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讀博?機器學習博五學生和強化學習博士展開了一場battle

2020-12-09 澎湃新聞

機器之心報導

編輯:魔王

要不要讀博?讀博值不值得?如何才能順利完成博士生涯,並為職業發展打好基礎?最近,社交網絡上就此展開了一場爭論。

讀博還是不讀博,這是個問題。

是否讀博、讀博有多難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最近,一個 reddit 熱帖再次點燃了大家的討(tu)論(cao)熱情。

一位機器學習方向博五學生談論了他的讀博經歷,而主旨竟然是「為什麼你不應該讀博?」。

為什麼不應該讀博?

這位博士生分享了他在「博士之旅」中的一些觀察,並表示自己的讀博經歷和體驗並非個例。

以下是他的觀察結果:

首先,讀博耗時長,機會成本高,而最終的回饋卻並不豐厚。這有點像是一個騙局。一些朋友還分享過教授不讓學生畢業的「恐怖故事」……

但這只是發帖人認為不應讀博的表層理由。

主要原因是讀博傷害創造力和創新性。博士項目吸納了很多視野廣闊、有創造力和創新性、有抱負、積極進取的學生,略微天真但有夢想。這些學生在開始讀博時擁有獨特的想法和視角,以及解決問題空間的新方法,並且期待自己能產生影響力。

然而博士項目把這些都毀掉了。在博士項目結束時,學生被變成了機器,用和他人同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他們被這樣教導:這是 SOTA 方法,你只要對這些算法做出哪怕微小的改進就已經很幸運了。

問題在於 SOTA 可能只是局部最優解呢。也就是說,這些學生被灌輸的想法是用次優方法解決問題空間。這就難怪他們無法做出有影響力的東西呢,方法本身就處於平臺期了。

那麼如何使機器學習模型跳出局部最優解呢?對探索 / 隨機化給予獎勵。

發帖人認為我們需要反省教學方式。顯然,為了高效,博士生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特定領域專業知識,但這不能以想像力作為代價,更不能是尋求新方法的勇氣。99% 的新方法可能結果不如 SOTA 方法,但也許正是一個獨特的、瘋狂的 idea 會使領域變得更加開闊。

當你成為「專家」的時候,你獲得了很多,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發帖人表示:「在開始讀博前,我能夠很興奮地發動自己的想像力,思考一些天馬行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其中大部分想法存在致命缺陷,但我對此並不設限。」

科研應當是一場富有創造性的瘋狂冒險。而博士項目吸引了有潛力帶來巨大影響力的學生,然後又澆滅了他們的激情和創造性。這就像明星大學生運動員進入了一個執教糟糕的隊伍,最後變得越來越差。

這篇帖子發出後,引發了大家對「創造性」、「一味追求 SOTA」等的激烈討論。今天,reddit 上出現了一個回應帖,其標題是「為什麼應該讀博」。

為什麼應該讀博?

這位發帖人是一位強化學習方向的博士,ta 表示很享受自己的博士生涯,並闡述了從讀博經歷中學到的東西,給出了關於讀博的一些建議。

ta 認為以下這些事情使得讀博經歷令人滿意:

與導師建立富有成效的關係。如果你足夠幸運,你的導師可能是世界級專家,還能即時回應你的問題,對你的 idea 感興趣並提出有益的改進建議。

在不要求具體產出的前提下,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主題。

日常工作能夠匹配你想要建立的技能組合。

基於自己的 idea 自主創建項目。

擁有實驗室專家資源,並鍛鍊與其合作、社交、接受反饋的能力。

獲得去工業界實習的機會。

在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工作。

如果你能從讀博生涯中獲得這些,那這次經歷一定是有趣且值得的。如果你足夠幸運,這還將為你之後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那麼如何評估以上 7 點呢?發帖人提供了一些建議:

仔細閱讀潛在導師的最佳出版物和近期有影響力的工作,確認其此前是否指導過優秀的學生。與潛在導師現在或之前的學生聯繫,詢問他們與導師合作時的工作狀態。如果可以的話,你還可以參與實驗室輪轉項目。

了解實驗室同事是否有很大的論文發表壓力。如果是,那麼你可能很難了解其他領域。你所在的實驗室 / 大學是否歡迎來自不同角度的創造性想法,是否有參加有趣講座、和有才能的人進行交流互動的機會?

你將成為 PhD 所學方向的領域專家。思考這會帶給你什麼技能組合,讀博結束後你又能憑藉它們獲得什麼。同樣地,你還需要思考獲取這些技能的過程,以及你是否享受這一過程。

導師給你的是涉及狹窄主題的項目還是一幅更廣闊的圖景?(推薦後者,儘管風險性更大。)導師的發表文章主題局限於狹窄的主題還是多個相關領域?導師的工作是否具備較高質量?

與現在實驗室的成員見面,嘗試了解他們的興趣、專業方向和合作意願。如果他們近期發表過文章,閱讀並與他們進行討論。

博士期間的實習對學習和未來職業生涯很有幫助。機器學習領域能夠提供很好的機會,請儘量利用好這些機會。

實驗室同事是否經常在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文章?他們的工作是否被廣泛引用,或者更具體地,是否對領域研究產生直接影響?

最後,請記住一點,在現實中,你不太可能有機會滿足所有這些標準,所以你的期望要合理,將讀博可能獲得的機會與非博士的機會進行仔細權衡,認真評估所有證據,然後跟著自己的直覺做出是否讀博的選擇。

此外,這位發帖人還強調:

沉沒成本謬誤是真實的。在考慮現有項目和未來項目時,如果你在一個想法上下了很大功夫卻沒有成功,不要害怕改變方向。同樣地,如果你盡力了,但事情並沒有解決,也不要怯於更換導師或合作夥伴。在止步不前時要及時發現這一點,並盡己所能(當然是在合理的範圍內)擺脫它。如果事情變得很糟糕,不要害怕輟學。讀博生涯應該充滿興奮和機會,而不是對失敗的恐懼。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讀完博士。去年,Nature 進行的博士生調查揭示了博士學位攻讀中那些艱難的真相:科研壓力、與導師的交流問題、就業壓力等等。然而,依然有很多令人豔羨的「別人的博士生涯」。

當我們羨慕「別人的博士生涯」時,真正羨慕的是什麼?當我們面臨讀博挫折時,是否要撐下去,能否撐下去?

以及最根本的,讀博還是不讀博?這個問題,你怎麼答?

參考閱讀:

參考連結:

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k28qgr/d_why_you_shouldnt_get_your_phd/

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k2pd9n/d_why_you_should_get_your_phd/

2020 NeurIPS MeetUp

12月6日北京,機器之心將舉辦2020 NeurIPS MeetUp。活動設置4個Keynote、 12篇論文報告與30個Poster,邀請頂級專家、論文作者與現場參會觀眾共同交流。

原標題:《要不要讀博?機器學習博五學生和強化學習博士展開了一場battle》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位機器學習方向博五學生談論了他的讀博經歷
    要不要讀博?讀博值不值得?如何才能順利完成博士生涯,並為職業發展打好基礎?最近,社交網絡上就此展開了一場爭論。 讀博還是不讀博,這是個問題。   是否讀博、讀博有多難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最近,一個 reddit 熱帖再次點燃了大家的討(tu)論(cao)熱情。   一位機器學習方向博五學生談論了他的讀博經歷,而主旨竟然是「為什麼你不應該讀博?」。
  • 關於要不要讀博的問題
    關於要不要讀研,我覺得現在這已經不是個問題了吧,研究生都已經那麼多了,好工作也幾乎都是研究生起步,所以,明明有機會讀研確不讀的,要麼你是真牛逼,要麼你就是腦袋被驢踢。現在的焦點問題應該是碩士生要不要讀博的問題,這個對於大部分人還是真有點難選擇。(1)你不要跟別人比,只跟自己比。假如你碩士就比差,想要通過讀博超過他,這個還真不一定。
  • 在德國學BWL/VWL專業究竟要不要讀博?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更讓人頭禿的話題—德國商科/經濟學究竟要不要讀博?鑑於最近越來越多在德國讀經濟和商科的小夥伴們開始私信我們諮詢讀博的規劃,可能因為是疫情之下的就業壓力?今天就來跟大家討論一下讀博是不是BWL/VWL專業的好出路以及到底什麼特質的學生才適合讀博? 你想像中的博士生生活是怎樣的呢?
  • 科學網—不要輕易選擇讀博
    在有關要不要讀博士、為什麼要讀博士、讀博之後要不要從事學術研究的各種討論中,有一個重要問題被忽視了,那就是:什麼是博士?我覺得,如果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就去討論要不要讀、為什麼讀、讀博之後如何就業,就會偏離方向,也會遠離問題的核心。 ■郭英劍 前段時間,有關博士到中小學任教的事情被媒體炒得很熱。我對此作了一點分析。去年我寫過一篇文章,談到讀博很艱難、靠什麼才能堅持。應該說,這都是針對那些已經進入了博士大門的人的學習、就業狀況來說的。
  • 機器學習博士競爭力對比:該不該讀,在哪裡讀,如何讀,讀了之後身價...
    要不要讀機器學習博士?根據美國教育職業諮詢網站 80000Hours 的分析,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適合這份職業,攻讀機器學習博士可能是你對社會產生影響力的最佳方式。退一萬步說,機器學習博士學位有很大的可能讓你獲取高薪,而獲取高薪後,你不是有機會做很多事情了嗎?不論你是否決定讀博,這篇文章都有參考價值。
  • 知乎熱議 | 家境普通還要不要讀博?
    「家境普通還要不要讀博?」一位某985高校碩博連讀生,勸退動力工程專業,最近被導師問到要不要轉博。在知乎上發布了該問題。看似普通的問題,撕扯出了一個很殘酷的真相,即家庭經濟支持有限的情況下,讀博真的能達到你預期的投入產出比嗎?首先我們要清楚,博士培養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研究型人才,而不是為了培養高收入人才。誠然,一些博士走在產學研結合潮流前端,自己的研究和努力最終能獲取高額回報,但這些人終歸是少數。
  • 知乎熱議|家境普通還要不要讀博?
    「家境普通還要不要讀博?」一位某985高校碩博連讀生,勸退動力工程專業,最近被導師問到要不要轉博。在知乎上發布了該問題。看似普通的問題,撕扯出了一個很殘酷的真相,即家庭經濟支持有限的情況下,讀博真的能達到你預期的投入產出比嗎?首先我們要清楚,博士培養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研究型人才,而不是為了培養高收入人才。誠然,一些博士走在產學研結合潮流前端,自己的研究和努力最終能獲取高額回報,但這些人終歸是少數。
  • 讀博有多難?一群真實的博士和博士後想對你說
    讀博有多難?做博士後到底是種怎樣的體驗?博士和博士後究竟有什麼區別?博士、博士後們攢了一堆話想一吐為快——
  • 讀博不易!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
    黃旭:讀博不易,且讀且珍惜!  2017年11月份,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發布了一項2017年度全球博士生生存狀況重磅調查,對來自全世界許多國家不同領域的5700多名博士生進行了一次詳細的調查。
  • 我為博士正名,為什麼說讀博是最好的選擇?
    讀博的效益常常難以在短期創造,不像讀本、讀研那樣來得快捷。儘管讀博難乎其難,還是有一些勇士把讀博當作實現人生目標的另一種選擇。如果讀博是為了隨波逐流,或證明自己是一個優秀學生;如果認為讀博會給你的物質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讀博是為了混個學位提升自己,讓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驕傲地自誇是個博士。那麼,請你謹慎考慮!
  • 讀博是否必要以及讀博的理由
    身邊總有家長會有這樣的疑惑:「讀博是否有必要,為什麼要讀博?」對於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有沒有必要是個人選擇,要看您對未來人生是如何規劃的。眾所周知,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捷徑,所以,只要具備讀書的能力和條件,我認為,肯定是讀的越多越好。
  • 從頭花12年讀個機器學習博士,究竟值不值?
    但現在,他忽然找到了自己夢想——開發一款強大的遊戲/圖形引擎,「只需要少量的資金和人力,就能製作遊戲。」(他真正的夢想是製作遊戲或CGI電影,但意識到單人或小組,不可能做出像GTA5或是巫師3這樣的遊戲)這名年輕人認為,機器學習也許能助他實現夢想,所以想在攻讀計算機科學本科後,再去讀個機器學習的博士。
  • 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為什麼還有人讀博?
    提要: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為什麼還有人讀博?本人也恰恰今年畢業,對於目前的工資待遇狀況還是有些了解的。如果單純地從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看,碩士和博士入職的工資待遇確實差不了太多,這也不禁讓人懷疑難道讀博真的無用了嗎?
  • 「博士苦,博士累,負擔累累人心碎」 讀博到底值不值?
    讀博,以青春作賭注?「畢竟是一場豪賭,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籌碼』就衝進了這個『賭局』,人生最黃金的幾年都扔在這裡了。」說起讀博的狀態,23歲的陳育叫苦不迭。害怕扛不住、不時想退學,絕望和希望伴隨著讀博生活,陳育說,自己拿青春作賭注,一頭扎進了一個有無限未知可能性的「地帶」。「當我發現自己開始評估從實驗樓哪層跳下去比較可行的時候,我就跟家裡人說,這個文憑不要了,小命比學位重要。」27歲的葉軍在北京化工大學讀博士三年級,目前在準備畢業論文,如果順利,今年夏天就可以畢業。可回首走過的路,葉軍隱隱有些後怕。
  • 博士面試如何介紹自己?985博二學長經驗分享
    作者簡介本人上海某985博二在讀,2018年我分別參加了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博士面試,並有幸被復旦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雙雙取錄,最終選擇了復旦大學攻讀博士,如今博二在讀,博士期間已發表SSCI/CSSCI論文2篇,並獲得國家獎學金和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等多項獎勵
  • 為什麼每年博士畢業6萬多人,總有幾個讀博讀廢了?
    但也不可否認存在某些個例,因為讀博過程中的一些主觀客觀原因,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既浪費了國家的教育科研資源,也白白耗費了自己的青春時光,甚至對個人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傷害。希望大家在這個問題下對這些讀博不成功的案例展開討論,分析原因,總結教訓,讓廣大在讀的博士生和準博士生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希望大家都能有個成功的讀博經歷,謝謝!
  • 國內博士為何熱衷出國讀博?
    在國內讀個博士,這在普通人眼裡已經算是「學霸」了。可在上周末舉辦的2016博士生招生面試交流會上,記者發現,2000多名參會的研究生中,不少人本身已是博士生,他們打算博士讀到一半甚至是取得國內博士學位後,繼續出國讀博。
  • 化學類研究生,到底要不要讀博,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碩士研究生只是初步了解了科研是怎麼一回事,要想真正搞科研,在科研領域有所建樹的話,還得是博士。尤其是化學類研究生,一方面導師都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可以再接著讀博,這樣好帶一些,課題也可以再深度的挖掘,另一方面自己也感覺碩士畢業後的工資並不高。而且說實話,在985院校中,化學類研究生讀博的人數將近50%,更有的人工作一年後又重新選擇了讀博。
  • 貧窮使我讀博?知乎瘋狂熱議: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
    雖然他經常口是心非地說:董哥,我得向你學習,好好搞科研。。。 但從他每天早起打Dota的滑鼠啪啪聲中,從他歡快地敲擊機械鍵盤發出的清脆聲中,我能聽出來他他才是真心熱愛科研, 至少比我這種「郊區焦慮人」要熱愛一萬億倍。
  • 在職女性要不要讀博?已婚已育女博士用6年讀博經歷告訴你
    博士畢業已經三年,單位最近出臺了鼓勵大家讀博的各種政策,所以身邊很多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女性同事都問我讀博生涯怎麼樣?要不要讀博?好不好畢業?現在我把自己讀博的經歷寫下來,供即將讀博的同志特別是已婚已育的在職女性同志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