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是否必要以及讀博的理由

2020-09-19 愛美食的閆老師

身邊總有家長會有這樣的疑惑:「讀博是否有必要,為什麼要讀博?」

對於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有沒有必要是個人選擇,要看您對未來人生是如何規劃的。

眾所周知,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捷徑,所以,只要具備讀書的能力和條件,我認為,肯定是讀的越多越好。

博士目前是國家最高學歷——研究生階段與之相匹配的最高學位,擁有博士學位標誌著從學習階段已經進入學術階段,具備出原創成果的能力是它最本質的特徵。

讀博期間,最主要的任務是協助導師進行課題研究,如果導師項目多,那麼,80%-90%的時間都是泡在實驗室裡。此時,需要通過不斷的總結和鍛鍊,來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這其中的過程非常艱辛,不僅要面對和解決科研工作中的難題,同時還要適應導師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因為每個導師都有自己的脾氣和性格,所以,讀博不僅需要付出高昂的時間成本,更需要堅定的毅力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我們通常都說讀書能夠改變命運,其實多數人是為了就業,因為高學歷帶來的高福利,很多人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最典型的,華為天使人才計劃,招錄薪酬待遇最高檔(182-201)w/年的,基本都是博士,而碩士、本科相對來說就要低一些。

一個博士,只要不是水平太差,剛畢業能達到2w/月的很普遍,當然這只是平均水平,月不過萬和年薪三四十萬的,也會有,但總的來說,博士的工資待遇要高於同行業碩本生。

除了薪酬待遇,另外,在目前很多一二線大城市推出的「人才引進計劃」中,博士生在落戶、安家、就業以及子女升學方面,都有高於碩本生的優厚待遇。

此外,如果你想進入高校或研究所,那麼,博士就是門檻。所以,如果你的職業規劃是以後進入這兩個領域,那麼,讀博就是必須!

還有一個行業對於學歷要求比較高——醫生。現在一般的市級三甲醫院,基本是碩士起點,如果想在這個行業有所建樹,那麼,攻讀一個博士學位,也是非常必要。

現在的社會已經越來越重視學歷、越來越需求知識,這種現狀,很多大學生招聘現場,都讓前去應聘的人們受了教,讓更多的人真正明白了學歷的重要性。

一位參加招聘的畢業生曾感嘆,在招聘現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博士您坐下,碩士你留下,本科你等一下,專科你讓一下。」

這個場景我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但是隔著屏幕也能體會到當時的殘酷與現實,所以,多讀書,才能有選擇;有能力,才能有尊嚴

我家兒子,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進入高校當一名老師,或者進入科研所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所以如果不出意外,按計劃肯定是要一直讀下去的。

但每個人的人生,想法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走的路自然也不同,不可一概而論。其實只要你努力了,活的夠精彩,讀不讀博,都不是什麼大事。歸根結底,讀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由自己來定!

歡迎關注「愛美食的閆老師」,與您一起分享關於教育的話題。

相關焦點

  • 研究生畢業是否有必要讀博?那必須要知道讀博的利與弊
    由於每年本科畢業生的人數不斷增多,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學生都選擇考研讀研究生,因為讀研可能會有更好的出路,研究生的就業率一般都很高,很多研究生就業後的工作待遇和發展狀況都要比本科生要好。而且研究生相比於本科生,更受企業單位的看重。
  • 什麼才是讀博的真正理由?
    讀博需要漫長的五年左右的周期。讀博既讓人嚮往,也讓人畏懼。如果認同奧肖內西在12個不要讀博的理由一文中的觀點——如被安排當助教也是被剝削——那麼就不要去讀博。 之所以我們選擇了讀博,那一定有至高無上的理由讓你去迎接這份挑戰。現在來看看三名學者給出的最好的讀博理由是什麼。
  • 都說讀博難,為什麼還是會有很多的碩導鼓勵學生讀博呢?
    我的碩士導師曾經也就讀博這個問題和我多次交談過,一開始我的態度很堅定即一定不會選擇讀博的,因為不想自己而立之年還是一名學生,不想自己以後的生活節奏因為讀博而有所延遲,但最終我還是妥協了,因為我的導師極力鼓勵我去讀博,將整個讀博的所有事情都給我分析了一遍,得出的結果就是讀博或許才是我最佳的選擇,當然最終也如願以償。
  • 一位機器學習方向博五學生談論了他的讀博經歷
    讀博值不值得?如何才能順利完成博士生涯,並為職業發展打好基礎?最近,社交網絡上就此展開了一場爭論。 讀博還是不讀博,這是個問題。   是否讀博、讀博有多難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最近,一個 reddit 熱帖再次點燃了大家的討(tu)論(cao)熱情。   一位機器學習方向博五學生談論了他的讀博經歷,而主旨竟然是「為什麼你不應該讀博?」。
  • 是選擇工作還是選擇讀博?
    讀博 or not 讀博,that is a question. 讀博的周期少則4年,長則6、7、8、9年,單純從時間投入來說肯定算得上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決定和選擇。本期要閒聊的內容就是關於讀博時間點的選擇,工作後讀博vs畢業後直接讀博相比,拋磚引玉,暢所欲言。1.
  • 科學網—不要輕易選擇讀博
    近年來,我們在各種論壇與朋友圈中,都不難看到諸多與讀博相關的話題,比如要不要讀博士、為什麼讀博士、讀博後要不要從事學術研究等。在最近博士到中小學任教的熱點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其中多半原因還是收入問題和就業難問題。因此,在對拿到博士學位該何去何從的問題做進一步思考前,面對現在博士群體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對眾多站在博士圍城之外躍躍欲試的青年學子說上幾句話。
  • 【前輩經驗談】未來的選擇--國內讀博or出國讀博
    這一部分是寫關於出國讀博的。我知道很多同學已經厭倦了天朝的生活,天天想著出去,而且自己的各方麵條件都挺好,那麼你可以考慮申請出國讀博。出國讀博一類是選擇去美國,一類是選擇非美國的海外國家。當然我們知道美帝的科研實力那是真的很強大,而且也有money資助你。但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比較適合出國讀博呢?
  • 碩士生都不想讀博?錯,研三的學生很想讀博,只是沒有名額!
    提到讀博這個話題,很多的大學生的感受可能是可望不可及,感覺博士離自己還很遙遠,但如果和正在考研的學生,或者是正在攻讀碩士的學生談博士時,他們一定能夠或多或少的和你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而且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會表示,自己根本沒有讀博的想法,甚至保證自己絕對不會讀博,但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許有很多的碩士生都因為現實原因而改變了當初的想法
  • 要不要讀博?機器學習博五學生和強化學習博士展開了一場battle
    是否讀博、讀博有多難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最近,一個 reddit 熱帖再次點燃了大家的討(tu)論(cao)熱情。一位機器學習方向博五學生談論了他的讀博經歷,而主旨竟然是「為什麼你不應該讀博?」。為什麼不應該讀博?這位博士生分享了他在「博士之旅」中的一些觀察,並表示自己的讀博經歷和體驗並非個例。
  • 國外讀博與國內讀博相比,哪個含金量更高?聽聽導師的建議
    但是還有一部分準備讀博的同學,他們會被這樣一個選擇所糾結住,那就是讀博到底是國內讀好還是出國讀好呢?由此可見,國外讀博和國內讀博相比起來,各有優勢,不能一概而論那個好那個不好,但是對於我們每個個體來說,卻是能選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選擇,那麼我們該怎樣判斷自己適合國內讀還是出國讀博呢?
  • 出國讀博應該如何選擇學校以及國家?
    讀博擇校就需要側重考量該校該專業的相關訓練課程,比如方法論培訓和定期的論文輔導等等來幫助博士生跟上研究進度,確保質量,相互交流,拓展思維。學術資源也極其重要,如該校的院系是否經常舉辦學術交流活動?是否給博士生外出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其畢業生是否會提供資源對在讀博士有所幫助?
  • 貧窮使我讀博?知乎瘋狂熱議: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
    不讀博睡不著覺,以至於在每個不讀博的夜晚都要靠安眠藥勉強入睡。 4. 發文章如流水,不愁畢業。 5. 性格極其樂觀,對未來工作薪資待遇毫無要求。 6. 心理承受能力極強。 同時滿足上述三點以上條件,即可讀博。否則會騎虎難下。
  • 黃宇老師:我為什麼讀博
    很多人都會比較一下畢業後直接工作和讀博這三年內到底有何不同?下面就徹底曬曬……現在的中國讀博成本真是高的嚇人,導致很多博士還沒出去找工作呢,就已經開始惴惴不安如坐針氈,這大概是中國高教市場的供需情況。可是市場的供需討論往往被批駁為「太物質」,因為還有更理想的一層觀念存在。
  • 讀博的好處是什麼?網友:不是我想的答案啊!
    2019年11月21日,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我昨天的一篇文章?文中開篇我就提到「最近在和課題組幾個碩士再次溝通讀博的問題」。在溝通的幾個碩士生中,有個女生和父母溝通後,家人卻是極力反對她讀博。以我自己為例,第一年也沒太想明白讀博的理由。讀博並不意味一輩子就得從事科研工作,僅僅是另一種學習和生活的方式。同期的博士同學中,不少人選擇進入企業或轉行做管理,一樣出類拔萃。但是,對於部分博士生來說,讀博的理由無非是「興趣」或「無奈被逼」。
  • 到底應該是脫產讀博還是在職讀博?
    每到研究生畢業季,都會有很多同學對讀博躍躍欲試,他們當中有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為了有朝一日當大牛,當高校老師,當某一領域內的權威學者等等。但也有一部分人其實讀博目的並不單純,更多的是想拿個博士學位。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博士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即在職博士和脫產博士。因為在職博士和全日制博士有部分交叉,所以往往容易混淆。事實上,全日制博士也可以在職讀,在職博士未必不是全日制。
  • 碩士畢業選擇讀博,摸清真實情況及自我匹配度很有必要
    本人原本是不喜歡科研的,由於父母都是高中老師,所以父母一直希望和催促我碩士畢業後直接讀博。 1.如果你的專業是強技術類型,比如計算機,自動化等,強烈建議你去讀個博,而且是越好的學校越好。因為碩士畢業是能幫你進入不錯的公司,但是作為一名技術員,職位和待遇想再往上有較大提升,最好的選擇就是學歷提升。而且,你去參加網際網路大會,或者各類技術研討會,作為嘉賓的那些人,至少有80%的人都有博士學歷或海外經歷。技術上混得更好的,博士居多。
  • 我為什麼不後悔讀博,又不推薦讀博,以及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
    回想起來,我博士一年級的時候,學術熱忱高漲,對所有問我「應不應該讀博士」的朋友,我都是回答「牆裂推薦」的; 然而,二年級之後,我的學術熱忱沒減,但這個答案完全變了,從那時起,直到今天,我一律這樣回答:「能別讀就別讀了。」
  • 到底要不要讀博,需要考慮清楚4個問題,可不要選錯了
    畢竟如果選擇讀博的話,在畢業的時候,是需要學生至少發表一篇到三篇的C刊論文,這種論文對寫作水平和學生的要求真的是非常的高。第二,自己的實際情況是否適合讀博?讀博意味著自己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沒有充足的時間照顧家庭,而且還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在其中,如這些因素讓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讀博當中的話,或者是說讀博對你來講,是一件不是非常必要的事情的話,那其實是沒有必要去讀博的。
  • 讀研的女生有很多,但願意「讀博」的卻很少,理由你可能不懂
    理由你可能不懂!不打算搞科研小莊學長認識的幾個朋友,她們考研的目的就是為了繼續提升學歷,也是為了想躲避就業。要知道,本科直接就業的壓力會非常大,但是讀完研究生之後會有更多的選擇,就業也更輕鬆一些。雖然說研究生階段可以結婚,但總歸是不好的,念完研究生就是27歲了,如果再繼續讀博的話,沒有個幾年讀不下來,很快就30多歲了。在30歲的時候,想要嫁人那可就難了。在研究生階段也有結婚生子的女生,但是生孩子得申請休學,也得延遲畢業。導師們對於這樣的情況不得不批假,但心裡又很鬱悶。有這樣情況的女生,她們基本上不會再考慮讀博了,有著家庭的羈絆,考博壓力更大。
  • 新成語:唐駿讀博
    【老馬每日IT消息短評】「正龍拍虎」與「唐駿讀博」。百科新詞,這兩個新的成語是對我們所處這個時代最好的註解和記錄。後人不會知道我們這個時代的眾多細節與苦難,但是他們可以從這個兩個詞彙中讀懂或在當下的兩個階層是何種狀態:官府(或者被官府利用的人)作假和自以為精英階層的不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