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自去年9月搬遷至新址,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始終堅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則,把教學質量作為突破口,以「整合資源、爭創特色,打造品牌」為核心,積極探索新時期校外教育發展新模式,全力搭建學生創新教育平臺,為丹徒區廣大青少年學生提供良好的校外健康成長空間。
日前,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古箏培訓教室,一首首動聽的曲子不斷從學生們的指尖流淌出來,給人以美的享受。經過大半年的訓練,學生們在演奏姿勢和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與古箏課程同步開展的,還有跆拳道、書法、桌球等多個培訓課程。今年暑假期間,為滿足學生們不同的興趣愛好,活動中心按照體育類、藝術類、書畫類、器樂類等類別,共開設了40多個培訓課程,近100名輔導教師精心策劃每項課程,每周上課學生人數達到了1100多人次。
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之所以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前來學習,依靠的不僅僅是一流的硬體設施,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性、趣味性、創新性的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據了解,為更好地打磨培訓課程,活動中心組建了培訓課程校本教材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系列適宜各年齡段、符合青少年學生發展特點的培訓課程。截至目前,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已開發了書法、素描、國畫等30多本培訓教材,最大程度滿足了丹徒青少年多樣化的興趣和特長培養的需求。
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輔導教師許雲振說,青少年活動中心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補充。教給孩子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帶領孩子去了解中華歷史,感受人文、科學的薰陶,使孩子各方面、多角度的成長,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
在豐富培訓課程的同時,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還積極搭建學生們的藝術展示平臺,通過每學期舉辦「書畫成果展」,展出大量優秀學員作品,加強師生之間交流,來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此外,該中心還不定期組織開展中小學生英語口語競賽、情景劇比賽、天才小畫家繪畫大賽等各類活動,讓青少年們在增進個人興趣愛好的同時,進一步挖掘了他們的藝術潛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
靈活多變的培訓方式,生動有趣的課外實踐,使得丹徒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不僅得到了眾多培訓學生的「點讚」,還深受廣大家長的一致好評和信賴。
近年來,在活動中心輔導教師們的共同努力下,活動中心學生在書法、舞蹈、跆拳道、繪畫、古箏、聲樂等各級各類比賽、考級中頻頻獲獎,成績喜人,實現了「將最好的校外教育獻給丹徒的青少年兒童」辦學初衷。
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錢志平說,今後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將繼續堅持校外教育公益性的原則,實施社會育人,育社會人的基本理念,構建以政府主導學校家庭社會共建共享的校外教育活動組織管理體制,通過組織各類主題活動,努力為廣大校外青少年的特長發展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臺,培養廣大青少年獨立思考,動手動腦,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