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龍亂鬥地頭蛇,2019印度手機市場混戰開啟

2020-12-16 百家號

來源:智東西(zhidxcom),作者:軒窗

印度市場正匯聚著全球的智慧型手機產業力量,無論是手機廠商抑或是供應鏈企業,悉數在列。在中國市場格局塵埃落地之後,變數頻生的印度市場成為了決定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格局的新戰場。

1月18日,小米一紙任命書砸下,宣布成立非洲地區部,同時對東南亞區域也進行了整合,希望2019年能在海外市場再下幾城。小米此番硬氣十足地掘地淘金,則是源於2018年在印度市場賺足了面子。

如果當下有人用「增速驚人」、「市場潛力巨大」,「人口紅利」這些詞描繪一個市場,不用懷疑,他指的一定是印度市場。

目前全球手機的發貨量放緩,中國市場日漸飽和。尚處於智慧型手機普及狀態再加上有著巨大人口紅利的印度,被行業公認為是繼中國之後的新生市場、潛力股。

無論是海外巨頭三星、蘋果,中國的華米Ov,還是印度首富都看上了印度手機市場這一塊大肥肉。剛剛邁入2019年,各方都不約而同地在2019年的工作計劃中在印度市場打上大紅勾,勢必要在印度廝殺一番。

1月4日,蘋果CEO蒂姆·庫克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未來將押注印度市場」。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則在內部的2019新年信中再次放話,表示「華為在2019年一定要乘勝追擊,再上一層樓,成為將來能夠存活下來的智慧型手機廠商中,最強的一家」。由此看來,今年華為必將在印度市場發起全速衝擊。

據路透社報導,三星將於本月底在印度首發Galaxy M系列的三款經濟型手機,並且這三款手機只能通過三星官網和亞瑪遜印度網站購買,售價則從142美元(約960元)至284美元(約1900元)不等。有報導稱這是三星市場份額被中國企業蠶食後,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步。

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電信公司信實Jio本月宣布將生產1億臺手機。

.....

那麼,印度市場到底是怎麼樣一個市場?智東西調查後發現印度市場與中國市場差別巨大,它既重要又複雜,既有全球各大廠商的角逐,也有本土玩家的崛起。同時,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印度手機市場的發展又與我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2019年印度智慧型手機增幅12%

目前,無論是智慧型手機廠商還是電商都在心心念念著印度市場。在消費電子領域,出貨量是衡量廠商們市場表現的一個極為重要指標。人口基數龐大的印度,自然成為了廠商們關注的重點。

▲印度人口預測曲線

印度目前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據World Population Review數據顯示,目前印度人口達13.6億,而中國的人口為13.9億。

雖然目前中國人口總數仍是世界第一,但可能很快就不是了。當前,印度人口的增長率是1.11%,而中國僅為0.39%。據預測,到2024年印度人口總數將超14.38億,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數最多的國家。

不過,人口基數並不能成為衡量市場潛力的全部指標,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據2017年數據顯示,印度的智能機滲透率(當地使用智慧型手機人口佔當地總人口數的百分比)較低僅為22%,也就是說印度尚有10億多人未使用智能機!10億人的市場有多大?10億可是佔據了地球總人口數近七分之一。

雖然人口眾多,但在大部分國人的印象中,印度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印度的經濟情況到底如何?印度到底有多少人口能買得起智慧型手機?我們不禁要在腦子裡劃上一連串的問號。

▲印度近5年來的GDP增長走勢圖

上圖是印度近5年來人均GDP增長走勢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目前印度人均GDP總數還處於較低階段僅為2020美元,但整個增幅非常快,2013年時印度人均GDP只有1452美元,5年來印度人均GDP的增速是非常快,平均每年增長113.6美元。

當前,全球經濟都處於增長放緩狀態,我國也進入了經濟新常態時期。而印度經濟增速近年來則讓大家有目共睹。據印度公布的數據來看,印度2017年經濟增長率為9.3%,2018年前三季度印度國內GDP實際增速分別為7.7%、8.2%和7.1%(中國的數據分別是6.85、6.7%和6.5%),居於全球第一。

正如以上數據所顯示的,印度市場雖然整體規模大,但貧困人口較多,因此印度手機市場目前仍以功能機為主力。不過,印度市場的功能機相比於中國市場當年的功能機可要高端許多,從系統到應用生態都非常的完善,用戶的口碑也非常不錯。

據研究數據顯示,目前印度佔據了全球十分之一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同時市場以兩位數速度增長。其中,智慧型手機在印度市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12年印度的智能機僅佔12%的市場份額,五年之後印度的智能機銷量已經與功能機持平。在2018年第三季度,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整個手機市場的一半,其中,前五大品牌佔據了智慧型手機市場77%的份額。

據IDC數據顯示,在2018年第一季度,印度手機市場中智能機由小米和三星佔據著超55%的市場份額;在功能機領域,Reliance、三星、Transsion則佔據著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

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小米在Redmi 6系列和線下渠道擴張的推動下,創下了印度有史以來最高出貨量。三星創紀錄的出貨量則來自J系列,J6和J8的需求仍然強勁。除此之外,三星還推出了Android Go版,Galaxy J2 Core,在低於100美元的細分市場中提供了急需的產品。

2019年將是智慧型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中競相角逐的關鍵一年。

據Counterpoint和CyberMedia的數據預測,2019年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將增長12%,出貨量預計將達1.6億部(2018年為1.5億,2017年為1.34億),成為全球唯一增長的主要智慧型手機市場。

印度手機市場十年變遷史

雖然,中國品牌在印度全面鋪開是從最近兩年才開始的。不過,印度手機市場的蓬勃發展則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在過去的20多年裡,印度手機市場可謂增長迅速。2000年時,印度移動用戶僅有200萬,到2012年印度已經有9.39億的移動用戶。手機銷量方面,2003年底印度手機僅有1750萬,到2012年印度市場手機銷量總計2.21億部。

2008年印度手機市場還是諾基亞和愛立信兩強的天下。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印度移動通信產業開始有了繁榮的基礎:印度政府降低了通信服務的稅務負擔,降低了外企的準入門檻。美國電信運營商AT&T見機行事,順著這股東風成為第一家獲得在印度自由經營許可的外國電信公司,這也標誌著印度移動通信產業即將迎來繁榮。

此時,原本從事於IT行業的印度本土企業Micromax準確地捕捉到了市場風向的變動,開始殺入手機市場。由於價格優勢,一經推出Micromax就佔據了4.1%的市場份額,也正是它在率先在印度挑戰諾基亞的領導地位。據IDC數據顯示,2010年印度本土製造商只佔據手機市場0.9%的份額,而在2012年這一數字是33%,僅僅用時兩年。

在2016年之前,印度手機市場掌握在印度本土手機廠商手中,Micromax是印度最大的本土手機製造商。

▲數據來源:Statista 2019

2013年第一季度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前五名分別是三星、Micromax、Karbonn、諾基亞、索尼。

2014年三星、Micromax、Karbonn仍然是印度市場的主力,諾基亞從第二季度開始落榜。與此同時,摩託羅拉取代了諾基亞,衝進印度手機市場前五。有趣的是,在2014年第四季度小米剛剛衝進印度時,就曾以4%的市場份額殺入印度市場前五。

2015年的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主要玩家有三星、聯想、Micromax、Lava、Intex,2016年Reliance Jio取代了Lava的地位。

從2017年開始,中國手機廠商開始大力進軍印度,小米、OPPO和vivo、聯想與三星佔據了印度市場的前五名。進入2018年後,聯想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小米則一路勢頭強筋,從2017年第三季度以23.5%的市場份額與三星打成平手,隨後則一直與三星在前兩名上較量。

從目前看來,在全球頭部的智慧型手機廠商中,三星佔據著決定的市場優勢,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三星在印度市場走得非常穩。無論是摩託羅拉、諾基亞還是蘋果、印度眾多本土企業都沒有撼動三星在印度市場的優勢和地位。

雖然小米在印度市場一路披襟斬棘,在出貨量上足以與三星相較量。但從目前來看,小米也只是從其他廠商嘴裡分肉,三星在印度市場的品牌影響力依然非常強勢。

中國手機廠商可以在三年時間讓三星從中國市場雪崩式潰敗,但為什麼在印度市場卻如此之難?相比於中國市場,印度市場是十分複雜的,要考慮到宗教、民族、語言等諸多因素,甚至有業內人人士戲稱,很難將印度視為是「一個」市場。

雖然智慧型手機在印度市場發展迅速,但目前功能機依然佔據著印度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

一邊印度的智能機市場在不斷洗牌,另一邊,印度的功能機市場也上演著「新人換舊人」的橋段。

據谷歌一項研究顯示,印度未來有2億網際網路用戶,目前主要使用2G服務,是最龐大的目標用戶,分布在二線以下的城市和農村,而這裡正好是功能機的黃金市場。

印度目前入門級的智慧型手機售價約為3500盧比(約330元人民幣)。相比之下,40%的功能手機用戶所使用的產品價格低於1000盧比(約90元人民幣)。晶片、屏幕加上存儲器佔到手機成本的60%,如果依次計算,可想而知印度的入門機功能相當有限。因此,即便是印度市場的功能機用戶也有著強大的換機需求。

2017年第一季度,三星在印度的功能機市場佔25.4%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而一年之後,三星、Itel等幾家的市場份額逐漸被一個「後起之秀」蠶食,它就是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智慧型手機Jio Phone。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信實Jio以35.8%的份額奪得印度功能機市場第一名,從0-35.8%,Jio Phone僅用了一年時間。

目前印度有5億功能機市場,Jio Phone也將目光鎖定在了這5億人身上。不久前,有印度媒體報導稱,信實Jio正與美國合約製造商偉創力談判,擬在當地生產約1億部手機,他們希望與還在使用功能手機的大部分用戶籤約,來迅速提升其市場份額。除了銷售手機外,Jio Phone已經開始在軟體層面進行布局,在手機生態領域將於印度智慧型手機品牌進行全面競爭。

此前,市調機構DIGITIMES Research表示,功能機Jio Phone在2018年的出貨量有望達到2500-3000萬部,成為全球第十大手機品牌。

全球智慧型手機頭部勢力決戰印度

目前,全球手機廠商都在印度市場發力,無論是三星、蘋果等海外手機巨頭,還是華米ov這些中國手機市場崛起的力量,還是近年來崛起的一些新生力量。而毋庸置疑的是,印度市場正在匯聚全球手機領域的力量,從手機廠商到供應鏈,再到開發者生態,這將是一場智慧型手機產業鏈全面的競爭。

智東西此前曾發文探討過,中國廠商在印度市場的混戰(中國手機廠瘋狂瓜分印度!五大門派血戰到底,全球格局即將改寫)。

1、三星——5年穩坐印度市場頭把交椅

雖然三星近兩年在中國市場實力,但從全球來看,三星仍是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的第一名。三星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僅剩下0.8%的份額,還能位列全球第一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三星在印度市場佔據著絕對優勢。

三星從1995年進入印度市場,無論是在智能機還是在功能機領域,三星都位列前五名。縱觀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5年來的發展史,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三星2013-2018在印度手機市場佔據著20%以上的市場份額,並且5年來整個數據相對穩定。

雖然,目前小米的出貨量足以在印度市場與三星進行對比,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小米增長的市場份額搶自其他手機廠商,並未從三星嘴裡分出多少肉。

不過,從2017年開始,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開始強力攻擊印度市場後,三星也感受到了危機。有數據顯示,2018年三星在印度市場的總營收為6106.56億印度盧比(約合87.67億美元),較前一年5551.19億印度盧比增長10%,但是淨利潤下滑10.7%至371.27億印度盧比(約合5.33億美元)。

從近日,三星在印度市場的動作來看(本月底在印度首發Galaxy M系列的三款經濟型手機),三星似乎不會重蹈中國市場的覆轍,畢竟印度市場是三星捍衛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老大地位的關鍵一戰。

而在功能機領域,三星已受到了印度本土企業Jio Phone的強烈衝擊。2017年第一季度時,三星在印度功能機市場佔據25.4%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而僅僅一年之後,三星在印度的功能機市場份額就降到了9.8%!當然,對於Itel(傳音旗下的一個品牌)、Lava等印度功能機市場的幾個重要玩家來說,Jio Phone帶來的衝擊都是在災難性的。

2、蘋果——未來押注印度市場

2018年對蘋果來說非常不順,無論是被曝的新款iPhone銷售不佳,還是與高通之間曠日持久的專利爭奪戰以及動蕩的股價都對庫克提出了考驗。

1月4日,庫克在接受CNBC採訪時,不僅回應了iPhone銷量下跌的問題,還明確表示未來將押注印度市場。作為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領軍者,蘋果手機在全球的絕大多數市場中都是處於領導地位的。但是在印度iPhone卻總是不溫不火。

據國際知名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蘋果2018年在印度銷售了約240萬部iPhone,僅佔市場的2%,2017年這個數字是320萬部,一年時間蘋果在印度市場不進反退。

由於定位高端售價高,而印度市場總體消費水平較低,蘋果在印度市場一直沒有打開銷量。據路透社報導,新款iPhone XR在印度售價為76900盧比(約合1100美元,7500元人民幣),而印度人均年收入約2000美元(13700元人民幣),這就意味著對一大部分印度用戶來說,要大半年不吃不喝才能擁有一款iPhone XR。因此,大部分的印度人民對蘋果不買帳也是理所當然的。

庫克一直強調印度市場的重要,並打算在印度市場複製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不過,除了高端定位在印度市場水土不服,在政策方面,蘋果的調性也不可避免和印度市場有所摩擦。

據了解,印度政府要求手機廠商強制安裝其研發的一款防騷擾軟體「DND」(「別煩我」的簡寫),該軟體的接入會暴露用戶的通訊錄,簡訊、通話記錄等隱私數據。這與一直強調注重隱私數據保護的蘋果理念相違背,因此蘋果拒絕了這一要求。蘋果的這一決定甚至引來了印度監管機構的警告:6個月內不滿足政府要求,就將所有iPhone退網!這也導致了蘋果在印度市場的生存步履維艱。

不過,2019年剛一開年,印度就公開表態將押注印度市場,看來將在印度市場大發力,那麼蘋果會不會降維打擊呢?

3、小米——三年時間迅速崛起

目前,小米在印度市場擁有了可以和三星相匹敵的市場份額,2018年二季度,小米更是以29.7%的市場份額超越三星成為在印度市場份額最高的手機廠商。

小米於2014年7月進入印度市場,2014年第四季度,小米的銷量還曾以4%的市場份額,擠入三星、Micromax、Karbonn、摩託羅拉幾大手機廠商主導的前五名。而從4%躍升到印度市場的第一名,小米用了三年的時間。

不過,小米在印度市場的快速成功,一方面得益於小米手機售價較低,小米在印度市場的主力是主打中低端市場的紅米系列,比如在2017年印度智能機市場 TOP 10機型中小米的紅米Note4和紅米4是印度市場銷量最高的兩款產品。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小米在印度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布局。

首先是任命印度人馬努·傑恩為小米印度分公司的總經理,負責小米在印度的事項,可以說與鄧小平爺爺提出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免去了中國管理者因為不了解印度國民習俗而產生不必要的摩擦,另一方面也讓整個團隊的溝通更加順暢和高效。

其次,為貼合印度手機用戶的需求,小米還設計了獨特的印度版作業系統、增設了印度鐵路一卡通等功能。

第三,在營銷方面,小米也砸下了重金,2015年小米為了迎合印度手機用戶習慣通過報紙來獲取信息的方式,花費了30多萬美元買下了印度歷史最為悠久的英文報紙《印度時報》的頭版做廣告宣傳。

第四,在中國的生態鏈布局大獲成功讓小米食髓知味,並試圖將其複製到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充分挖掘其龐大粉絲群的效益。目前小米正在以手機為用戶入口,在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淨水器等家電領域進行規劃和布局。

第五,小米印度正在邀請更多的智慧型手機零部件供應商在印度投資,從而繼續擴大生產的本地化。

第六,雷軍在2017年年底宣布的10億美元資金,到目前為止,小米已在印度投資了10多家初創企業。據了解小米還計劃在未來5年內,向印度的100家初創企業投資10億美元,創造一個圍繞智慧型手機品牌的應用程式生態系統。

日前,小米剛剛宣布將紅米品牌獨立,宣布小米品牌將專注高端市場,而紅米將死磕性價比。那麼未來紅米專注印度市場也不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雷軍此次力邀全權操盤紅米的原金立副總裁盧偉冰,此前就負責金立的海外市場,其中就包括了印度市場。

隨著紅米品牌從小米內部獨立出來,2019年在盧偉冰操盤下的紅米將在印度市場又將搞起哪些風浪呢?

印度本土企業捲土重來

雖然,近兩年來印度本土手機廠商受到了中國手機廠商的衝擊,不少曾在印度市場風生水起的本土企業已經聲式日微。但手機畢竟是發展較為成熟的行業,隨著印度整體經濟發展的增長,同時受政策驅動,海外企業想賺錢則不得不在印度建廠,這也將促進印度手機產業鏈能力的提升。加之印度的軟體人才充沛,印度本土企業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近日,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電信公司信實Jio就宣布將生產1億臺手機,而JioPhone僅用一年時間就衝到了印度功能機市場的第一名,也說明了印度本土企業捲土重來的實力。

1、曾經的傳奇——Micromax

Micromax是印度本土著名手機品牌之一,2008年進入到移動手機領域,同時它也是全球第十二大的手機製造商。和很多中國本土品牌一樣,Micromax進入市場的殺手鐧就是低價,當時Micromax最便宜的機型僅僅15美元(約100元人民幣)。

不僅價格低廉,Micromax顯然比其他品牌更了解印度市場,這一點充分的體現在了產品之上。

比如,由於民族眾多語言體系也十分複雜。大多數海外手機品牌只支持印地語和英語,但Micromax做到了支持20多種印度語言。Micromax了解到當時印度一些地區用電並不方便,便推出了電池容量極大的機型。知道印度人民喜歡歌舞,就推出適合播放影視內容的大屏手機。

通過生產創新本土化且價格實惠的產品,Micromax在一些國家建立了領先品牌地位。很快,Micromax的市場佔有率就超過了外來品牌,甚至一度達到了22%。在2013年、2014年左右,Micromax曾一度躋身於全球出貨量前十的手機品牌之列。

不過,Micromax並不是自己生產產品,甚至連方案整合商都不是,而是採用的其他廠商代工的形式。Micromax主要通過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及韓國的代工廠生產手機,像金立、酷派這樣的中國品牌都曾給Micromax做過代工。對於Micromax當年的成功模式,一位負責人後來透露說,「只需要僱傭了12名研發人員,並使用來自中國的現成技術,研發出的手機可以安裝多張SIM卡,就非常符合印度人的需要。」

2016年,隨著中國品牌進攻印度市場,Micromax與失去了昔日的輝煌。目前,Micromax的智慧型手機主打大屏和拍照,其旗下的Canvas系列出貨量增速最猛。2018年11月,Micromax還與中國晶片企業紫光展銳進行合作,目標是生產價格在100美元以下的智慧型手機。

2、Jio Phone——印度本土功能機黑馬

幾日前,有印度媒體報導稱,信實Jio正與美國合約製造商偉創力談判,擬在當地生產約1億部手機。信實Jio是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電信公司。

1億的出貨量,已可以清楚地看到Jio Phone的野心,不過印度首富的野心遠不止於賣手機這麼簡單。據了解,Jio Phone已經開始在軟體層面布局,很可能會在更廣泛的生態領域與智慧型手機品牌形成全面競爭。這對進入印度手機市場的中國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據Counterpoint的研究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印度功能手機市場翻番,而智慧型手機市場與去年同期持平。IDC於去年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印度功能手機出貨量為4400萬部,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9%,比智慧型手機多出1050萬部。

而從印度功能機的銷量增長,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Jio Phone的實力和野心。為什麼Jio Phone會有如此高的銷量,如此快的增長呢?

首先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較底的售價,Jio Phone是印度最暢銷的手機,但價格低於1500盧比。據裡昂證券估計,到2020年3月,Jio的用戶基數將達到4.14億,相當於印度14至80歲年齡段人口的45%。同時,對於近2.52億印度入網用戶而言,Jio Phone手機用戶未來的增量市場不容小覷。

與中國當年使用的功能機不同,印度功能機用戶並不是逐步從2G過渡3G再到4G的,對於大部分的印度功能機用戶來說,很多用戶是直接從2G升級到4G,甚至是一開始接觸手機就直接進入了4G時代。她們所使用的功能機也具有非常豐富的功能。

拿Jio Phone來說,它搭載了信實Jio自家的KaiOS系統。這一系統的主要特色是將基於 HTML5 的應用程式帶入非觸控設備,支持4G LTE、GPS和Wi-Fi,讓功能手機也能從專屬應用商店下載APP,使用者可以享受谷歌地圖、推特、Facebook、Youtube、WhatsApp等軟體服務。

更為重要的是,信實Jio順勢推出了自己的網際網路服務,從社交、電商、支付、影視影音到新聞網站等,都能從信實Jio的服務上得到滿足,而這些服務所產生的流量也全部免費。

此外,信實Jio還在內容方面大下力度。不久前它們剛與迪士尼印度籤署了一項長期內容協議, 根據協議,Jio Cinema將在主頁上開設一個迪士尼品牌專區,在其平臺上提供迪士尼的內容,內容涵蓋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和盧卡斯影業等品牌的電影、動畫、連續劇和短片。

Jio Phone亮出的成績單也非常吸引人。有數據顯示在Jio的2.52億用戶中,平均客戶參與度高達每天290分鐘,月平均視頻消費15.4小時,月平均數據消費量為10.6GB,用戶習慣已經養成。信實甚至表示,該公司的4G功能手機的用戶「在網際網路和應用程式上花費的時間,比智慧型手機用戶更多」,「Jio Phone上使用的語音指令數量,現在超過了智慧型手機五倍」。

Jio在印度手機市場的渠道下沉的非常徹底,信實零售坐擁7500家實體連鎖店,是印度最大的實體零售連鎖店,它旗下的「信實數碼」,則是印度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此外,小型的Jio商店在農村市場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可以說,在內容體驗上,功能機Jio Phone並不輸智能機,而憑藉著信實集團這顆背後大樹,Jio Phone在印度市場擁有著「地頭蛇」般的絕對優勢。

誰能笑傲新德裡?

雖然,印度與中國的人口規模相近,手機普及度也與5年前的中國手機市場類似,但印度市場比中國市場複雜得多。像LG、索尼、HTC等國際巨頭,仍在中國市場鎩羽而歸,最終不得不宣布退出。叱吒智慧型手機行業的蘋果在中國市場旗開得勝,但在印度市場卻屢屢碰壁。

借鑑眾多手機廠商在中國市場失敗的經驗,抽象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本地化不夠。而在印度手機市場,手機廠商們面對的挑戰會更多,如果想要在印度市場勝出則必須關注三個方面:本地化運營、把握印度用戶需求、性價比和多價位系列。

如何做好本地化?對於外國公司來說,想要在印度做好本地化,必須藉助印度本土員工的力量。比如小米就任命了印度籍的總經理來管理印度公司,這是一個相當明智的做法。幾年前,某家廠商由於管理者不了解印度文化就因一個小失誤,導致印度員工集體罷工,這種情況是得不償失的。

消費電子產品整體的變化趨勢是,不再是單一的向著用戶售賣產品,而是更強調廠商和用戶的強互動。把握用戶的需求在任何一個市場都至關重要。每一個市場的用戶都有其不同的特徵,尤其在印度這樣一個人口構成複雜的國家,不同的特徵表現的更為明顯。因此,把握印度市場用戶的需求成為了手機廠商的必修課。

正是由於印度市場自身多元化的特性,多價位產品系列或者多品牌戰略在印度市場也尤為重要。此前,GfK的一位研究專家曾告訴智東西,印度屬於兩極分化的市場,結構呈兩端多中間少的沙漏型。這也就是說,印度貧富差距懸殊,高端和低端產品更具市場空間。

從目前來看,印度市場正匯聚著全球的智慧型手機產業力量,無論是手機廠商抑或是供應鏈企業,悉數在列。在中國市場格局塵埃落地之後,變數頻生的印度市場成為了決定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格局的新戰場。

毫不誇張地說,誰能笑傲新德裡,誰就將笑傲未來的智慧型手機市場。

結語:搶灘印度市場之戰打響

隨著中國智慧型手機更新換代潮的退卻,手機廠商在中國市場的廝殺已告一段落。而被智慧型手機行業譽為「下一個中國」的印度成為了玩家們廝殺的新陣地。無論是三星、蘋果,抑或是華米ov等中國市場崛起的新貴,都在卯足了勁衝擊印度市場。

縱觀印度手機市場發展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到,與中國市場一樣,印度市場也經歷著玩家的更迭。對印度來說,後勁十足的人口增長帶來的影響是用戶群體的年輕化,如何抓住印度年輕群體的需求,決定著手機玩家在印度能走多遠。

到底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還是「強龍難壓地頭蛇」,紛繁複雜的印度市場給這一切都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相關焦點

  • OnePlus佔2019年印度高端手機市場三分之一份額
    據外媒報導,在過去的2019年裡,OnePlus(一加)成為印度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第一的品牌,佔據著印度三分之一的高端手機市場份額。據悉,OnePlus2019年在印度的出貨量達200萬部,較去年增長了28%。
  • 哪怕是「強龍」也別去鬥那「地頭蛇」
    雖然謝孟偉一頭撞死在「傻根」人設的南牆上,但是也有人能夠及時吸取教訓,從頭再來,他就是最近剛剛崛起的快餐店漢堡王,幾年前漢堡王在國外可以算得上和麥當勞肯德基齊名的快餐店,但是由於競爭的需要,漢堡王開始做市場調查,希望能夠得到戰勝對手的方向,而市場調研顯示,很多市民都希望能夠得到「更快」的快餐體驗。
  • 印度手機市場硝煙再起,2020年群雄逐鹿,誰與爭鋒
    過去的2019年,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而與此同時國外市場的較量,也非常激烈。根據著名的調研機構發布的2019年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顯示,印度手機市場在2019年也展開了一輪大的洗牌。1、數據顯示2019年印度手機出貨量達到了1.58億臺,同比增長了7%,在全球手機銷量下滑的情況下,印度的手機銷量逆勢上漲,這是國產手機出海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印度是一個增量的市場。
  • 安寶樂再獲融資,老人鞋市場開啟混戰模式
    圖片來源:安寶樂官網截圖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銀髮經濟」的不斷發展,老人鞋正在成為眾多企業扎堆入局的風口,整個老人鞋市場開啟了一種混戰模式。而在在市場無限增長的同時,其背後的問題也日漸凸顯。對於背後的原因,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的採訪時表示,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龐大的老年人口為「老人鞋」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市場空間。此外,在老人鞋品類瘋狂發展以及足力健老人鞋在銷售額、利潤不斷攀高的背景下,類似於安寶樂之類的企業跟風入局,搶佔市場份額。
  • OPPO針對印度等市場推4G手機,90Hz屏+5000mAh
    雖然現在已經開啟5G時代,但是還有許多國家等地區沒有開始建設5G。各家的手機廠商都在致力於5G手機的研發,但是今年4G手機市場還是有很大的空間,特別是一些還沒有建設5G的國家和地區。針對這些國家沒必要推出5G手機,推出4G手機還更有利潤空間。
  • 中國手機廠商逐鹿印度市場,華為手機將用機海戰術追趕?
    筆者曾在前文有過多次解讀分析,簡單概括即為印度市場目前的情況和幾年前的中國市場類似處於巨大上升階段,消費者對於智慧型手機的需求量很強。基於此,小米、OPPO、VIVO、華為、聯想,甚至一些小眾手機廠商如一加手機等在印度也都活的尤其滋潤。
  • 信實將與 vivo 等廠商合作為印度市場推出 4G 手機
    眾所周知,這半年來印度市場對於中國手機廠商可能並沒有之前那麼友好。根據消息,印度首富旗下的 Reliance Jio 公司正計劃與 vivo 合作,將很快在印度推出獨家可用(鎖網)的 4G 智慧型手機,以吸引沃達豐 Idea 和 Bharti Airtel 等對手的 2G 用戶。
  • 一加公布全球手機銷售情況 印度市場排名第一
    其中,一加在印度市場高端手機銷量排名第一。一加公布全球手機銷售情況 印度市場排名第一除此之外,一加在西歐高端手機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同時,一加還入圍了《BrandZ 中國品牌出海50強》榜單,排名第八。在國內市場,一加也創造了多個傲人成績。截至目前為止,一加手機入圍旗艦級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7年時間。根據京東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1日,一加8 Pro在5000元至5999元價位高端5G安卓手機銷量排名第一;一加8系列全網銷售額一分鐘破億。
  • 強龍能否壓倒地頭蛇?
    若強龍落戶西安 能否壓倒地頭蛇?我們先來說說"SKP」這個項目名,北京SKP之所以全國聞名,起於北京SKP的原項目名稱「北京新光天地」,原是由臺灣新光三越百貨公司與北京華聯集團合以各持股50%的模式合資打造了北京新光天地項目,坐落在長安街東沿線大望橋東北角的新光天地,緊臨四環路,與京通快速路、地鐵主幹線相連,交通非常便利。
  • 強龍難壓「地頭蛇」,家樂福退出之後,又一外資巨頭玩不轉了!
    對於各行各業的外資企業來說,中國市場有著非常誘人的魅力,多數外資巨頭都想要來中國市場分一杯羹,例如當下的零售行業就是如此,外資企業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例如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零售巨頭一直在我國市場中馳騁。這些外資企業對於我國市場也是翹首以盼,期待著能夠賺到更多的財富。
  • 小米手機佔據印度市場第一,大量印度「米粉」正滾滾而來
    小米董事長雷軍曾經因為在小米4i的印度發布會上,大秀仙桃口味的英文,一句「are you ok?」成為了當時的亮點,而「are you ok?」被編成網絡神曲更成了千萬網友不斷熱捧的洗腦經典。而如今,雷老闆真的可以「ok」了,因為大批的印度用戶正成為「米粉」團體的中堅分子。
  • 小米常程再發快訊:印度市場雙第一,「手機+AloT」什麼來路?
    3月3日上午,小米集團副總裁常程又像往常一樣發布「每日資訊」:根據IDC報告顯示,2019年印度可穿戴設備市場中小米市場份額達48.9%,小米手機銷量28.6%為印度市場第一。這證明了小米的手機+AloT戰略在海外業務中也取得了成功。那麼,什麼是手機+AloT戰略呢?
  • 印度市場第二,俄羅斯增長1190%,vivo是如何佔領海外市場的?
    說到手機行業,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為國產手機品牌的成就豎起大拇指。vivo、華為、OPPO、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品牌佔據了國內80%以上手機市場份額後,先後開始了進軍國際的徵程,在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同樣是大放異彩。
  • LG官方確認LG G8X ThinQ手機在印度市場將不再隨附手機充電器
    據推特 @C4ETech 消息,LG 官方已經確認,LG G8X ThinQ 手機在印度市場也將不再隨附手機充電器。不過,這款手機的售價卻不像 iPhone 12 那樣高,該機在印度的售價只有 19999 印度盧比(約 1800 元)。
  • 印度手機支付市場:Paytm日薄西山 PhonePe迎頭趕上?
    來源:金融界網站周三有媒體報導稱,去年,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公司 (NYSE:WMT)斥資160億美元收購印度最大的電商Flipkart的控股權時,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沃爾瑪也獲得了Flipkart的子公司——手機支付公司PhonePe。
  • 小米把華為的海外市場搶了?在印度走紅、歐洲拿下一成市場
    廣東廣州,2019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小米5G+AIOT展區而眼下,小米在海外市場的強勁表現,則為這家企業在「地獄模式」的2019年裡,拼下了彌足珍貴的騰挪空間。除了手機,小米電視、小米穿戴設備等也在海外市場快速成長。此前小米國際副總裁Manu Kumar Jain表示小米電視已連續五個季度位居印度電視市場第一名,小米在印度穿戴設備市場同樣位居第一名。小米在印度有多受歡迎呢?
  • AppsFlyer:2019年Q2-Q3印度應用市場中國應用佔比降至38%
    然而這一局面在今年被打破,首先是媒體對「印度」這個出海市場的唱衰,包括中國企業撤離、變現遙遙無期等,AppsFlyer 發布的最新報告《2019 年印度應用營銷現狀報告(State of App Marketing in India 2019)》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現出了中國
  • 滴滴快的又投資國外打車軟體了,這次是印度地頭蛇Ola
    滴滴快的今天宣布,滴滴參與了印度打車服務商Ola的最近一輪融資,加入GIC、Falcon Edge、Tiger Global和軟銀等全球頂尖投資者的行列。 Ola成立於2011年,由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的 Bhavish Aggarwal和Ankit Bhati在孟買共同創立。Ola用戶可以通過網站、手機APP等進行打計程車、租賃車及機動三輪車服務。目前,Ola佔據印度超過80%的市場份額,擁有32萬輛車,服務網絡覆蓋100多個城市,提供包括英語和印度語在內的9種語言,日完成超過75萬次乘車服務。
  • 巴西免籤,印度放寬籤證,尼伯爾開啟直航,中國旅遊市場多重要
    那麼2019年情況如何呢?據中國外管局公布最新居民個人境外旅行消費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遊客在海外花費了1275億美元。02多國看重中國旅遊市場看到中國出境旅遊市場如此之大,越來越多的國家也是給出一些「便利」,例如:免籤!
  • 強龍制服地頭蛇,西門豹用了這三招!
    俗話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今天就讓大家欣賞一下西門豹如何略施權術制服一群地頭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