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壩博物館落成 - 中國水利網站 ->新聞 ->流域新聞 ->黃河

2020-12-24 中國水利

  

   中國水利網站9月16日訊 戴村壩素有「江北都江堰」之美譽,戴村壩博物館經過參戰人員近兩年的努力,於近日落成,不日即將對外開放。

  戴村壩博物館由東平縣人民政府投資,由東平縣水利局和河道管理局承建。博物館布展突出了水工文化主題,通過與歷史上著名水利建築的比較,展現「江北都江堰」戴村壩的水利工程價值。通過戴村壩模型、實物展示等方式,讓遊客直觀的了解壩體的結構、功能,和戴村壩的科學價值。還搜集整理了歷代皇帝對戴村壩的評價和有關的傳說故事,讓遊客了解戴村壩建設的歷史背景、人物故事、建設過程、歷史興衰等內容。博物館充分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提升博物館的展示效果,使遊客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戴村壩博物館的布展設計既有強烈的歷史厚重感,又有鮮明的水工文化特色,還有珍貴的實物資料。

  戴村壩工程位於大汶河下遊,西距東平湖約30公裡,在東平縣彭集鎮南城子村東北約0.5公裡處,系大汶河與大清河的分界線,壩上為大汶河,壩下稱大清河。該工程由東平湖東平管理局管理,該壩有戴村石壩、竇公堤、灰土壩三部分組成。戴村壩工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原建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引汶濟運,將汶河洪水科學分流,既保證了枯水期京杭運河航運,又能解決洪水安全入海的問題,在京杭運河近500年的航運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後來由於漕運斷絕,小汶河口也於1959年堵復,戴村壩失去了引汶濟運的作用,但它對於固定河槽、控制下遊河勢、攔沙緩洪以及引水灌溉等仍起著重要作用。2001年8月初,大汶河連續發生兩次洪峰,洪水將戴村壩中間的亂石壩約130米衝決。為了重新恢復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讓其繼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黃河水利委員會本著對古水利工程「恢復原貌」的精神投資2400萬元對其修復。

  戴村壩博物館的落成,對遊客了解戴村壩、讀懂戴村壩,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1年9月16日

相關焦點

  • 中國水利博物館開展黃河水車主題研學活動
    本站訊 悠悠古水車,滔滔黃河水。為傳播悠久黃河文化,了解黃河沿岸人民的生產生活,7月30日,中國水利博物館組織開展了黃河水車主題研學活動。杭州市蕭山區盈豐街道美哉社區40多名青少年和家長一起走進博物館,探索黃河水車這一古老而偉大的提水灌溉工具,感受中華民族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校長劉文鍇調研黃河中下遊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並就學校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水利人才培養、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關鍵問題研究、服務黃河國家戰略等與部分河務管理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行深入交流。劉文鍇在調研中指出,三門峽水利樞紐在新中國治黃史上起到承上啟下、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也為水利行業培養和輸出了大量人才,為區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了解三門峽水利樞紐及其上下遊發展情況,對全方位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陳印剛指出,三門峽水利樞紐的建設是新中國水利建設的重大探索,是人民治黃的寶貴實踐。
  • 讀者評出2020水利十大新聞
    編者按:中國水利報社第十屆年度「中國水利記憶·TOP10」評選結果日前揭曉。2020年12月22日—29日,中國水利網微信公眾平臺組織在線投票,水利行業內外人士廣泛關注並積極參與。  本次評選得到了水利部領導和有關司局的高度重視。中國水利報社成立評選組委會和初評小組,組委會在水利部辦公廳指導下成立專家評審組。
  • 黃河水利委員會與流域省(區)共話黃河大保護大治理 攜手推進黃河...
    本站訊 9月16日,黃河水利委員會在鄭州組織召開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座談會,總結回顧一年來黃河水利委員會和黃河流域省(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探索實踐及成效,交流經驗做法,凝聚思想共識,探討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方向與路徑。
  •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之四川:加強文物保護展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2019年12月23日,在國家文物局和黃河流域九省區文物行政部門的指導下,「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沿黃九省區40多家博物館攜手共講黃河故事,擔當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使命;2020年1月5日,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2020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在京錄製,「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48家文博機構館長首次集體亮相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與黃河水利委員會座談學院建設
    8月3日,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周保平、校長祝玉華、副校長菅浩然一行赴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座談。她指出,2017年學校與黃委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共建智慧水文協同創新中心、共建全國水利行業河道修防工首席技師林喜才工作室、聯合申報河南省職業院校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黃河號子傳承創新平臺」,在科研技術服務、人才培養和技藝技能傳承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與流域相關單位深化合作,共建黃河明珠產業學院和產教融合示範性水利人才培養基地,深度開展產教融合,提升了服務水利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周保平一行拜訪黃河水利委員會
    8月3日,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周保平、校長祝玉華、副校長菅浩然一行拜訪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並座談,黨政辦公室主任朱煥立、對外聯絡與合作處處長李紀賓等隨同前往。她指出,2017年學校與黃委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共建智慧水文協同創新中心、共建全國水利行業河道修防工首席技師林喜才工作室、聯合申報河南省職業院校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黃河號子傳承創新平臺」,在科研技術服務、人才培養和技藝技能傳承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與流域相關單位深化合作,共建黃河明珠產業學院和產教融合示範性水利人才培養基地,深度開展產教融合,提升了服務水利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 全國水利博物館聯盟第一屆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本站訊 為進一步促進全國各水利博物館展覽經驗交流和展覽水平提升,7月9日,全國水利博物館聯盟舉辦第一屆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活動,通過遠程視頻會議形式進行在線評選。   參評成員單位以PPT介紹與宣傳片觀看的形式一一陳述和展示了各大展覽的內容及特色。
  • 構建山東黃河流域國家公園體系 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黃河流經山東省9個設區市,9市區域內擁有各類國家級和省級公園等,如泰安市泰山國家風景名勝區、汶河國家溼地公園、徂徠山汶河國家水利風景區;淄博市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姚家峪生態旅遊度假區等。為保護黃河流域重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依據《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山東省應以自然保護地生態價值高低為依據,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包括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與自然公園 3 種類型的體系。一是在重要自然保護地設立國家公園。
  • 利濟生民 水利碑刻拓片展在永定河文化博物館開展
    9月4日上午,由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和中國政法大學聯合主辦的「利濟生民:水利碑刻拓片展」在永定河文化博物館二層臨時展廳開展。展覽分為潤土澤民、治河永定、德感山川、有章可循、解紛確權五個板塊,內容聚焦黃河、長江流域、永定河流域、和大運河水利碑刻,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探究中國古代「水利和法制」的平臺。
  • 黃河水利委員會部署國慶節期間應急值守工作
    本站訊 9月29日上午,黃河水利委員會召開加強國慶節期間應急值守工作會議,安排國慶節期間的應急值守工作,確保節日期間平安穩定。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蘇茂林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上,黃河水利委員會水資源管理與調度局、水利工程建設局、運行管理局、監督局、水旱災害防禦局,以及河南黃河河務局、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黃河水利委員會新聞宣傳出版中心和黃河水利委員會信息中心等部門和單位,分別結合自身情況,就國慶期間應急值守工作進行了專題發言。   蘇茂林指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 2019年貴州水利十大新聞
    近日,由貴州省水利廳評選的2019年貴州水利十大新聞正式出爐。鳳山水庫開工奠基儀式現場。 楊良強 攝No.1開工建設包含鳳山水庫在內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71座工程性缺水是制約貴州發展的重要短板。壩後電站裝機容量為45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24億千瓦時。8月29日,貴州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水源大壩填築至1323米高程,提前4個月實現大壩填築封頂節點目標。
  • 中國水利水電工程,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
    中國水利水電研究院賈金生在《Engineering》中撰文總結了中國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並與國外的情況進行了比較,對高壩建設安全保障、江河治理與非均勻不平衡輸沙理論、跨流域調水工程、巨型水電機組、抽水蓄能電站、地下洞室以及生態保護等方面的重大技術進展進行了闡述。
  • 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加快推進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
    2月25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強在鄭州市調研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並就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提出要求。  在惠濟區花園口將軍壩、牛莊大堤、黃河文化公園,黃強實地察看並聽取了沿黃生態廊道示範工程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規劃選址、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品質提升等工作情況匯報。
  • 2013-2014年度新聞專題--一組詞傳導2013水利溫度
    中國再次當選國際水文計劃政府間理事會成員,成功組織召開第35屆國際水利學大會、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高層對話會等重要會議。組織召開10次雙邊交流會議和活動,新籤署2項合作協議,積極探索與發達國家和國際金融組織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三方合作新模式。
  • 河南工業大學|「探索黃河文化,傳頌黃河故事」活動簡報|第二期
    圖三:小隊成員來到寧夏水利博物館學習調研>下午,小隊成員來到寧夏水利博物館,寧夏水利博物館館內共設序廳、千秋流韻、盛世偉業、水利未來、水利文化、水利人物六大部分23個單元,展示漢代五角形陶質水管、宋代灰陶水管、民國渠紳碑、漢渠碑首、鈕公德政生祠碑等文物(實物)537件,展示蒙恬、刁雍、李元昊、郭守敬等治水人物雕像6具,塑造昊王開渠、塞北江南等場景沙盤多處,全面展示了2000多年來寧夏深厚的水文化積澱和千秋流韻的治水歷史。
  • 防大汛,黃河秣馬厲兵嚴陣以待——河南黃河防汛一線觀察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洪水風險依然是黃河流域的最大威脅,絲毫不能放鬆警惕。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保障黃河流域安全度汛,責任重大。當前我國各流域由南到北陸續入汛,防汛備汛進入關鍵期。
  • 第18個"世界水日" 中國水利博物館在杭州蕭山開館
    第18個"世界水日" 中國水利博物館在杭州蕭山開館   2010年03月22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2020年河南高職院校排行榜,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排名榜首!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首批示範性高職院校之一,河南省與水利部共建高校,曾經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這個水利部黃委會是副部級單位,管轄範圍包括整個黃河流域九省區以及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內流河區域所有水行政的相關事務。其中內流河區域中,青海甘肅內蒙,同時也屬於黃河流域,但新疆不是。所以黃委會的管轄範圍,總共是10個省區。需要說明一點的是,由於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