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墨重彩繪好景 ——黃山市走活鄉村振興大棋局綜述

2020-12-20 安青網

「農」墨重彩繪好景 ——黃山市走活鄉村振興大棋局綜述

2020-12-16 10:07:06   來源:黃山日報    

【摘要】

堅定推進各項改革,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即日起,本報開始推出系列年終特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過去一年

本報記者舒俊

編者按: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上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中央、省各項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推進各項改革,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即日起,本報開始推出系列年終特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過去一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果、新亮點,進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為建設更美麗更富裕更文明的現代化新黃山而努力奮鬥的智慧和力量,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營造濃厚的氛圍。敬請關注。

儘管時至寒冬,但黃山大地田間沃野,依然散發著春的氣息。一條條通村公路平展開闊,一座座蔬菜大棚翠意盎然,一戶戶農家院落乾淨整潔,一個個美麗鄉村活力無限,精緻農業碩果纍纍,大好「豐」景隨處可見,一幅幅「農」墨重彩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特別是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精神,落子有聲,科學謀劃,圍繞「六有」(有產業、有顏值、有鄉愁、有活力、有秩序、有福祉)黃山特色鄉村振興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突出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產業提升,走活鄉村振興大棋局。

生態振興,讓鄉村美起來

位於新安江南岸的屯溪區屯光鎮南溪南村,是第一批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安徽省第二批「千年古村落」。

該村是遠近聞名的「豆腐村」,豆製品在中心城區市場佔有率超過60%,現有豆腐加工作坊27戶,年產值2000萬元左右。由於豆腐作坊採用燃煤鍋爐加工,產生大量煤煙汙染,村民反映強烈。為此,屯光鎮政府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在村內推廣「生物質蒸汽發生器」代替燃煤鍋爐,每臺補助5000元。同時,建造了沉澱池,豆腐製作產生的沉澱物堵塞汙水管道的問題得以解決。

依託「五清一改」行動,村內溝塘、汙水及新安江沿岸水體得到全面整治。過去沿江一帶雜草叢生,經常有人偷倒垃圾,現在種上花,變成了景觀帶,花開時節,經常有市民前來拍照打卡。爭創「美麗庭院」、改造衛生死角、文化牆傳播文明……村民們笑著說,現在村子乾淨了、變美了,住著更舒心。

在環境整治過程中,村民議事會在村裡設置了「紅黑榜」。哪家門前乾淨整潔,紅榜表揚;哪家門口私搭亂建,拍照公示。雖然不點名,但村民們一眼就能認出是誰家,營造了比學趕超的良好創建氛圍。村黨支部書記汪正芳說,下步將挖掘文化內涵,提升傳統產業,真正讓農村「美起來」「富起來」。

南溪南村只是我市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一環、關鍵一招。今年以來,我市深入推進以農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動」為重點的人居環境整治,組織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推動美麗鄉村生態宜居、天藍水清產業綠。全市累計完成農村改廁26.48餘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以上。

美麗鄉村建設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累計投入建設資金70.4億元,已建成和基本建成省級中心村325個,在建省級中心村74個。

產業振興,讓村民富起來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根本,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祁門縣柏溪鄉柏溪村因地制宜發展香榧、毛竹、水果等多種特色產業,推廣白芨、黃精等中藥材種植開發,與公司聯建中藥材種植基地,讓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村民程建平一家四口人都在中藥材種植基地季節性幹活,年收入1萬餘元。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45萬餘元,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76戶206人增收,戶均增收3000元。

黟縣宏村天然食品廠是市級「黟品五黑」巾幗雙創基地、省級婦女創業扶持資金項目點,基地負責人鄭芬2017年返鄉創業,利用線上電商平臺和線下展示館優勢,採取「公司+合作社(大戶、農戶)+五黑」「扶貧+五黑」等模式,種植改良香榧近70公頃,吸納當地婦女和貧困戶務工,直接帶動384戶農戶從事香榧種植,其中帶動貧困戶128戶350人,貧困戶年人均增收3200餘元。黟縣聚力優勢資源,打響「黟品五黑」特色農業品牌,激發鄉村發展活力,2020年「五黑」產業力爭實現綜合產值6億元。

黟縣有「五黑」,休寧則有「魚」。休寧山泉流水養魚系統被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國首個純漁業重要遺產項目。近年來,休寧泉水魚名聲大振,已逐步成為深山區農民產業扶貧的重要路徑。全縣21個鄉鎮有17個發展泉水魚產業,泉水魚產業帶動近900戶1900餘人人均增收600餘元。

「稻蝦共生、稻蟹共生比純種水稻強5倍以上,現在每畝可產水稻約600斤,龍蝦約300斤,畝均產值八九千元。我有信心在三到五年內,將一個升級版的五豐源呈現在大家面前。」9月9日,黃山區焦村鎮五豐源稻漁綜合種養基地千餘畝水稻大面積豐收,這讓陳貞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五豐源種養專業合作社帶動300多戶農戶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這種生態新模式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日前,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黃山市茶產業、菊花產業、山泉流水養魚產業、特色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推進特色種養業高質量發展。據了解,我市現有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11個、安徽著名商標116個,農產品地理標誌6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3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7個。黃山茶葉、黃山貢菊、皖南花豬、徽州臭鱖魚、黃山泉水魚、黟縣香榧等9個基地入選首批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改革創新,讓活力更凸顯

歙縣柿木土太攝影村落項目已正式落地海拔近700米的歙縣霞坑鎮石潭村柿木土太自然村,項目投資約1億元,計劃利用3年時間,改造農村閒置民房42幢,進一步推動當地鄉村旅遊提質增效。

今年,安徽省在18個縣(市、區)啟動開展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盤活利用試點示範工作,歙縣作為試點縣之一,因地制宜探索出盤活閒置農房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做法。通過村集體統一收儲閒置農房,或農戶以閒置農房入股,由企業統一承租盤活利用閒置農房。通過閒置農房盤活利用工作開展,不僅賦予傳統徽州古村落新的活力,還為古民居的保護利用探索了新路徑。歙縣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歙縣共激活閒置農房870幢、9萬平方米,吸納社會資本近3億元,帶動農戶就業1500餘人;6個試點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80萬元,647戶村民增加財產性收入1500萬元。

振興鄉村,就要深化改革,為農村、農業、農民注入新的能量,讓發展可持續。我市結合「股改」「三變」改革,聚焦「村村有實體」,盤活利用村內閒置資產,積極發展民宿、研學、養生等鄉村旅遊業態。徽州區巖寺鎮虹光村通過股份制改革,以「三變」為抓手,成立了悠悠種植合作社和光旅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村民加入合作社,既利用了村內的荒廢土地,又解決了老百姓的務工。今年1-11月,虹光村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93.3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53.8萬元。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界定集體成員117.5萬人,股份量化資產17.6億元,發放集體組織證書705本,發放股權證35.8萬本;670個村完成了「三變改革」,入股收益5726萬元;預計年底集體經濟強村達87個以上。

新時代帶來新機遇,鄉村旅遊、休閒農業、民宿服務、農耕文化體驗、農村電子商務等鄉村新業態層出不窮,助推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化,走出發展致富的新路子。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3元,同比增長6.2%。放眼鄉村,「顏值」和「氣質」兼修、「活力」和「舒適」兼具,綠色發展生機盎然,轉型升級熱潮湧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圖景正在黃山大地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農旅融合,千金融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農旅融合,千金融出鄉村振興新圖景!百畝田園花海是千金鎮積極整合鄉村旅遊資源,打造多元化特色鄉村旅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千金鎮圍繞漁業、水鄉、古村落等村莊資源,以美麗鄉村、生態園、兒童項目、精品民宿等旅遊點為主,因地制宜開發生態觀光休閒遊、鄉村生活體驗遊、鄉村民俗風情遊等系列旅遊產品,逐步做優做強「美麗千金」品牌。
  • 泉州德化:3D彩繪展新顏 鄉村振興「繪」出來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
    上地村通過創建籌集「孝親敬老基金」,激發村民群眾的義舉善心,凝聚鄉村發展合力,展示鄉村振興新形象,打造獨具特色的「愛心幸福村」,帶動周邊各村全面發展。針對農村留守老人學習、娛樂、生活等實際問題,啟動實施了「愛心廚房、愛心診所、愛心影院、愛心驛站、愛心理髮」五項涉老愛心免費工程。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新莊村……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正在高原大地悄然鋪開。各級黨委政府把學習、宣傳、貫徹好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精神作為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來抓,與推進當前農牧業生產相結合、與解難題辦實事相結合、與維護社會穩定相結合,推動全省農牧業生產和農牧區改革發展。  科學編制規劃。由省發改委牽頭,省委農辦、省農牧廳等24個部門配合開展了《青海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編制工作。
  • 「農」墨重彩 治理有「度」 青衣大地催奮進
    百家池 (古良駒 攝)四川新聞網消息(餘文 文/圖)深秋時節,漫步在眉山市青神縣的田間沃野,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層林盡染、湖水澄澈,看笑意盈盈之美,品田園鄉村之味,一幅幅「富民樂居圖」在美麗山水間徐徐展開,為錦繡青神鄉村振興畫卷抹下了「農」墨重彩的一筆。
  • 【鄉村振興進行時】村強民富 景美人和 ——古田縣奏響鄉村振興...
    01農,天下之大業也。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也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翠屏湖 錢錦承 攝 古田縣副縣長劉曉兵說,在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時代答卷的進程中,地處群山之間、江湖之畔的古田縣厚植生態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走出了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符合古田實際的鄉村振興之路,讓老百姓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 以旅促農:好風景換來「好錢景」
    近年來,發展鄉村旅遊已成為扶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之一。與其他扶貧方式相比,發展鄉村旅遊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在助推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人說山西好風光……山西是片古老的土地,也是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地方,農耕文化、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古鎮古村、民俗風情、生態農業豐富多樣,發展鄉村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鄉村旅遊扶貧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但是,璞玉不雕終成棄石,華堂不整涅於塵土。
  • 一古一新,景村融合的竹泉村走出了自己的鄉村振興道路!
    10年後,她邁著「竹泉模式」全域旅遊的堅實步伐,一躍成為「最美鄉村齊魯樣板」鄉村振興的典範。高起點、新思路、大手筆、大創意,注重獨具特色、吸納人氣,一古一新不斷提升,為竹泉村旅遊興村帶來無限可能。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竹泉村,看這個鄉村的發展模式對其他具有古村落資源村子的鄉村振興具有怎樣的借鑑意義!
  • 以旅興農,以農促旅,遊膩網助力農旅融合與鄉村振興
    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便為其中之一,二者有機融合衍生出了新的產業業態,充分增加了各自的附加值,帶來了更多利潤和升值空間,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產生了巨大的帶動作用。各地根據時代趨勢及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也努力推動農旅大融合,挖掘農業資源、發展農村經濟,並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漸奏響了新一輪跨越發展的號角。目前,以「全域旅遊化」、「農旅一體化」發展思路引領的觀光農業、休閒農業、親子遊、農家樂、民宿等如火如荼。
  • 桐鄉農展會助力鄉村振興
    農展會開幕當天,勁頭兒十足的市民徐玉芳早早就拖著小推車來「淘貨」,她邊說邊笑著向記者展示豐盛的「戰利品」。 在肉香四溢的火腿展位前,許多觀眾排隊駐足。展位負責人陳建兵忙得一刻不得閒,「藉助農展會的平臺,我們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極大提升。今年不僅有大量回頭客,還有許多新顧客慕名前來。」 網際網路時代「新趕集方式」使觀眾更全面地了解產品特色,更便捷地選購農產品。
  • 聚焦聚力「五大振興」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本報訊 (記者 焦同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鄄城縣著眼鄉村振興目標任務,聚焦聚力「五大振興」,奮力開啟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推動產業振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是基礎。鄄城縣始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新模式,鼓勵農民將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手中,逐步實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   推動人才振興,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 眉山鄉村旅遊線路6:「彩繪幸福鄉村,尋愛大雅丹稜」鄉村採摘親子遊
    農村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之一,農村美是自然生態特色與人文環境營造的融合,這種融合應該體現更多的農村自然風光而非人工雕琢。從文化和審美的角度說,美麗鄉村自古就是中國農耕文化和山水文化藝術的源泉,也是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相處,是人文宜居的嚮往。
  • 農商銀行推出「興農貸」助力鄉村振興
    農商銀行推出「興農貸」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作者:記者劉志良 通訊員陳家倫責任編輯:yhao發布日期:2018-10-31 10:10
  • 【鄉村振興】菊香花濃 農旅融合富民生
    近年來,雙店鎮充分利用「華東花都」這一「金字招牌」和市級「十裡採摘觀光長廊」高效農業品牌項目以及優越便捷的交通優勢,通過採用「政府+旅遊公司+產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推出「鄉村田園觀光遊」和「快樂親子採摘遊」等特色旅遊項目,開通連雲港市區至雙店鎮鮮切花種植基地「觀光採摘一日遊」專線和「東海特色鄉鎮田園生態遊」,構築致富一方的生態旅遊「熱土」和產業富民新高地。
  • 借力脫貧攻堅戰,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一體兩翼。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而鄉村振興是鞏固脫貧成果,將為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致富創造環境、增強造血功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彼此相連,不能有偏廢、搞取捨,更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而是要「無縫銜接」,高度融合、協調推進,既有利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有利於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借脫貧攻堅的力量,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借力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要立足現實,放眼長遠。
  • 新農創科技集團到新野考察鄉村振興發展情況
    新農創科技集團到新野考察鄉村振興發展情況 2020-12-18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行東阿縣支行:傾情服務「農」字號 奏響鄉村振興曲
    農行聊城東阿縣支行個貸經理刁志友早早地起床,簡單進行洗刷、吃過早點,與組員匯合後,驅車到距東阿縣城13公裡外的姜樓鎮司崗村,與約定好的農戶見面。姜樓鎮司崗村毗鄰山東鑫華特鋼集團有限公司,該企業長期從事鋼鐵冶煉、銷售,為縣域重點企業。在企業的帶動下,周邊一大批農民放下鋤頭、做起了廢舊鋼材生意,今天要見的司樹鵬就是其中之一。
  • 教育賦能農人 助力鄉村振興
    南京教育人一直關心三農,將助推鄉村振興作為社區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標之一。自2019年7月,市教育局啟動「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優秀項目」徵集培育工作。通過有計劃、長期、穩定的教育培訓、技術指導、引領幫扶,為區域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服務與支持。
  • 【鄉村振興】荊東小鎮煥新顏 世外桃源展畫卷
    【鄉村振興】荊東小鎮煥新顏 世外桃源展畫卷 2020-05-10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農康源與保定市順平縣籤約「綠色發展鄉村振興順平樣板」項目
    近日,在全國農展館「第十二屆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周」會上,中農康源(北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人民政府籤訂「綠色發展鄉村振興順平樣板「項目開發框架協議。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苗冰松、保定市副市長王月衡,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單煒力等主要領導現場見籤。
  • 句容「四好農村路」架起鄉村振興橋梁
    「四好農村路」建設是一項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近年來,句容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農村公路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積極推進農村公路工作從部門行為向政府主導作為轉變,高位謀劃,狠抓質量,統籌「四好農村路」+「全域旅遊」建設,實現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的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