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公元1070年(宋神宗熙寧三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實行變法,司馬光竭力反對,因而被迫離開汴京,不久退居洛陽,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職,這首詩就是在洛陽時寫的。
司馬光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鑑》、《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客中初夏注釋: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四月天氣已是清明和暖,雨過天晴,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淨了。
清和:天氣清明而和暖。南山當戶:正對門的南山。
更無柳絮(xù)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沒有了隨風飄揚的柳絮在眼前紛紛擾擾,只有葵花朝向著太陽開放。
惟有:僅有,只有。
司馬光的主要作品有:
司馬光、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客中初夏、田子方教育子擊、送龔章判官之衛州·新及第、陶侃惜谷、送雲卿知衛州、訓儉示康、破甕救友、諫院題名記、遠張景昱昌秀才啊弟詩卷、送李益之侍郎致政歸廬山、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投、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感、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呈、奉和鄰幾六月七日文德殿觀文武百官等上尊號、謝胡文學惠水牛圖二卷、北京留守王太師輓歌詞二首 其二、北京留守王太師輓歌詞二首、和之美舟行雜詩八首·罾魚者、和景仁緱氏別後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射堋、太行、太行、遊李衛公平泉莊、和聶之美雞澤官舍詩七首·題廳壁、奉同道矩始平公惠硯、河橋春別、送劉促通知涇州等。
《客中初夏》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