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研究170件文具,出書賣出4萬本:孩子跟隨興趣會有多大成就

2020-12-14 兜媽愛叨叨

孩子暑假該做什麼?有調查顯示,在這個暑假,有近七成的家庭都會給孩子安排各種暑假培訓。

兜媽的朋友敏敏在朋友圈裡發了孩子的暑假課程表,不僅周一到周五安排了語文、數學、英語的培訓班,周六和周日的晚上還有鋼琴課。

孩子的暑假可以說是「十分充實」了。

兜媽也能理解,就算是在暑假,孩子的學習也不能放鬆,不但要鞏固上學期的內容,還要預習下個學期的知識。

但是,除了學習和培訓班外,孩子們的暑假還應該有什麼呢?

日本的自由研究是什麼?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把視角放到其他國家,家長們也許能發現更好的答案。

7月份,日本有個才上3年級的小女生,認真對媽媽:「暑假不就是用來看電影的嗎?」

媽媽發現女兒很想看電影,就決定和女兒一起,每天看一部電影,並且把這項活動作為一個研究課題,每看一部,都要做一個影評。

媽媽和女兒會分別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畫出來,再發到網上。

在短時間內,就有近23萬人表示喜歡母女倆的研究,並為她們點讚。

在日本學生的暑假中,有一項開放性的作業,叫做自由研究,完全由學生自己確定研究主題,去發現問題,並觀察、調查、實踐。

除了看電影外,還有的孩子會去研究文具,鑽研昆蟲,製作手工等等。

有位日本小學生山本健太郎,他對170多件文具進行研究之中,做了一份詳實的報告,甚至還被出版成書了呢。

健太郎同學和同學們玩了「彈飛橡皮」的遊戲,於是開始研究不同種類的橡皮極其性能,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又愛上了研究各種其他的文具。

在健太郎同學的研究中,他把文具的特點,和使用後的感受,全部記錄在本子上,還配上了插圖。

比如某種自動鉛筆,健太郎同學會繪製圖案,並配上文字:不需要把筆芯按出來就能寫,使用時會有少許鈍感,但在描繪細微之處時很方便!

不僅如此,健太郎同學還對文具做了綜合對比:文具的價格如何,哪種筆著色效果更好,哪種塗改帶用起來比較順滑······

這就是健太郎同學的自由研究的內容,看似「渺小而無用」,但卻是他的興趣所在。

健太郎同學一共繪製了100多頁的內容,還被出版成書,名為《文房具圖鑑》,意思是「文具使用寶典」,銷售後第一個月就賣出了4萬多冊,他也一舉成名。

這就是自由研究的魅力所在,由孩子的興趣決定研究的方法,並最終給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優秀結果。

為了做好一項自由研究,孩子要選擇感興趣的研究對象,花鳥魚蟲、風雨雷電均可。

接著孩子們還要制定研究計劃、查閱資料、進行調查等,研究之後,還要整理結果,做出一份研究報告。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長足的提升,而等到了開學,孩子們還要開一個展覽,展示自己的研究結果。而其中優秀的,會去參加整個地區的競賽呢。

有人甚至將這些自由研究的展覽,視作未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搖籃。日本近18年內有18人獲得諾貝爾獎,與從小學就開始的自由研究是分不開的。

如果能從小就發掘自己的興趣點,並為之努力,那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

有位13歲的男孩田上大喜,發現蚊子喜歡叮咬自己的妹妹。

為了找出背後原因,他利用自有研究的機會,在家裡養了兩三千隻蚊子,並經過了長達4年的研究,才發現,是妹妹腳上的細菌比較多,才導致的。

大喜同學的研究甚至得到了大學教授的好評,他也因此找到了未來目標,想要對蚊子、皮膚進行研究。

日本的自由研究活動,起源於100年前的「大正自由教育運動」,由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國芳倡導,鼓勵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興趣,走出校園,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而說到底,這項活動是讓孩子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去提升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親生體驗研究中去學習。

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國的孩子缺少了很多接觸外界、接觸自然,以自己的興趣為出發點的活動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不停地給孩子灌輸知識,為什麼不讓孩子在自由的研究中,形成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從而形成自己獨立學習的方法。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翅膀,飛上理想的藍天。

所以在這個假期,不妨給孩子一點時間,鼓勵他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也許孩子能給你一份驚喜呢!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研究160件文具後出書:日本有多重視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在國內孩子忙著寫作業、上興趣班、國內外親子遊時,鄰國日本一個小女孩,因為暑假忙著看電影,而引發了國外25萬網友的關注。 7月23日,日本有位小學三年級的女孩跟媽媽說:暑假不就是用來看電影的嗎?
  • 寧波兩位小學生出書新聞引熱議 孩子出書鼓勵寫作or拔苗助長
    其中,「寧波六年級小學生出詩文集《流年》」一文經新華社客戶端轉載,日點擊量一下突破了七十萬次,更是引來近900條跟帖評論。一時間,「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引起了多方關注及家長羨慕。可隨著新聞的發酵,也開始有不同聲音傳出:給孩子出書是出於鼓勵寫作,還是拔苗助長?新聞評論員楊朝清就金報文章專門寫了「用什麼心態看待『小學生出書』」一文,被新浪熱評等十多家媒體轉發後,孩子出書再度成為社會熱門話題。
  • 小學生有4種文具很「燒錢」,學生家長很苦惱,剛買完又要買
    對於小學生的家長來說,最頭疼的事情有兩個,一是輔導小學生寫作業,二是給小學生買文具。因為小學的學生還在學習的初級階段,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管理能力,因此就必須需要家長的監督。
  • 日本小學生寫了一本書,文具圈都震驚了
    不過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小學生就厲害了,不但寫了本書,還被文具屆大佬們奉為專業指導手冊,他就是火遍日本文具圈的《文具手繪圖鑑》的作者山本健太郎。山本健太郎本是一名很普通的小學生,白天上課,放學了就回家做作業。小學5年級的時候,他為了贏得班上「看誰能彈飛對方橡皮」的遊戲,而開始到處搜羅好用的橡皮擦。
  • 「小學生」出書22本(組圖)
    本版照片均為資料照片  13歲當上小學教師,15歲在上海《故事會》發表作品  今年夏天,即將退休的長沙市糧食局調研員胡永陽又出版了一本《書山有路》的書。完成作業的同時,胡永陽將這篇文章抄了一份寄給了上海的《故事會》,「我做夢也沒想到,這篇文章居然被發表了出來。」  15歲的師範進修生在上海《故事會》發表作品,這在當時的寧鄉是絕無僅有的事情。「我不僅在學校裡出盡了風頭,而且也從此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不過,可能也是因為這件事,在我畢業前一學期被寧鄉縣委宣傳部借去搞『社教』……唉,這是我第二次與畢業證書無緣啊!」胡永陽說。
  • 小學生眼中的文具有啥用?第3種文具很委屈,家長兒時也這樣做過
    接著用小刀切塊,有「手藝」的孩子會在橡皮上作畫、雕刻、用來扔同學玩。 4)修正液、修正帶變成畫畫工具 同樣作為「改字」神器,修正帶修正液都很常用,在使用過程中孩子們似乎有了新發現。
  • 讓興趣突破識字的障礙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語文識字興趣的培養探究
    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由於學生自身缺乏使用漢語的機會,父母的無意識培養以及教師自身採用的單一教法,讓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生在學習漢字時產生嚴重的畏難心理,導致學生出現不願意學習漢語,學習興趣不高的現狀。該如何培養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的語文識字興趣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重點研究工作。本文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識字教學現狀為出發點,並對識字興趣的培養措施作出了相關探究。
  • 別樣的「閱讀嘉年華」:小學生都出書了!還辦了書展
    2018年6月4日-6月12日,上海市黃浦區蓬萊路第二小學展出了99位小學生創作的67本圖書,這些書均由學生手繪、原創,由學校印製出版,單本印數達到1000冊。其中,《魔獸使者》、《星球環遊記》、《植物城奇遇記》等8本圖書組成的《蓬萊小鎮之魔法小書店》套書已經由學林出版社正式出版,另有8本組成的《蓬萊小鎮之魔法小書店2》套書也即將在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發行。
  • 日本小學生繪文具圖鑑走紅 介紹160多種心儀文具
    近日,日本一名小學6年級男生完成的一項暑期「自由研究」作為圖鑑出版,圖鑑中介紹了他所心儀的160件以上的文具。「性能卓越」、「重心低所以寫起來很順手」等明確獨到的解說,也引起了文具製造商們的注意。
  • 李蓬國:三年級小學生研究腫瘤獲獎,真能激發科學興趣?
    無獨有偶,7月14日,有網友發現,來自湖北代表隊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兩名小學生因為研究「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榮獲小學組三等獎。記者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上看到,該項目的成員為兩名小學生,一名小學5年級,另外一名小學3年級。記者聯繫了湖北省科協青少年創新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在家長或者導師的幫助下,孩子獨立完成的作品都可以,比賽的目的還是為了激發孩子們對於科技的興趣。
  • 李蓬國:三年級小學生研究腫瘤獲獎,真能激發科學興趣?
    雲南昆明一名6年級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的作品參加全國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一事,引發社會關注。無獨有偶,7月14日,有網友發現,來自湖北代表隊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兩名小學生因為研究「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榮獲小學組三等獎。
  • 小學校門口文具店賣電子菸給小學生,當家長的你知道危害有多大嗎
    穿著校服的小學生,站在校門口「吞雲吐霧」,這一幕讓家長驚心,卻引起了不少同齡孩子的圍觀。河南衛輝多名家長稱,第六完全小學附近兩家文具店賣電子菸給小學生,20元至25元一根,一個班發現10餘學生都有購買。家長怒斥文具店毫無底線,擔心影響孩子健康,盼重罰。衛輝市工商局回應,正在調查中。
  • 現在的文具太高級了!假如有這套電動文具,你會給孩子用嗎?
    曾幾何時,我們還在用鉛筆刀削鉛筆,假如不夠注意的話,還可能會削破手指。後來有了轉筆刀,終於不用再懼怕被鉛筆刀削到手了,別的同學卻用上了手搖式轉筆刀。 那麼,給小學生削鉛筆能不能變得更自動化一些呢? 有家長在網上曬出了好朋友送給自家孩子的電動文具套裝。
  • 文具店20塊錢賣電子菸給小學生,有的孩子已上癮!
    文具店20塊錢賣電子菸給小學生,有的孩子已上癮!據了解,事情發生在河南省。有不少家長爆料稱,孩子學校附近有兩家文具店在售賣電子菸,而且還賣給了學生,一支電子菸的價格大概在20到25元之間。老師首先是發現班級裡有十多個孩子都在抽,於是趕緊聯繫家長到學校來處理,而後發現整個學校抽電子菸的並不在少數。據學校的老師表示,現在已經有孩子開始上癮了。
  • 有種「燒錢」叫小學生文具,這3種轉頭就沒,第三種據說學霸最費
    同時作業本的使用率也是最高的,不過當孩子讀1-3年級時,孩子總是會在作業本上胡寫亂畫,導致作業本消耗的快。 等到孩子3-6年級的時候,作業本會因為「罰寫」而消耗的快,並且作業本的消耗並不單一,從數學到語文,從語文到英語,在到圖畫本,作業本的消耗不僅是最快的
  • 文具越來越高級,你會給孩子買嗎?
    前幾天,「現在的文具太高級了」上了微博熱搜。有網友發了一段小學生寫作業的視頻。視頻中,從鉛筆刀到橡皮擦再到桌面清潔,小學生各種電動工具一應俱全。而這些工具大都會發出嗡嗡嗡的電刷聲。有網友評論說:現在的孩子寫作業這麼熱鬧嗎?聽聲音還以為在工地上班! 徐州的孩子們都在用什麼樣的文具?
  • 文具店20塊錢賣電子菸給小學生,有的孩子已上癮!
    文具店20塊錢賣電子菸給小學生,有的孩子已上癮!據了解,事情發生在河南省。有不少家長爆料稱,孩子學校附近有兩家文具店在售賣電子菸,而且還賣給了學生,一支電子菸的價格大概在20到25元之間。老師首先是發現班級裡有十多個孩子都在抽,於是趕緊家長到學校來處理,而後發現整個學校抽電子菸的並不在少數。據學校的老師表示,現在已經有孩子開始上癮了。
  • 文具店向小學生出售電子菸?保護孩子,從生活細節中開始!
    路邊攤、小吃店、小賣部、文具店……這是所有孩子在上學期間必會光顧的場所。對於孩子們來說,這些地方是他們的快樂來源。放學之後,跟朋友一起去逛逛,一塊兒選購小零食,或者買個同款的文具,足以讓他們暫時忘卻學習的煩惱。但這樣的小商店裡,卻隱藏著許多的隱患。
  • 小學生用筆芯太浪費,還有3種文具更「燒錢」,經常一買完就搞丟
    編 輯:柔山 小學生對於買文具這件事上,可是十分的熱衷,不只是在新學期要買新文具,平時也經常會逛文具店,家長問起上次買的文具,孩子們的回答基本都是用完了、找不到了。
  • 開學三大件花兩萬塊? 小學生豪購高檔文具不落後
    開學了,一位家長在為孩子挑選文具。記者盧政攝   有網絡調查顯示:為了準備開學,超四成學生花費過2000元 有家長感嘆負擔太沉重   今天起,學生大軍們開始新的一個學期。開學前,不少家長就卯足了勁給孩子配備齊各種學習用具、數碼產品……近日,東莞陽光網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四成的學生開學帳單已經超過2000元。   網友感慨,相較於三十年前的新學期,現在學生開學的花費竟漲了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