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區防疫,基層黨員敲門把手指都敲腫了

2020-12-23 人民日報

「最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這個沒有商量。這是我們入黨宣誓時的承諾,是職責!」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的這句話激蕩人心。

抗擊疫情,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在上海從來不是一句空話——黨的誕生地依託黨建引領,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有口皆碑。大江東工作室發現,面對疫情,一大批身在基層、身在百姓身邊的社區黨員,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英勇奮鬥、紮實工作。他們中,有敲居民房門敲腫手指的黨員社工,有日行兩萬步的社區黨員幹部,有一個人堅守14個日夜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他們有擔當、肯吃苦、能戰鬥,關鍵時刻發揮著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緊要關頭,更顯擔當本色。大街小巷,萬家燈火,這些基層黨員們,是「魔都」最溫暖的星火。

敲腫的手指,敲出居民的定心丸

一張照片在東姐的朋友圈裡刷了屏,照片配文,「這是一位居委幹部的手,敲門敲的。」

照片中沈怡敏的手,指關節已紅腫且多處破皮。

這位敲門把手敲破皮的居委幹部,是上海陝北居民區負責民政和老齡工作的黨員社工——沈怡敏。

這張微信照片發布後,跟評的關鍵詞都是「基層、最辛苦、點讚」等評論,還有一些熱心人士提出「社區工作者要保護好自己,佩戴手套」等建議。得知那麼多多在關心支持,沈怡敏笑了:「其實上門時有帶手套,謝謝關心,我會保護好自己。」

春節期間接到疫情管控宣傳排摸任務以來,沈怡敏就沒休息過。走街串巷、上門走訪,宣傳疫情防護知識、排摸戶數人員情況。她帶的塊內,實有戶數約150戶,雖數量不多,但北京西路這裡都是老房子,出租率很高,連續幾天上門排查,有些借出去的房子一直無人應答,常常跑空。「只能反覆滾動上門,經常去敲(門),多做嘗試。」

「咚咚咚……」連續敲門好幾分鐘之後,門終於緩緩打開了,一位80多歲的空巢老人蹣跚著前來開門,沈怡敏趕緊把疫情防控的溫馨提示大聲告訴老人,叮囑她少出門、勤洗手、帶口罩,注意自身防護。遇到老人不明白的,她再三耐心解釋。

「老房子多,大多都是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有些耳朵不太好,敲門時間要長一些,力氣要大一點,老人才聽得見。」沈怡敏的經驗之談,也解釋了為何帶著手套依舊「受傷」。

將塊內全都上門跑了一遍,所有戶數情況全都清晰掌握,沈怡敏依舊忙個不停。反覆上門也聯繫不上的,她嘗試微信、電話聯繫房東,詢問租客信息、返滬行程。返滬居民要及時登記、有湖北接觸史的要及時掌握,這家的阿婆、那家的爺爺要重點關心,都掛在她心頭。走訪居民時看到1231弄大鐵門鏈條脫落,她抓緊聯繫維修,居委防護物資不夠,她到處想辦法採購,還兼任財務報帳——像只停不下來的陀螺。

沈怡敏已連續多日沒有陪伴家人了,丈夫是位人民警察,也投身一線加班加點。這個春節,夫妻二人都將對家的眷戀化為使命與責任,給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給到需要守護的這方土地。「我是共產黨員,國家、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應該堅守社區一線,義無反顧。」這是沈怡敏的真心話。

通知居民要「宅」,自己卻日行兩萬步

「春節宅在家一動不動,哪天能動?」「鍾南山說動才能動。」

疫情嚴峻,很多人都「宅」在家,微信運動步數少之又少。可1月30日,江寧路街道社區幹部韋炳臻、陳燕的微信步數卻超過了2萬步。

江寧路街道社區幹部陳燕在居民區巡查。

當天一早,開完工作例會,社區平安辦這二位就忙碌起來,分別來到三星坊、武定坊、北京、蔣家巷等4個居民區「瘋狂暴走」。

原來,前一天傍晚,他們和另外7名機關黨員都收到通知:「各位黨員同志:為了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特殊戰役,你被抽調到社區防控組來加強街道疫情防控力量。」工作任務就是每天監督檢查江寧路社區16個居民區群防群治的落實情況,包括檢查門崗是否張貼公告、是否進行體溫測量、是否設立快遞外送物品集中堆放處,以及非本小區來訪人員是否登記等內容。

江寧路街道工作人員處理隔離居民們的生活垃圾

4個居民區總面積0.56平方公裡,涉及35個住宅小區。就算不帶任務,一圈走下來也需要一個小時。陳燕和韋炳臻帶著兩張工作表格,檢查了88個門崗,調試了18扇電子門禁,花了7個小時,才檢查完了所有門崗防控情況。

「難點主要是居民的配合意識。」一天走下來,陳燕說,「有的門衛責任心不強,有的居民對外賣、快遞送到集中堆放處等措施不理解,如果仍然隨意進出,就加大了小區管理難度。」

檢查中,小組成員普遍反映門崗工作人員工作意識、門崗配備力量欠缺等問題,第二天一早,江寧路街道專門召集物業公司召開了保安人員工作培訓,強調工作紀律,確保人人盡責。

這天,陳燕和韋炳臻在內的9位黨員,繼續在各居民區檢查所有門崗和電子門禁,此外,還要同步檢查小區環境衛生、垃圾廂房消毒等情況。日行兩萬步,是這些黨員的工作標配。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用雙腳織就一張社區防控安全網。

一個人,一張床,14個日夜的堅守

2020年小年夜,一個不尋常的夜晚。芷江西路街道交通公園居民區一個民宿內,有三位武漢來滬的尼泊爾學生,其中一人發著高燒,另外兩人則緊張看護著。網絡平臺上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信息鋪天蓋地,一個噴嚏,一聲咳嗽,都讓人心神不定。

交通公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偉接報,立即聯繫民宿負責人,在他建議下,三人「全副武裝」來到北站醫院。一聽是武漢來滬人員,院方高度重視,把三人送至第十人民醫院就醫。

交通公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偉。

張偉意識到,這僅僅是這場防疫戰的第一槍。考慮到有可能接觸當事人,後續將要開展時間短、覆蓋面大的排摸,以及大量前期防護準備工作;另一方面,必須減少從家裡趕往交通公園居民區的時間,也必須減少在路上和他人接觸的機會。張偉連夜將妻女送到丈母娘家,並告訴家人,最壞打算14天後才能回家,同時打包好14天所需的換洗衣物,直接住在了居委會。

一個人,一張床,14個日夜的堅守……這個春節,張偉把「家」安在了居委會。

防控疫情,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上海一些居委辦公室徹夜亮著燈。在社區黨員幹部帶領下,上海社區工作人員幾乎全都放棄休息,堅守崗位,常常連續工作到深夜。不少社區黨組織、基層黨員幹部還動「巧心思」,「繡花般」把防控工作做得更加精準、快速、有效。

「八個起來」,就是半淞園路街道新村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新創造的社區防控工作法。

居委幹部「喇叭喊起來」,讓防疫宣傳深入家家戶戶;社區幹部、樓組長「樓道跑起來」,全覆蓋發放告居民書,排摸人員情況,重點對孤老、雙老、殘疾人等家庭宣傳防疫知識;樓組長、志願者「閒事管起來」,動員轄區居民發現小區外來人員進出,及時與居委溝通;居民們「鐵門關起來」,管住小區大門及各樓棟的鐵門;小區門房「紅燈亮起來」,對外來人員出入小區登記管理,一旦發現重點地區人員及時上報;居委會協同物業「衛生搞起來」,做好公共區域消毒及清潔;宣傳工作「微信刷起來」,通過微信、電話等形式向轄區居民、特別是特殊人群第一時間推送有關信息和動態,告知注意事項,讓他們安心放心;「快遞小哥做起來」,為居家隔離人員、孤老等家庭提供生活用品等代購服務,並關照其樓內的樓組長等志願者,對老年人、殘疾人家庭等多加關心,守望相助。

這個新年,對社區幹部來說意義不同尋常。新村居委會是個年輕的團隊。居民區書記佘超說,「保護社區居民的健康平安,我們義不容辭,關鍵時刻,要全力以赴當好守護人。」(大江東工作室出品)

浦東高行鎮森蘭尚城居民區為特需家庭送上蔬菜、日用品等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

相關焦點

  • 上海抗疫,基層黨員敲門把手指都敲腫了
    大江東工作室發現,面對疫情,一大批身在基層、身在百姓身邊的社區黨員,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英勇奮鬥、紮實工作。他們中,有敲居民房門敲腫手指的黨員社工,有日行兩萬步的社區黨員幹部,有一個人堅守14個日夜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他們有擔當、肯吃苦、能戰鬥,關鍵時刻發揮著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緊要關頭,更顯擔當本色。
  • 大江東︱上海抗疫,基層黨員敲門把手指都敲腫了
    大江東工作室發現,面對疫情,一大批身在基層、身在百姓身邊的社區黨員,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英勇奮鬥、紮實工作。他們中,有敲居民房門敲腫手指的黨員社工,有日行兩萬步的社區黨員幹部,有一個人堅守14個日夜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他們有擔當、肯吃苦、能戰鬥,關鍵時刻發揮著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緊要關頭,更顯擔當本色。
  • 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敲門排查疫情敲到手指紅腫破皮
    社區黨員幹部上門排查(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攀枝花2月2日消息(記者韓民權 通訊員劉廣軍)「紅腫破皮的指關節, 是我們街道人全面排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決心!」為了防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社區黨員幹部們拼了。
  • 敲門到手指腫,廣播到嗓子啞!北京十裡堡社區織起嚴密「防疫網」
    敲門敲到手指腫了,用小喇叭廣播到嗓子啞了,這是朝陽區十裡堡社區黨委書記劉晨和社工們的工作狀態。最近幾天,他們堅守社區服務一線,編織起一張嚴密的社區「防疫網」。我從外地一回來,社區的同志就讓我登記信息,還給我測體溫,這麼關心我,心裡特別感動。」居民對記者感慨道。從大年三十開始,劉晨和社工們就開始對轄區6080戶居民進行挨戶排查,並發放宣傳單《致居民一封信》。情況緊急,任務量又大,18名社工不辭辛勞,一絲不苟地走訪排查,對轄區的所有居民做完了兩輪的排查工作,有的社工敲門敲得手指紅腫。
  • 一上午敲門2000次手指都腫了,為了核酸檢測登記,他們拼了!
    上周,和平裡街道上升為中風險地區,轄區居民要統一進行核酸檢測,入戶敲門登記信息開始了。為了在最短的時內間掌握社區的信息,社工們也是拼了:一上午敲門2000次,手指腫了;兩個小時打出問詢電話百餘次,嗓子都沙啞了……和平裡東街9號院內,社工們正在進行核酸登記「您好!
  • 成都守護者④丨郫都防疫志願者姚少雙:想儘可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今年年初,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啟,姚少雙就組織過返鄉創業青年、在校大學生、退伍軍人等優秀青年參加防疫一線工作。他牽頭成立了由18名轄區青年組成的青年突擊隊,在當地的防疫值守、宣傳引導、上門服務、物資分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從8日下午開始,一直到凌晨時分,姚少雙和隊友們都在馬不停蹄地做著志願服務,力爭出現在每一個需要他們的地方。
  • 敲門敲到手破皮!記住這12個令人動容的瞬間
    紅星新聞所記錄的,是30多萬成都社區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在他們身後,一個個社區工作者現在依舊奔波在崗位上,此時,給他們道一聲,「辛苦了!」朋友圈走紅的 「敲門」手彭放的「敲門」手在朋友圈走紅大年初一,在成華區保和街道工作了30年的彭放,從32層的單元樓樓頂,一層一層,一戶一戶往下排查。
  • 社區自製「敲門神器」 背後的故事惹人淚目
    知道有 " 敲門磚 ",沒想到還有 " 敲門棒 "晨報訊(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黃鳳桐)為全面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範和應對,西崗區日新街道廣和社區每日對轄區進行地毯式拉網式排查,4 名社區工作人員承擔著入戶走訪 2000 餘戶居民的重任
  • 蘭州市西客站社區黨員幹部開啟防疫「硬核操作」
    宣傳用「喊」 排查靠「堵」西客站社區黨員幹部開啟防疫「硬核操作」在蘭州西站落客平臺,每日都會響起西客站社區黨委書記陳磊的聲音。一段疫情防控倡議音頻、兩臺流動音箱、幾個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直通小區樓院,西站街道幹部黨員們就這樣把防疫知識「喊」了出來。「防疫宣傳用『喊』最直擊人心,防疫排查用『堵』最直接有效。」陳磊說。面對疫情,西客站社區黨委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開啟了一系列防疫工作的「硬核操作」。
  • 聯防聯控 蓮湖在行動|一天半敲門300多戶 手指關節敲腫了!
    這是蓮湖區桃園路街道勞動一坊社區工作人員趙鈺的手,在社區第一輪入戶排查時,因時間緊,任務重,排查結束時,她的手因為敲門太多,手指關節地方紅腫了,疼了三天。35歲的趙鈺是勞動一坊社區的工作人員。從1月24日,她以及全體社區工作人員全部到崗,全力以赴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勞動一坊社區居民4300戶,常住居民3820戶。首先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社區25名工作人員要在一天半時間內,對3820戶居民進行入戶排查。
  • 龍爪社區老黨員自治鞋底消毒毯守衛家園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展開以來,武侯區紅牌樓街道龍爪社區黨員響應號召,主動請戰衝鋒在社區一線,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抗疫戰鬥中湧現出一批平均年齡已近古稀的老同志。他們從大年二十九開始,已經連續奮戰了十幾天。
  • 守嚴守牢疫情防控的關鍵防線——全國城市社區黨組織和廣大黨員...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中組部1月29日印發通知,2月3日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明確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社區黨組織要切實擔負起屬地防控的重要責任,引導黨員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2月27日專門電話通知湖北等地儘快抽調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充實社區一線。  時間就是生命,開戰就是決戰!
  • 北侖小港紅聯社區黨員幹部增援一線防疫
    &nbsp&nbsp&nbsp&nbsp時間:2月3日7:30至10:00地點:北侖小港紅聯社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黨員志願者正在小區排查進出人員
  • 「疫」不容辭——助力防疫攻艱,生物醫學工程學生黨員在行動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牽動著每一位國人的心,在眾志成城堅決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非常時期,中共黨員們在各自的崗位上也紛紛積極相應,起到先鋒帶頭作用。生醫工學生黨員爭當旗幟,在暫緩返校期間,紛紛加入了家鄉的抗疫志願隊伍,守護一方健康;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一個黨徽都是一份擔當,一起來聽聽學生黨員王禾、饒漢鈺的抗疫日記。
  • 淤青的手指敲開秭歸千家門
    淤青的手指敲開秭歸千家門 2020-03-01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疫衝在前 巾幗有擔當——麗水市婦聯黨員幹部下沉社區開展疫情...
    作為麗水女性的帶頭人,每一位婦聯幹部都滿懷著熱切和愛心,從原本忙碌的辦公室轉到所在社區,衝鋒在防「疫」第一線,用柔弱的肩膀抗起小區防「疫」的大網,以實際行動踐行巾幗擔當!此時此刻,每一位幹部都是志願者,堅守小區大門,參與勸導、宣傳講解、人員排查、隔離觀察、出入測溫、證件辦理、為隔離戶送菜送藥等等工作,不分白天,也不論黑夜,每一位婦聯幹部都克服困難,無私奉獻在自己的志願崗位上。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員志願者隊伍助力社區防疫服務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組織部通過微信電子承諾書,向全校黨員發出號召,廣大黨員紛紛承諾:堅決帶頭擔當,衝在前線,完成各項防疫工作。  面對依然嚴峻的疫情形勢,學校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動員組織並安排多名黨員志願者進到學校「四聯雙報到」結對社區——魚峰區五裡亭街道龍擎苑社區開展志願服務,積極協助社區落實各項防疫防控工作,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 江門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奮勇爭先堅決打贏防疫阻擊戰
    廣東江門市蓬江區白沙街道的網格員深入社區開展防疫宣傳(陳立武攝)基層黨組織築牢「戰疫堡壘」。充分發揮全市各級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及時傳達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壓實防控責任,把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每位群眾。蓬江區白沙街道建起「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三級黨組織架構,組織近800名街道、社區黨員幹部深入各個網格單元,開展宣傳勸導、衛生清理,確保疫情防控覆蓋至基層末梢。
  • 嘉興石門鎮以「12345」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書記來敲門」活動
    石門鎮創設了「書記來敲門」百人百項服務活動,由全鎮134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帶頭組成「書記來敲門」服務團隊,以幹部「身入」群眾,促服務「心入」為民,了解群眾所需、解決群眾難題。「我們小農戶種植的大米銷路不好,價格也賣不上去。」在「敲門」走訪服務中,石門鎮春麗橋村黨總支書記張衛興聽到不少農戶傾訴同一件憂心事。
  • 小孩手指被板凳「咬」鹹寧「119黨員突擊隊」巧解困
    3月6日21時37分,鹹寧市消防救援支隊高新大隊119黨員突擊隊接到群眾上門求助,小女孩手指被一張塑料凳子中間的小孔牢牢卡住,手指已經出現腫脹。10分鐘後,小女孩的手指被成功取出。因處置及時,小女孩的手指並無大礙。據女孩家人說,孩子在家玩耍時,中指不小心卡到塑料椅的圓孔裡,在家裡弄了半天也沒辦法取出,手指腫起來了,只能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到消防求助。 消防部門再次提醒:除了要防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外,也要注意居家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