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2日消息(記者任夢巖)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日前,中港投資集團下屬的多家中介公司在與客戶籤署的合同到期後,既無法出國,費用也無法退換。而這些被欠錢的客戶大多都是打算出國務工的農民工。在繳納了2萬到4萬不等的中介費之後,他們發現,此前承諾辦理出國務工業務的公司人去樓空。同樣的事情,在重慶、山東、浙江、江蘇、湖北等多地都有發生。是違約還是騙局?
徐先生是浙江澳海因私出入境服務有限公司的一名客戶,他說,自己原本只是想出國打工,卻在中介的勸說下,籤署了出國移民的合同,如今國出不去,錢也要不回來。
徐先生:當時他們說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上有備案,我們一查確實有,就沒有懷疑很多。報名的時候說出國勞務,但公司告訴我們可以走技術移民,因為辦正規的出國勞務是辦不出去的,所以說給我們以技術移民的身份出去。他們說這只是一種身份,一種方法。現在合同到期了,沒法出國,合同上說退款的事情,現在也遙遙無期。
為獲取利潤,混淆出國勞務與出國移民的區別,這樣的案例,在上述公司比比皆是。
從今年初開始,包括重慶宏亞、浙江澳海、江蘇金仕鼎等位於不同省市的多家出入境公司,都曝發了出國合同到期又無法退款的情況。
記者調查得知,發生類似情況的這些公司,都與中港國際投資集團有關聯。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司註冊處的公司註冊信息,中港國際投資集團於2012年在香港註冊,註冊資本4.8億港幣,集團董事為加拿大籍華人鍾波和鍾勇、鍾鋒三兄弟。
據記者調查,從2008年開始,中港下屬的出國中介從四川內江起家,迅速發展至全國,除了本次事發的幾家公司外,中港旗下還有河北金源、陝西至海、深圳加美澳等多家具有公安部資質的因私出入境服務公司,以及杭州世恆等幾家具有商務部資質的外派勞務公司。
根據記者掌握的中介公司內部名單統計,目前全國還有近3000人在等待違約退款,涉及金額近1億元。
中港集團的董事長鍾波將這一切描述為「蝴蝶效應」。
鍾波:現在有客戶到公司要求退款導致了蝴蝶效應,公司負責人沒有做到位,低端客戶素質比較低,就會把朋友都叫過來,一叫過來之後,員工就比較害怕,有些行為引起了員工的恐慌。媒體再一報導,事情就大了。大量客戶蜂擁而至,員工就慌了,就跑掉了。
對於有媒體稱山東合興公司在拖欠客戶款項後人走樓空的問題,中港集團董事長鍾波辯解稱,在山東合興一直有員工在負責,合興的負責人羅經理每天都在退款。
鍾波:山東合興直到現在為止,每天還有五萬塊的退款,山東合興主要的問題是員工嚇住了就跑了。但實際上山東合興的總經理並沒有離開。我自己每天都在籌款,到現在為止,每天都在退款。到現在為止,我們沒有哪一家的負責人是離開的,全部都在面對。到現在為止,我從來沒聽說羅總不在公司啊。
一周前,記者來到位於濟南市市中區萬達廣場的山東合興,在這個佔據著樓層近半的公司,成摞的邀請函散落了一地。現場並沒有看到工作人員,只有散亂的桌椅和討債的客戶。
客戶1:我們都一分沒拿到。
客戶2:我一份沒拿到,人也聯繫不上。
客戶3:現在一個星期也就打兩萬。
客戶4:10天了,還沒打錢呢。
幾經輾轉,記者找到了這位羅經理,但他以「客戶情緒激動,自己安全受到威脅」為由,拒絕了記者提出的採訪要求。
濟南市工商管理局的資料顯示,在辦公場所早已人去樓空的3月30日,山東合興依然換領了新的營業執照。
本周一,中港集團下屬的另外幾家公司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河南澳華因私出入境有限公司、河北裕鼎達勞務派遣公司因無法辦理出國,被要求退款的客戶層層圍住。而就在事發前,河南澳華還在用相同的手法招攬客戶。
澳工:不是做電工嗎?這個就是咱們的優勢,澳大利亞有僱主擔保移民。
客戶:我不想移民,就是務工行不行?
澳工:咱前期可以先通過一些低端的方式,去那邊工作,工作兩年或四年之後,轉移民的方式,要求也沒有那麼高。
面對同樣的條件,具有正規勞務派遣資質的公司卻有層層考驗。
工作人員:水電都要會的,28號我們有考試,要會看圖紙、水電都會才行,48歲以下。建築工國內也都要考試,通過用工單位的認可才能都派過去。
中港集團下屬的企業中,有的也具有出國勞務派遣資格,但客戶諮詢時,卻每每優先推薦利潤更為豐厚的僱主擔保移民。用中港投資集團在海外註冊的公司向客戶發放邀請函,自己邀請自己。
這樣的手段是否涉嫌欺詐?中港集團在海外註冊的公司真有其事嗎?真相仍有待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