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國一流南方水保專業 - 中國水利網站 ->新聞 ->時訊在線

2021-01-09 中國水利


南昌工程學院打造「人水和諧」的校園文化


水保專業學生校內實習基地


水保專業學生校外實習基地 

  □本報記者 高立洪

  6月份,既是高考季,又是畢業季,是屬於青春的季節。就在莘莘學子畢業前夕,南昌工程學院校園內,流傳著「女學霸寢室」的勵志故事。

  今年,2015屆「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以下簡稱「水保專業」),36名畢業生中,有14名考取研究生,考研率接近40%,再次刷新全校紀錄,成為「全校考研優秀專業」。

  更讓人稱道的是,在考取研究生的7名女生中,各有3名同學來自同一宿舍。她們在4年水保專業學習後,獲得了到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的機會,將女學霸風採,留在了這座美麗的校園。

  隨著女學霸即將讀研,其他22名畢業生,也在各個單位爭搶中,選定了自己中意的單位,即將走進人生職業生涯。

  在6月17日第21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來臨之際,記者來到南昌工程學院,了解了「水保專業」的今昔,探究了這一專業不斷發展的奧秘,感受到了學校將其打造成為「全國一流南方水保專業」的信心和決心。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與國際社會防治荒漠化的努力和諧脈動,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齊頭並進,積累了深厚底蘊,形成了獨特水利特色,在全國水土保持界享有盛譽

  一所水利底蘊深厚的高校,一所幾經變遷、不斷成長的學校,一所寄託著美好未來的花園學府。她就是高速發展中的南昌工程學院。

  資料顯示,學校佔地面積2046.9畝,校舍建築面積63萬餘平方米,是江西省「園林化單位」和「文明單位」。學校現有教職工1319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9000人。

  帶著好奇,記者走進南昌工程學院。但見座座大樓,如聳立水壩,像蜿蜒護堤,鑲嵌於花園之中,環繞在水文化廣場周圍,將學院水利辦學特色,將水利行業精神,幻化成一個個凝固符號,永久流傳;但聞綠樹花草叢中陣陣鳥語,池塘溪流內外蛙聲一片,將學院對保持水土、防治荒漠化的熱切期待,將人們對呵護自然、建設美麗中國的美好訴求,裝點成一座座綠色花園,滿眼生機。

  在這所大學裡,其優勢專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

  來到學校逸夫樓四樓,記者見到了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副院長楊文利。1992年,他從一所知名大學畢業後,就來到學校,從事水土保持教學、科研與實踐工作,一幹就是20多年,現在負責學院教學工作。對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發展,他有種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對這個不斷發展的專業,他寄託了難以割捨的情懷。35年前,南昌水利水電高等專科學校「水保專業」的誕生,有著深遠的歷史背景和鮮明的時代特徵。資料顯示,全球荒漠化面積為3600萬平方公裡,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受到影響。中國水土流失與荒漠化問題同樣嚴重。1977年,聯合國荒漠化會議正式提出,土地荒漠化是世界上最嚴重的環境問題。聯合國對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極為重視,通過《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設定「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積極加以應對。

  楊文利告訴記者,設置水保專業,順應了時代要求,符合了我國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需要。因此,水保專業甫一誕生,就得到了水利部、教育部和江西省的大力支持。循著歷史脈絡,他向記者娓娓道來,講述了「水保專業」的變遷。

  1980年,受水利部委託,學校舉辦水利部南方水土保持幹部培訓班,為南方各省培訓水土保持技術骨幹力量,水保專業誕生。1983年,學校開始招收該專業普通大專生。

  1996年,學校迎來了一個重要時刻。這年4月7—9日,水利部專家評估組一行10人,對學校進行檢查評估,水保專業被評定為水利部重點學科。

  2004年,學校發展史上再次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6月16日上午,在瑤湖校區水文化廣場,南昌工程學院揭牌儀式隆重舉行。同年,水保成為學院首批6個本科專業之一。2006年,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獲批江西省高校「十一五」重點學科。

  2008年,水保專業迎來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不僅該專業獲批江西省高校特色專業,而且水利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籤署協議,共建南昌工程學院。由此,水保專業開始享受省部共建帶來的發展紅利。

  2011年,水保專業獲批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2年,「工程應用型水土保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為江西省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從2012年開始,學校開始招收水利工程領域水土保持方向專業碩士研究生。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院長彭友文教授告訴記者,這一專業方向,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流域綜合治理、水土流失監測與控制、土壤侵蝕及修復,旨在培養政治立場堅定、職業道德優良、基礎理論實、專業知識面寬、工程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並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高層次複合型、應用型工程技術管理人才。

  2014年9月,經科技部、教育部認定,南昌工程學院成為江西省第三所擁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的高校。10月,學院被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批准為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這些都為水保專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採訪中,記者強烈地感受到,在全國眾多院校開辦的水土保持專業中,南昌工程學院的水保專業,開辦較早,與國際社會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努力高度契合,又經多年創新發展,已經成為學校優勢專業。它立足水利,面向全國,注重工程與植物措施結合,注重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特色十分鮮明。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水保專業注重實踐活動,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在學術上,藉助學校發起成立的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為南方紅壤丘陵區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提供理論支撐和技術指導。該專業教學科研團隊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注重理論升華。1995年7月,水保專業教師,在深圳市完成了我國第一個城市水土保持規劃——《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規劃》,首次提出了城市水土保持概念,為我國水土保持發展開闢了新方向,開了城市水土保持研究與規劃的先河。1997年8—10月,學校製作的電視片《城市水土保持》獲全國第八屆教育電視節目評比二等獎。學校水保專業教師還就城市水土保持,接受了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採訪,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

  南昌工程學院水保專業的發展歷程,讓記者感受到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專業的重要性。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工作,將需要更多水保人才。面對巨大社會需求,未來水保專業發展,無疑將具有美好前景。

  這是一支卓越的教學科研團隊,是一支不斷追求卓越的團隊。在這一團隊的努力下,學科不斷發展,科研結出碩果,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這是一支卓越的教學科研團隊。在水保科研、教學一線,包括6名教授、8名副教授在內的20名教師,辛勤耕耘,追求卓越。他們中有2名省級學科帶頭人,3名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

  這支團隊重視水土保持學科拓展,重視水保科研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果。據統計,近5年,這支團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撐計劃、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教育廳和江西省水利廳等各類科研項目20多項,科研經費達2000多萬元,獲得各類獎項8項,出版教材5部。

  在這支團隊中,南昌工程學院校長、研究員金志農,副校長、教授樊後保,作為學科帶頭人,在做好學校管理工作同時,積極投身學科建設,承擔科研項目,為水保專業拓展和提升貢獻著力量。在他們帶領下,依託水保專業成立的生態與環境科學研究所,不斷拓展學科領域,打造生態學學科;同時,圍繞全球氣候變化、生態系統生態學、生物多樣性、退化生態系統恢復、森林可持續經營、植物生理生態等一些前沿領域,開展了跨學科綜合研究。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研究所的生態學學科團隊,在森林生態系統氮、碳、水循環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在國際主流學術刊物上發表SCI論文5篇,研究成果豐富了全球生態學內涵。2014年10月5—11日,廖迎春副教授、劉文飛博士,應邀前往美國鹽湖城,參加第24屆國際林聯大會,分別做口頭報告,引起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教授的普遍關注。

  與此同時,另一支團隊——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教研室,在學術帶頭人楊文利、黃榮珍、魯向暉帶領下,開展南方紅壤區坡地侵蝕機理及防治、崩崗侵蝕機理研究、採礦廢棄地植被恢復、鄱陽湖濱湖沙地侵蝕機理及防治、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水文等研究。

  在推進學科發展、開展科研工作同時,水保專業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全力打造實用型人才。

  2011年9月,水保專業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從2012級學生開始,採取「3+1」人才培養模式,即3年在校內學習、1年在企業實踐方式,開展校企聯合培養,注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培養,積極培育「卓越水土保持工程師」人才。

  打鐵先要自身硬。培育卓越人才,需要追求卓越的教研室。2014年11月,在全校教學工作會議上,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教研室主任上臺,從學校領導手中接過「優秀教研室」獎牌。此前,該教研室已在2010年、2012年,連續兩次獲此殊榮,而學校每次能獲此稱號的教研室比例,僅十分之一。水保教研室連續三次獲此殊榮,充分展示了水保專業教學科研的綜合實力,也體現了他們對人才培養的重視。

  人才培養,細緻入微。2011級水保專業學生入校後,學院即安排新分來不久的博士擔任班主任。在良好教學氛圍中,這些學生認真學習。到三年級第一學期,班主任老師就將專業課程內容複印後,提供給學生,讓他們儘早學習。然後,與每個學生談心,幫助他們制定人生規劃。同時,為學生們搭建交流平臺,打通交流渠道,讓學生們參加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夏令營,開闊了學生們的眼界。在老師引導、鼓勵和幫助下,水保專業的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習勁頭十足。今年,水保專業學生考研率全校第一,就業率全校最好,就是對高水平教學最好的註解。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南昌工程學院被評為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單位和先進集體,畢業生就業率居江西省高校前列。據麥可思公司調查數據,學校2013、2014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4%以上,而水保專業畢業生就業率更居學校前列。在很多單位,水保專業畢業生炙手可熱。

  更讓人高興的是,從學校水保專業走出的這些畢業生,工作後敢闖敢幹,書寫著各自的榮光。2004級水保本科班,就是一個催人奮進的例子。2004年,學校招收第一屆本科生,43名水保專業本科生入校就讀。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在班主任楊文利老師指導下,刻苦學習,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畢業後走上了工作崗位。如今,7年過去,他們中的不少人,成為設計院、市縣水利局的中堅力量。7人依靠所學知識,走上自主創業道路,成立了水土保持技術公司。

  數據表明,多年來,水保專業先後培養了3300多名優秀專業人才,為水利水保事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了一件學子「業成不忘母校」的故事。秉承「自強不息、格物致知」的校訓和「學成不忘恩師,業成不忘母校」的精神,2004級水保專業本科畢業生柯東東創立企業,從水土保持做起,不斷拓展公司業務,壯大公司實力。在工作7年後,他正式決定在學校設立「東東獎學金」,每年獎勵30名優秀學生,以回報母校培養之恩。

  從科研到教學,從校園到社會,水保專業師生在自己的人生坐標上,擁抱理想,揮灑青春,追求創新,勇於奉獻,留下了奮鬥者的足跡,成為水保專業未來發展的一筆寶貴財富。

  緊跟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新形勢,緊緊抓住省部共建機遇,開展學科建設、人才引進、平臺建設、機制創新,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在打造一流水保專業的路上,南昌工程學院正奮勇前行

  權威數據顯示,中國近三分之一土地面積,存在不同程度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任重道遠。

  在與記者交談時,金志農校長指出,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水保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江西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做好江西紅壤丘陵區水土保持工作,提高江西森林水土保持效益,都需要大量水保人才,這為學校水保專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金志農校長表示,南昌工程學院原來直屬水利部,現為省部共建院校,底子非常好,發展勢頭迅猛。從2014年到2015年的一年間,學校大學排名上升158位,成為江西省高校中發展最快的大學。

  如此發展速度,是學校努力打造的結果。金志農到任學校校長後,重點抓了人才、平臺和機制三件大事。去年一年,學校採取人才優惠政策,新增博士72名,花費重金打造平臺,同時狠抓機制建設。

  伴隨著整個學校疾步前行,高強度投入水保學科建設,使水保專業發展走上快車道。

  謀劃學科發展。2014年5月22日,在副校長樊後保主持下,學校召開了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暨生態學學科建設中期研討會。會上,針對今後學科建設,校長金志農提出,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打造學科特色;高度重視學科基地建設,積澱學科基礎;提高專著出版數量,擴大學科影響力。

  建設教研平臺。去年,學校對水保平臺支持力度達到最大。今年3月,學校建設了興國實踐教學基地。學校還將建設科技生態樓,服務水保專業發展;新建水保研究基地,促進水保理論與實踐結合。目前,學校已確定建設水工大廳、人工降雨大廳和玉田湖校外教學科研基地,為水保教學、科研服務。明年計劃再建一個水保科研平臺。

  引進優秀人才。去年,水保專業共引進10名博士,在學校各專業人才引進中,拔了頭籌。張海娜就是去年該專業引進的博士人才。說起自己有幸到南昌工程學院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教研室工作,還有一段故事。2013年12月2—3日,校長、研究員金志農,學校主管人事副校長、教授李明,率領各學院相關院長,去到蘭州大學招聘博士。張海娜所在的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與蘭州大學僅僅一牆之隔,聽此消息後,就去了招聘現場。金校長與她談了良久,不僅介紹了學校引進人才政策,還描繪了學校水保專業發展前景。學校求賢若渴,加之待遇優厚,打動了這位女博士。畢業後,她成為學校水保專業的一名教師,很快融入這個團隊。如今,她不僅從事植物學、樹木學教學工作,還在楊文利副院長指導下,開展鄱陽湖湖濱沙地相關研究。

  加強學習交流。學校加強與中外水保教學科研機構聯繫,採取走出去,引進來,打造交流平臺等形式,開展學術交流,實現共同發展。

  走出去,學習考察。2013年12月4日,金志農校長一行,到陝西楊凌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走進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考察人工模擬降雨大廳及人工模擬乾旱大廳,為學校建設人工降雨大廳做好準備。

  請進來,溝通交流。2014年6月30日,學校邀請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世界水土保持學會主席李銳研究員,作題為《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的思考》的學術報告,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場學術盛宴。

  打造交流平臺,開展高層次交流。今年10月16—18日,受世界水土保持學會委託,南昌工程學院將承辦2015年國際水土保持青年論壇。來自中國、英國、美國、奧地利、西班牙、澳大利亞、義大利、塞爾維亞等國的專家學者約15人作特邀報告,此舉將提升高校學科建設水平,推進江西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的發展。

  在採訪中,無論是學院領導,還是水保專業老師,抑或是畢業或在校學子,心中都有一個共同願望:南昌工程學院緊緊圍繞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現代水利發展,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蓄積人才隊伍優勢,大力構建高水平創新平臺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加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能力和文化引領建設,向著水利特色鮮明、省內有優勢、國內有影響,高水平應用型工程大學的宏偉目標大步邁進。

  水保專業,也將因此闊步前行,大放異彩。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15年6月18日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
    2020世界一流專業(8★)、中國頂尖專業(7★和6★)和中國一流專業(5★)行列?哪些專業是2020年中國水利類的最好專業? 校友會2020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5★以上) 專業名稱 全國排名
  • 2019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校友會)
    2019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校友會) 2019世界一流專業、中國頂尖專業和中國一流專業行列?
  • 2020年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
    2020世界一流專業(8★)、中國頂尖專業(7★和6★)和中國一流專業(5★)行列?哪些專業是2020年中國水利類的最好專業? 校友會2020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5★以上) 專業名稱 全國排名
  • 皖江工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位居校友會2020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
    安青網訊近日,校友會2020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出爐。皖江工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位列校友會2020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榜中,皖江工學院也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的民辦大學。自2015年起,艾瑞深校友會網已連續6年發布校友會中國一流專業排名。2017年皖江工學院躋身《校友會2017中國獨立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排行榜》第一;2018年學校躋身《校友會2018中國獨立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排行榜》第一;2019年學校位列《校友會2019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2020年,皖江工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第4次入選校友會排行榜。
  • 校友會2020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河海大學第一
    中國水利類哪些專業躋身2020世界一流專業(8★)、中國頂尖專業(7★和6★)和中國一流專業(5★)行列?哪些專業是2020年中國水利類的最好專業?近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報告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一流專業排名、2020中國各專業類一流專業排名和2020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等榜單。
  • 重在普及水利前沿發展、水科技、水文化、水利史等方面的知識——
    □本報記者 孫海悅  近日,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組織實施的國有資本金項目「行水雲課」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這一水利教育服務平臺在提供行業服務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它對傳統出版社轉型升級有著哪些啟發意義?中國水利水電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兼行水雲課項目組組長李中鋒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了相關情況。
  • 第三方權威發布: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3個專業排行位居全國第一
    【摘要】 近年來,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以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為契機,不斷優化專業體系,積極發展特色專業,打造專業「國字」品牌,建成一批行業...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打造中國一流民辦大學 | 培育一流人才 激發創新...
    中大南方成為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的4所民辦本科高校之一,也展現了電子商務專業入選首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實力。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大南方12個專業獲中國六星級專業、15個專業獲中國五星級專業,獨立學院一流專業排行榜中名列全國第4名、廣東省第2名,被評為6星級中國頂尖獨立學院。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打造中國一流民辦大學 | 培育一流人才 激發創新活力⑱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大南方12個專業獲中國六星級專業、15個專業獲中國五星級專業,獨立學院一流專業排行榜中名列全國第4名、廣東省第2名,被評為6星級中國頂尖獨立學院。「感謝中大南方4年的培育,我將帶著母校、師長的囑託,在工作崗位貢獻力量。」7月畢業季,中大南方學子的好消息不斷。
  •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打造專業集群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打造專業集群 【時間:2020年12月10日】【來源:廣西日報】【作者:寧愛民 廖 威】【編輯:鄧達】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集群全力打造「學、訓、產、研」四位一體人才培育模式打造專業集群
  • 小農水助羅昭明奔小康 - 中國水利網站 ->新聞 ->基層水利 ->江西
    為了此事,父母、妻子及親朋好友天天做工作,勸羅昭明別把辛苦掙來的錢投到這個風險大又沒有發展前途的農業上,最後氣得他們大罵他腦子進了水。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羅昭明頂著帶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從群眾手裡流轉土地3000畝。
  • 實力: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全國高校排名第5!
    近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報告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一流專業排名、2020中國最好專業排名等排名。
  • 南方這3所「雙一流」大學,實力強勁,適合撿漏,但卻很少人知道
    下面要重點介紹的是南方這3所「雙一流」大學,實力強勁,適合考生撿漏,但卻很少人知道。1、暨南大學暨南大學是廣東名校,它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高等學府,是中國第一所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大學,被譽為「中國第一僑校」。
  • 中國這所大學,工科和水利專業在全國前三列,名聲卻不及清華
    是由我國教育部直屬,也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水利部、江蘇省政府和國家海洋局五方共同建設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河海大學校址在江蘇省文化古城南京市,學院最早成立於1915年距今已有104年歷史,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百年名校。河海大學校訓為「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於探索」。
  • 中國水利網站 ->新聞 ->基層水利 ->山東
    中國水利網1月8日訊 (記者 趙新 通訊員 張寧 郭宗鑫 方壘)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著眼於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能應對百年一遇特大乾旱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山東省政府於2017年12月23日印發《山東省水安全保障總體規劃》,要求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現代水網、防洪減災、水生態保護、水管理改革五個方面建設,努力確保全省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態安全
  • 2018-2019中國新聞傳播學類一流專業排名(校友會)
    2018-2019中國新聞傳播學類一流專業排名(校友會) 2019世界一流專業、中國頂尖專業和中國一流專業行列?
  • 南方的4所「雙一流」大學,一般人只知道3個,榜首被誤會民辦高校
    在這42所雙一流大學中,北方佔據了22所,比如清華大學和北京讀大學都屬於北方的範圍內,剩餘的20所都在南方。而在南方的20所雙一流大學中,有4所實力強勁,適合考生撿漏,但是知道的人卻很少,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戴村壩博物館落成 - 中國水利網站 ->新聞 ->流域新聞 ->黃河
    中國水利網站9月16日訊 戴村壩素有「江北都江堰」之美譽,戴村壩博物館經過參戰人員近兩年的努力,於近日落成,不日即將對外開放。博物館布展突出了水工文化主題,通過與歷史上著名水利建築的比較,展現「江北都江堰」戴村壩的水利工程價值。通過戴村壩模型、實物展示等方式,讓遊客直觀的了解壩體的結構、功能,和戴村壩的科學價值。還搜集整理了歷代皇帝對戴村壩的評價和有關的傳說故事,讓遊客了解戴村壩建設的歷史背景、人物故事、建設過程、歷史興衰等內容。
  • 辦中國一流民辦大學 南方學院正在這樣做
    今年初,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下稱「南方學院」)會計學專業「榜上有名」,成為廣東省唯一一所入選的民辦本科高校。南方學院校園風景作為廣東首批14所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之一,南方學院始終保持清晰目標和定位,努力建成「現代大學管理體制完善、大學文化特色鮮明、位居國內一流」的民辦大學。
  • 2020中國新聞傳播學類一流專業排名
    2020中國新聞傳播學類一流專業排名 2020-08-07 18:11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