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大學大學生社
會實踐化工學院小分隊
2020年8月2日
黃河富寧夏 塞上魚米鄉
——化學化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上河之行」小分隊
黃河,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奔騰向前、川流不息的九曲黃河,塑造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鍥而不捨的拼搏奮進精神,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推動著中華民族鏗鏘前行。2020年7月30日,為加強上河之行團隊成員對黃河上遊地區—銀川的文化發展認識,上河之行銀川分隊進行了文化方面的調研。
圖一:小隊成員在銀川艦紀念廣場留念
活動分為兩部分,上午分隊成員來到銀川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進行實地學習考察,考察部分位於寧夏省會銀川濱河新區,黃河防洪線以東,203省道以西,北京路與緯四路連接線以南。目前主體建築有完成復裝安置的&34;紀念館、中華軍事文化展示館、國際防務中心、弧形景觀餐廳、主體廣場及武備展示等板塊。
圖二:黃河大峽谷廣場留念
小隊成員由和平廣場進入,向西北方向的銀川艦紀念館出發,在館內了解到銀川艦名字的由來和作戰經歷,了解到它身上曾經肩負的使命。隨後到銀川艦紀念廣場觀看銀川艦,面對銀川艦仿佛看到了曾經那個保衛祖國領土的光榮軍艦在海面航行。接著去黃河碼頭,看黃河水浩浩蕩蕩相接萬裡向前湧去,兩岸河灘生長著望不到邊的河柳和豐美的野草。欣賞過景色後小隊成員向南經過空軍裝備展示區與陸軍裝備展示區,了解了各類軍事裝備器械,感受到了濃厚的軍旅情懷和黃河兒女熱烈的愛國情懷。
圖三:小隊成員來到寧夏水利博物館學習調研
下午,小隊成員來到寧夏水利博物館,寧夏水利博物館館內共設序廳、千秋流韻、盛世偉業、水利未來、水利文化、水利人物六大部分23個單元,展示漢代五角形陶質水管、宋代灰陶水管、民國渠紳碑、漢渠碑首、鈕公德政生祠碑等文物(實物)537件,展示蒙恬、刁雍、李元昊、郭守敬等治水人物雕像6具,塑造昊王開渠、塞北江南等場景沙盤多處,全面展示了2000多年來寧夏深厚的水文化積澱和千秋流韻的治水歷史。
圖四: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
通過此次調研活動,小隊成員認識到了黃河對其流域範圍內的深遠影響,對於黃河文化大家應做到以下三點:第一保護和傳承黃河文化,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第二要有創新性思維,多渠道全方位的探索黃河文化的繼承發展之路;第三繼承好黃河流域的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篩選優良黃河文化,積極展示黃河文化的歷史貢獻和時代價值。
報:團省委,團市委,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送:校黨委宣傳部,校黨委學工部,校教務處, 校科技處,各高校。
發:各新聞單位。
河南工業大學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