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2020-12-12 悅文天下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睡個懶覺他都能給你整出一首詩,而且這首詩還被寫進了語文課本!

也許你已經猜到了他是誰,沒猜到也沒關係,我把他這個懶覺再仔細的描述一下,你就知道了。

他在春天的某個早上,被窗外小鳥的叫聲吵醒了,而昨天剛下完雨,他很關心外面被雨打落的花,可他卻不起床去看!

此時的你應該已經知道他就是孟浩然了吧,他的這個懶覺就是我們倒背如流的春曉。春曉的全詩如下,大家重溫一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如果他起來瞅一眼,他就會知道花究竟被雨打落了多少,可他就是不起,他賴床啊!堂堂大詩人都賴床,我們賴床也說得過去,哈哈。

他好不容易起來了,他的老朋友在家裡準備好了飯菜,邀請他去做客,他馬不停蹄的就去了,而且在吃飽喝足以後又寫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了教科書!

這首詩是啥?你應該猜到了,這首詩就是那個很有田園風格的過故人莊。每次回家,我看到道路上鬱鬱蔥蔥的樹,以及被樹包圍的村莊都會想起這首詩。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看來這位老朋友招呼的很周到啊,明年的重陽節他還要來做客喲!

吃飽喝足之後,他和老朋友準備去旅遊,來到了一個一座大山上,看到了羊公碑,頓時便有一首詩湧上心頭,這首詩就是與諸子登峴山。這又是一首千古流傳的詩!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看到這壯麗的風景不禁感慨人世間的事情都是變化更替,羊祜能夠名留青史,而百年後誰還能記得我呢?不由得淚流如雨,頓時有了要做官的念頭,於是向張九齡丞相寫了一首委婉的求內推的詩。

這首詩是就是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這又是一首廣為流傳的詩!這首詩被張丞相認可了,可惜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孟浩然沒能如願,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首詩寫的很是含蓄,寫的是詩人在看湖水風景,想渡水卻沒有船,只能坐在那裡羨慕那些被釣的魚。想做官,也做不成,只能羨慕你們這些做官的人大展抱負。意思就是希望張九齡可以引薦一下。

可惜天不遂人願,孟浩然終究還是沒能如願,也許是他的詩無意間感動了上天,終於他有機會在唐玄宗面前秀詩了。可惜他此時完全不想秀了,反而發了一通牢騷,寫了這麼一首詩。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這首詩中最顯眼的一句,想必大家都發現了吧,就是那句「不才明主棄」,玄宗一下子就不開心了。玄宗本來是因為聽說孟浩然很有名,想聽聽他的詩,詩如果做的好,說不定就能如願以償的做官了,誰知他寫了這麼一首詩。

玄宗聽罷以後,說了這麼一句: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

從此孟浩然便隱居了,再也不再想著當官了。孟浩然的軌人生跡未必和我寫的順序一致,我只是把這些詩進行了串聯,以增加趣味性,請大家不要太過於較真。

關於孟浩然的其他詩集,請大家自行搜索,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相關焦點

  • 一首詩挽救一段婚姻!丈夫想再娶,糟糠妻給他寫首詩,他趕緊回家
    男文人也寫閨怨情詞,但很多情況下他們寫的都並不是自己的感情,僅僅是為了為寫情而寫情。當然,元稹、李商隱、納蘭性德等多情或痴情種除外。但才女們不同,她們但凡寫情詞,十有八九都是在寫自己。從本質上來說,長期身處閨房的她們,不需要為了功名、面子、應酬寫詩詞,因此她們的作品也就更加純粹。讀一首她們的作品,其實就是看一段愛情故事,每一次都能讓讀者跟著她們或喜或憂。
  • 他寫了一首充滿「負能量」的詩,皇帝卻說他是真才子
    比如《唐詩三百首》裡,第一首就是張九齡的《感遇》,裡面說「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可以說滿滿的負能量,因為這是張九齡被貶謫後發牢騷的詩歌,一方面說自己被貶無所謂,一方面又急於再次得到重用,可以說該詩是滿滿的酸意。
  • 寫了很多詩,你卻只記得住他一首詩的詩人
    今天,我們翻閱古籍,一塊來看看那些寫過很多詩,但你只背過他一首詩的詩人。唐代:駱賓王、孟郊「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如果列一個七歲兒童必背詩清單,定少不了《詠鵝》,一同上榜的還會有《靜夜思》《登鸛雀樓》《春曉》《憫農》等作品。
  • 這首詩寫得太絕,李白都驚得不敢下筆,後來還仿造寫了一首詩
    然而,有一個人的詩卻是例外,他曾經驚得李白不敢下筆。那是在唐朝開元年間,正直壯年的李白遊覽黃鶴樓。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蛇山之巔,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又被列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這座高樓,氣勢恢宏,虎踞龍蟠,令人神往。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即便是文學大家蘇軾,在模仿這方面也是有翻車的時候,即便是有人因為他的模仿走進了世人的視線。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高人,能夠讓蘇軾都能夠在作詩方面都能夠自愧不如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奇詩吧。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就連蘇軾有一天路過寺廟的時候,看見了這首孤獨的作品,都是嘿嘿一樂。感嘆這麼好的作品怎麼能只被寫在牆上,而且還那麼可愛。於是蘇軾就順手寫出了一首模仿的詩,便有了傳世的下面這兩首。
  • 究竟是什麼魅力,讓這首唐詩被日本推崇備至,並寫進教科書?
    這首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中的詩篇,在眾多精妙絕倫的唐詩中,只能算是一首普普通通的作品,但就是這樣一首「普普通通」的作品,卻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大紅大紫,甚至到了日本人爭相閱讀背誦的地步,在日本,你可以不知道李白、杜甫,但你要是不知道張繼以及這首《楓橋夜泊》,你都不好意思說你上過學。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聚會的次數多了,志趣相投的人慢慢也就成了好友,有事沒事就喜歡相互寫詩唱和,這也算是唐代詩人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
  • 蘇東坡睡了個懶覺,還特地寫一首詞,卻成為千古名作
    宋詞發展至蘇東坡是一大轉折,南宋有人這樣說:詞至蘇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這句話其實概括了蘇東坡對宋詞的三大改革:「傾宕磊落」、「天地奇觀」是指其首倡豪放詞,多以壯語入詞,開豪放詞先河。
  • 蘇軾寫了一首《洗兒詩》,三個詩人跟他唱反調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詩中的意思淺顯而明白,蘇軾自嘲自己被聰明誤了一生,希望自己的兒子「愚且魯」,無災無難就好。蘇東坡《洗兒詩》短短四句,語氣戲謔,基調反諷,實乃事出有因。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又在詩文中譏諷「新進」,被對手構陷入獄。一場「烏臺詩案」,震驚朝野,幸有元老重臣營救,蘇軾才免得一死,貶謫黃州。
  • 他高考數學0分,作文僅寫3句話卻被985大學錄取!一首詩進教材
    他高考數學0分,作文僅寫3句話卻被985大學錄取!一首詩進教材高考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都是重要的存在!這不僅關係著國家選拔人才,也關係著每個家庭和考生的未來,因此,每年高考的時候,都牽動著整個社會的神經。
  • 蘇軾一生的豁達都寫進了這首詩,讀完最後一句,都釋然了
    寫月亮的詩太多太多了,但是能讓世人記住的不多,而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卻流傳至今。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更是千古絕唱,為何這樣的詩句,只有他寫得出?這就要從蘇軾的經歷講起了。在33歲前,他的仕途都可以算得上一帆風順。直到1070年前後,也就是王安石變法後,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被御史謝景在皇帝前陳述過失,無奈下蘇軾只得出京任職。雖然他在之後將近十年的時間裡,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革新除弊、頗有政績,但他總歸還是一個想要再入朝為官的失意者;雖失意,可蘇軾天性豁達,所以他是失意中的樂觀主義者。《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寫在這時。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把一生智慧寫進了這首詩裡,最後一句豪氣沖天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鄭板橋的七絕,也是他最出名的詩之一,在他把對竹子一生的情結,都寫進了這首詩裡,最後一句豪情沖天,這首詩就是著名的《竹石》。鄭板橋這首詩就是要一反世人對竹子的偏見,在他眼中竹子是剛毅的,它的剛毅在於它對青山的不放鬆,也在它能立於巖石中的力量,更在於它在風雨中的屹立不倒。這就是鄭板橋眼中,別樣的竹子。詩的第一句,一個「咬」字,十分傳神地把竹子在青山中的姿態描繪出來了,這一個字可謂一字之下有千鈞之勢,受到後世的一致好評。而「不放鬆」說的則是竹子的韌性,這是對青山和大地的緊緊相依。
  • 莫言寫五言詩助力抗疫,自得諾貝爾獎以來,這是他很感人的一首詩
    筆者在準備寫詩時,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原來諾貝爾獎得主莫言前幾日也寫了一首五言詩助力抗疫。說實話,自從2002年得諾貝爾以來,關於莫言的種種爭議就沒有停止過。有人說他的小說寫得太俗氣,沒有格調,難登大雅之堂。近幾年,莫言寫的小說少了,倒是寫了不小詩,雖然每次他把這些詩放到網上,都會被網友們挑挑刺,但他都虛心接受,一改再改,直到詩基本工整。
  • 李白一深情起來無人能及,他的這首描寫相思的詩,寫得纏綿悱惻!
    李白,字太白,唐朝最著名的詩人,他給人的一種印象是一輩子好像除了遊山玩水,再也不用做其它的事情,累了的時候便是寫寫詩,可是一寫卻又是無人能及,而且還被後世稱為」詩仙」。縱觀唐朝眾多的詩人中李白可謂是特立獨行,無論是他的詩,還是他的詞作,那都是很少能夠看到那種悲傷的描寫,其實李白只要深情起來,他卻又是比任何人都要更加的深情,譬如他的這首《怨情》,便是一首極為深情的作品,李白在這首詩中,把一位女子內心的相思之情描繪的可謂是活靈活現,通篇描繪的纏綿悱惻,讀來更是讓人讚嘆不已,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非常值得一讀。
  • 日本人特別喜歡這首唐詩,寫進了教科書,卻偷走又弄丟詩裡的文物
    有這麼一首唐詩,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學過,深受中國人的喜愛,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日本人也同樣很喜歡這首詩,甚至超過了我們。這首詩就是《楓橋夜泊》。雖然他的作者張繼不是十分有名,但是卻足以憑著這首絕唱名留千古!詩裡張繼巧借景物抒發愁緒,尤其是最後那種孤獨感隨著鐘聲由遠及近撲面而來,撩動情弦,引發讀者的共鳴!
  • 李白的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他眾多作品很有畫面感的一首!
    他的詩作,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讀起來朗朗上口,並且有的還充滿了哲理,很是值得一讀。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李白最有詩情畫意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望天門山》,在這首詩中,李白描寫的非常傳神,把天門山的美麗風景,全部融入進了自己的作品中,讀來更是能夠讓人感受到李白筆下不一樣的天門山,所以這首詩,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一讀。
  • 李白這首小詩寫了一位美人,她內心的幽怨,短短的幾句寫得很深刻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李白的一首小詩《怨情》,這首小詩寫了一位美人,她內心的幽怨,短短的幾句寫得很深刻,所以這樣的一首詩作,那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一讀,李白在這首詩中把自己的腔熱情,全部的融入進了詩作中,這也使得此詩顯得更為獨特,也更加的感人。《怨情》唐代:李白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 翟永明看著富春山居圖,四年寫了一首詩
    在當下的社會文化語境中,新詩應該怎麼寫?又如何來讀?的確,翟永明的這首詩不只是一首題畫詩,還是一首關於詩的詩。它向自己提問,偶爾也希望聽到聽眾和讀者的回答。詩的第二十七節寫了這樣意味深長的一幕:一位熱心的導演將正在寫作中的這首長詩,改編成了多媒體戲劇,搬上戲臺,可是不久他就有了一個無奈的發現:「他們」——他的年青的演員們——「都不讀詩」。
  • 蘇軾一生寫了2700多首詩,你至少要背下這7首!
    蘇軾的這首七言絕句,也是寫廬山的名篇。他沒有著眼於寫廬山的秀美風光,而是從大處著眼,寫出了廬山的崇山峻岭、峰巒疊翠。最為後人稱道的是後兩句,詩人將自己的哲思融入詩詞,韻味深長。這首詩也很好的體現了宋詩偏重說理的特色。
  • 李白這首詩也很孤獨,不過他的孤獨別人不懂,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
    那麼說描寫孤獨的詩作,非中唐詩人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詩也是被稱為最孤獨的一首詩,不過還有很多的詩人同樣寫過這種很孤獨的作品,但是只有李白在描寫這類作品是與眾不同,儘管他也會孤獨,也會難過,可他筆下的孤獨與別人不一樣,更多的時候還是在享受孤獨,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