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敲到手指腫了,用小喇叭廣播到嗓子啞了,這是朝陽區十裡堡社區黨委書記劉晨和社工們的工作狀態。最近幾天,他們堅守社區服務一線,編織起一張嚴密的社區「防疫網」。
2月1日傍晚,劉晨正在居委會給社工們布置新任務,一位居民提著飲料和水果走了進來,這已不是第一個來送「心意」的居民了。「我就住在樓上,看著他們每天為了居民跑來跑去的心裡特別不落忍。我從外地一回來,社區的同志就讓我登記信息,還給我測體溫,這麼關心我,心裡特別感動。」居民對記者感慨道。
從大年三十開始,劉晨和社工們就開始對轄區6080戶居民進行挨戶排查,並發放宣傳單《致居民一封信》。情況緊急,任務量又大,18名社工不辭辛勞,一絲不苟地走訪排查,對轄區的所有居民做完了兩輪的排查工作,有的社工敲門敲得手指紅腫。對不在家或不開門的居民,社工們只能將《致居民一封信》貼在大門上。
在排查過程中,有些居民因為對疫情不了解,有恐慌的情緒,還有居民對社區的工作不予支持,甚至有居民錯報或誤報信息。發現有信息差錯,劉晨就去派出所一遍遍地核實居民信息。除此以外,劉晨和社工們每天帶著大喇叭在小區裡來回巡查,提醒居民少出門、戴口罩,同時也通知近期從湖北返回或接觸過來自湖北的居民,加強自我監測。
除了在社區裡來回走動,劉晨和社工們還通過微信服務群、電話與居家隔離人員建立聯繫,每日了解隔離人員情況,宣傳講解政策及防疫常識,開展心理疏導,打消他們的顧慮。
「流動宣傳開展至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許多居民都非常熱情地參與進來,和工作人員積極交流互動。」劉晨對記者說,經常有居民給社區打電話,匯報情況。「一旦有居民從外地回京,我們得到消息後就趕緊過去瞧瞧。」
從1月29日以來,十裡堡社區陸續封閉了轄區內22個大門中的11個,每個樓門院都只留了一個正門,其他的小門全部關閉。為了加強對社區進出人員的登記,劉晨開始在社區微信群裡招募志願者。讓她沒想到的是,社區居民積極響應,還有一位殘疾人也主動來報名了志願者。他拄著拐來到居委會,執意讓劉晨給他安排工作。於是,劉晨就讓他在居委會接電話,把居民的訴求記下來。
大門封閉管理後,很多居民不再出門買菜,劉晨和社工們就上門了解大家的需求,提供蔬菜、藥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代購、送貨到家等服務。十裡堡社區的一位居民對記者說:「社區的努力讓人感動到想哭。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為忙碌在社區裡的社工們點讚!」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李環宇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