術和拿到手的錢,其他什麼都是虛的。
出師不利-不要最先面你想去的公司,不懂面試套路,大概率GG
我有一個傳奇學長,這個學長有很多傳奇故事,可以另寫一篇文章,其中之一就是秋招複習法,不主動複習,先投一些不想去的公司,然後以面試代複習,因為公司面試的問題和套路很相似,甚至大機率重複,前面掛了沒關係,面多了自然就會了。我曾經不信,然後被現實打的頭破血流。
為了秋招,我準備了一個筆記本,專門記錄了機器學習的所有基礎知識和面試常問的問題,每次面試我都帶著,面試前看一看。
那天我清楚的記得是個周六,剛從杭州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去面試拼多多學霸批,到了公司樓下我都在複習,HR看到很驚奇,我還大言不慚的說「好好複習是對考試最大的尊重」,現在想想真的是弱智,面試之前還在複習證明只能證明你信心不足、積累不夠還在突擊而已。一面面試官是個老阿里,對阿里內部所有的架構和平臺非常熟悉,全程懟的我滿頭大汗。二面三面倒是很順利,甚至給了我一個面的不錯的幻覺。
沒過幾天就去面了百度風巢,一起考研的同學的內推,一面很順利,兩道算法題竟然正巧我之前做過,面試官給出了「比他當時強一點」的評價。我還在沾沾自喜的時候,二面的噩夢就來了,二面全程被懟,從區塊鏈到機器學習,從經濟到編程,我甚至覺得面試官有些故意,到算法題的時候我徹底受不了,明明正確的解法,偏說我不對,直到我畫了一個例子一步步運行給他看,一句一句懟回去,懟是懟爽了,面試也就讓我懟涼了。
為了頭條的面試,我要了同學的一個白金內推碼,並故意把面試約到了線下,我覺得線下的白板編程會比線上有更大的自由度,然而面試的時間只有早上9點的第一場,我沒想到的是,這是我失敗的開端。那天早上,我7點就從床上爬起來,習慣了3-12的超級夜貓子作息,這個點起床對我來說就是噩夢,迷迷糊糊上了地鐵,迷迷糊糊出錯了站,趕忙趕到公司發現面試地點不是公司而是旁邊的樓。然後緊趕慢趕算是沒有遲到,一臉懵逼的坐在面試官對面寫代碼,面完坐在等候席上看了一眼自己的草稿紙發現寫了個float xxx =xxx; float/=2,正好,HR過來通知掛了。。。全程跟夢遊一樣,腦子一團漿糊。
我最想去的公司有三個,頭條、百度風巢、拼多多。頭條有業內第一的推薦團隊,風巢是技術老大哥,拼多多有最高的薪水和最好的業務。至此,三家全掛,雖然騰訊和愛奇藝說是通過了,但一直也沒有消息,加上之前投oppo簡歷掛,大疆筆試錯過,網易遊戲AI lab簡歷掛,我都數不清自己掛了多少公司,心情落到冰點。面頭條那天還是我的生日,感覺這當頭一棒算是我最「完美」的生日禮物。我變得一蹶不振,發了一條朋友圈說,「我的秋招結束了,再見」。心裡對自己說,算了吧,實力不濟,不投了不面了,就這樣吧。
再起-世界上沒有什麼問題是一頓海底撈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趕巧,月末之前是早就訂好票的五月天演唱會,去北京陪妹子看演唱會,吃我們每月一次的海底撈,突然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需要我照顧、把我作為依靠的人,我怎麼能這樣自暴自棄。從北京回來以後,我重啟了秋招計劃,投遞了所有我覺得不錯的公司,pdd和百度正式批次也再次投遞了一遍,我要把我丟掉的都要回來!
8月末開始,我陸續面試了海康、美團、pdd、yy、網易,有了之前面試的經驗,也在面試中學習了很多技巧,做了總結,接下來的面試非常順利,10月1放假前順利拿到了愛奇藝、騰訊、螞蟻金服、海康威視 pdd的5個意向書。自己的意向書個數比宿舍其他5個同學加起來還多。自己的心態也逐漸膨脹,感覺已經實現了目標,就等著十一之後的繼續收割。
崩潰-別高興太早,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5個意向書在手,十一跟妹子玩遍了江蘇,然而所謂爬的高摔的疼,十一回來才是噩夢的開始。
公司陸續談薪了。
我手上出薪資的offer 都是白菜,YY掛了,美團、網易沒有消息直接備胎,京東、滴滴筆試之後面試機會都沒有,其他offer卻遲遲不談薪資。而周圍同學們幾乎都是35w+而且不乏各種ssp offer,並不斷的刷新記錄,37 40 46 50 …,一個offer很高沒幾天又有新的更高的offer出現。看著自己的白菜,我徹底崩潰了,感覺自己完完全全的失敗,所謂的「成功」,「offer收割機」不過是自己的想像,好像是活在自己的夢裡。
我內心非常渴望別人肯定,山溝出身,本科成績稀爛,我不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個loser,我想證明自己,我曾經開玩笑的說自己是先瘋狂吹牛逼,然後逼自己把這些牛逼一一實現,然而此刻全成了幻想。到頭來自己還是一個loser而已,那天晚上我在二教的通宵自習室待到了凌晨,總結自己的得失和問題所在,發現還是積累不夠,幾個月的學習最終還是比不過別人幾年的積累,硬剛算法崗的結果就是如此。
轉機-努力的成果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那天在自習室自習,突然接到了愛奇藝的offer call,薪資不低待遇也很好,讓我發現自己好像也不是那麼菜,這幾個月的自學也不是一無所成。隨後百度、螞蟻金服、pdd、的offer call都逐個打來。有了信心後,我開始試著argue一些offer,然後發現,只要有足夠的競品並且部門想要你,任何公司都有argue的空間。
最後我順利拿到了6家公司的offer,分別是螞蟻微貸、騰訊廣告,百度廣告,拼多多推薦,海康CV,愛奇藝廣告。如果把一些沒有明確 白菜/sp/ssp分類的公司比底檔高2k以上就算sp的話,這6家中有5家是sp,唯一的白菜百度offer是因為現場HR完全不給談薪,加上即使sp薪資也遠低於手上其他offer就直接拒掉了。
最後-我曾經想當個小螞蟻,後來想做一隻鳥,沒想到最後變成了企鵝
從2018年7月到此時,4個月的奮鬥歷程有我自己的努力,也有在秋招路上給我幫助和鼓勵的同學,鼓勵我再起的房佬、帶我我入門DL的奇哥,秋招群、阿里群的朋友,還有我的家人、室友,當然還有我的小姐姐。順境誰都可以得意,逆境卻少不了大家的鼓勵和關懷,謝謝大家。
秋招就像一臺悲喜劇,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的秋招不僅僅是一次經歷,更像是一場冒險,從年初的毅然轉型到此時還算滿意的收穫,算是給這次冒險劇做了一個喜劇的結尾。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暫時的失意並不可怕,審時度勢,重振旗鼓,付出自己最大努力後,好結果總會來臨,不去拼一拼你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
本文經授權轉自CVer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校 招 薪 水 用 薪 相 隨 |
致力於求職薪資透明化,給招聘信息做減法!
傳播更有意思跟價值的熱點職場信息!
做大家值得信賴的好工具!好夥伴!
求職諮詢,招聘廣告,商務合作等請聯繫微信zjuer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