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可以說北宋時期非常重要一個人物,他不僅官至宰相,而且他的詩文也是一絕,同時他還編撰了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鑑》,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司馬光那都是非常的了不起。相信大家對於他的認識,一定是不會陌生,例如他兒時的為了救一個落進缸裡的小孩,舉起石頭砸缸,把落水的小孩救了出來,從而成為了美談,也讓人們見識到了司馬光的智慧。
那麼說起司馬光的詩,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那並不是很熟悉,這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他政治成就,以及他在史學方面的成就,掩蓋了他的文學上的成就,從而使得人們一提起司馬光,那首先會想到他兒時砸缸救人;其次會想到他編撰了《資治通鑑》;最後會想到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可能很難想到他還是一位詩人。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司馬光,非常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客中初夏》,這首詩可以說是同樣的寫得非常唯美,一開篇便是不俗,寫得非常的有意境,很是值得我們一讀。
《客中初夏》宋代: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這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絕句,而且在這首詩中,詩人一開篇就寫得非常的唯美,把四月裡的多變的天氣描寫的非常傳神,讀來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也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儘管只是表面在寫雨,以及寫當時的天氣,但是從詩句中,所傳遞出來的那種意境,卻是非常的高遠。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開篇的這兩句,也是這整首詩中,非常經典的兩句,那麼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初夏的四月,天氣開始漸漸轉暖,下過了幾場雨之後,天氣就逐漸的放晴了,雨後的天氣真是非常的新鮮,屋前的南山也變得更為清明起來,能夠看到山的全貌。在這兩句中,詩人重點描寫了雨後的一個情形,寫得無比生動。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這兩句的意思是,眼前沒有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著太陽開放。在這兩句中,詩人進一步地描寫到了初夏時節四月的一個情景,讀起來了,也更加的能夠體現到詩句中的意境,顯得也更加的唯美。
個人是非常喜歡司馬光的這首詩,在這首詩中,詩人沒有使用一個生僻字,但是卻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充滿了無限的意境,所以這也是司馬光,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
那麼縱觀司馬光的這首《客中初夏》,讀起來朗朗上口,寫的也是簡單明了,只要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意思,這也正是詩人偉大之處,能夠以小見長,可以在原本很平常的詩句中,從而把這麼一首詩,描寫的如此生動,給人一種非常純粹,也非常的唯美的感受。這也正是這首詩的魅力,人們讀過了之後,一定是能夠在腦海中浮現出,詩人筆下的初夏時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