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那年,王旭東決定走出實驗室,在他的人生設想中,總得要做點能改變生活的事情。
在國網天津電力科學研究院,他找到了奮鬥的方向。他趕上了中國智能電網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致力於讓電網變得更加清潔可靠,老百姓用電能更便捷更智能。在他看來,智能電網是愛迪生發明電燈之後,電力科技進步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又一次巨變。
因為出色的創新能力,他被任命為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新成立的網際網路部信息處處長。在一個全新的領域當帶頭人,擅長搞研究的王旭東卻感覺有點找不到方向。
聽說公司啟動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以下簡稱「青馬工程」),王旭東報了名。一年的學習,他發覺自己漸漸跳出理科生的思維模式,在這個能源網際網路的大時代中找到了自己前進的小方位。
「我們希望能在基層培養一批有信仰的年輕人,因為信仰,他們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得偉大。」團天津市委書記王峰在這個天津市首家國企青馬工程開班儀式上,給這些來自一線的青年骨幹上了第一課,期待他們找到信仰的力量,點亮每一個平凡的崗位。
把青年中的先進分子選出來、培養好
這正是國網天津電力啟動青馬工程的初衷。這家擁有1.1萬名員工的企業,負責著整個天津市電網的規劃、建設和運營,與城市裡超過1562萬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廣大青年是公司事業的接班人,理應在學習踐行馬克思主義中當先鋒、做表率。」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亮對這些青馬學員寄予厚望。
該公司40歲以下的員工佔比47%。「國企中的青年是隊伍中最有朝氣、最有活力的群體,關係到企業的未來走向。」國網天津電力團委書記張冠男說,「我們希望激發出這些年輕人的活力和激情,讓他們成為有信仰的人,為企業邁向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道路上,注入青春力量。」
王旭東發現青馬班的同學裡不乏「明星級」人物,比如被稱為「帶電尖兵」的全國勞模黃旭。黃旭研究生畢業就來到帶電作業班,天天與鬥臂車、絕緣手套為伴,時時與10千伏架空線路打交道。幹著最苦、最危險的活兒,黃旭總是笑眯眯的從不抱怨,每次都能穩穩地完成各種搶修和重大保電任務。這位名校研究生在帶電作業崗位一幹就是十幾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國網工匠等獎牌和獎狀掛了滿牆。
國網天津電力黨委組織部幹部一處處長肖冬介紹,他們在選拔程序上,就嚴把高標準選才的「入口關」,「就是要把青年中的先進分子遴選出來」。
經過層層推薦和選拔,負責攻堅重難點工程的林立鵬、調控中心負責調度的仝新宇、做供電服務的張長勝等來自電力系統各個領域的崗位能手共40人,成為首期青馬班學員。
嚴格培訓計劃 打造全方位育人大課堂
不同於高校的青馬班,企業青馬學員的學習壓力更大。他們本就是各個崗位上的骨幹,日常工作繁重,加班也是常態,現在所有的休息時間又都被青馬班的學習和實踐課程佔滿了。
「能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肖冬坦言,這背後也必須有嚴格的制度保障。國網天津電力的黨委一把手親自統籌規劃,直接部署、推動落實,並專門成立了青馬工程領導小組,「為青馬工程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每個人必須完成620課時的系統培訓,課程內容由企業、黨校以及團天津市委共同研究打磨而成。國網天津培訓中心黨建培訓部副主任蘇仁雪介紹,理論培訓部分包括馬列主義經典原著研讀、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7個專題。
黃旭笑著說:「我對專業書籍特別感興趣,可一聽說要看理論書籍就頭大。」為此,課程體系突出了專課專師專學,特別注重理論結合最新時政和實踐,引導大家邊學習邊帶頭踐行時代楷模、改革先鋒的精神。
從硬著頭皮讀,到帶著大家一塊兒幹,黃旭覺得自己從這些看似艱澀的理論中找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反思,自己一直幹搶修工作,一心就想著怎麼讓操作更安全、更萬無一失,但現在,每一次搶修工作他會安排得更精細,既能保證安全,又最大程度減少對停電客戶的影響。
很多人都感受到了這種思考方式的變化。青馬學員們成立了「青馬班委會」,組建6個班級小組,討論彼此的收穫和心得,策劃學習活動方案。他們會在實踐鍛鍊環節,與公司領導和專業部室面對面探討企業發展,直面問題、找尋對策。
整個企業都在為青馬工程的培養打造全方位育人「大課堂」,創新和固化青馬工程常態機制。為了檢驗培養實效,還建立起評價考核保障機制。
點點「青馬」火種 匯聚成奪目的光芒
比考核分數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學員身上發生的真切變化。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和天津市的戰略合作協議,在建黨100周年時要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能源網際網路,這個艱巨的任務被命名為「1001工程」。
仝新宇主動承擔了今年「1001工程」中「最難啃的骨頭」——一個重要節點的系統線路切改工程,這影響到天津市一個區的電路結構,其中關係到地鐵站、防疫醫院、中高考考點等重要用戶。仝新宇帶著調度中心的黨員一起沒日沒夜地搶工,苦幹了一個多月終於完成了任務。今年,仝新宇被評為國網公司特等勞動模範。在他看來,青馬工程仿佛是一座燈塔,指引著自己奮鬥的方向。
青馬學員中年紀最小的王淑琪只有26歲,她畢業於天津大學,此前一直在營業廳當售電員。「在青馬班接觸到這麼多優秀的榜樣,我的思想也在改變。」今年疫情期間,她和其他青馬學員一道,堅守在保電現場、抗疫一線。
經過一年學習,40個青馬學員心中燃起了信仰的火焰。他們中湧現出全國勞動模範、天津向上向善好青年以及國網公司特等勞動模範、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最美國網人等先進典型,大部分人被委以重任;而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國網天津電力的22家基層單位自發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小青馬」培訓班。團天津市委計劃將國網天津電力試點的經驗向全市國企推廣。
首批畢業的青馬學員已經轉換角色成為「小青馬導師」,讓點點「青馬」火種,在更多年輕人中匯聚成奪目的光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