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點到了,開啟「網抑雲」模式:年輕人的矯情,還有救嗎?

2020-12-15 騰訊網

小舟學堂

青年在線學習第一站

關注

關注並回復「見面禮

送你精裝版office和精美PPT

來源:社會學了沒(socialor)

「12點要到了,今天你網抑雲了嗎?」

說不清是從哪一天起,「網抑雲」這個梗突然爆紅,屢次登上熱搜,刷屏全網。

有人沉迷於玩梗,有人抵制這種現象,有人則一頭霧水:

網易雲音樂不是用來聽歌的嗎?「網抑雲陰樂」又是什麼情況?

「網抑雲」到底是什麼梗?

「網抑雲」到底是什麼梗?

提到網易雲音樂,可能你沒用它聽過歌,但一定聽說過它的評論區。

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一直以走心故事和神評論引人關注,但不知從何時起,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成了深夜哲學家們的「傷痛文學素材庫」

「有的人8歲就死了,80歲才埋。」

「我今年12歲,已經重度抑鬱症20年了。」

「今天看了看,30樓好像也不高,人間不值得。」

大量假裝抑鬱的矯情文字充斥在評論區,引起眾人不適,被網友戲稱為「網抑雲陰樂」。

甚至還隱隱約約形成了各種流派:

1、引用金句派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人間失格》中的這句話,絕對是最受「網抑雲」用戶歡迎的。

還有各種延伸版本

魯迅先生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同樣也能收穫一大批點讚。

跳海自殺的太宰治,臥軌自殺的海子,上吊自殺的葉賽寧,更是因為他們的身份和事跡,收穫一大批「網抑雲」粉絲,引用他們說過的金句,絕不會錯。

2、矯情文學派

黃燜雞吃完一半,就被阿姨收走,那種被整個世界拋棄的孤獨,你能理解嗎?

偷你的玫瑰,殺掉你愛的人,只想保護你,這樣的愛情,你想擁有嗎?

3、胡編亂造派

剛出的新歌,就有人在下面感慨,自己已經聽歌十年了。

十年???應了那句話,「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4、點名表白派

這種句式看多了,莫名讓我想到了那句「你認識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有在不同歌曲評論區實名留言的勇氣,為什麼不親自說呢?

就像網易雲之前的熱評一樣,「喜歡就去表白,大不了連朋友都做不成」。

5、假裝抑鬱症派

如果說前面的幾類玩梗方式,讓人覺得「喪」「矯情」,那麼「人均抑鬱」的玩梗,則讓很多人憤怒。

對於有些人來說,「網抑雲」不過是一種消遣方式,但對於那些抑鬱症患者來說,這是以他們的痛苦為樂。

起初,「網抑雲」只是在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盛行,但很快就席捲微信朋友圈、B站、微博等社交平臺,還衍生出了一系列相關的表情包和剪輯視頻。

無論你聽的是流行、古典,還是民謠、搖滾,幾乎所有風格的音樂下,都能發現矯情傷感的「網抑雲」評論。

人均童年陰影、人均失戀、人均高考、人均考研、人均抑鬱,人均愛而不得……

當這樣的內容被大量複製粘貼出現在各種社交平臺上後,一部分人對「網抑雲」提出了質疑,開始了「反網抑雲」行動。

全網玩梗後,

有人對「網抑雲」提出了質疑

以前的網易雲音樂評論區,不是這樣的。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曾鋪滿杭州地鐵站的網易雲音樂「神評論」:

還有網易雲音樂和農夫山泉合作的「文案樂瓶」:

那些愛而不得,那些遺憾和釋然,那些溫暖和感動……人人都是有故事的人,而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為大家提供了展示人生、釋放情緒、尋求治癒的空間。

網易雲音樂甚至還出過一本書,就叫《聽什麼歌都像在聽自己》,書中收錄了244條用戶生產的精選樂評,可以說是把情懷做到了極致。

但現在的網易雲音樂,卻總在提醒你,生活有多難熬。

所以,面對「網抑雲」的強行喪、故作矯情、偽裝抑鬱,「網抑雲剋星」順勢出現,毫不留情地發起了反擊:

學不好歷史的人,矯情會被人罵的:

學不好物理化,也是會被嘲笑的:

下次複製粘貼前,記得檢查好錯別字:

「反梗」剛出現時,讓很多人覺得很爽,但如此解構「網抑雲」,何嘗不是構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嘲諷呢?

「網抑雲」也好,「網抑雲剋星」也好,其實都反映了當今年輕人的社交情緒。

你可以用「網抑雲」來調侃生活艱難,你也可以用「網抑雲剋星」來抵制矯情,表達是你的同樣,我們也應該看到「網抑雲」背後的秘密。

為什麼「網抑雲」能引起全網狂歡?

「喪文化」「情緒造假」,幾乎是每個社區都存在的現象,為什麼只有「網抑雲」出圈了,成為社交網絡上的一次大型玩梗狂歡?

1、為什麼大家都在玩梗?

——刻奇效應,跟風狂歡

「刻奇」是Kitsch的音譯,最初是從作家昆德拉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流行開來的。

可以把「刻奇」視為一種表演,一種廉價的自我感動,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都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和關注,是對主流社會的一種迎合。

很多人白天得過且過,一到深夜,就悔不當初,發圈進入「網抑雲」時刻,這也是一種情感上的盲從,情緒上的表演吧。

或者更通俗一點說,人類的本質就是複讀機。

網絡文化的「meme(梗)」,很多都是因為人們的」複製「傳播開來的。

2、為什麼「網抑雲」引起了部分人的反感?

——負面偏見,認同感降低

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負面偏見」,即人們對負面信息有更大的敏感性,我們會不自覺地傾向於關注負面信息、消極情緒。

舉個例子,別人誇你一百句,你未必會記得,但他若是罵你一句,你往往會記得很牢。

在網易雲音樂的上億評論中,「網抑雲」佔比其實不算很高,但因為我們對消極情緒更敏感,會覺得「網抑雲」已經席捲了評論區。

相比之前評論區中的走心故事、金句段子、生活吐槽等內容,虛構的人設、偽裝的抑鬱、無病呻吟的矯情,自然會引起原有用戶的反感。

3、為什麼偏偏是網易雲音樂?

——社區文化是把雙刃劍

以「鬼畜文化」聞名的B站,有很多「騷話」;主打「專業科普」的知乎,有大量的「抖機靈」;「吃瓜陣地」微博,也有很多「小作文」存在。

太陽底下無新事,網易雲音樂的社區文化危機,其他平臺也都經歷過。

與其他音樂播放器不同的是,網易雲音樂最初的需求切入點就是:音樂社交+走心評論,並藉此在短時間內獲取了眾多用戶。

大量的UGC(用戶生產內容)和主打情懷的社區氛圍,塑造了網易雲音樂獨特的社區文化,在這個虛擬的社區「雲村」中,所有人都自稱「村民」,評論就是大家的情感連結。

而UGC的特點,就是用戶負責產出內容,用戶參與程度高、社交屬性強,很容易進行自發性的傳播,甚至形成病毒式傳播。

據去年網易公司的相關資料顯示,網易雲音樂總用戶數已突破8億。極光數據19年的研究報告,則顯示,網易雲音樂25歲以下的年輕用戶佔比高達83. 5%。

網易雲音樂上億年輕用戶的基礎,加上UGC具有的病毒傳播特點,「網抑雲」引發的現象級玩梗,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當「網抑雲」引起全網玩梗後,網易雲音樂也迅速做出回應,推出了「雲村評論治癒計劃」。

讓「網抑雲」變成「網愈雲」,讓「雲村」回歸之前的友好氛圍,網易雲音樂才不會因「情緒營銷」而被情緒反噬。

最後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矯情」,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偶爾矯情可以,請適度玩梗。

當「網抑雲」充斥網絡世界時,我們真的很難辨別,一個人是真的想要求助、急需安慰,還是在故作矯情、偽裝抑鬱。

無論如何,還是希望以後的網絡世界中,能少一些「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多一些「人間值得,未來可期」。

-END-

來源:社會學了沒(socialor),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凌晨12點,準時開啟「網抑雲」模式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近期,在許多地方都出現了「網抑雲」這個梗,每日到點抑鬱。 這種情況甚至出現了人傳人現象,患者病發症狀十分準時,只會在凌晨12點集體發作。
  • 網抑雲了嗎是什麼意思 12點一開口就老網抑雲了啥梗評論是亮點
    很多人聽音樂用的app都是網易雲,可是最近有的小夥伴總是聽到網抑雲時間到,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是一虐諧音梗,「網抑雲」是指「網易雲」音樂,「網易雲了」即是指一種非常具有喪風格的評論模板,很多人看到網易雲上的歌曲頻率都感覺非常壓抑,那麼網抑雲了嗎是什麼意思?網抑雲時間到什麼意思?12點網抑雲模式什麼梗?
  • 網抑雲的背後,是我們的矯情,還是我們無處發洩的情感
    02經過研究,現在的網抑雲不再局限於對某音樂app評論中的「咯噔文學」的調侃,而是各大平臺 ,打著網抑雲的口號,播放大量的相關視頻。而當代社畜青年,在經過了白天的辛苦工作,雞血滿滿,一到半夜就開始傷春悲秋,發表一些傷感又厭世的言論。
  • 凌晨十二點的「網抑雲」,藏著多少重度抑鬱症的妖魔鬼怪?
    今早刷朋友圈的時候,三妹我刷到了一條朋友圈:網抑雲時間到。推算了一下時間,這條朋友圈應該是在凌晨十二點的時候發出來的。說實話,發朋友圈的這位兄弟平時是個陽光正能量的憨憨,萬萬沒想到,這樣一個每天「哈哈哈哈哈」的人也逃不過「十二點的人間不值得」。
  • 無數年輕人深夜不敢矯情,「網抑雲」卻成了心理療愈師
    最近也由於網易雲音樂用戶龐大人群,一個諧音梗爆火了——「網抑雲」。別看大家在網上玩得熱熱鬧鬧,但「網抑雲」早就不是什麼新梗了。這個詞最開始來自網友對某音樂APP評論區裡「花式煽情」的調侃。有人在萬籟俱寂的夜裡,默默敲下幾行孤獨又倔強的文字:最初這些評論都能夠很快被頂上高贊,但當下人們紛紛害怕留下這樣的語音,因為大家害怕被噴成「網抑雲」。本來音樂會誘發人的各種情緒無可厚非,但卻有人偏偏對這類矯情加上「原罪」的味道,比如有人認為在音樂下面留下這種煽情文字就是矯情。
  • 網抑雲時間到什麼梗?什麼意思
    網民們總是會給大家帶來一波一波的新梗,讓我們緊跟潮流的時代啊,這不是最近網上又來了一個新梗叫「網抑雲」。很多網友一時之間還不太了解,只知道網易雲音樂,網抑雲時間到什麼梗?什麼意思?網抑雲其實就是諧音梗,網友之所以將網易雲稱之為網易雲,就是因為網易雲上面有很多歌曲的評論看起來非常的喪,很多音樂的評論都是負面情緒居多,所以網易雲被大家稱之為網易雲,還有很多網抑雲時間語錄今天也分享點,給你科普科普。網抑雲時間到什麼梗?什麼意思?
  • 「網抑雲」熱搜出圈背後:「矯情」樂評背後的情感營銷價值與社交野心
    躲得過對酒當歌的夜,四下無人的街,躲不過凌晨 1 點 15 分朋友圈分享的網易雲音樂連結。當抑鬱之風在網易雲音樂評論區盛行,「人均抑鬱症」的「網抑雲陰樂」成為網絡新梗,專治矯情的評論也開始層出不窮, 8 月 3 日下午,網易雲回應「網抑雲」,推出三大舉措:一、推「雲村評論治癒計劃
  • 網抑雲陰樂:分享你剛編的抑鬱症故事
    大家發現了沒有,午夜12點,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還沒睡——打王者榮耀的,和聽網抑雲的。 王者榮耀玩家:「防下塔,防啊!」 網抑雲用戶:「別說了,我放不下她。」 我沒有寫錯別字。 幾千幾萬的點讚證明了,在網抑雲假裝自己有抑鬱症,你就是拿了上熱門評論的號碼牌。
  • 小程序也能心理諮詢,讓網易雲不再「網抑雲」
    午夜12點,有人稱為0點也有人說是24點但如今的年輕人卻把這個點叫做「網抑雲」時間但對於「網抑雲」的嘲諷,卻沒必要一桿子全部打成矯情和做作,因為這樣會把真正的抑鬱和悲傷「玩壞了」 !當抑鬱情緒來襲,自己卻無法調解時,或許這個辦法是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
  • 網抑雲,喪,抑鬱症,這屆青年人到底怎麼了?
    午夜十二點鐘聲一響,無數受傷的年輕人衝進網易雲的評論區,發表自己的感悟,訴說自己的傷感。 溫柔嗎?拿命換的你愛過一個人嗎?從滿心歡喜到滿目蒼痍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人的心理就到了最敏感孤獨的時刻,卸下了一天的學習與工作,伴隨著音樂騷動而抑鬱——這是網抑雲用戶的真實寫照。
  • 爛梗「網抑雲」,究竟爛的是梗,還是人?
    此時仍舊奮戰在召喚師峽谷中的小抑,是一個14歲的少年,遭遇「祖安人」親切問候的他,深感這人間惡意中傷太多,於是打開了網抑雲評論區,正式開啟了深夜網抑模式。 編輯評論
  •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 網抑雲是什麼意思是個什麼梗?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網易雲最新資訊 > 正文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 網抑雲是什麼意思是個什麼梗?
  • 網抑雲時間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指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
    ,不少網友紛紛調侃到想要催情流淚,看網抑雲評論即可。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網抑雲時間到是什麼梗 網抑雲時間一般是指晚   原標題:網抑雲時間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指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   網抑雲時間到是什麼梗?最近突然流行起來了一個網抑雲時間到。
  • 網抑雲時間到是什麼梗-網抑雲時間到是什麼意思
    網抑雲時間到是什麼梗?近期一到晚上就會發現有人說網抑雲時間到了,還有很多網友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網抑雲時間意思介紹。而「網易雲時間到」則是代表著抑鬱時間到,盡情的發表傷感評論吧!孤獨的人愛聽歌,最開始只是一些抒發自己心情的評論。可是近兩年,不少未成年裝抑鬱,不管在什麼歌曲下面都是有關抑鬱自殺的評論,很多是傷感的,負能量的。「人只要矯情起來,聽什麼歌都覺得是在講述自己」。下載爪遊控遊戲盒子獲取更多梗含義  ↓↓↓↓↓↓↓
  • 「網抑雲」音樂是什麼梗?生而為人,我不配聽!
    「聽歌就用網抑雲,抑聽就是抑晚上。」當你不經意看到這句話時,就知道網易雲音樂又深夜12點了。打開網易雲熱評,無論什麼風格的音樂,「文人騷客」們從不會缺席。先給大家科普一下,「網抑雲」是什麼梗:每當午夜時分,無數網易雲用戶打開app,帶上耳機,切換網抑模式。聽著曲兒,刷著熱評,哭到失聲。失戀、失業、考研、孤獨、酒精、52赫茲的鯨魚等這類的關鍵詞,字字透露出:人間不值得!
  • 到點了,啟動「網抑雲」模式
    失戀、考研、孤獨、假裝、溫柔、買醉、52赫茲的鯨魚,一開口就是老網抑雲味兒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溫柔嗎?半條命換的。」沒看過這些熱評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用過網易雲!花式表白「點讚到檸檬草酸甜清爽,讓人聯想到青綠的草原,非常適合夏天;薰衣草淡雅芬芳,幫助舒緩情緒;天竺葵玫瑰似的輕微甘甜混著綠色基調的香氣,為不安的心找回平衡;茶樹、依蘭、柏樹,每種味道都有自己的特色,選擇困難症可以選擇禮盒裝或者多入幾款8支小裝,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香氣。
  • 「網抑雲」現象爆發,拿什麼拯救年輕人的壞情緒?
    12點就準時抑鬱「兄弟們,到點了,打開網抑雲給我哭!」:「很溫柔嗎,半條命換的」「一開口就老網抑雲了」「有的人8歲就死了,80歲才埋。」「我今年12歲,已經重度抑鬱症20年了。」「今天看了看,30樓好像也不高,人間不值得。」「挺好,下輩子不來了......」
  • 「網抑雲」背後是「人均抑鬱症」?
    來源:長城網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西蒙最近,不少網易雲音樂的用戶自嘲為「網抑雲」,讓一些「圈外人士」摸不到頭腦。作為國內知名的音樂類APP,網易雲音樂從上線之初,就帶有「音樂評論+互動交流」的特質。只是很多評論讀起來卻是頗為「傷感」,還有不少網友在上面抒發自己的小情緒:家庭矛盾,學習困難,工作壓力,等等,有人批評這些言論太「矯情」,甚至還有人稱這些留言背後簡直是「人均抑鬱症」。微博截圖。
  • 2020十大熱詞出爐,網抑雲打工人上榜
    從光棍到雙節棍,單身的表達越來越含蓄。年輕人一邊渴望愛情,一邊創造新梗自嘲單身,形成了獨特的亞文化。 在當代語境下,「工具人」被泛化到各個領域。年輕人自稱工具人,是以此來消解自己所面臨的無奈,也表達了想擺脫這一尷尬處境的願望。
  •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的這波操作,為什麼說好?
    比如「來給我整兩首網抑雲陰樂」、「聽歌就用『網抑雲』、「今天你網抑雲了麼?」.「網抑雲」成為繼「廢柴」與「葛優躺」後出現的又一個網際網路喪文化代名詞。還被網友製作成了各種表情包。「我今年12歲,已經重度抑鬱症20年了。」「媽媽在我出生前就走了,現實裡沒有一個人理我。」「今天看了看,30樓好像也不高,人間不值得。」「挺好,下輩子不來了.」這些關於失戀、愛而不得、考試失利、家庭變故等話題往往容易收穫高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