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此詞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這首詞是吳文英為悼念杭州亡妾而作的,吳文英漂泊中重到臨安(今杭州),尋訪故園舊居,追憶當年的情人。
吳文英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後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浪淘沙·燈火雨中船注釋:
燈火雨中船。客思綿綿。離亭春草又秋煙。似與輕鷗盟未了,來去年年。
雨中燈火明滅的小船裡,因客居他鄉而愁思綿綿。船外春草掩映的離亭,由於雨絲的籠罩,仿佛是處在了一重秋煙裡。天空中的鷗鷺似乎是與主人公訂下山盟海誓的故人,年年總能相遇。
浪淘沙:原為唐教坊曲。唐人多用七言絕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為長短句。雙調,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平韻,此調又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浪淘沙漫》,是別格。綿綿:連綿不斷的樣子。離亭: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鷗盟:與鷗為盟,指隱居江湖。
往事一潸(shān)然。莫過西園。凌(líng)波香斷綠苔錢。燕子不知春事改,時立鞦韆。
回想往事不禁淚流滿面,不要再經過西園。當年佳人微步西園,揚起香怨,如今一去不返,香塵三斷,地上長滿綠苔。燕子不知道春事已改,不時佇立在鞦韆。
潸然:流淚的樣子。凌波:喻美人步履的飄逸。香斷:指所戀亡故。綠苔錢:即青苔。
吳文英的主要作品有:
花犯·謝黃復庵除夜寄古梅枝、惜秋華·七夕、荔枝香近·七夕、唐多令·惜別、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鳳棲梧·甲辰七夕、思佳客·癸卯除夜、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高陽臺·落梅、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掃花遊·送春古江村、門隔花深夢舊遊、尾犯·甲辰中秋、宴清都·秋感、十二郎·垂虹橋、解蹀躞·醉雲又兼醒雨、醉桃源·芙蓉、西江月·賦瑤圃青梅枝上晚花、夜合花·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夜遊宮·人去西樓雁杳、瑞鶴仙·秋感、惜秋華·木芙蓉、思佳客·閏中秋、醉蓬萊·夷則商七夕和方南山、鷓鴣天·化度寺作、過秦樓·黃鐘商芙蓉、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玉樓春·和吳見山韻、沁(qìn)園春·送翁賓暘遊鄂渚、齊天樂·煙波桃葉西陵路等。
《浪淘沙·燈火雨中船》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