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筆記:計算共形幾何講義 (17)全純二次微分

2021-02-08 技術鄰CAE學院


上次課程,我們講解了調和映照的理論框架。這次課程,我們應用從度量曲面到帶度量的圖的調和映照來計算全純二次微分。全純二次微分和曲面上的葉狀結構和曲面間擬共形映射具有緊密的聯繫。


全純二次微分和葉狀結構的理論歷史發展如下:Hubbard-Masur (【7】1979)證明了全純二次微分和葉狀結構的等價性;Jenkin(【3】1957)和Strebel (【4】1984)證明了滿足特定組合、幾何條件的全純二次微分的存在性;Wolf(【5】1996)證明了全純二次微分可以由廣義調和映照得到;Schone-Gromove (【6】1992)證明了廣義調和映照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圖1. 黎曼面


給定帶度量的可定向曲面,對於任意一點,存在一個包含該點的鄰域,在此鄰域上存在所謂的等溫坐標(isothermal parameters),使得黎曼度量的局部表示為。我們可以用等溫坐標構成整個曲面的圖冊,如圖1所示,那麼所有局部坐標之間的變換函數都是複數值的全純函數(holomorphic function)。這樣的圖冊被稱為是共形圖冊,具有共形圖冊的曲面被稱為是黎曼面。有了共形圖冊,角度可以被定義。通常,最大的共形圖冊也被稱為是共形結構。


圖2. 虧格為二的曲面上全純一形式的基底


給定一張黎曼面,其共形圖冊為,坐標卡上的局部複數坐標為,那麼全純一形式具有局部表示

這裡是全純函數。如果兩個坐標領域彼此相交,,那麼

這裡


給定全純一形式,我們局部可以定義自然坐標,給定開集U,


這裡p是曲面上開集U內的任意一點,q是事先選取的基點,積分路徑包含在U內。共形映射將平面上的水平線和鉛直線拉回到曲面上,得到所謂的水平軌跡和鉛直軌跡。


同時,全純一形式誘導了帶有奇異點的平直度量,

的零點成為度量的錐點(Cone Singularity),錐角為,如圖2所示。


形式上,全純二次微分可以類似於全純一形式進行定義。給定一張黎曼面,其共形圖冊為,坐標卡上的局部複數坐標為,那麼全純二次微分具有局部表示

這裡是全純函數。如果兩個坐標領域彼此相交,,那麼

這裡

黎曼面上所有的全純二次微分構成複線性空間,根據黎曼-羅赫定理,此空間的維數為。局部上看,給定全純二次微分和曲面上的任意一個鄰域,如果不包含的零點,那麼是全純一形式。那麼我們自然可以用的水平和鉛直軌線來定義的軌線。



圖3.全純一形式的軌線和全純二次微分的軌線對比


圖3顯示了全純一形式的軌線和全純二次微分軌線的對比,我們看到在正常點附近,兩者區別不大;單是在零點附近,兩者性狀差異較大。全純一形式的零點是8個方格粘在一起,全純二次微分的零點是6個方格貼在一起。實際上,全純一形式整體平方後也是全純二次微分,因此全純二次微分是全純一形式的自然推廣。


給定全純二次微分,我們可以定義其自然坐標為的自然坐標,其誘導的平直度量為


的零點成為度量的錐點(Cone Singularity),錐角為


圖4. 虧格為3的曲面上的葉狀結構


全純二次微分的水平軌跡構成了曲面的一個葉狀結構(Foliation),同樣的,其鉛直軌跡也構成了曲面的另一個葉狀結構。所謂葉狀結構就是將曲面分解為曲線的併集,每一條曲線被稱為是一片葉子。每片葉子沒有自相交,任意兩片葉子沒有交點。局部上看,相差一個微分同胚,葉子們彼此平行。每片葉子有可能是有限的圓,也有可能是無限的螺旋線。如果一個葉狀結構的所有葉子都是有限圓,則這一葉狀結構被稱為是有限的。


大致而言,曲面上兩個葉狀結構彼此等價,如果存在曲面的自微分同胚,同胚映射將映到。那麼曲面上任給一個葉狀結構,則存在一個全純二次微分的水平軌跡和等價。有限葉狀結構對應的全純二次微分被稱為是Strebel Differential。我們知道,所有的全純二次微分構成線性空間,根據黎曼-羅赫定理,此空間實維數為6g-6,這裡g是曲面的虧格。由此,如果我們掌握了全純二次微分的計算方法,理論上我們就可以構成所有的葉狀結構。


全純二次微分可以由曲面到帶度量的圖的調和映照計算出來。我們的算法步驟大致如下:

第一步:如圖8所示,程序自動、或者用戶指定3g-3條彼此分離的簡單閉曲線,我們稱之為可容許曲線系統。這些曲線將曲面分解成2g-2條「褲子」,每條褲子是一個虧格為0的曲面,帶有三條邊界。


圖5. 可容許曲線系統(Admissible Curve System)【2】


第二步:如圖6所示,我們構造所謂的褲子分解圖。每一條褲子抽象成中的一個頂點,每條可容許曲線對應中的一條邊。如果兩條褲子以一條曲線為界,則在所對應的頂點被所對應的邊連結。然後,我們為中每條邊附上一個正數,代表邊的長度。那麼成為一個帶度量的圖,一個距離空間。


圖6. 褲子分解圖(Pants Decomposition Graph)。【2】


第三步:如圖7所示,我們構造從曲面到帶度量的圖的調和映射,,對應圖上的任意一點,其原像是曲面上的一條纖維,頂點的原像是奇異纖維,由此我們得到葉狀結構。圖上的度量給出了葉狀結構的測度,調和映射的Hopf微分即為可測葉狀結構對應的全純二次微分


圖7. 曲面上的葉狀結構(foliation)【2】


第四步:如圖8所示,我們將曲面沿著奇異纖維切開,得到3g-3個圓柱面。圓柱面上的纖維可以看成是調和1-形式,我們計算其共軛的調和1-形式,構造全純1-形式。全純1-形式的平方給出了全局定義的全純二次微分,如圖8所示。



圖8. Cylindric Decomposition【2】


圖9. 全純二次微分。(holomorphic quadratic differential)【2】



References

                                                              

1. N. Lei, X. Zheng, J. Jiang, Y.-Y. Lin and X. Gu, Quadrilateral and Hexahedral mesh generation based on surface foliation theory I,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7 (316), 758-781.

2. N. Lei, X. Zheng, Z. Luo and X. Gu, Quadrilateral and Hexahedral mesh generation based on surface foliation theory II,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In press, 2017.

3. J. A. Jenkins, On the existence of certain general extremal metrics, Ann.
595 of Math. 60 (1957) 440–453.

4. K. Strebel, Quadratic Differentials, Springer-Verlag, 1984.

5. M. Wolf, On realizing measured foliations via quadratic differentials of
harmonic maps to r-trees, J. D』Analyse Math (1996) 107–120.

6. M. Gromov, R. Schoen, Harmonic maps into singular spaces and p-adic
superrigidity for lattices in groups of rank one, Publ. Math. IHES 76 (1992) 165–246.

7. J.Hubbard,H.Masur,Quadrtic Differentials and foliations, Acta Math. (142) (1979) 221-274.


相關焦點

  • 清華筆記:計算共形幾何講義 (17)全純二次微分(holomorphic quadratic differential)
    這次課程,我們應用從度量曲面到帶度量的圖的調和映照來計算全純二次微分。全純二次微分和曲面上的葉狀結構和曲面間擬共形映射具有緊密的聯繫。全純二次微分和葉狀結構的理論歷史發展如下:Hubbard-Masur (【7】1979)證明了全純二次微分和葉狀結構的等價性;Jenkin(【3】1957)和Strebel (【4】1984)證明了滿足特定組合、幾何條件的全純二次微分的存在性;Wolf(【5】1996)證明了全純二次微分可以由廣義調和映照得到;Schone-Gromove (【6】1992)證明了廣義調和映照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 計算共形幾何暑假網上課程
    《計算共形幾何-理論篇》教程簡介,十年磨一劍:《計算共形幾何(理論篇)》即將出版綜合應用 幾何為萬物賦能——建築、醫療、動漫、遊戲…… | 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清華筆記:計算共形幾何講義 (0) 背景簡介清華筆記:計算共形幾何講義 (1)代數拓撲清華筆記:計算共形幾何講義 (2)代數拓撲清華筆記:計算共形幾何講義 (
  • 計算共形幾何講義:阿貝爾定理
    每周六下午1:30-4:30pm,清華近春園西樓,三樓報告廳,敬請批評指正。】暑假期間,老顧在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中心講學,在周邊參加了一些學術活動,感慨良多。前幾日,老顧在中科院數智講壇給了一次有關計算共形幾何的演講,旁徵博引,傾情投入,聽眾也聚精會神,熱情高漲,大家共同體驗了一次數學之美。聽眾中有一位三十年未見的朋友,子睿教授。他不辭辛勞,橫越京城,前來捧場。
  • 十年磨一劍:《計算共形幾何(理論篇)》即將出版
    計算共形幾何涉及很多數學分支,代數拓撲、複變函數、幾何測度論、微分幾何、黎曼面理論、幾何偏微分方程、Teichmuller理論、Ricci流理論等等;同時,計算機科學方面,這門課程涉及到計算幾何、有限元、數值偏微分方程、優化、數字幾何處理、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領域。傳統上,這裡面的每一門課程都要耗費一學期的課時,並且這些分支相距較遠,很多現代理論散落在各種數學、計算機科學文獻之中。
  • 聖杯問題V:全純微分
    老顧著重介紹了最近有關聖杯問題的突破【2】:應用全純二次微分(holomorphic quadratic differentials)誘導曲面葉狀結構(surface foliations),進而構造實體(solid)的六面體網格化(hexahedral meshing)。
  • 漫談微分幾何、多複變函數與代數幾何
    多複變函數論與微分幾何的結合閃耀著迷人的光輝,單位圓和上半平面(兩者可以建立共形映射)上定義Poincare度規後,單複變函數論與微分幾何的聯繫就歷歷可見。Poincare度規是共形不變量。著名的Schwarz定理在引入Poincare度規後就可以解釋為:單位圓上Poincare度規在解析映射下不增加,若且唯若此映射是分式線性變換時Poincare度規不變。
  • 微分幾何簡介
    黎曼幾何中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微分形式的等價性問題。在兩個不同坐標系x1,x2,…,xn與x1',x2',…,xn'中,給定兩個二次微分形式射影空間具有射影變換群,仿射空間與共形空間分別具有仿射變換群與共形變換群等等。這樣就用變換群對已有的幾何學進行了分類。這些幾何學中所研究的對象是在相應變換群下不變的性質。這種用群論統一幾何學的思想把幾何學與李群結合起來了。在《埃爾朗根綱領》發表後的半個世紀內,它成了幾何學的指導原理,推動了幾何學的發展,導致了射影微分幾何、仿射微分幾何、共形微分幾何的建立。
  • 扎哈的絕唱:大興機場的幾何賞析
    最近,老顧和合作者團隊證明了曲面四邊形網格和亞純四次微分的等價性,用阿貝爾-雅可比定理給出了奇異點構型的充要條件。黃老師和老顧詳細討論了證明細節,並且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關鍵之處,這令老顧既驚訝又欽佩。黃老師非常關切地詢問了今年暑期課程的情況,他意味深長地對老顧說道:「你暑期來清華開課差不多有十年了吧?這十年來,計算共形幾何在中國普及得如何呢?相信你依然會堅持下去,只問耕耘、不求收穫。」
  • 大工國際信息與軟體學院最新成果被計算力學領域頂級期刊CMAME錄用
    Condition(四邊形網格生成II:亞純四次微分與阿貝爾-雅克比條件)」被計算力學領域頂級期刊CMAME(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錄用。
  • 中國科大微分幾何研究及《微分幾何與拓撲學》叢書
    《微分幾何學雜誌》審稿人評論認為,這篇論文是幾何分析領域的重大進展,將激發諸多相關研究。菲爾茲獎獲得者西蒙·唐納森稱讚說,這是「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在微分幾何與拓撲學研究方面源遠流長,聚集了一大批人才。1958年,中國科大創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創辦中國科大應用數學和計算技術系(1964年改名為數學系)。
  • 微分幾何入門與廣義相對論-筆記(一)
    梁燦彬的微分幾何入門與廣義相對論視頻,是一套可以坐在家裡自學的優良教材,前五章講述微分幾何入門知識,包含流形、張量、微分形式及其積分等內容
  • 規範場論及微分幾何
    二. 高斯、黎曼及嘉當的微分幾何:微分幾何在歐拉(Euler) 及蒙日(Monge) 的手上固然已經有了很多的發展,但是真正決定性的結果則無疑的是在高斯(Gauss) 1827年的那篇「曲面概論」論文上建立的。
  • 幾何與拓撲系列一 | 數學工作者必備書單(第5期)
    目次:Rn中的微分幾何;線性代數;微分流形;流形上的積分;曲面的微分幾何;Gauss-Bonnet定理和Morse定理。 積分幾何起源於幾何概率和凸面,後來的應用被證明在從純數學技術到應用原理許多領域都很重要。《積分幾何與幾何概率》對積分幾何理論進行了系統的講述,也對該領域的重要結果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介紹。
  • 二元函數微分之全微分
    而微分是指函數圖像在某一點處的切線在橫坐標取得增量之後,縱坐標取得的增量。在一元函數部分可能不是特別明顯,到了二元函數這裡就可能明顯地感知了。不過在學習二元函數的全微分之前,我們先之前的答案對了。沒有看前面的小夥伴們可以直接跳到下面。題目在小編的上一篇文章:大學高數:偏導數中。
  • 幾何與拓撲系列二 | 數學工作者必備書單(第6期)
    本書條理清晰、深入淺出,側重於具體例子和基本訓練,可供代數幾何、微分幾何、代數拓撲、數論等專業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員參考。 目次:引言:變量2概型;上同調;曲線;曲面。目次:多復變初步;復代數簇;Liemann曲面和代數曲線;深入技巧;曲面;留數;二次線叢。
  • 規範場論與微分幾何
    二. 高斯、黎曼及嘉當的微分幾何微分幾何在歐拉(Euler) 及蒙日(Monge) 的手上固然已經有了很多的發展,但是真正決定性的結果則無疑的是在高斯(Gauss) 1827年的那篇「曲面概論」論文上建立的。
  • ​全微分≠全微分方程
    格林公式4,積分與路徑無關,全微分,全微分方程
  • 贈書 除了微分幾何 黎曼幾何 代數幾何 還學什麼幾何?
    最近在思考的問題,當我們談論幾何,我們在談論什麼?「辛幾何,復幾何,代數幾何,計算幾何,離散幾何,代數曲線曲面,拓撲,幾何分析,巴拿赫空間上的幾何,非交換幾何,微分流形,黎曼幾何,非交換幾何,羅巴切夫斯基幾何,歐式幾何,算術幾何,微分幾何·····」我的身邊充滿了幾何的名詞,也充滿的熱愛幾何的學者:葉中豪老師,閆偉鋒老師,張甲老師,劉小平老師,李少龍老師,張明明老師···
  • 數學三大核心領域----代數幾何分析
    大體說來,數學中研究數的部分屬於代數學的範疇;研究形的部分,屬於幾何學的範籌;溝通形與數且涉及極限運算的部分,屬於分析學的範圍。這三大類數學構成了整個數學的本體與核心。在這一核心的周圍,由於數學通過數與形這兩個概念,與其它科學互相滲透,而出現了許多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本章簡要介紹數學三大核心領域中十幾門主要分支學科的有關歷史發展情況。
  • 數學家眼中的VR/AR:微分幾何之逼近理論
    文 | 顧險峰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終身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訪問教授,計算共形幾何創始人)2016年見證了虛擬實境/增強現實(VR/AR)技術發展的洶湧浪潮。,離散法叢收斂的充分條件如下:所有三角形的邊長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