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律》教學資源

2021-02-18 西寧市小學數學崔洪喜名師工作室

交換律教學設計

城北區教研室 青海省教學能手 翟麗萍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7、24頁例1、例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乘法交換律的過程,理解並掌握加法、乘法交換律,初步感知加法、乘法交換律的價值,發展應用意識。

2、經歷交換律逐步符號化,形式化的過程,使學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的優越性,培養學生的符號感以及應用符號解決問題的意識。

3、使學生經歷「舉例、概括和形成猜想、舉例驗證」的完整、真實的過程,感悟數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加法、乘法交換律。

教學難點:

會用個性化的符號或字母表示加法、乘法交換律。

教學準備:多媒體

一、 課前遊戲:

師:請這位小朋友向前走2步,再向前走1步,和起初的位置相比,結果怎樣?

生:一共向前走了3步。

師:現在回到原處,如果把這兩個口令交換一下順序,先是---

生:先向前走1步,再向前走2步。

師:結果---

生:還是向前走了3步,位置沒有改變。

師:再來兩個口令。第一個口令是「向前走3步」,第二個口令是「向後轉」。然後改變口令的先後順序再走一次,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這兩個口令的交換順序後最後站的位置不一樣了。

師:生活中有許多事情,交換之後,結果有的不會發生變化,有的會改變。數學中也有這種現象。

二、 探尋定律

(一) 加法交換律。

出示:3+4=、8+9=、4+3=、18+7=,學生逐一回答。

師:這四道加法算式題很簡單,但是在簡單中往往孕育著豐富的內涵。在這四道加法算式題中,你覺得哪兩道之間似乎有點聯繫?有什麼聯繫?

生:第一道和第三道。它們的加數都是3和4,而且得數都是7。

生:兩個加數交換了位置。

師:既然得數相等,我們就可以將它們用「=」連接,寫成3+4=4+3。在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中,你還能找到具有這樣特徵的等式嗎?

生:5+6=6+5

師:這位同學的書寫過程和老師的書寫過程有什麼不同?

生:老師先寫兩個算式再寫等號,而它是先寫一個算式再寫一個等號,接著再寫一個算式。

師:哪一種寫法較合理?

生:老師寫的合理,因為先算一下,相等了才能畫=。

師:不是因為老師寫的就是好,而是數學就應該這樣嚴謹。那你們還能找到具有這種特徵的等式嗎?請寫下來,能寫出多少道就寫出多少道。

生:我已經寫出了很多了,不想寫了,沒完沒了。

生:這樣的等式有無數道。

師:認著觀察大家寫的這些等式,雖然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是什麼呢?

生:把相加的數交換之後,它們的結果相等。

師:再加法計算中結果可以說成「和」,誰再來說一下?

生: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師:說的真好。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具有這樣規律的等式我們這輩子都無法寫完,那怎麼辦?

生:用省略號表示。

師:是個不錯的辦法。雖然可以表示出符合這一規律的等式有無數道,卻看出是什麼規律。有更好的辦法嗎?先自己想一想,再商量商量。

(學生思考後討論)

生:我用a+b=b+a表示。

師:說說你的想法。

生:用a表示一個加數,b也表示一個加數,交換之後還是結果相等。

師:如此好的辦法,真不簡單。這位同學是用字母來表示的,還有其它辦法嗎?

生:三角+正方形=正方形+三角,三角和正方形各表示一個加數,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師:真的,還可以用圖形來表示,不管哪種方法都概括了這一規律。你們更欣賞哪種辦法?

生:a+b=b+a。因為簡潔,容易記住。

師:學過數學的孩子就是不一樣。在數學上就是用a+b=b+a這個等式表示: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個規律有一個名字:加法交換律。(板書)在加法交換律中,你覺得變化的是什麼?不變的又是什麼?

(學生回答:變化的是兩個加數的位置,不變的是和。兩個加數的大小也不變。)

師:其實,數學中有許多的不變都蘊含在變化之中,我們學數學時就要善於從千變萬化中尋找不變的規律。正如克卜勒所說:數學就是研究千變萬化中不變的關係。我們從許多例子中發現了加法交換律,(板書:例子、結論)由此你能想到什麼?

生:我還能想到乘法交換律。

師:如果有乘法交換律,請你用字母表示形式把它表示出來。

生:a×b=b×a。

師:還可以聯想到

生:除法交換律a÷b=b÷a。

生:減法交換律a-b=b-a。

師:由加法交換律我們引出了三大猜想,(板書:猜想)這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思考。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在這三個猜想中,你能看出哪個猜想可能是不成立的?

生:除法交換律。

生:舉例說明了…….

生: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個例子都不符合這個規律。

師:我們都做過判斷題。要想說明一個結論是不成立的,只要找幾個不符合的例子就行了?

生:只要找一個例子就行了。

師:由此我們擦掉哪個猜想?

生:除法交換律。

師:還想擦掉哪個猜想?

生:減法交換律。

生:舉例說明……..

生:6-6=6-6,又證明這個猜想是正確的。

生:我們找的是被減數和減數是相同的,而我們找的是不同的。這僅僅是一個特例。

師:沒錯,被減數和減數相同是一種特殊的情況,規律的存在是需要全部符合的。現在要把減法交換律擦掉。只剩下乘法交換律這個猜想了。這個猜想成立嗎?

生:成立!

師:有理不在聲高,面對猜想,我們需要

生:驗證。舉例來驗證。

生:舉例…….

師:我們在驗證時需要舉幾個例子?

生:很多,無數個。

師:的卻如此。雖然我們無法做到,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全班同學一起參與,舉出很多成立的例子,再找找有沒有不成立的例子,就可以驗證了。

生:我找到很多成立的例子,沒有找到不成立的例子。

師:看來,這個猜想能成立嗎?

生:能。

師:我們給這個猜想取個名字,叫

生:叫「乘法交換律」。

師:乘法交換律概括的是一個怎樣的規律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兩個數相乘,交換乘數的位置,積不變。

師:乘法交換律中你能找到什麼是變化了的,什麼是不變的嗎?

生:乘數的大小不變,積也不變,變化的是乘數的位置。

三、 提煉方法

師:對照板書,回顧一下,剛才我們探尋加法交換律和探尋乘法交換律的過程有什麼不一樣嗎?小組內討論交流。

(學生回顧討論)

生:探尋加法交換律時舉了許多例子。

生:從寫不完的例子中找到了規律,然後表示出這個規律。

師:從許多實例中概括歸納出結論。那探尋乘法交換律呢?

生:探尋乘法交換律是通過提出猜想,然後經過驗證得到的。

師:這兩種不同的方法都是我們研究數學的一般方法。我們學的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都是運算定律中的一種——交換律。

四、 貫通知識

師:其實,交換律是我們的老朋友了,看一看,什麼時候有它的影子?(課件呈現圖1、圖2、圖3)圖1:一年級的加法交換律;圖2一句口訣兩個乘法算式;圖3,筆算加法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驗算。

生:看一幅圖寫兩個加法算式。

生:這裡有加法交換律。

生:一句乘法口訣可以用於計算兩個乘法算式,這是乘法交換律。

生:加法驗算時用過加法交換律。

師:有什麼感想?

生:數學知識是聯繫的。

生:加法可以用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來驗算,乘法也可以。

五、 應用推廣

師:下面我們運用今天所學的內容來做一些練習。

1、 下面的等式運用交換律了嗎?請說明理由。

(1)82+0=0+82     (2)75×8=8×75

(3)16×4=8×8     (4)48+73=37+84

師:這裡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數,那是0,看來0也是適合於交換律的。由此大家還能聯想到我們所學過的一些數嗎?

生:小數和分數。

師:這些數是否也適合交換律,大家課後可以研究。

2、 分組計算比賽。

(1)60+58+40    (2)60+40+58

六、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想法?

相關焦點

  • 《乘法交換律》教案
    《乘法交換律》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發現並理解乘法交換律,會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換律。【過程與方法】在探索運算定律的過程中,發展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符號感。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乘法交換律。【難點】探索和歸納乘法交換律。三、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同學們還記得加法交換律嗎?誰說一說什麼叫加法交換律?(兩個加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個運算定律-----乘法交換律。
  • 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
    1、發現規律今天,就讓我們從同學們的發現中開啟我們的新課——《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老師從剛才的算式裡簡單提取了兩組算式,請你仔細觀察,每組中的算式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學們觀察得確實很仔細,那老師有一個小問題需要求助大家:既然這組算式的和是相等的,那麼可以用什麼符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嘗試說一說你連接之後的等式。
  • 交換律與結合律
    交換律與結合律,是小學階段簡化加法和乘法運算的一種方法,雖然比較簡單,但初接觸時,很多孩子卻不能很快掌握。
  •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
    乘法交換律是乘法運算的一種運算定律。主要公式為ab=ba(注意,在乘法與數字中,乘號用·表示,列:a·b=b·a或:ab=ba)。作用:它可以改變乘法運算當中的運算順序,在日常生活中乘法交換律運用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在一些較複雜的運算中起到簡便的作用。
  • 加法和乘法有交換律,為什麼減法和除法沒有交換律
    不過有時為了方便計算,可能會同時運用到交換律,結合律。加法交換律:a+b=b+a有兩個加數相加互換位置,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a+b+c=(a+b)+c=a+(b+c)比如:189+16-89=??=786-109+14=786+14-109=691同樣乘法也有交換律:a×b=b×a,結合律(a×b)×c=a×(b×c)。大家會發現,根據這些性質,有時候適當地變換數的位置可以實現速算與巧算。
  • 數學定律 |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
    乘法交換律是乘法運算的一種運算定律。主要公式為ab=ba(注意,在乘法與數字中,乘號用·表示,列:a·b=b·a或:ab=ba)。作用:它可以改變乘法運算當中的運算順序,在日常生活中乘法交換律運用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在一些較複雜的運算中起到簡便的作用。
  • 一課研究之《交換律》教學實踐與思考(2月10日)
    (如上圖)【設計意圖】通過生活情境引出數學算式,並引導學生初步感知等值變形,探究加法交換相等的現實背景。師: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麼發現?生1:左邊的算式和右邊的算式的和相等。生2:交換了加數的位置,但是和沒有發生變化。生3:我發現了規律:不管是什麼數作為加數,交換他們的位置後,和還是不變的。
  • 小學數學在線培訓平臺解析乘法交換律
    在小學階段,會涉及到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其中還包含了諸多定理和定律,而乘法交換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在初高中階段也會經常使用。國內優質小學數學在線培訓平臺麥斯數學現在就為廣大小學生來分析乘法交換律,希望能幫助學生加深認識,牢固掌握。
  • 運算律(一)- 運算順序和交換律
    這一單元包括5種運算律,如下圖。其實就是我們平時經常練習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這四種運算。要想計算好,掌握算理少不了!那麼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到底是什麼樣的呢?3+4 = 4+3 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如果我們用字母來表示就是  α+b = b+ α。就像兩個同學換了座位一樣,注意只是數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數本身不變。計算一下桃子的個數,3×7或者7×3,兩種方法結果一樣嗎?
  • 青島版四年級數學下冊3.3《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微課視頻輔導+練習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學生經歷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並掌握規律,能用字母表示規律。過程與方法:學生學會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體驗運算律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第三單元,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第三單元,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並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能夠結合具體情況,靈活選擇合理的算法,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 小學三四年級奧數,減法也有交換律嗎?
    大家都知道,加法中的兩數加數可以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就是加法交換律。可是,在實際的計算中,經常遇到加減法混合計算的題,能不能交換它們的位置來簡便計算呢?但是對於小學生來說,這種題能不能交換減數便成了一個問題。其實,這種題,我們可以從減法的意義上去思考,這道題的意義在於,從738中先減去159,再減去38,分兩次減去159和38,因此,先減哪一個都是可以的,不會影響結果。
  • 四年級簡便運算:加法交換律方法介紹及例題解析
    加法交換律:幾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a+b=b+a例如:248+175+252+825引導孩子觀察發現248與252相加可以湊成整百,於是交換158和252兩個加數的位置,變成248+252+(185+815).注意要改變運算順序得添上括號。
  • 小學數學說課稿:運算律《乘法分配律》
    運算律《乘法分配律》說課稿一、說教材(一)說教材地位與作用運算律《乘法分配律》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8-49頁內容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分配律
  •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能夠結合具體情況,靈活選擇合理的算法,培養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一、加法交換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抓住40+56和56+40兩個不同的加法算式,計算結果相等且都能解決問題這一事實,引導學生從更多的「交換兩個加數,和不變」的算式中發現規律,並關注運算定律的形式化表達,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模型思想。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 小學四年級簡便運算: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解題方法介紹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乘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即a×b=b×a。9×8×125 想:先觀察數的特點和運算的特點,1、是乘法算式,因此想能不能運用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2、看到125,就先找有沒有8,題目中有8,因此把125和8湊成整千,得1000,因此把它們兩個結合,運用乘法結合律.
  • 談談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一個重要的運算定律,是小學數學重要的教學內容。
  • 合理使用乘法交換律及結合律,實現簡便運算
    九九乘法表乘法的簡便運算的原則是我們儘量找到一個因數是不是10或100的倍數。交換律一些算式中兩個相乘的數,可能並不是整十整百,比如說:99×88=?。我們看一下,99和100非常接近,我們直接把99當作100,等下再減去一個88。
  • 雜談 · 分配律
    具體解釋為:一法,科學計數法;二新,數軸與絕對值;三數律,相反數、倒數與近似數;交換律、結合律與分配律.五大運算,加減乘除與乘方.本文主要雜談其中用得較多的「分配律」. ……運算律在運算中有重要作用,它是解決許多數學問題的基礎.事實上,分配律小學已經學習過,進入初中後,將數的範圍予以拓廣應用而已.
  • 扒一扒「運算律」
    加法等四則運算是從實際問題引入的,由實際問題或幾何意義很容易接受並承認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反過來,又把運算律作為簡便運算的工具。這就是教師對於數的運算及其運算律大致的教學理解。這裡有幾個問題值得深入思考(或者說是好奇心促使我們思考):第一,這些看起來沒有任何疑義的教學程序,為什麼會產生?首先是數學哲學觀,或者說是態度。面對上述問題,無非是兩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