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最該讀的一首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2021-01-08 騰訊網

眾所周知,詩歌在唐朝達到了頂峰,即便是後來的宋朝也難以望其項背。

南宋詩人在《滄浪詩話》中有這樣一段話: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

雖然不完全正確,但這也確實是原因之一。

唐朝的科舉考試中最主要的科目有兩個,一是「明經科」,二是「進士科」。

「明經」以死記硬背為主,比較容易;而「進士科」就比較難,其中就包括詩賦。

唐朝很長一段時間都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啥意思?就是說30歲才考上明經科,算很老了,但是50歲考中進士還算年輕。

事實也是如此,寫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曹松,高中進士的時候都71歲了,那年和他同榜的還有四人同樣到了古稀之年,人稱「五老榜」

還有晚唐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韋莊也是到了59歲才進士及第。

而在唐朝還有許許多多的詩人,名落孫山。

例如晚唐的羅隱,傳聞他是「十上不第」,還有山水田園大詩人孟浩然也曾在應試中跌了大跟頭。

很多人常拿今天的高考與古代的科舉考試相比,我倒覺得科舉比高考艱難得多了。

所以很能理解46歲的孟郊在高中進士後,會發瘋般地寫下《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是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人物,這類詩人有兩個特點:一是生活困苦,二是作詩刻苦。

孟郊人送外號「詩囚」,想想人家李白是「詩仙」,劉禹錫是「詩豪」,杜甫是「詩聖」,孟郊卻得了個「囚」,足見他是有多喪。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詩歌開頭兩句通過對比,登科後的喜悅之情畢露無疑。

以往所都遭受的生活上苦難,在今日登科後都不值一提了,所有的抑鬱苦悶也隨之煙消雲散。

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概便是如此了。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兩句將詩人得意洋洋的姿態寫到了極致,歷來為人所稱道。

其實唐朝許多人在高中進士後,都很不淡定,例如和賈島齊名的詩人姚合,「夜睡常驚起,春光屬野夫」,翻譯過來就是興奮得睡不著覺。

還有一個叫做裴思謙的更絕,考中狀元後,便「週遊狎妓」

而孟郊這裡只是縱馬看花,實在算不得瘋狂。

當然也有人認為孟郊詩中的「花」另有深意,但是我覺得不太可能。

一來是孟郊太窮了,根本沒有閒錢去玩樂。

二來,當時放榜之時是春季,正是百花盛開的季節,新科進士的初次宴會通常是在杏園舉行,是為「探花宴」

宴會上眾人會推選出兩名年輕英俊的進士充當「探花使」,由他們騎著馬到長安各大名園中採摘鮮花,以供眾人賞玩。

而以孟郊的年齡,和外貌,一般來說是不可能成為「探花使者」的。

所以這裡「走馬觀花」的未必是孟郊自己,而是指那些探花使者。

若是如此,這裡的花,就不可能是指女人了。

這樣解釋,有些煞風景,但也總比後世有人將孟郊視為「浪蕩子」來得好多了。

當然無論走馬觀花的是孟郊,還是探花使者,那種溢於言表的喜悅都不是假的。

全詩雖然只有短短4句,但是卻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孟郊高中後的那種喜悅之情,這在他的「思苦奇澀」的詩中也算是別具一格了。

尤其是最後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幾乎表達出了從古至今所有考生高中後的心情。

這應該算是考生高考後最該讀的一首詩,因為它寄託了所有考生最美好的願望。

最後祝所有考生都能金榜題名,春風得意。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孟郊《登科後》詩賞,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後》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郊,他在進士及第後,所作的一首七絕。詩歌的前兩句描寫了他在考中之前和考中之後的兩種心情,通過兩種心情的對比,抒發自己終於一步登天,走上光明未來的愉悅心情。詩歌的創作背景是怎樣的?
  • 公考常識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指什麼場景?
    公考常識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指什麼場景? 2020-12-03 14:20 來源:三樂大掌柜 原標題:公考常識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指什麼場景?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囚」孟郊登科的背後
    對於母親的辛苦,孟郊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因此,早年的他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不曾參加過科舉考試。作為家裡的長子,他的肩上,擔的是一家人的希望。而讀書參加科考,是那個時代,他光耀門楣唯一的出路。帶著母親寄予的希望,已經不惑之年的孟郊大步流星地踏上了科舉之路。
  • 十首唯美抒情古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劉禹錫的這首詩,一反常調,另闢蹊徑,它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更為難得可貴的是,這首詩還是詩人被貶朗州後的作品,讓人佩服劉禹錫的待人處世。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於一爐,表現出的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響的秋歌,為我們後人留下的,卻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
  • 三元及第,春風得意馬蹄疾;談古論今,一日看盡長安花
    因此,也難怪唐代詩人孟郊在高中之後,會感慨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句詩實在道出了自古以來每一個考生高中之後的心情。而今,在今年這個特殊年份的高考之後,也出現了這樣的人物,還是個小姑娘呦,堪稱學神級人物,不愧是別人家的孩子,真令我輩為之汗顏呀。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江西考上北大學生騎馬「誇官」
    由此想起唐朝孟郊在科考登舉之後寫的那首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古代,一旦考上進士就意味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登舉的考生在皇帝御批之後,身披紅花,騎著高頭大馬遊街以示無上榮耀。真可謂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了春風得意 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登科後》是孟郊的的代表作,這首詩作於唐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詩人第三次赴京趕考終登榜題名之後。這首詩節奏輕快暢達,將詩人考中進士後的那種激昂豪邁之情展現的淋漓盡致,因為被後世廣為稱頌,成為了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一首詩!登科後——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 願你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湖南文都考研 別人看結果,我們一起撐過程 關注 最後,小班長已經羅列出考試攜帶的證件及用品和近期的一些文章,如果你還有多餘的時間,就稍微看一看,湖南文都考研的每一位老師,都期待你的好消息,祝願你,來年九月:「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蕩恩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高三解壓心理講座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蕩恩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唐詩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高峰,也是我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唐詩風格各異,題材廣泛,展示了唐代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唐代詩歌浩如煙海,唐代詩人群星璀璨。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更是創作出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
  • 冠軍楊真:用「春風得意馬蹄疾」形容奪冠後的心情
    楊真用「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來形容自己奪冠後的心情。回憶現場,楊真認為,整個比賽設置非常精彩,刺激又有意思。更令他開心的是,還能與老鄉、校友及偶像彭敏對陣飛花令。在比賽現場,楊真的自信風採徵服全場。不少觀眾和讀者都惦念楊真是否依然單身。楊真在接受新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第一時間最想跟女朋友和家人分享奪冠的喜悅。
  • 一日看盡長安花,此花是花還是女子,歌曲《功成名就》讓你細細品
    寓意這東西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孟郊寫這首詩詩的想法你不知道也沒有必要揣摩,何必要被條條框框束縛住,這首詩本來就是形容考取功名之後的心情的,你覺得美景更能符合你的心情就是長安城的美景,你覺得女子更能符合你的心情他就是美女。「你在史書上隨手翻過的幾篇,卻是那人輾轉浮沉的整整一生。」
  • 孟郊最張揚的一首詩,用詞「齷齪」,卻出了千古名句和兩個成語
    對於唐朝詩人孟郊,我們最熟悉的,是他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家喻戶曉,感人肺腑。孟郊(751~814年)生性孤直,一生潦倒,他的詩歌多情緒低沉,用詞苦澀。《登科後》是他最特別的詩,一改平日的晦暗壓抑,節奏輕快,用詞張揚,慷慨激昂。
  • 每日吟詩:高考第二日,想孟郊這首詩,送給考生好意頭!
    引言:今天是高考第二日,用一組吉祥燦爛的花朵,預祝考生們馬到成功,金榜題名!今日吟誦一首好意頭的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策馬奔馳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 考了3次,終於在46歲時考中進士,一首唐詩寫盡詩人的春風得意
    且看: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首唐詩的題目是《登科後》,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相比這首詩,孟郊的那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流傳的更廣,而我們也從詩人的詩歌當中提煉出古人關於「孝」的論述。
  • 一首很俗的詩,卻寫出了崩不住的大歡喜,留下兩個成語,延用到今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朝孟郊登科後。詩文漫解:昔日的寒酸委屈,都不足拿出來說道。今日心懷放開,思緒無涯。孟郊寫下了這句,「春風得意馬蹄急,一夜看盡長安花。」很能夠想見詩人那種心花怒放的感覺。那簡直是比喝醉了酒更真實的快樂。策馬在春花爛漫的長安城,那個從內心溢出來的得意滿足,真是一雪前恥。這首詩的確不夠莊重,但是卻非常的有感情,這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喜悅,一種喜出望外。
  • <古詩經典>不放棄不懈怠才成就了這一首詩
    中唐詩人孟郊也曾報名參加的科舉考試,第一次參加科考,他是滿懷激情,結果失敗了,鬱悶的他便寫下了一首《落第》來表達自己萬箭穿心的傷痛。但孟郊沒有放棄,他擦乾眼淚,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結果他再次落榜。這一次,他是萬念俱灰,接連寫下了《再下第》、《下第東南行》、《下第東歸留別長安知己》、《失意歸無吳因寄東臺劉復侍御》等等等等,來表達自己失意的心情。直到46歲,他才終於鼓起勇氣踏入考場,然而沒報任何希望的孟郊卻一下子就考中了。這可把他樂壞了,必須寫首詩來慶祝一下,詩題名為《登科後》。
  • 他寫出了歌頌母愛的千古佳作,卻到46歲才春風得意馬蹄疾
    由此說明,中唐之後考進士已經成為了讀書人眼中最重要的出路。很多詩人一生都在考試,例如孟郊他屢試不第,直到四十六歲才中進士,從此春風得意馬蹄疾。而著名詞人韋莊直到五十九歲才中進士,在仕途上也是大器晚成。孟郊,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唐代著名詩人。孟郊因為父親去世早,生活貧困,但是他卻喜歡出去旅遊。
  • 如果說中國是詩的國度,那麼長安便是詩的熱土
    李白飲酒高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杜牧遠望長安,「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王翰邊塞思鄉,「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孟郊金榜題名,「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杜甫望月抒懷,「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 孟郊46歲中進士,寫首詩表達心情,一不小心創造出千年流傳的成語
    孟郊,是我們都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一首《遊子吟》是我們從小都會背的詩,其中最深情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極言母愛之偉大,打動了多少身為兒女的人們。孟郊的父親只是一名小吏,所以他從小家境清貧,性格孤僻,很少與人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