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上線 在雲端開啟「黃河寶藏」之旅...
用數字科技點亮非遺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之禮」,我省推進文旅深度融合迎來新突破。12月22日,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騰訊文旅聯合打造的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在禹州舉行上線儀式。大家動動手指便可以在雲端開啟「黃河寶藏」之旅,暢遊我省沿黃地區的非遺世界。
-
上雲端開啟黃河寶藏 河南首個「非遺數字館」上線
核心提示:12月22日,為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騰訊文旅聯合打造的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在禹州舉行上線儀式。12月22日,為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騰訊文旅聯合打造的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在禹州舉行上線儀式。
-
上雲端開啟黃河寶藏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在禹州舉辦...
12月22日,為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河南省聯合騰訊文旅推出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正式上線,上線儀式在河南禹州市舉行。
-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之「宋詞中國·世界開封」成果分享會精彩...
11月18日晚,由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騰訊音樂、騰訊文旅共同主辦的「老家河南·黃河之禮」之「宋詞中國·世界開封」成果分享會於開封汴梁小宋城精彩呈現。河南省省文化和旅遊廳姜繼鼎廳長、「老家河南·黃河之禮」活動一市八縣代表、「老家河南·五朵金花」城市代表和開封市相關行業代表、眾多宋詞愛好者等約400餘人參加了當晚的分享會。
-
黃河非遺新流行 激活開封「音樂+文旅」新模式
用科技點亮黃河非遺,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封市人民政府指導,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騰訊文旅聯合發起「老家河南 黃河之禮」2020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中國·開封)「黃河之韻」單元的「宋詞中國 世界開封」原創音樂徵集大賽的成果分享會在開封小宋城正式舉行。
-
推薦|開啟黃河藝術之旅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他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
傳統+創意 河南「黃河之禮」文創潮玩巡展月引「燃」鶴壁寒冬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實習生 杜淑慧 文/圖)12月19日,河南省「黃河之禮」文創潮玩巡展月活動來到鶴壁市朝歌裡,這是繼平頂山市鷹城廣場站、開封市七盛角站之後的第三場活動。就和咱們這個『黃河之禮』潮玩一樣,都是新生代的文化藝術作品與傳統文化產品的一次完美碰撞。」鶴壁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趙希文介紹說。「我本身是學計算機專業的。」熱情向大家介紹麵塑的小趙剛剛學習麵塑幾個月,「我的專業本身更現代化、更科技一些,但我還是被這些傳統文化吸引了。
-
河南省「黃河之禮」文創潮玩巡展月 開封站活動圓滿收官
繼平頂山市鷹城廣場站活動之後,12月12日,三條滿載「黃河之禮」的遊船從開封包公祠碼頭啟航,遊船上身著各式華服的美女與兩岸絢麗多姿的河岸景觀、形態各異的宋式橋梁、形成一道流動的亮麗風景線,古風古韻盡情流淌。隨著遊船抵達七盛角,本次河南省「黃河之禮」文創潮玩巡展月(開封站)活動拉開序幕。
-
2020「探尋黃河之美」抵河南靈寶 中國太保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
來源:金融界網站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12 月 6 日,由新華社等多家媒體及專家組成的 2020「探尋黃河之美」 隊伍,從高山出發、沿黃河前行,一路跟隨母親河的足跡完成晉陝境內的探尋之旅,「2020 探尋黃河之美 中國太保在行動」的旗幟在河南靈寶接力傳遞。
-
「老家河南豫見美好」獲河南文旅宣傳口號徵集賽一等獎
□劉春香 12月10日,河南文旅宣傳口號和精品線路獲獎作品發布暨「老家河南冬遊中原」啟動儀式在駐馬店嵖岈山舉行。共有6個宣傳口號和17條精品線路獲獎。其中,旅遊口號「老家河南豫見美好」榮獲一等獎;「詩和遠方豫見美好」「老家河南,一個來了都說中的地方」獲二等獎。
-
「科技+文化創意」加速文旅融合 騰訊文旅助力河南打造行業新名片
騰訊文旅在河南的文創項目,就是很好的例證,為全國「以文促旅」的創新模式發展打造了河南範本。2019年,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洛陽市人民政府聯合騰訊舉辦了牡丹獎·全球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鼓勵參賽者圍繞洛陽文旅IP展開創作,並利用騰訊技術+創意實現多維展示,最終徵集到1.6萬幅作品,累計獲得7.36億曝光量,提升了河南文旅品牌在年輕群體與主要消費群體之間的品牌美譽度。
-
濱州:於渤海之濱、黃河之洲,遇見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他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
沿著黃河看小康|老家「河之洲」
《詩經》開篇《關雎》中的「中國詩歌第一句」,大家都能出口成誦,但你可曾思考過,詩中令人神往的「河之洲」又在何處?有人會說,洲者河中陸地也,河之洲不就是哪條河中的一塊沙洲唄?No,我國漢代之前的典籍中,河專指黃河,其餘所有水系均不能謂之河。也就是說,河之洲只能在黃河上。
-
「詩和遠方 豫見美好」獲河南文旅宣傳口號徵集賽一等獎
之二:「千年古都 老家河南」華夏拾遺之旅 路線名稱:「千年古都 老家河南」華夏拾遺之旅 路線特色:找尋悠遠的歷史記憶,認知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帶領遊客探訪朝代更迭在河南留下的痕跡。:「來老家河南,尋找自己的姓氏源頭」尋根之旅 線路名稱:「來老家河南,尋找自己的姓氏源頭」尋根之旅 線路特色:河南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當今中國常見的一百個大姓中,源於河南的有七十八個,其中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和「陳、林、李、許、蔡、天下佔一半」之說的七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
-
《河南歷代方志集成》贈予儀式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行
12月11日,由河南省地方史志辦公室贈予河南省中原學研究院的《河南歷代方志集成》儀式在黃河科技學院圖書館舉行。
-
原創| 黃河重卡溯源之旅圓滿收官:追本溯源,不忘初心
2020年11月19日,「黃河重卡 未來你好」——中國重汽黃河重卡溯源之旅在青海瑪多正式收官。順著奔騰不息的黃河,全新一代黃河重卡在大眾的關注與期盼下,從山東東營黃河口出發,經過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甘肅、四川,成功抵達黃河之源——青海瑪多,為這次的溯源之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百萬學子遊河南 2020河南暑期研學旅遊精品線路發布
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徜徉在歷史博物館中,盡覽八千年間幾度領先世界的中原文明,目之所及之處的大遺址、遺蹟無不展現著老家河南的歷史滄桑和人文薈萃。中國八大古都,河南佔其四,分別是商都鄭州、 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殷商故都安陽,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此建都,200多個帝王在此執政,陸續上演了武王伐紂、群雄逐鹿、定鼎中原等一幕幕家喻戶曉的歷史活劇。
-
學習+傳承,「黃河非遺研學」魅力滿滿
8月11日至17日,鄭州財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黃河非遺研學」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黃河澄泥硯展示館,參觀學習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澄泥硯的歷史淵源,並動手體驗澄泥硯的製作過程,隨後來到鄭州市惠濟區文化館,開展「傳承黃河文化 『硯』請八方來客」暑期實踐活動,為鄭州市區外來務工子女進行了為期5天的黃河文化知識培訓
-
華山腳下將舉辦黃河流域九省(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
同時,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促進黃河流域九省(區)文化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講好黃河故事,促進黃河流域非遺文化藝術交流,大會還將成立黃河九省(區)傳統戲曲保護聯盟,舉辦非遺創新發展論壇。黃河流域九省區相聚在五嶽之首華山,一起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
-
河南師大學子"雲"端三下鄉:黃河非遺傳承,號聲迴蕩百年
7月25日,外國語學院&34;雲調研團中牟支隊對&34;這一非遺項目進行實踐調研工作。通過網絡搜集相關資料,併線上採訪省級代表性傳人閆西祿和中牟縣非遺中心。考慮到疫情的原因,實踐隊員通過中牟縣縣政府,多經輾轉,聯繫到雁鳴湖鎮太平莊社區書記王保平,表達了希望通過電話對黃河打硪號子省級代表性傳人閆西祿進行採訪的意願。採訪開始前,因為事先了解到閆西祿老先生已年過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