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讓你明白了什麼深刻的道理?

2020-12-22 大學與教育

來源:考博圈(ID:kaoboquan100)

作者:k'k 編輯:學妹

讀博並不是每個人所必須經歷的階段,而是一部分人通過讀博改變自己命運的手段。

相比較而言,很多學生熱衷於考研而不熱衷於考博,也有很多博士慢慢逃離科研。由此可見,讀博和做科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的人讀博之前想想中的讀博是美好的,可讀博之後,現實的博士生活又是痛苦的。所以讀博讓你明白了什麼深刻的道理?我就此結合自己的讀博經歷,談一談自己讀博的深刻體驗。

1.建立龐大的知識體系

讀博要建立一個很龐大的知識體系,要閱讀很多的文獻,所以要善假於物,多做筆記多思考多整理,這方面我做的很不好,有時腦子裡一團亂。所以試著用下微軟OneNote或為知筆記做文獻整理,知識梳理等。推薦OneNote,編輯功能強大,像word一樣熟悉溫暖。

2.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做得好是運氣,做不好那就只能怪自己

不要總想從別人那裡得到理解,或者安慰、或者鼓勵、或者支持,一切都要靠自己來解決,能對得起自己就可以了,受些委屈也很正常,也不要對其他人抱有太高期望,因為他們畢竟不是你,沒有義務理解你、支持你、替你選擇、為你負責。

3.讀博要耐得住孤獨

你會發現人生來孤獨,還將一直孤獨下去,這並不是壞事。讀博的時候你要耐得住孤獨,做實驗、寫論文的孤獨,以及可能別人的不理解。別人逛街吃喝玩樂你要呆在實驗室做實驗,呆在圖書館寫論文。讀博必定是孤獨的。

4.珍惜時間、辛勤勞作

時間真的很寶貴,也許博一剛來,會覺得很迷茫,但因此而人云亦云的浪費時間絕對會後悔。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做一些和科研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會對今後自己的職業規劃有幫助的事情。畢竟以後如果工作了,就不會像讀博這樣時間那麼靈活了。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女博士讀博期間生娃帶孩子呢。

5.注重細節

就是做事情要注意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很多實驗需要很細心很認真的完成,雖然達不到完美的程度,但是一定是在完美的路上。

6.認清自己要走的路

一定要認清自己要走的路,到底未來繼續混學術圈還是去工業圈。學術圈的就做好安於貧賤安於寂寞的準備,安心學術,多發論文;去工業圈的論文並不重要,夠畢業就好,早點畢業才是王道。

7.要有專業和敬業精神

讀博最大的影響是讓我認識到對於專業和敬業精神的尊重和培養。博士研究的範圍其實很窄,科研論文很多是沒有實際價值的,但是它起碼是可證偽的,靠譜的內容,是套經過專業流程下來的思維創新產物,而且很多文章的創新深度和表述都是會影響文章的質量。

整體教會的方法論會影響思考問題的方式,這也就是思維的訓練。這套訓練讓我能夠獨立地思考,我們這個社會有時候充斥著對於資本和話語權的崇拜,但是對於專業精神的尊重是匱乏的。但是對於具體問題的解決和分析還是需要專業人士。

8.內心的寧靜

其實讀博士壓力很大,同齡人可能更早比你買房結婚生子買車,我個人發展意識覺醒地晚,也是不停折騰來追尋內心的平靜,做社團的負責人學會管理團隊和溝通,每年讀20餘本書來豐富自己。博二折騰完了就告訴自己還是要踏踏實實做幾篇好論文,當時的想法確實不高尚,是為了出國曆練和拿國家獎學金。這些目標最後也達到了,可是到了最後發現最大的收穫是調整自己如何對抗壓力和擁有內心的平靜。

9.健康最重要

真的不要為任何事情犧牲健康,此條尤其對於女生。作為一個工科博士女生,因為讀博期間天天焦慮抑鬱壓抑,最終大病手術,才得以畢業,但身體已經一塌糊塗了,一直要去醫院,此時才明白健康的重要性。周圍幾個女博士畢業時都多多少少生了因為焦慮抑鬱壓力大引起的疾病。長期高強度工作是需要個好身體的。

10.萬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讀文獻很重要

11.負能量很可怕,記得遠離

無論是找對象的抱怨,還是讀博士的後悔,不要聽,記得自己內心的堅持。

12.做好自己的規劃

喜歡自己的實驗,喜歡自己做的事情,對自己每天都時間有個規劃,細到每天學什麼,看幾個小時,幾點休息!

13.理性對待愛情

愛情這個事,順其自然,不強求,不多想,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一切自有安排!

14.培養自己的愛好

記得培養一個愛好,堅持下去,要不然,博士讀好讀不好,卻把人讀木訥了,得不償失。

結語:

人生之中能有這麼一段時光真的太美好了。心無旁騖的做一件事,沒有任何來自外界的壓力,沒有家庭的負擔。因為巨大的內在壓力,開始關注內在,學會自省,學會有所覺知,在這個過程中,心理抗壓能力不斷增強,發展了很多興趣愛好,認識到獨處的價值,也意識到人與人的交往多麼可貴。

有事做,有人愛,有目標,時間金錢上都自由,這真的是屬於一個人的黃金時代。

我一直都在感激上天給我的好運氣,能讓我擁有一段這樣的時光。這段時光,滿足了年少青春的我關於當一名科學家的所有幻想。也許我以後並不會從事科研相關的工作,但是我會深深的懷念這段美好的時光。

我家一度非常貧窮過,我深深的知道,當沒有錢的時候,所有的考量中,金錢都佔有重要的比例,那種內心的煎熬,非處於其中的人不能理解。我不希望的是,在重重科研壓力,論文壓力之下,博士們還要考慮如何賺錢養家,為何不能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等等等等。那樣真的太辛苦了,我很心疼。

相關焦點

  • 讀博期間的「痛苦」領悟,希望你們引以為戒
    本人本碩博就讀於中國農大,讀博士之前,我一直把科研當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達到為了科研放棄一切的程度。但是讀博之後我發現讀博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讀博期間經歷了許多痛苦和挫折,領悟了許多深刻道理,分享給大家,希望引引以為戒。1.讀博不是生活的全部現在回頭想想,這近4年時間起早貪黑,但實際上我在「享用」一個不用承擔家庭責任、不用考慮學術研究之外任何事情的「奢侈品」。
  • 讀書與學習,越早明白這個道理越好
    【習】一味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中的含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讀書第一需要明白的道理是什麼?我想正是「學」和」思「。學而不思,思而不學,都是錯誤的方法。
  • 有哪些是你讀了研究生才明白的道理?
    讀了研究生才明白讀研和上大學本質上的不同,雖然都是在學習,但是方式是差異很大的,大學的學習我們只需要去課堂上上課兩種方式的差異就好比是讀書和寫書,讀一本書是很容易的,然而寫一本書就比較困難了,這種輸出的過程是和看書有著本質的區別的,所以讀研培養了我們很多的能力,培養了發現問題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讀了研究生才明白自己真的不適合搞科研。很多人小時候被問及夢想的時候,都說的是長大想當科學家,然而科學家終究是少數人,大多數搞科研的也就是個科研民工而已,是一個科研工作者而已。
  • 讀博的意義是什麼?
    讀博的意義是什麼?生活中永遠不會缺乏挑戰,總是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層出不窮,而在讀博的過程中更是如此。當你決定逆流而上的時候,你就應該時刻準備做好救贖自己的擺渡人。也許在畢業答辯完畢的那刻,你回首自己一路跌蕩起伏的博士歷程,不禁感慨滿懷。怎麼評價一個博士生是否成功?並沒有統一的答案,關於成功博士生的定義有很多種。
  • 這7句話,寫給研三糾結讀博還是工作的學弟學妹
    關於自己要不要讀博,其實也曾想了很久很久,但是最終還是想明白了,我決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想出來的道理:1、如果你十分確定自己想繼續研究生的方向而且有了很多成果,擅長做科研。OK 讀博吧!你的人生還有那麼多年,何必因為學校的催促而難受?―你要知道,學校只是關心自己的就業率指標罷了!5、如果你考博或者讀博,沒有任何退路,考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總有個保底的博士可以讀吧。而且你不工作讀博,年紀小一點的,有時間慢慢選。
  • 【飛哥周記】讀大學後必須明白的道理
    又是一年高考錄取時,寒窗苦讀進入大學,本以為是逃離後的樂園,其實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讀大學,其實是讀懂人生,你的每一步真的可以決定你的職業和未來。看抖音裡的段子,一位忙碌的外賣小哥說:今天跑了31單賺了230元,可是同樣是做外賣工作的,大學生坐在辦公室指揮著我們,沒有「生死時速」地穿街走巷,工資卻比我們高一倍,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可以沒有後悔藥,越長大越明白的道理,可是只有錯過了才會明白上大學的重要性,認真讀完大學拿到畢業證的重要性。現實總是如此殘酷,刺激著你的大學時光和學習動力。
  • 讀博是否必要以及讀博的理由
    身邊總有家長會有這樣的疑惑:「讀博是否有必要,為什麼要讀博?」對於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有沒有必要是個人選擇,要看您對未來人生是如何規劃的。眾所周知,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捷徑,所以,只要具備讀書的能力和條件,我認為,肯定是讀的越多越好。
  • 來自過來人的忠告:讀博之前你要明白的十件事兒
    1、想清楚你為什麼要讀博讀博之前,想清楚為什麼要讀博。是因為對學術研究充滿興趣而讀博還是為了逃避就業?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還是有著自己的職業規劃?不管怎樣,讀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哪怕是單純的為了提升自己學歷,也要心中有數。以我的觀察,抱著不同的目的去讀博,讀博期間的狀態與糾結程度是不一樣的。
  • 很奇怪,有些研究生入學時不想讀博,但當畢業時,卻拼命地想讀博
    可是當我們真的要面臨畢業時,發現越來越多當初不考研的學生最終還是選擇考研,而這便和一些碩士研究生入學時不想讀博,但到了畢業時,卻拼命的想讀博,有異曲同工之妙。 真的很奇怪,按照道理讀研的我們,思維已經足夠的成熟,但為何快畢業時,卻要推翻之前的決定呢?難道他們不知道讀博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嗎?難道他們不知道博士畢業很少能夠準時嗎?
  • 讀博的好處是什麼?網友:不是我想的答案啊!
    這就引發出一個爭議的話題,「博士去中學教書能獲得什麼好處?」。我相信待遇高是最好的答案。以我自己為例,第一年也沒太想明白讀博的理由。讀博並不意味一輩子就得從事科研工作,僅僅是另一種學習和生活的方式。同期的博士同學中,不少人選擇進入企業或轉行做管理,一樣出類拔萃。
  • 步入社會前需要明白的道理,人生感悟,句句深刻
    學習一年至少讀四本嚴肅的書。嚴肅書籍的定義不是你通常可以在機場買到的東西,不是已經存在了五年的東西,也不是你讀了不會昏昏欲睡的東西。有很多爭論,如果你們兩個都閉上嘴,回房間,自拍,閉上眼睛,然後睡覺,第二天你會發現爭論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 化學類研究生,到底要不要讀博,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尤其是化學類研究生,一方面導師都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可以再接著讀博,這樣好帶一些,課題也可以再深度的挖掘,另一方面自己也感覺碩士畢業後的工資並不高。而且說實話,在985院校中,化學類研究生讀博的人數將近50%,更有的人工作一年後又重新選擇了讀博。相信很多化學類專業的碩士在研二的時候或者畢業的時候,都有過猶豫要不要讀博,讀博到底好不好。
  • 什麼才是讀博的真正理由?
    讀博需要漫長的五年左右的周期。讀博既讓人嚮往,也讓人畏懼。如果認同奧肖內西在12個不要讀博的理由一文中的觀點——如被安排當助教也是被剝削——那麼就不要去讀博。 之所以我們選擇了讀博,那一定有至高無上的理由讓你去迎接這份挑戰。現在來看看三名學者給出的最好的讀博理由是什麼。
  • 進入職場前,作為博士你最好提前明白一些道理
    一年多前只能聊聊博士怎麼面試,這次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離開學術圈的你,進入職場最好先想明白點什麼。在細說前,說一個整體的思路。博士畢業後,我寫過一篇文章叫《讀博前最好提前明白的一些道理》,這裡面寫的內容到了職場也都還基本適用。但公司和實驗室最大的不同在於公司是逐利的。
  • 深刻造句和解釋_深刻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閱讀材料: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深刻參考例句:1、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樣深刻。2、這篇文章包含著很深刻的道理。3、寧願悲哀的深刻,不願開心的膚淺。4、看書若有寫眉批的習慣,印象自然較為深刻。5、經過導覽人員解說,我才明白眼前歷史文物所蘊涵的深刻意義。6、小明應對如流的口才,讓大家印象深刻。7、見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穎和深刻。
  • 出國讀博到底為了什麼?
    1.讀一個phd(博士)可以給你更多的時間反思總結,深度挖掘你當初畢業時遺留的所有問題。如果當初導師沒給你解釋「為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那麼現在你可以自己慢慢研究這些「為什麼」了。2.你學會從繁雜的海量信息中找出關鍵點,然後設立問題,清晰解答。
  • 讀博不要把自己讀成「移動硬碟」!
    你,和經濟,密不可分。讀中國經濟,關注經管世界!
  • 是選擇工作還是選擇讀博?
    本期要閒聊的內容就是關於讀博時間點的選擇,工作後讀博vs畢業後直接讀博相比,拋磚引玉,暢所欲言。1.工作後讀博的弊:歲月是把殺豬刀,抹去的不單單是你的容顏,還有你身體裡活躍的細胞。參加工作之後,你會很忙很忙,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只有到元旦休假的那一天才會感嘆一年怎麼又過去了。
  • 用「機會成本」計算讀博劃不划算?開始算,你就輸了!
    這種言論,估計你一定聽說過吧?貌似說的很有道理,對吧?說的也的確是事實,對吧?至少,我自己的碩士同學,目前已經有N位榮升為律所初級合伙人,年薪50萬打底。只有當你對於讀博和工作這兩件事全無偏好時,才會產生關於機會成本的論證。只有在「沒有偏好」的情況下,你才會訴諸金錢計算,給自己折騰出一個偏好來。或者說,但是,一旦你本身有了傾向,就會發現,真愛,是無法用銀子計算的。比如說,趙麗穎從烤蛋糕這件事上得到的愉悅感價值多少?再比如說,拿到博士學位這件事能給你的愉悅感價值多少?
  • 上專科院校後,你逐漸明白了什麼道理?
    在追求目標的路上,他們逐漸明白了一些道理。學習的路必然是孤獨的專科院校的環境缺少學習氛圍,身邊的人甚至會對認真學習的人表示鄙夷。自甘墮落的人總愛對積極進取的人冷嘲熱諷,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但實際是,讀大學就是一個需要學會自學自律的過程。很多優秀的畢業生,在畢業的時候就擁有很多競爭優勢,是因為這些人在就讀期間,不斷地涉獵了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地給自己尋求提升的機會,不斷地在實踐中鍛鍊提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