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運動訓練學試題
課程代碼:0049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9小題,每小題2分,共3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賽前訓練周,對集體項目的訓練來說,個人基本技術訓練的比例______,數人至全隊的配合戰術訓練的比例______。( )
A.減少 減少
B.增加 減少
C.增加 增加
D.減少 增加
2.持續訓練法是指______的訓練方法。( )
A.負荷時間較長
B.負荷強度較大
C.負荷時間較短
D.有間歇時間
3.比賽時期的訓練任務包括發展運動員的______和使運動員在比賽中充分表現自己已具有的競技能力這樣兩個方面。( )
A.專項競技能力
B.基本技術能力
C.基本戰術能力
D.專項身體素質
4.區別對待原則主要是以______作為科學基礎而確立的運動訓練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 )
A.運動員個人特點的多樣性
B.運動訓練方法手段的多樣性
C.實現訓練目標途徑的多樣性
D.運動訓練組織形式的多樣性
5.變速持續訓練是一種強制性的以發展______供能能力為目的的訓練方法。( )
A.糖酵解代謝系統
B.磷酸鹽系統
C.有氧與無氧代謝系統混合
D.有氧代謝
6.技能主導類難美性項群包括以下哪個項目?( )
A.散打
B.網球
C.越野滑雪
D.武術套路
7.心理學恢復手段有( )
A.氣功
B.紫外線照射
C.輕鬆愉快的練習
D.蒸氣浴
8.______是戰術活動的核心。( )
A.戰術指導思想
B.戰術知識
C.戰術形式
D.戰術行動
9.貫徹有效控制原則的訓練學要點有( )
A.注意負荷的合理結構
B.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
C.發揮運動員的主體作用
D.激發運動員訓練興趣
10.運動訓練的直接目的是( )
A.創造優異運動成績
B.探索運動訓練規律
C.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
D.培養體育人才
11.在全年訓練中,______被採用得最多。( )
A.基本訓練周
B.賽前訓練周
C.比賽周
D.恢復周
12.動作速度訓練常用的方法手段有( )
A.增加阻力法
B.移動目標練習
C.選擇性練習
D.利用助力法
13.競技需要原則主要是以______作為科學基礎而確立的運動訓練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 )
A.競技需要的全面性
B.競技需要的合理性
C.競技需要的目的性
D.競技需要的特異性
14.______是運動訓練過程的出發點。( )
A.運動員的現實狀態
B.訓練計劃
C.訓練目標
D.訓練階段的劃分
15.短時間重複訓練法的應用特點是( )
A.負荷強度小
B.間歇時間不充分
C.負荷強度大
D.練習時間長
16.程序訓練具有______的特點。( )
A.定性化
B.信息化
C.定量化
D.反饋性
17.競技形成階段的首要任務是( )
A.發展一般和專項競技能力
B.發展穩定的競技狀態
C.保持和提高心理的穩定性
D.訓練理論知識的傳授
18.______訓練方法是發展糖酵解供能與有氧代謝混合供能能力以及心臟功能的一種重要訓練方法。( )
A.強化性間歇
B.長時間持續
C.短時間重複
D.中時間重複
19.負荷強度的大小常常通過______予以衡量。( )
A.練習速度
B.練習次數
C.練習距離
D.練習時間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空1分,共10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0.訓練目標的基本內容是運動成績指標、競技能力指標和____________。
21.運動成績和____________是訓練狀態和訓練目標的核心組成部分。
22.競賽評定行為包括裁判員的道德及業務水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3.分解訓練法的基本類型主要分單純分解訓練法、____________、順進分解訓練法、逆進分解訓練法四種。
24.競技能力的____________分別標識著一個完整的訓練過程的起點和終點。
25.運動員技術水平的高低可從技術的____________兩方面予以判定。
26.耐力素質可分____________和心血管耐力。
27.充分利用____________是制定戰術方案的注意事項之一。
28.處理好____________與高難技術的關係是運動技術訓練的基本要求。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
29.運動訓練
30.戰術意識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1.恢復的手段有哪些?
32.速度素質分哪幾類?
33.負荷變換訓練法的應用特點是什麼?
34.系統訓練原則的科學基礎有哪些?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22分)
35.制定戰術方案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36.試述速度障礙產生的主觀原因及克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