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了春風得意 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2020-12-25 花重拾

孟郊,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有「詩囚」之稱。《登科後》是孟郊的的代表作,這首詩作於唐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詩人第三次赴京趕考終登榜題名之後。這首詩節奏輕快暢達,將詩人考中進士後的那種激昂豪邁之情展現的淋漓盡致,因為被後世廣為稱頌,成為了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一首詩!

登科後——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詩文翻譯:

以前的落魄不安已經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所有的鬱悶都已經風吹雲散,心中有說不出的輕快舒暢。

策馬在春花爛漫的長安街道上奔走,心中有種數不出的得意,偌大的繁華長安花景我只用了一天就全看完了。

詩文鑑賞: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孟郊在前兩句中寫出了登榜題名前後「落魄不安」與「輕快舒暢」兩句截然不同的內心情緒。前兩句詩人寫得情景會融,生動鮮明,用昨日的落魄來襯託今日登榜的春風得意,將心中的那種高興展現得淋漓盡致。詩人一掃前面的鬱悶陰霾,為我們呈現出一幅明朗暢達的景象,也是詩人內心的真實情感寫照。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兩句是本詩最為膾炙人口的詩句,仿佛說自己一日內賞盡了世間美景,為本詩營造了一種激昂豪邁的意境。孟郊的這種「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春風得意,更像是一種對命運時來運轉的一種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這兩句千古名言廣為後世傳頌,並由此派生出了「春風得意」、「走馬觀花」兩個成語,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相關焦點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七言絕句,成為了唐詩裡奉獻成語最多的一首詩
    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孟郊的七言絕句,可以說是唐詩裡奉獻成語最多的一首詩,那麼這首詩,便是他的《登科後》,在這首詩裡,詩人一共為我們奉獻出了兩個成語,而且這兩個成語,也都是非常的經典,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會使用。《登科後》唐代: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高考後最該讀的一首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南宋詩人在《滄浪詩話》中有這樣一段話: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 雖然不完全正確,但這也確實是原因之一。 唐朝的科舉考試中最主要的科目有兩個,一是「明經科」,二是「進士科」。
  • 孟郊《登科後》詩賞,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後》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郊,他在進士及第後,所作的一首七絕。詩歌的前兩句描寫了他在考中之前和考中之後的兩種心情,通過兩種心情的對比,抒發自己終於一步登天,走上光明未來的愉悅心情。詩歌的創作背景是怎樣的?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這些都是他的經典作品。其實李白除了他的才華,最讓人佩服的就是他那狂放不羈的性格,也是因為李白的這種性格,所以他的詩歌大多都是比較狂放不羈的,你要是問我他最狂的一首詩是哪一首那應該就是他初入仕途的時候寫的那一首了吧。李白很多詩都是在遠遊的途中所寫的,為何李白的詩能寫得如此豪氣不羈,因為他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的。
  • 孟郊46歲中進士,寫首詩表達心情,一不小心創造出千年流傳的成語
    孟郊,是我們都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一首《遊子吟》是我們從小都會背的詩,其中最深情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極言母愛之偉大,打動了多少身為兒女的人們。孟郊的父親只是一名小吏,所以他從小家境清貧,性格孤僻,很少與人往來。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詩,長大後再讀才覺得意義非凡!
    《遊子吟》是孟郊的一首關於母愛的頌歌,詩中真淳地吟頌了人類最偉大的人性美:母愛。此詩是孟郊五十歲時任職溧陽縣尉時所寫,詩人剛剛結束長年貧困潦倒、漂泊流離的生活,可以說是嘗遍了世態炎涼,於是愈發覺得親情可貴,詩人便把母親接來身邊,還寫了這首發自肺腑,感人至深的千古頌母之詩。
  • 孟郊第一次寫高興的詩,竟然寫出了一個千古名句和兩個成語!
    中唐詩人孟郊,蘇軾曾對其有評語「郊寒島瘦」,也就是說孟郊的詩情緒低沉,語多苦澀,其實這與孟郊自身的遭遇有關,年屆46歲的孟郊奉母命赴京科考,這是孟郊第三次赴京參加科考,前兩次都以失敗告終,終於考上了進士。
  • 孟郊最張揚的一首詩,用詞「齷齪」,卻出了千古名句和兩個成語
    對於唐朝詩人孟郊,我們最熟悉的,是他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家喻戶曉,感人肺腑。孟郊(751~814年)生性孤直,一生潦倒,他的詩歌多情緒低沉,用詞苦澀。《登科後》是他最特別的詩,一改平日的晦暗壓抑,節奏輕快,用詞張揚,慷慨激昂。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我們小學開始,就在不斷學習他寫的詩。可以說李白的詩歌伴隨著每一代中國人的成長,他是我國歷史上詩歌成就最高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幾乎每一首詩都能譜成千古絕唱。他還寫了一首很肉麻的「情詩」,而這首詩正是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眾所周知,唐玄宗有一寵妃名叫楊玉環。她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人兒,因此深受唐玄宗的喜愛。而李白當時在皇宮中的任務十分簡單,就是每天寫寫詩歌哄唐玄宗開心,不過李白也曾為楊貴妃寫過不少讚美她的詩句。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囚」孟郊登科的背後
    「詩鬼」李賀;「詩奴」賈島;「詩囚」孟郊,從這幾個看著就苦逼的稱號中大概可以窺見他們潦倒的一生。且說孟郊,自幼便失去了父親,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和幾個兄弟拉扯大。對於母親的辛苦,孟郊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因此,早年的他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不曾參加過科舉考試。
  • 為高考加油:孟郊三次科考才榜上有名,寫《登科後》留下兩個成語
    唐朝著名詩人孟郊(751年—815年)浙江湖州武康人。孟郊擅長寫詩,其詩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勝,酣暢淋漓地寫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首快詩《登科後》。這首詩流傳千古,也是唐朝時期科舉考試中,進士榜上有名,所寫的詩最著名的一首。同時,這首詩還衍生出了兩個現在漢語成語:「春風得意」和「走馬觀花」。
  • 孟郊被誤解最深的一首詩,千年來改變了很多女子的命運,該澄清了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有些經典作品和名句我們自小便口耳相傳,爛熟於心。對於這些詩作,我們一直以為我們理解得很透徹很明白。 殊不知,它們中的一些詩句歷經千百年的流傳,早已沒有了當初的意境,很多意思都被人們錯誤理解了。甚至有些還被當政者和衛道士利用,變成禁錮人們思想的政治工具。
  • 「詩囚」孟郊最經典的10首詩
    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
  • 寫了很多詩,你卻只記得住他一首詩的詩人
    大約十年前,華語樂壇出現過一批曇花一現的歌手,他們有且僅有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從學校放學後的廣播音樂到街頭「兩元買不了吃虧上當」的商店,從雜牌MP3連著的雜牌耳機到KTV包廂裡,這些歌曲一遍遍在我們耳畔響起。其實,和今天的歌手一樣,古代寫作詩詞歌賦的文人,能有百十篇傳世者鳳毛麟角。大多數文人,可能寫過很多作品,但歷經歲月淘洗,最終廣為流傳的只有一首。
  • 人到中年,孟郊做出一首詩,人生能有如此之幸事,值了
    人到中年,孟郊做出一首詩,人生能有如此之幸事,值了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北武康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因此他的友人也成呼他為「平昌孟東野」。孟郊其人生性孤直,一生潦倒,他的友人私諡他為貞曜先生。
  • 考了3次,終於在46歲時考中進士,一首唐詩寫盡詩人的春風得意
    雖然早已經過了不惑之年,也已經年近半百,但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這樣值得高興的事情,還是像個小孩子一樣慶祝起來。且看: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首唐詩的題目是《登科後》,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
  • 孟郊的一首七言絕句,為我們奉獻了兩個成語,成為了唐詩裡的名篇
    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孟郊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這首詩作中,他同樣的為我們奉獻出了兩個無與倫比的成語,相信大部分的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使用過這兩個成語,那便是他的《登科後》。這也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絕句,詩人寫得非常的歡快,也非常的有內涵。《登科後》唐代: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唐代孟郊一首30字小詩,讀後令人淚目,讓我們歌頌母愛,感恩母親
    有時你的這句話也可能成為中生代遺憾,那時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景。在古時有句話:「父母在不遠遊」,可是現代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不得不遠離父母去外地工作,只有在節假日才能回家看看父母。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道出了外地遊子們的心聲。這首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詩句,在唐詩中不顯山不露水,但在千百年來卻讓無數的遊子們淚溼衣襟。
  • 登科後的孟郊春風得意、喜難自持,但他真能實現自己的宏願嗎?
    登科後(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朝詩人孟郊應算是把持最好的一個。他登科後欣喜得最驕狂,但驕狂卻不失理性。他的驕狂可從《登科後》這首詩中見其一斑。公元797年,曾隱居河南嵩山,經兩次科考不第,飽嘗譏諷、屈辱之苦的孟郊,終於考中進士,實現了他夢寐以求的登科夙願。
  • 母親節系列之古代最孝順的詩人,寫了一首最感人的歌頌母愛的詩
    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她們的愛不需要理由,她們不求回報,日復一日的付出,沒有索取,只有默默的愛著。母愛是苦口婆心的規勸;母愛是遠行時殷切的叮嚀;母愛是孤苦無助時的微笑。母愛如此偉大,可是最近卻有很多關於「弒母案」以及和母親發生爭執而自殺的新聞,這樣的人間悲劇令人心驚膽寒,本該最親近的母親和孩子卻成了仇人。當然這樣的事情只是極其個別的,畢竟人間自有真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