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平昌冬奧會還沒開始,不過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商品卻在一個多月前就發布了。
網店+零售店兩條腿走路的新模式,早早開始落實的特許經營試運行計劃……雖然四年之後北京冬奧會才開幕,可是一系列周邊產品卻早已打響了屬於他們的第一槍。
更多的中小企業有了在冬奧會展示的平臺,而大眾每買一件商品就會為籌辦冬奧會提供資金……用這樣的方法,北京冬奧組委正在充分「汲取」著來自各處的力量,壯大自己的商品經營規模和市場開發的力度。
官網產品頁截圖。線上+線下,冬奧商品銷售火爆2017年12月15日,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徽發布。與此同時,北京冬奧組委也啟動「特許經營試運行計劃」,於16日下午在其官方網店拉開了特許商品的預售。
從第一款商品「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首發紀念徽章」開始,當天包括徽章非金屬類、服裝類、貴金屬類、文具類和郵品類5大類的首批50餘款商品均全面預售。
據《新京報》的報導,官方網店上線首日的訪客就達了38萬人,瀏覽量高達73萬,而特許商品銷售總額在當天便突破了100萬元。
澎湃新聞記者進入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網店發現,網店目前一共上線了包括徽章和非貴重金屬、服裝、貴金屬、文具、郵品、陶瓷等六大類總計93件產品。
總銷售量高居前五的單品分別是:會徽發布銀質紀念章、雙奧之城冰雪精彩原地紀念套封、會徽發布金質紀念章、官方發布紀念封和金色雪花徽章。
截止1月24日中午12時,總銷量最多的會徽發布銀質紀念章顯示已售2259件,金色雪花徽章也已經售出901件。
不過,官方網店的產品只是預售。據北京冬奧組委的工作人員透露,在官網購買紀念品的顧客將在下單後10-20日之後收到商品。
除了官方網店,本月還有15家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特許零售店相繼在全國各地開業,相比於網店,特許零售店的商品要更加齊全。
首批7個特許零售店已於1月10日在北京開業,到本月底,北京將有12個冬奧會特許零售店上馬。此外,一月份在京外地區還會有3家特許商品零售店開業,分別位於石家莊、上海和南京。
而冬奧賽區張家口的特許商品零售店正在選址規劃,預計2月底前完成裝修開業。
特許零售店 以下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蔣逸軒 攝特許零售店商品甚至賣斷貨目前,經過北京冬奧組委批准上市的特許商品共有140餘款,包括徽章、鑰匙扣等普通金屬製品、金銀條及貴金屬紀念章、服裝服飾、文具、陶瓷和紀念郵品等類別,這些都可以在特許零售店購買到。
澎湃新聞記者也隨機走訪了位於王府井工美大廈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特許商品零售店,店鋪整體格局以藍色基調為主,配以雪花白色。雖然是在工作日的下午,但是仍然有好幾位顧客在店內駐足。
一位顧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是從同事那裡得到消息的,就想過來看看有什麼紀念品。
「自己家門口的冬奧會很有意義,尤其是金條,感覺有挺大的收藏價值。不過太火了,都賣斷貨了,待會去前門那個店再看看。」
而另一位顧客則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專門來實體店,其實是受了朋友之託。
「朋友說,實體店裡售賣的部分商品,官方網店都沒有。所以很多不在北京的朋友都讓我幫他們看看,我也幫他們跑腿了。」
店內的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開業半個月來,這裡的「人氣」一直居高不下,就算是工作日都有不少人前來購買。
「我們這裡平時賣的比較好的有金條、郵票紀念冊和徽章。」工作人員說道,「像這個金條,有一兩款已經斷貨了,我們每天都需要調貨,銷量非常好。」
工作人員表示,具體銷售量暫時不方便透露,不過從這半個月的情況來看,大眾對於冬奧會商品購買的熱情相當可觀。
「試運行經營計劃」為節儉辦奧運鋪路對於北京冬奧組委來說,本次冬奧會的商品經營,他們做出了較之前歷屆冬奧會不同的嘗試。
北京冬奧會官方特許商品店鋪上線天貓,這是百年奧運史上,奧運商品首度在第三方線上平臺開官方店。從至今一個多月的銷量來說,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這是一系列充分考慮了電商消費者特性的冬奧會特許商品。」北京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特許經營和票務處處長唐永宏說道,「我們希望利用阿里平臺來加大對奧運會的宣傳和推廣。和天貓合作,有利於冬奧會特許商品和形象的宣傳、推廣。」
與線上傳播銷售的新模式一樣的創新是,北京冬奧組委罕見提前了特許經營計劃的實踐時間,並在2017年下半年就推出了試運行計劃——歷屆奧運會的特許經營計劃,都是在上一屆奧運會結束後才公布。
而北京冬奧組委不但在平昌冬奧會舉行前開始發售紀念品,更拓展了商品的種類,把更多目光投向了年輕人和女性。
此外,對於北京冬奧組委來說,提前發行特許商品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為中小企業和社會公眾參與和支持北京冬奧會搭建平臺。
對中小企業來說,由於北京冬奧組委對於這一類別企業主要專注於質量和環保認證等資質要求,但無需像讚助一樣投入大量資金,所以門檻較低,也會激發企業參與冬奧會的熱情。
北京冬奧組委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試運行計劃推出後,北京冬奧組委通過定向徵集的方式,圈定了曾經參加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4年南京青奧會等特許商品的生產企業作為特許生產商。
「在特許經營計劃正式啟動後,則會採取公開徵集的方式選擇特許生產企業。」
而社會公眾每購買一件特許商品,就有一部分購物款作為特許權費繳納給北京奧組委,為籌辦冬奧會提供資金。
據北京冬奧會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表示,試運營結束後,特許經營計劃將於明年七月正式啟動,屆時會有更多品類的特許商品推出,並會擴大市場銷售範圍。
可預見的是,北京冬奧會的「商品經營計劃」,必將寫入奧運商業運營的歷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