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大學大學生社會
實踐化學化工學院小分隊
2020年8月7日
憶古品黃河文化 思今不忘千年傳承
——化學化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上河之行」駐馬店小分隊
為加強團隊成員對黃河中下遊地區—駐馬店的認識。2020年7月26日,「上河之行」駐馬店小分隊開始對當地黃河文化進行探索和調研。
圖一:隨工作人員一同參觀早期納瑪象牙化石
依照原計劃,小隊成員來到駐馬店市博物館,博物館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天中廣場南側,是駐馬店市唯一的綜合性博物館,為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館內展品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及近代,多為歷代精品,包含有國家一、二、三級文物。有陶器、瓷器、錢幣、銅鏡、青銅器、青銅劍、古字畫、佛像等系列。
圖二:了解新石器時代的使用工具
跟隨講解員,小隊成員開始對黃河流域早期文明進行深入的學習。小隊成員先後參觀了納瑪象牙化石,食肉類動物犬齒化石等文物,年代久遠的早期動物化石仿佛使人置身於遠古時代。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亦是參觀學習的重點。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是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個歷史階段。它以農耕和畜牧的出現為劃時代的標誌,表明已由依賴自然的採集漁獵經濟躍進到改造自然的生產經濟。磨製石器、制陶和紡織的出現,也是這一時代的基本特徵。因而,新石器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是古代經濟、文化向前發展的新起點。博物館中或殘缺或完整的文物,陶器,雙耳陶壺等保存較為完整的器具再現了當時的生活之景。
圖三:春秋冶鐵工業的發展
隨後,小隊成員參觀了宗教,書法,工業等諸多方面的歷史文物。宗教方面看了釋迦牟尼銅座像、觀音銅座像、玄武神鎏金銅像;書法方面,袁安碑的篆書令人感受到黃河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蘊;工業方面,西平冶鐵遺址讓人們身臨其境。
圖四:觀編鐘深入了解古代禮樂教化
通過此次黃河文化方面的調研,小隊成員明白了黃河文化之於中國遠遠不止於文化層面,精神層面。作為新時代青年,更應了解黃河文化所具有的歷史承載意義與傳承意義,在學習中去傳承去發揚,讓黃河文化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報:團省委,團市委,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送:校黨委宣傳部,校黨委學工部,校教務處, 校科技處,各高校。
發:各新聞單位。
河南工業大學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