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章丘實驗幼兒園積極探索新時期的辦園理念,通過轉變觀念,打破幼兒園所和教師權威,突出家長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家長主動性,吸引越來越多的家長參與班級管理、課程建設,把家教「指導」變為家園「互動」,真正從家園「各育」走向家園「共育」,探索出家園共育的章丘實驗幼兒園模式。
讓家長成為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培訓,提升家長家教水平
「孩子馬上要升小學了,原來一直覺得在幼兒園學會的字不多,到了小學能不能跟上節奏,聽了老師的介紹後我才放心了。」6月28日,章丘區實驗幼兒園大班的小雅家長說。
眼看孩子要上小學了,小雅媽媽聽說不少朋友家的孩子在幼兒園時就會寫很多字,而自己的孩子寫字量有限,擔心孩子跟不上,所以著急起來。不過她並沒有擔心幾天,章丘區實驗幼兒園針對幼小銜接家長焦慮的情況,為全體大班學生家長安排了一場幼小銜接的「雲講座」。幼兒園先收集家長焦慮的問題,然後再根據這些問題安排了這場講座。
「以前不知道,原來幼兒園一直為孩子書寫做準備,平時幼兒園帶著孩子做手指遊戲,這些遊戲可以有效鍛鍊孩子的手指肌肉,對於將來孩子寫字非常有幫助,讓我恍然大悟。」碩碩爸爸說。
類似的講座,章丘區實驗幼兒園每學期都會開展多場,伴隨著孩子從入園到畢業的全過程。入園伊始,幼兒園首先舉行新生家長會,一方面要解決分離焦慮問題,另一面也把家長作為「新生」進行培訓,畢竟這些家長也是第一次面臨孩子入學的問題,引導家長如何面對與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分離。入園不久後,又舉行家園如何配合方面的培訓。
「家長雖然都是成年人,但是就如何做家長來說同樣也是學生,家長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章丘實驗幼兒園園長王敏舉了一個例子:「親子閱讀是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增長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作為家長如果只讀字,幾分鐘就讀完了,繪本的教育價值大打折扣。通過班級開展親子閱讀、圖書漂流、讀書沙龍等系列活動,家長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改變,學會了延伸閱讀,極大激發了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增進了親子關係。」
此外,章丘實驗幼兒園還經常邀請家庭教育方面的專家為家長開講座。「轉變家長的身份,是我們做好家園共育工作的訣竅,引導家長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既提升了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也融洽了家園關係。」園長王敏說。
讓家長成為合作者,發揮家長的能量,為幼兒發展增色彩
不久前,幼兒園返校複課,按照慣例舉行主題升旗活動,因為疫情原因,這次升旗儀式通過直播的形式開展。星期一一大早,兩位特殊的客人來到幼兒園,他們是援鄂醫療隊員,來自章丘區人民醫院的優秀醫務工作者——高迎和韓磊,也是幼兒園的優秀家長代表,前來助力我們的升旗儀式。他們介紹了援鄂抗疫的經歷,對孩子們提出希望並送上美好祝願。通過現場的互動,孩子們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
心間播撒下正義、夢想和希望的種子。
每次升旗儀式,章丘區實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異常興奮,因為他們還經歷過兩次特殊的升旗儀式。
一次是去年學習雷鋒日當天,齊魯理工學院的校園國旗護衛隊的大哥哥們來到幼兒園,護衛隊身穿禮服,腳踏正步,口號響亮,動作整齊劃一,讓幼兒園的小朋友看到了一次莊重的升旗儀式,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還有一次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李馨怡小朋友的爸爸來到幼兒園,給小朋友講了好多關於天安門升國旗的故事。李馨怡的爸爸曾經是天安門國家國旗護衛隊的一員,活動小朋友都投去了仰慕的眼神。
這幾次特殊的升旗儀式成功舉行,都得益於家長的作用。「類似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做交警的家長給孩子講交通安全,做醫生的家長給孩子講衛生保健,做氣象工作的家長給孩子講氣象知識。我們的家長中有很多領域的專業人士,在發揮他們專業領域的知識或者優勢時,他們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也是家長第二次轉換身份。」園長王敏說。
幼兒園小朋友朱朱的媽媽高瑋燁,是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很多家長遇到心理或者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就會詢問她。後來,她根據這些問題編發了十期課程,組織了家長訪談沙龍活動,並把這些資料分享到了家長群,引領家長們共同學習。
「家長成為幼兒園的合作者,發揮他們的特長可以有效補充幼兒園師資和專業領域方面的不足,同時激發了家長參與幼兒園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家園和諧。」園長王敏說。
讓家長成為管理者,發揮家長監督和管理積極性,提升辦園水平
「你有沒有見過國學與武術的融合課程,把兩種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到一起。」園長王敏說:「這項創意就來自我們的家委會。」
中四班老師李慧帶來了這項課程研討時的教案,「這個課題的創意是一位家委會成員提出來的,得到了廣大家長的肯定,我們就一起把這個想法一步步變成了現實,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班的特色課程。」
家長參與到課程開發,只是家長成為幼兒園管理者內容的一方面。為了調動家長委員會積極性,提升參與幼兒園管理的水平,章丘實驗幼兒園設立了固定的「家園共育辦公室」,分別設成立了宣傳組、法律服務組、實踐活動組、安全保障組等,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每組有具體的負責人,通過定期組織「品餐會」、「活動籌備會」和不定期的「議事會」,真正讓家長在幼兒園所管理中擁有「話語權」,為教育教學、家長工作、後勤保障等各項工作中獻計獻策。
例如在「品餐會」上,家長們除了對菜品給予高度評價外,還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還把自己的拿手菜和老師、家長們進行了交流。此外,在幼兒園「群防群治」和安全事件的處理上,家委會也發揮了帶頭作用和橋梁作用,以及第三方協調作用。
家園共育中,「家」「園」是雙主體地位。「我們通過轉變觀念和家長角色,使家長在家園共育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彰顯,使家庭教育的主導作用得到發揮,構建起兒童、家長、教師三方平等互惠、共生共長的關係。今後,我們還將繼續探索,使家園『各育』在走向『共育』的基礎上,進而走向『優育』、『共贏』。」園長王敏說。
【來源:章丘區教育和體育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