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應當說是唐朝最有個性的詩人,他的個性不像李白那麼張狂,也不像白居易那麼灑脫,他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真切的人生感受,雖然他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並沒有受到當時統治者的重用,同時還處處受到打擊,可是當他面對這種打擊時,更多的還是表達了一種從容的心態,也正是他的這一份從容,也使得他詩作顯得個性十足,也顯得很獨特,不僅感動了無數的讀者,同時也讓我們從他的作品中,學會了更多的東西,同時也明白了更多的道理,這也正是劉禹錫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唐詩這種文學形象也是最為大家所推崇,它雖然文體很短小,可是同樣的包羅萬象,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數語,但是同樣的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唐詩之所以會愛到大家喜愛的原因,我們讀這些作品時,不僅僅只是讀一首詩這麼簡單,有的時候更多的還是在品味人生百態。
那劉禹錫的作品裡就有著他對於人生深刻的解讀,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詩作會顯得特別,顯得與眾不同的原因,其實這也是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詩人還在少年時代便是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同時他在科舉之路上,也是非常的順利,一切都順風順水,可正是在這個時期,他捲入了政治鬥爭中,由於參加了以當時以王叔文為首的改革運動,最終詩人遭受到了打擊。儘管他比起王叔文來要更幸運一些,可是他後來的人生,卻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被貶到了偏遠的地方,使得他遠離了長安,這也就使得離開了政治中心。
劉禹錫也正是經歷了這樣的人生,他的詩作裡,也自然有著對於人生深刻的解讀,畢竟對於詩人來說,他在被打擊之後嘗盡了人生冷暖,這也就使得他對於人生,以及對於人性有著深刻的認識,從而也使得他的詩作中,自然而然地有著一種大徹大悟這感,譬如他的這首《烏衣巷》,那便是詩人描寫最深刻的一首詩,通往雖然只有四句,一共才二十八個字,可是詩人卻是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給人一種大徹大悟之感。
《烏衣巷》唐代: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其實劉禹錫後期很多的作品,那都是描寫的極為生動,也非常的悽美,雖然詩人從來不會感到悲傷,在他的作品中,這種悲傷的並不很明顯,畢竟像他這麼一位有個性的詩人,他是不可能寫出那種很悲慘的詩作,但是他的這首《烏衣巷》,雖然表現看寫得很隨意,可是詩人卻是以一種非常簡練的筆觸,把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全部的融入進了這首詩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他眾多作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
我們從這首詩中感受更多的是詩人面對人生時,他更多的是一種深刻的解讀,這也正是詩人最高明的一個地方,而且這首詩也可以說是句句經典,僅僅是開篇的兩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這兩句寫得很是唯美,讀來更是猶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而且這兩句也是非常的好理解,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詩人也正是以這麼一種從容的筆觸,把自己所見所聞,描繪的淋漓盡致。
最後兩句雖然詩人寫得比較隱晦,但是只要熟悉歷史的朋友,那對這兩句詩也是很容易理解,「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所思所想,當他看到曾經輝煌一時的王謝兩大家族,到了現在曾經的輝煌早已是不復存在,這也使得詩人內心感慨萬千,也正是這種細膩的描寫,也使得這兩句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劉禹錫的詩作就是有著一種獨特的情感力量,雖然詩人在這首詩中,寫得有些漫不經心,可是他以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來描寫,從而也使得這首詩成為了唐詩裡的經典名篇,當然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首詩也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寞,更是給人一種大徹大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