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很多詩,你卻只記得住他一首詩的詩人

2020-12-24 澎湃新聞

《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青春紀念冊》《櫻花草》《捨不得》……這些歌或許你都聽過。大約十年前,華語樂壇出現過一批曇花一現的歌手,他們有且僅有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從學校放學後的廣播音樂到街頭「兩元買不了吃虧上當」的商店,從雜牌MP3連著的雜牌耳機到KTV包廂裡,這些歌曲一遍遍在我們耳畔響起。

其實,和今天的歌手一樣,古代寫作詩詞歌賦的文人,能有百十篇傳世者鳳毛麟角。大多數文人,可能寫過很多作品,但歷經歲月淘洗,最終廣為流傳的只有一首。今天,我們翻閱古籍,一塊來看看那些寫過很多詩,但你只背過他一首詩的詩人。


唐代:駱賓王、孟郊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如果列一個七歲兒童必背詩清單,定少不了《詠鵝》,一同上榜的還會有《靜夜思》《登鸛雀樓》《春曉》《憫農》等作品。這些詩一度成為家長聚會必點「金曲」,幾家人齊聚一處,誇起孩子聰明伶俐,文理皆通,勢必讓孩子背一首《詠鵝》以證家教優良。

史傳駱賓王七歲作《詠鵝》,僅僅寫了18個字。背過這首詩的孩子們成年後重新讀起,也會發現《詠鵝》能流傳至今確有道理,18字短詩中,聲、形、靜、動,盡納其中,一隻俏皮的大白鵝悅然浮於水面的形象躍動在讀者眼前。幼時聰慧的駱賓王,成年之後,才氣不減當年,作有另一名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矛頭直指女皇武則天,蔑其「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又擲地有聲地問出:「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行文邏輯縝密,語句調度嫻熟,讓人讀來酣暢淋漓。

其實,駱賓王詩文不少,今人早已將其文字彙聚成集,只不過如《帝京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在獄詠蟬》等作品或篇幅雄長,或情懷深切難以引起共鳴,最終都沒能像《詠鵝》一樣傳入千家萬戶。

時間拉開一個世紀,唐代走過最繁榮昌盛的時代,待到孟郊出生時,帝國危機四伏,孟郊五歲時,安史之亂爆發。生於此代的唐朝文人,寫出的詩,每一首都像一壺濃鬱的茶,茶中有清苦、有理趣,其中代表當數孟郊、賈島,因而留下「郊寒島瘦」的成語,形容他們詩作中簡嗇孤峭的風格。

孟郊、賈島,能成一派,也離不開他們龐大的創作量,孟郊與賈島各有詩集十卷。不過,若非古典文學研究者,這十卷本翻來覆去,大概也只背過一首《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人的喜好和流行,箇中規律有時難以捉摸,孟郊有大量詩歌寫貧富差距、寫怨憤不滿,有過「如何織紈素,自著藍縷衣」「寒者願為蛾,燒死彼華膏」的詩句,只是今人只記住了《遊子吟》,如果「憤青」孟郊知曉,不知當作何感想。

其實,唐代詩人群星璀璨,「一首詩」作者不勝枚舉,反倒是能讓人記住幾首詩的作者屈指可數。楊炯、盧照鄰、李紳、陳子昂,他們多有詩集、文集傳世,但在各類精選本中只收錄一兩篇作品,難免讓人對他們的創作風格產生誤會。


宋代:楊萬裡、文天祥

相比唐朝,宋人傳世詩歌寥若晨星,這意味著宋人的詩作數量平平,質量上佳,只要在唐朝文人未曾著墨之處,宋人都能妙筆生花,其中一例便是對杭州的寫作。伴隨經濟、文化中心不斷東遷、南移,杭州在唐宋之交逐漸成為繁華都市,到南宋更是成為都城,盛唐之際最能寫風光美景的詩人,沒趕上杭州的繁榮,這一機會也就落到了宋代文人身上,光是杭州西湖,他們就寫出了一首又一首旨趣各異的佳作。

北宋時,蘇軾面對杭州西湖,寫下「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到了南宋,林升寫下「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除此之外,寫西湖,我們還必須提起另一位「一首詩」作者楊萬裡,在送別友人林子方時,抬眼一見六月西湖,楊萬裡提筆寫下一首氣勢非凡的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國家頹靡,倒顯出楊萬裡的出格不同,「畢竟」「無窮」「別樣紅」,這三組詞,竟讓人不覺在鶯歌煙柳的南宋,反倒像身處恢弘開闊的盛唐。

杭州並非宋人地理探索的邊界,他們還一路走到了廣東珠江入海口,與楊萬裡同為江西老鄉的文天祥就在這裡為我們留下一首經典的《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78年,文天祥兵敗被俘,次年,被元兵押解經過零丁洋時寫下此詩,以詩明志。七言律詩中,時間、空間、國家與個人被完美結合,從個人考取進士時的不易說起,又言及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之苦,從贛江的惶恐灘又一路寫到了珠江的零丁洋。

因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金句,文天祥為國人熟知,長期頂著「愛國詩人」的頭銜,其實,文天祥詩文著述頗多,他還自創過一種「集杜詩」,就是把杜甫的詩句重新打亂、組合成詩,這種創作形式一度引發文壇爭議,被認為是一種文字遊戲。文天祥寫過兩百餘首集杜詩,今年出版的由劉文源先生整理的《文天祥詩集校箋》中就收進目前已知的所有「集杜詩」,除此之外,還有各類詩文總計四冊、十六卷,因而,只以《過零丁洋》來認識文天祥委實片面。

不只是文天祥,所有「一首詩」作者都會陷入一種既悲又喜的境地中。喜的是文學史上最多的是籍籍無名的文人,對於他們的詩,我們可能一首都沒讀過。與此相比,能留下一首傳世,已為幸運。悲哀的是,其實很多作者風格各異,一首代表作普及、推廣,容易讓人產生「窺一斑而知全豹」的錯覺,然而當我們去翻過全集,方才明白,真實情況並非如此,一位文人各路作品放在一起讀,遠比只讀最經典的,要有趣、立體得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
  • 蘇軾寫了一首《洗兒詩》,三個詩人跟他唱反調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在黃州期間,侍妾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男孩兒,《洗兒詩》即為此男孩兒而作。剛剛經歷一場大磨難,詩人「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一點不難理解。「公卿」還是要當的,只是希望「無災無難」而已;「愚且魯」不過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內核。蘇軾此願,實在是有感而發,絕非無病呻吟。
  • 宋朝最「懶」的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2句卻流傳至今
    其實,「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出自宋代一位無名詩人的一首詩,之所以說詩人無名,是因為他一生只為後世留下了一首詩,這首詩還只有兩句,因而,此人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懶」的詩人了。這位「懶詩人」,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同時代的蘇麟。蘇麟,公元969年出生,宋朝時期杭州的一個縣巡檢。
  • 清代最美的一首兒童詩,陪伴了很多人的童年,你還記得嗎?
    你還記得自己背誦的第一首古詩是什麼嗎?你還記得你背誦這首古詩的時候是幾歲嗎?無論眼前的生活多麼苟且,我相信,很多人想起自己幼年時代背誦古詩的往事時,心裡都是溫柔的。讓我們的腳步慢下來吧,回憶回憶往事,回憶回憶我們曾經背誦過的那些最美的古詩。假日來臨,與您分享一首清代最美的兒童詩吧!這是一首必背古詩,長久紮根我們的課本,陪伴了很多人的童年,它就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
  • 一首詩阻止了一次和親——中唐詩人戎昱的故事
    寶應元年(762年),他從滑州、洛陽西行,路過華陰,遇見了王季友,寫下了著名的《苦哉行》,表達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漫遊山水,飄零天涯,難免產生思鄉之情,戎昱曾寫過一首《長安秋夕》詩來表達這種感情:昨霄西窗夢,夢入荊南道。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
  • 這個古代最不起眼的詩人,僅寫一首詩就冠絕古今,讀完才知道多牛
    這個古代最不起眼的詩人,僅寫一首詩就冠絕古今,讀完才知道多牛中國古詩在歷史上有著璀璨的歷史,而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詩人名家,他們給後世留下的豐富的古詩詞遺產,而詩詞創作的高峰還要數唐宋兩個時期,唐代把古詩推到了高峰,而宋代的詞更是空谷絕唱,兩座大山人傑地靈
  • 大唐詩人一首詩,讓古老的文化再興輝煌!
    大唐之前的詩歌,最出名的就是樂府詩,它地位崇高,血統高貴。但在歲月的流淌中,因為形式和內容的嚴格而被束之高閣,到了大唐,能寫樂府詩的人已經不多了。即便能寫,也因為水平不行,成為笑料。這時,一位詩人寫了一首樂府詩,讓文人重新認識了樂府詩的魅力,並讓這種要消失的體裁重新開始流行。
  • 和尚寫了首詠梅詩,大詩人隨手給他改了一個字,和尚叩頭感謝他
    最近英國人拍的《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的注意。筆者一個英國朋友問我:「杜甫的詩,字數也太少了吧?就這樣都能成為你們最偉大的詩人,不可思議」。我明白,他這樣說是因為看了古希臘人的《荷馬史詩》,他認為咱們的古詩也都該是洋洋灑灑寫上數萬行。
  • 「百家爭鳴」,「他一生只做一首詩」的說法有失偏頗
    【一生只作一首詩的命題有失偏頗】作者:艾曉東最近在網上看到兩個的標題:「他一生只作一首詩,卻讓範仲淹羞愧不已」這兩首千古名詩本身無任何問題,問題在「標題黨」以「一生只作一首詩」的命題來吸人眼求,誤導讀者,筆者不得不出來囉嗦幾句話,以正視聽。
  • 古人大多寫詩讚美牡丹,但宋朝有一位詩人卻寫了一首貶低牡丹的詩
    牡丹作為中國的國花,一直以來都是深受大眾的喜愛,尤其是在古代,很多的詩人都寫過詩,高度讚美的牡丹,例如王維、白居易、李商隱、元稹等等,這些偉大的詩人,那都是在自己的詩作中,專門寫過牡丹這種花。可是到了宋朝,卻是有這麼一位詩人,他卻是寫了一首貶低牡丹的詩,當然在這裡所說的貶低並不是真正的貶低,他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反人們喜愛讚美的心態,通篇都是在描寫牡丹劣勢。那麼寫詩貶低牡丹的這位詩人,便是宋朝的王溥,他還是宋朝有名的宰相,他所寫的詩作,便是他的《詠牡丹》,從這題目的字面上來說,這是在讚美牡丹,可是通篇卻把牡丹描寫的一無是處。
  • 史上最幸運的詩人,一生只寫了兩句詩,事業豐收還出了一千古成語
    唐詩宋詞是兩個朝代最為傳奇的產物,一首詩代表的意境就非常多了,你可以從一首詩中體會到詩人當時的情緒,也可以看出那個朝代的繁華與風情,總之呢,在當時,如果一個文人不懂得半點吟詩作對,那就不是一個好詩人了,唐詩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了,宋詞的代表人物就是蘇軾,這兩位集大成者,也是大家都所熟悉的
  • 皇帝和高僧合寫了一首詩,每人各寫兩句,成就一首經典的千古名篇
    古代的皇帝中出了很多的奇葩,例如明朝的天啟皇帝,他一輩子只喜歡做木工活,根本不理會朝政,還有的皇帝乾脆就不願意當皇帝,還是被人硬拉到皇帝的寶座上去。然而唐朝也有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帝,那就是唐宣宗,他也是出家做過和尚,主要還是由於他被人嫉妒,為此只好遠離塵世,去到深山裡的寺廟裡修行,也正是這一段修行的經歷,也使得他遇到了當時另一位了不起的高僧黃檗禪師,兩人更是一起合作寫了一首詩,那便是著名的《瀑布聯句》,這首詩可謂是大氣磅礴,每人各寫兩句,前面的兩句出自於黃檗禪師,後面的兩句則是出自於唐宣宗。
  • 唐朝有一「懶」詩人,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
    不過,唐朝有一「懶」詩人,他的一生只留下兩首詩,雖然作品稀少,但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甚至有人稱其為全唐時期最好的詩作。二. 張若虛的千古絕詩這位詩人就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張若虛,在語文課本上我們也學過他那首著名的古詩,也就是《春江花月夜》。張若虛一生就只寫過兩首詩,一首是人們不太熟悉的《代答歸夢還》,另外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詩人寫得無比孤獨,讀了令人百感交集!
    現在唐詩裡很多經典的詩句,早已成為了成語,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那都是會使用到,例如「春風得意」、「走馬觀花」、「青梅竹馬」、"十年磨一劍「等等,這些成語,那都是來源於唐詩,所以說唐詩,對於中國文化那是有著巨大的貢獻。
  • 唐代詩人寫了一首詩,皇帝愛得不得了,馬上升官,最後兩句是經典
    杜牧的《清明》詩家喻戶曉,連帶著清明這個節氣也成為24節氣中最廣為人知的節氣了!其實,還有一首唐詩,記錄了古代的一個節日,詩寫成後,皇帝愛得不得了,當即提拔了坐「冷板凳」的詩人。可謂是一首詩改變了命運。這就是唐代詩人韓翃的詩作《寒食》。
  • 唐代最花心的詩人,離了四五次婚,寫了一首詩,李白都自嘆不如
    在唐代,說起渣男,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元稹。少有人知的是,唐代還有一位「外貌協會」詩人,他只娶美女,見一個愛一個,娶一個丟一個,離了四五次婚,真是個渣男詩人。就是這個「渣男」詩人,卻寫出一篇傳誦千古的名篇——《黃鶴樓》,這位詩人就是唐代詩人崔顥。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
  • 一位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清代詩人,卻因一首詩賺盡了讀者眼淚
    清代已經過了詩歌的紅利期,說起清詩,很多人都不知道幾首,所認識的清代詩人更是極少,今天我們說的這位詩人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但他寫的那句「此夜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卻寫盡了愛情的悽苦,使無數人留下了眼淚。
  • 他一生只寫一首詩,全詩只有兩句,卻成為千古絕句,還誕生一成語
    古詩詞不僅為我們留下許多的千古絕唱,同時還流傳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例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名句幾乎人人皆知;還有歌頌愛情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描寫氣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壯志豪情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等等!
  • 一首詩挽救一段婚姻!丈夫想再娶,糟糠妻給他寫首詩,他趕緊回家
    男文人也寫閨怨情詞,但很多情況下他們寫的都並不是自己的感情,僅僅是為了為寫情而寫情。當然,元稹、李商隱、納蘭性德等多情或痴情種除外。但才女們不同,她們但凡寫情詞,十有八九都是在寫自己。從本質上來說,長期身處閨房的她們,不需要為了功名、面子、應酬寫詩詞,因此她們的作品也就更加純粹。讀一首她們的作品,其實就是看一段愛情故事,每一次都能讓讀者跟著她們或喜或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