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魅力,讓這首唐詩被日本推崇備至,並寫進教科書?

2020-12-20 史小生

正如中國兒童從小都會背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樣,在日本,孩子們從小就知道這首來自中國唐代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01、

在唐朝一個深秋的夜晚,有一個不得志的士子,獨自夜宿在姑蘇城外的船舶中,恰逢亂世的前途渺茫,加上如同浮蓮的漂泊不定,讓他在這個深秋的夜晚輾轉反側,遠處,寒山寺中傳來的鐘聲,更是讓他萬般惆悵!

楓橋夜泊

一首《楓橋夜泊》,就這樣出自這個士子之手,寥寥數語,道不盡心中的寂寥清愁!

士子名為張繼。

這首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中的詩篇,在眾多精妙絕倫的唐詩中,只能算是一首普普通通的作品,但就是這樣一首「普普通通」的作品,卻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大紅大紫,甚至到了日本人爭相閱讀背誦的地步,在日本,你可以不知道李白、杜甫,但你要是不知道張繼以及這首《楓橋夜泊》,你都不好意思說你上過學。

這種大紅大紫並不僅僅是如今,早在清朝,這首詩就已經在日本達到了口耳相傳,清代的國學大師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記》中曾說道:「凡日本文墨之士來見,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國三尺兒童,無不能誦是詩者!」

言外之意,在日本,寒山寺的名號十分響亮,而這首詩,就連孩童都會背誦,不僅僅對詩句喜愛和重視,不少日本人還來到中國去瞻仰詩句中提到的「寒山寺」、「楓橋」,這還覺得不過癮,乾脆在日本東京建造了一個「山寨版」的寒山寺,將《楓橋夜泊》刻成了詩碑,放在裡面。

不僅如此,在明朝嘉靖年間丟失的寒山寺大鐘,也是一名叫做山田寒山的日本人,在1906年重新鑄造一口青銅大鐘,送到了蘇州寒山寺。

寒山寺撞鐘

在1979年,蘇州在當年的12月31日,舉行了首屆寒山寺聽鐘聲活動,自此年年舉行,每年數以萬人的海內外遊客前來聽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其中,以日本人為最多,這一切足以證明姑蘇城外的寒山寺以及這首《楓橋夜泊》在日本受到和等待額喜愛了!

那麼,究竟為什麼這首詩,讓日本對此給予厚愛,甚至寫進教科書,人人都會呢?

02、

首先是詩句的本身,這首詩創作與唐代,作者張繼剛剛經歷安史之亂,面對這滿目瘡痍以及國家的兵荒馬亂,深感自己前途未卜,在夜宿寒山寺,孤獨惆悵之下,寫下了這首詩篇。

整體詩篇傳達出的是一種悽苦孤冷裡的詠嘆風格,而這種風格,恰恰正是日本文學作品中最為推崇的,這種孤獨惆悵的「虐心」意境,在日本的很多文學作品中都有體現,《楓橋夜泊》用四句簡短的詩句,將這種情緒表達的淋漓盡致,理解其意後,瞬間就打動了日本文人的心弦,因此,爭相傳誦也就不足為奇了!

詩人張繼

而「寒山寺」以及「楓橋」成為日本人心中的文化聖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詩句中一個人物,「寒山寺」中的「寒山和尚」!

估計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會一臉茫然,這人是誰?幹嘛的?但是這個和尚詩人,卻在日本的文化界,大大有名,甚至超過了李白、杜甫等人。

寒山和尚,是唐代一個相對低調的僧人,其學問頗深,一生作詩無數,但在當時,他的詩句類似於白話文風格,因此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但在傳到日本後,受到了極大地推崇,詩句中對生命的體驗和頓悟透徹,很符合日本人的民族特點,因此,他成為了日本的「紅人」,包括他的人生價值觀,更是對日本文化形成了深刻的影響。

一天,友人問寒山:「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當如何處治乎?」寒山:「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從這句話,聯繫到日本人的性格以及價值觀,我們就能知道寒山對日本文化有多大影響了。

因此,寒山就成為了日本的文化偶像!

寒山和尚

03、

據傳,寒山和尚生的形象矮小丑陋,曾出身於官宦人家,但家道中落,又因為唐朝進士要求儀表堂堂,雖說滿腹經綸,但是就因為形象不能中舉,因此就放浪形骸,成了一個脾氣怪癖、瘋瘋癲癲的」瘋僧「!

寒山和尚的詩,能夠傳到日本並造成巨大影響,離不開他的摯友,這個人就是國清寺的拾得和尚。

拾得和尚原本是國清寺的一個夥房僧人,多次在寒山和尚餓的奄奄一息之時,給他施捨些剩飯剩菜,寒山和尚才得以存活,因此兩人就成為了摯友。

兩人在文學、人生、佛學等方面有諸多共識,因此,兩人經常在一起吟詩作對,拾得和尚對寒山的這種詩句風格大為推崇,於是就一一記錄下來,整理成冊。

在寒山和尚客死蘇州的楓橋寺後,拾得和尚遠渡重洋,來的了日本,令他沒想到的是,自己成為了日本的一代佛學大師,而好友寒山的詩集,也被日本人奉為瑰寶。

寒山與拾得

小結:

寒山和尚在日本的出名,帶動了日本學者來到唐朝尋找寒山曾經的詩作和蹤跡,而寒山圓寂的楓橋寺,也因此改名為寒山寺,與寒山寺有關的這首《楓橋夜泊》,也被日本人所熟知,繼而風靡,直到大紅大紫,這首源自中國的古老詩篇,時至今日,依舊在異國他鄉被口耳相傳,爭相背誦!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特別喜歡這首唐詩,寫進了教科書,卻偷走又弄丟詩裡的文物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繁華盛世,唐朝讓後人十分嚮往,它不僅給我們留下一窺盛世的浩瀚史料,還有數量繁多、優美動聽的唐詩。尤其是在我們的啟蒙時期,唐詩是學習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很多唐詩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能熟練背誦,至今仍清晰地記在腦海。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
  • 為何日本人獨愛《楓橋夜泊》這首詩?被編入教科書,還建立寒山寺
    大家一定都聽過或者在學生時代學過《楓橋夜泊》這首詩,這首詩的作者張繼在進京趕考、名落孫山以後,在一個失意的夜晚寫下了這首詩,儘管被認為是唐詩名篇之一,但在優秀的唐詩裡面也算不上有多麼出挑。可就是這麼一首詩歌,卻在日本成了最為人們喜愛的一首唐詩,日本人民喜愛這首詩到了瘋狂的地步。
  • 歌曲被寫進教科書的明星,許嵩《千百度》還行,而周杰倫更厲害!
    生活中,當我們閒下來的時候,都會選擇聽音樂放鬆心情,因為音樂是互通的,歡快的音樂往往讓我們變得更加快樂,不過說起音樂,就讓我們來看看,歌曲被寫進教科書的明星,許嵩《千百度》還行,而周杰倫更厲害!
  • 把唐詩窄化成《唐詩三百首》,還有比這更大的災難嗎? | 對話西川
    「你究竟是把古人供起來讀,還是努力把自己當作古人的同代人來讀?」這是著名詩人西川在他的新書《唐詩的讀法》中提出的一個問題。今天我們每個人(不包括大學、研究所裡專門吃唐詩研究這碗飯的人)說起唐詩,差不多說的都是《唐詩三百首》(外加幾個唐代詩人的個人詩集),不是《全唐詩》;而《全唐詩》,按照康熙皇帝《全唐詩》序所言,共「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
  • 許嵩的歌被寫進教科書,學霸只聽這3首,難怪總能考高分
    許嵩的歌被寫進教科書,學霸只聽這3首,難怪總能考高分許嵩的歌曲非常的有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他的聲音,第二個特點就是它的曲調,第三個特點就是它的歌詞。咱們拋開前兩個特點不說,就來說說最後一個特點-歌詞。他的歌詞美這個可不是我說的哦,它們可是被寫進了教材書裡了。據說學霸們只聽這三首歌曲,難怪總是能考出高分。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幾首歌曲。第一首當然是他的《千百度》。這個歌曲是獨有的風格,它的曲風很隨意,還有許嵩專有的真假轉音。讓人聽起來非常的舒意,它的節奏屬於R&B,誰聽了都會覺得這是一首非常特別的歌曲,裡面交叉著各種各樣的情感。
  • 為什麼是日本人獨愛《楓橋夜泊》?他已被納入教科書並建立了寒山
    每個人在上學的時候一定聽說過《楓橋夜泊》,這首詩的作者張繼是在一個沮喪的晚上寫的這首詩,他去北京參加了考試,考試失敗了,雖然他被認為是著名的唐詩之一,但他在優秀的唐詩中並不多見出挑。然而這樣的一首詩已經成為日本中最受歡迎的一首,人們對這首詩的喜愛達到了瘋狂的程度。
  • 漢奸界的扛把子,舉盡全部資產支持日本侵略中國,寫進日本教科書
    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任何事情都是會出現萬一,就在民國之時,有這麼一個人,舉盡全家資產為日本捐贈了40架戰鬥機,最後甚至被寫進日本的教科書中進行歌頌讚揚。卻遭的世人的唾棄,國人的謾罵,原因無非是其捐贈的對象,那時候的日本,正在舉全國之力來侵略中國,中國的土地上隨處可見的日軍。其對日本的貢獻程度,換得是日軍教科書的歌頌,但這歌頌讚揚之聲在龐大的中國群體謾罵之聲中也就翻不起什麼浪花了。
  • 看了日本高中教科書,我有點汗顏!
    這裡筆者介紹一個「進學」高中(主要目的是考個好大學)的教科書。▲語文教科書這是高一用的語文教科書,分兩冊,一本為現代文,一本為古典文。 第一部分是「評論」,有九個視角共18篇評論文章。日本的「漢文」就是指中國的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古文,子曰詩云,之乎者也等,全部用漢字寫成。日本的「漢詩」是指唐代的絕句律詩等,這本教材把漢詩也歸到了漢文編裡。我們來看一下內容:1、漢文入門。這裡對高一學生訓練用日語的讀法語法等。2、成語故事。
  • 唐詩的藝術魅力概論,第一篇
    唐詩的藝術魅力概論,第一篇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而唐詩就是詩國的巔峰,我們提起唐代,首先想到的文字樣式大概就是詩歌,而一旦提起詩歌,我們也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唐代,王國維先生在他的《宋元戲曲史》的序裡面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
  • 40歲日本歌手隕落,一生僅亮相7次,成名歌曲卻被寫進教科書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日本女歌手坂井泉水在做歌手之前,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前臺接待小姐,連她自己都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能成為巨星。而事實也證明,這位領導的眼光是非常正確的,坂井泉水不僅嗓音獨特,而且還特別有才華,她創作出來的很多歌曲都是傳唱度非常高的,一直到現在,大家又還會哼唱她的歌曲,而她創作的巔峰時期是在1991年到2007年間,在這幾年她的名氣也是最高的。她不僅在日本很有名氣,在我們國內也是一名非常受歡迎的日本歌手,尤其是她演唱的《名偵探柯南》的主題曲,在我們內地也是影響深遠。
  • 日本人獨愛《楓橋夜泊》,將其寫入教科書,幾乎人人會背
    漢字擁有極大的藝術魅力,一個個漢字以一定秩序排列組合起來,竟能煥發出一種別樣的光彩,一種傳達出,所以很多日本留學生都被唐詩的魅力折服,學習唐詩創作,他們中的很多人擁有極高的文學造詣,比如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與詩人李白、王維時常詩詞相和,結下深厚友誼。
  • 杜甫的《絕句二首》,為何教科書只選擇了第一首?
    中國古典文學史上,唐詩絕對是繞不過的一個話題。唐詩作為文學瑰寶,留下了大量優美綺麗的燦爛詩篇,幾乎每個中國小學生都是從背誦唐詩開始學習中國古典文化。「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 寒山寺位列中國十大名寺,這首流傳至日本的唐詩功不可沒
    刀叔導讀:最終使寒山寺成為中國十大名寺的,還是這首被下了「皇帝的詛咒」的名詩。寒山寺,一座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三千四百餘平方米的古寺,因為唐代貞觀年間的高僧寒山子駐足而得名。寒山寺被譽為中國的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蹟甚多,寒山子等人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比比皆是。
  • 日本人為何獨愛張繼的《楓橋夜泊》,還寫入日本教科書
    然而同時他也是幸運的,正是這一特殊的時代,特殊的經歷,特殊的夜晚,孕育出了這首傳於後世百年的佳作—《風橋夜泊》。作為一首標準的羈旅詩,同時也是寫愁詩的代表作,全詩的對景的描述富有相當程度的美感,仿佛它不是一首詩而是一幅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係合理且清晰,歷代的各種唐詩選集均將其列入其中,不僅如此,就連日本的教科書中都有它的身影, 這又是為什麼呢?
  •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網友:壯哉我大唐!
    譬如像一衣帶水的日本就對大唐是魂牽夢縈的崇拜,期間曾多次派遣唐使來華學習交流。通過對中國先進的文化藝術了解,日本社會對於唐詩的追捧也很瘋狂。在這其中就有一首唐詩成為日本人最喜歡的,年年被列入小學課本必背詩集!後來,日本人甚至還將詩中景物抬入現實,建設成了景觀。
  • 「山雨欲來風滿樓」為何進不了《唐詩三百首》?大家質疑什麼?
    這是一首典型的登樓詩,這在唐代是一個特別為詩人們所喜愛的題材,作者為晚唐著名詩人許渾。這首詩寫得極美,就像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滄桑之感藏於字裡行間,令人感同身受。詩的前兩句,敘寫詩人內心之感受。「蒹葭」語出《詩經》,有蒼茫之感。詩人登上鹹陽城樓,極目南望,煙籠蒹葭,霧罩楊柳,頓生人生蒼茫之慨嘆。詩人在蒼茫遠景之中,似乎看見了長江的汀州,此情此景怎能不想家。
  • 讓孩子愛上唐詩的最好方法是帶孩子來「玩轉」唐詩
    再告訴你一個消息,2019年秋季開學後,語文課本將從傳統的人教版改為部編版,而這一改版的重點是增加優秀古詩詞在語文課文中的佔比,小學從原來40篇/6年增至124篇/6年,初中從29篇/3年增至124篇/3年,高中生需要背誦的古詩詞也由60首變成70首,這也就意味著,對於孩子們來說,古詩詞不再是加分項,更是拉分項。
  • 歷史最俗氣的敘事詩,沒有任何驚豔之句,為何能進《唐詩三百首》
    事實當屬如此,在唐朝這個對詩歌包容極強的時代,大家無論什麼事首先想到的就是作詩。唐詩風格多樣,李賀的詩多奇詭瑰麗,李白狂傲不羈,杜甫憂國憂民,王維詩中多有禪意……在唐朝無論你在幹什麼都可以作詩,醒時「便從巴峽穿巫峽」,醉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想家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和友人離別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而今天講的這首詩,也是一首敘事詩,這首詩很俗
  • 這首唐詩雖然知名度不高,但寫的就是終日忙碌的我們和家人
    這種感受在1000多年前的唐詩當中也有過類似的描述。不過這首唐詩不是直接反映你忙碌的生活的,而從側面概括你所面臨的生活狀態。且看:黃頭郎,撈攏去不歸。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這首唐詩題目是《黃頭郎》,在文學史上來說,對於這首古詩的了解和傳播不算很多。這首唐詩的作者是李賀,一個才華橫溢但是又英年早逝的詩人。李賀和李白李商隱並稱為唐代三李,由此我們也就能夠看出李賀在文學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