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說起逛街,很多人腦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臺東。雖然隨著東部商圈、李滄商圈陸續崛起,大家出門逛街吃飯有了更多選擇,但是在許多80後、90後心中,臺東的地位依然無法撼動。可以說,以臺東步行街為中心輻射的整個臺東商圈,幾乎涵蓋了青島人生活的全部內容,衣食住行、娛樂休閒,臺東仿佛是青島人的 「寶藏樂園」。而這一特點,哪怕是回溯到百年之前也依然成立。當我們翻開青島的歷史,閱覽臺東的回憶錄,會發現作為青島商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臺東承載了幾代青島人的青春與回憶。
臺東的熱鬧已經延續百年
「以前我們稱呼臺東叫『東鎮』。 」今年81歲的於先文是臺東街道的老住戶了,從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他便和家人生活在臺東。正如他所說,「東鎮」是老青島人對臺東最早的稱呼。據他介紹,幾十年前,臺東的區域劃分和現在幾乎差不多,查看地圖會發現,由臺東一路到臺東八路,依次而建,形成了一個長方形的「口」字。根據一些歷史資料的記載,記者了解到,起初臺東三路上還沒有像樣的商鋪和字號,只有一些沿街布點的小雜貨鋪、燒餅鋪之類的小門店。
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瑞成書局、振東照相館、福興祥雜貨店等商鋪,再到上世紀四十年代興華銀樓、舊貨商行、德源泰雜貨鋪以及聚福樓、市場樓等,以臺東三路為核心,與人和路、長興路相接,形成「十」字形狀的街面上,逐漸聚集起了50多家店鋪,臺東商業街的雛形慢慢顯現。 「印象裡,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臺東開始慢慢熱鬧起來了,周末逛東鎮在當時很流行。再往後,市場樓就成了臺東最大的商場,賣什麼的都有。 」於先文說。
1956年之後,商鋪紛紛公私合營,大多數老字號陸續被新名字取代。到了七八十年代,去大光明電影院看電影,去市場樓逛逛,去聚福樓下館子,依舊是那個年代青島人最時尚的出行選擇之一。而到了九十年代初,隨著舊城改造計劃的實施,臺東新華樓澡堂、臺東交電家電部、臺東化工商店等被拆除,臺東步行街也由此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逛臺東是80後90後的回憶
「2001年,市北區將延安三路至威海路段的臺東三路實施線路入地、管線改造、路面平整,由此形成了商業步行街的雛形,並於2006年正式命名為『臺東商業步行街』。 」據市北區臺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叢叢介紹,2004年、2008年、2014年臺東商圈經歷了3次改造提升,最終呈現出現在的面貌。
對於土生土長的青島小嫚、青島小夥來說,臺東是自己學生時代替代不了的回憶。萬達樓上的「神採飛揚」、威海路上的「e部落」、臺東八路的「得吉利」、臺東三路的麥當勞……或許有的店鋪如今已經不在,但是對於80後、90後來說,它們的存在是抹不掉的。「以前上學周末沒事的時候,寫完作業就和同學一塊來逛臺東了。現在去的比較少了,但是回想起來還是滿滿的幸福。 」青島姑娘孫姚告訴記者。
王金國2009年從東北來到青島,在臺東步行街幹起烤冷麵的生意。這10多年來,他親眼見證了臺東的點滴變化。 「一開始步行街的環境跟現在沒法比,攤位也都不像現在這么正規。 」2016年,隨著和興路夜市升級,打造小吃一條街,王金國便承租了5個攤位,生意越發紅火。「隨著夜市發展得越來越好,整條街的人氣也越來越旺,年輕人都願意來逛逛,尤其2號線臺東站開通後,人流量明顯比之前多了。」在王金國看來,臺東步行街升級改造或許短期內人氣會受影響,但是改造完成後,臺東步行街一定會更紅火。
年輕人喜歡是最大優勢
「臺東商圈作為青島最知名的商圈之一,僅2019年營業額就達到50多億元,帶動就業3萬多人。」王叢叢告訴記者,臺東商圈是一處天然的直播電商應用場景,近年來,商圈業態豐富、年輕客群居多、網紅商戶集聚等特點讓「電商+直播」的新經濟在這裡蓬勃發展。今年5月,打造「雲逛臺東」商圈直播品牌,採用直播探店為主、兼顧線上銷售的形式,將臺東商圈搬到了線上。 6月,山東省首條「餓了麼口碑街」暨超級直播間正式落地臺東步行街,通過「直播帶貨」「大咖探店」等活動帶動商圈300餘家餐飲商戶復甦振興。 「臺東是年輕人喜歡集聚的地方,本身也有網紅氣質,年輕人喜歡就是我們的最大優勢。 」王叢叢說。
「臺東步行街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本身的特色。平民性與便利性,這是臺東商業街區別於其它商業中心的獨特品質。這種品質的出現,與臺東商業的歷史傳統密切相關,與臺東商業的區位優勢密切相關,與臺東商業的服務人群密切相關。」市政協委員、青島市社會科學院城市所副所長、研究員冷靜表示。
臺東,作為百餘年間青島這座城市唯一從未間斷的商業街區,代表著一代又一代青島人的市井情懷,見證了很多人的童年和青春。大光明影院、聚福樓……青島人記憶中許多常逛的老地方已經漸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但利群、萬和春等老字號依然屹立至今,各種如雨後春筍般新生的網紅小店和時尚地標也不斷吸引著年輕人的目光,讓「逛臺東」的習俗繼續在青島人身上傳承下去,「逛臺東」成為青島這座城市的時尚文化。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