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傳承已久的習俗:孝親敬老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敬老孝親是重陽節傳承已久的習俗,是重陽節的題中之義。

  如今,重陽節通常以敬老節的形式為人所知。其中的敬老習俗有何來歷?它在整個重陽節習俗中佔有怎樣的位置呢?

  考察重陽節起源與發展的歷史可知,敬老求壽自古以來就是重陽節核心的習俗之一。

  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說,「九月九日可採菊花」,這是關於重陽節的最早文字記載。另有文獻記載,漢末已有朝廷九月九日賜宴於公卿近臣的做法,說明此時九月九日已是較為顯著的節日。

  其實,重陽節的來歷與文化內涵更多地在於我國古人的數字觀念,在於對「九九」相重的文化認知。按古人陰陽觀念,奇數為陽數,九九相重,故為重陽,又稱「重九」。古人認為,「三、五、七、九」這些陽數為災厄之數,因為人間災厄是上天降予的,天為陽,天降災禍就降於陽數之時。「九」為陽數之極,九九相重,就更是災厄數字之最,令人恐懼,認為此日易生災禍,必須採取若干方式避禍消災,這些方式就成為節日習俗,於是重陽節就產生了。這跟「三月三」(上巳節)、「五月五」(端午節)形成的道理是一致的。西晉周處《風土記》記載:「漢俗九日飲菊花酒,以祓除不詳。九月九日,律中無射而數九,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頭,言闢除惡氣,而御初寒。」這是對重陽節源於闢邪的明確表述。重陽節的主要習俗都可以用闢邪來解釋。食用菊花酒、插茱萸皆可祓除不詳、闢除惡氣。登高可以避禍,因為高處是神仙所居,可以給人們以護佑;吃五色重陽糕可以闢邪,因為五色彩紋為邪祟所畏懼。

  闢邪防禍的另一面就是趨吉求祥。時逢九月九,人們在避禍的同時,也自然採取一定方式求吉。避禍與求吉是一致的、相通的。「九」在術數觀念裡雖為災厄之數,但按諧音民俗,「九」又與「久」諧音,是吉利之數。所以,民間也從求吉的角度,將「九九」理解為「久久」,這種從吉利諧音角度做的解釋恰恰可以解除對「九」為不吉利數的忌憚。有意思的是,同一時代就同時存在這兩種解釋。曹丕在《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是月律中無射,言群木庶草,無有射而生。至於芳菊,紛然獨榮,非夫含乾坤之純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謹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曹丕這段話,完全是從求吉角度對重陽節習俗加以解釋。「九九」就成了吉利數,有「宜於長久」的吉利意義,而且菊花不是被解釋為闢邪,而是可以「輔體延年」,有助於長壽。他送鍾繇菊花一束,可以表達祝福老者長壽的意願。從曹丕書信,可以看到當時重陽節的另一種重要習俗:求壽敬老。經查,鍾繇生於151年,曹丕生於187年,鍾繇長曹丕36歲。曹丕送鍾繇菊花顯示出三國時期重陽節的敬老求壽習俗。因為重陽節就是形成於東漢時期,與鍾繇曹丕所處的漢末三國時期接近,可以說敬老求壽是重陽節形成初期就有的重要習俗,是與闢邪防禍習俗並行不悖的。

  後世,隨著巫術術數觀念的淡化,「九九」為災厄之數的觀念也逐漸消失,而「九九」表示「長久長壽」意義的吉利數字的觀念逐漸增強。敬老祈壽習俗逐漸強化乃至成為最顯著的主題,近年來重陽節基本成為敬老節。

  自古以來,敬老求壽就是重陽節的題中之義。

  敬老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秋季敬老也是我國傳承久遠的習俗。據《禮記·月令》,周代朝廷在仲秋時節贈予坐幾、手杖和糜粥。據《後漢書·禮儀志》,漢代縣府在仲秋八月送給70歲以上的老人以鳩杖、糜粥。東漢重陽節興起之後,我國各個時期在九月九日前後都有隆重的敬老活動。

  重陽節傳承到後世,除了敬老求壽的主題,也有豐富多彩的其他習俗:登高秋遊、賞用菊花、配飾茱萸、吃重陽糕、射箭狩獵、放風箏等。各地還有許多特色習俗,如山西、河北、四川的一些地方在重陽節禮敬老師,陝西黃陵縣祭祀軒轅黃帝,湖南株洲祭祀神農炎帝,浙江德清縣則在重陽節舉辦祭奠「忠勇之神」樊噲的盛大廟會「舞陽侯會」。東南沿海地區及臺灣則傳說重陽節是媽祖升天成仙的日子,祭拜媽祖。

  當今社會,敬老孝親仍是傳統美德。重陽時節,各級政府舉辦系列敬老尊老活動,在全社會宣揚敬老孝親的傳統美德,倡導、支持、繁榮各種重陽習俗活動,將重陽節重建為名副其實的我國六大傳統節日之一,具有重要意義。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林秀敏 )

相關焦點

  • 九九重陽 孝親敬老
    如今,重陽節通常以敬老節的形式為人所知。其中的敬老習俗有何來歷?它在整個重陽節習俗中佔有怎樣的位置呢?考察重陽節起源與發展的歷史可知,敬老求壽自古以來就是重陽節核心的習俗之一。因為重陽節就是形成於東漢時期,與鍾繇曹丕所處的漢末三國時期接近,可以說敬老求壽是重陽節形成初期就有的重要習俗,是與闢邪防禍習俗並行不悖的。後世,隨著巫術術數觀念的淡化,「九九」為災厄之數的觀念也逐漸消失,而「九九」表示「長久長壽」意義的吉利數字的觀念逐漸增強。敬老祈壽習俗逐漸強化乃至成為最顯著的主題,近年來重陽節基本成為敬老節。
  • 孝親敬老從小做起
    原題:海口多所中小學校開展重陽節主題活動,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孝親敬老從小做起    百善孝為先。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今年重陽節期間,海口市多所中小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孝親敬老活動,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 幼兒園重陽節主題教育活動,習俗傳承中,注重儀式感
    >2、重陽節傳統習俗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傳承發展重陽節在歷史發展進程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有很多可以直接應用或者變通應用於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比如,重陽節登高的傳統習俗,幼兒園既可以組織幼兒開展以登高為主題的健身體驗活動,也可以開展以登高為主題的社會性遊戲比賽活動,還可以開展以登高為主題的詩詞誦讀、繪畫等活動。
  • 西安市高陵區舉行2020年「弘揚傳統美德 感恩孝親敬老」重陽節主題...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傳承發展重陽節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10月22日上午,西安市高陵區2020年「弘揚傳統美德感恩孝親敬老」重陽節主題活動在昭慧廣場舉行。西安市高陵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興利、副區長王小玲、區政協副主席趙偉,離退休老黨員、老幹部代表,老有所為先進個人、孝親敬老家庭代表,以及群眾代表500餘人參加活動。本次活動由西安高陵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委文明辦、區文化和旅遊體育局主辦,區婦聯、區融媒體中心、區教育局、區衛健局、區醫療保障局聯合協辦。王小玲表示,「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 山東省聊城市幼兒園重陽節主題教育活動,習俗傳承中,更多儀式感
    幼兒園重陽節主題教育活動,習俗傳承中,更多儀式感……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幼兒園重陽節主題教育活動,習俗傳承中,注重儀式感》第二,重陽節傳統習俗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傳承發展重陽節在歷史發展進程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有很多可以直接應用或者變通應用於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孝親敬老從小做起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今年重陽節期間,海口市多所中小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孝親敬老活動,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國旗下頌重陽  「九月裡,九月九,爬山登高飲菊酒,帶上茱萸避邪惡,吃了花糕多長壽……」從10月15日起,海南華僑中學美麗沙分校以「傳承孝親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為主題開展國旗下的演講活動,引導全體師生孝敬長輩,學會感恩。
  • 敬老孝親 福滿長生
    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為弘揚和傳承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共建和諧社會,關愛轄區老人生活,為營造敬老孝老、愛國愛家的濃厚節日氛圍。10月24日上午,由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紅光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長生村村民委員主辦,成都市博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與承辦的「敬老孝親·福滿長生」長生村重陽節文藝匯演在長生村黨群服務中心舉行。演出開始前,長生村魏書記為活動致辭。致辭中魏書記表達了對長生村老人們美好祝願,預祝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接著由長生村老年協會會長支尚年向在座的各位老人介紹了老年協會的基本情況。
  • 鎮江市賀家弄幼兒園小班部開展重陽節敬老孝親主題教育活動
    2020年10月23日,重陽節前夕,鎮江市賀家弄幼兒園小班部開展了重陽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給老人送去溫馨,帶來祝福,體現了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優良美德。重陽節又叫老年節,是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節日,孩子們在這個尊老、敬老、愛老重陽節活動中感受愛、表達愛。
  • 首屆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舉辦
    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近日表示,傳承與創新孝親敬老文化傳統,要處理好孝親敬老和依法履責、孝親敬老和發揮老年人積極作用、堅守優秀傳統與吸收借鑑的關係。王建軍是在12月7日至8日舉行的首屆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上做出上述表述的。本次大會以「孝親敬老向上向善」為主題,旨在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推進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大會採取專題研討、地方經驗交流、圓桌對話的形式,圍繞新時代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淵源、內涵、方向、面臨的形勢和典型實踐經驗進行了深入研討、廣泛交流。
  • 首屆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舉行
    &nbsp&nbsp&nbsp&nbsp光明網訊( 李政葳)12月7日至8日,由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主辦的「首屆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在陝西省漢中市舉辦。
  • 又到重陽節,再談敬老日
    重陽節,雖說還沒有法定假,但如此的巧合,可以讓子女們利用雙休日回家看看,獻上一顆赤城的敬老心,也可以讓我們的社會湧動起敬老潮,而很愜意。  敬老心,敬老潮,見證了中華民族敬老傳統美德和敬老優良家風,在神州大地傳承、發揚,在人們心靈裡生輝、閃耀。
  • 重陽節感悟習近平敬老孝親的暖人情懷
    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始終將「尊老」奉為立身處世的大德,全國多地開展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主題活動。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老人,在習近平心中一直是一份沉甸甸的牽掛。幾十年來,他以身作則,敬老孝親,盡顯對老年人群體的敬重與關懷。
  • 河南省啟動「孝親敬老傳承美德」典型故事徵集活動
    日前,我省啟動「孝親敬老傳承美德」典型故事徵集活動,公眾可通過提交微視頻,講述身邊孝親敬老典型人物的感人故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宣傳尊老典型,講好敬老故事,傳播老年聲音,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老齡事業的濃厚氛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孝親敬老傳統美德,近日,省委宣傳部、省委老幹部局、省精神文明辦公室、省民政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團省委、省婦聯、省敬老助老總會啟動「孝親敬老傳承美德」典型故事徵集活動。
  • 重慶市江津區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重陽節期間開展「孝親敬老...
    重慶市江津區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重陽節期間開展「孝親敬老」系列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 2014-09-11 09:40    來源:江津網     各鎮黨委、人民政府,各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區委各部委,區級各部門,區管事業單位
  • 【重陽節活動】——金蘋果創憶幼兒園「弘揚孝道,傳承美德」重陽節活動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 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我市多所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重陽節活動(二)
    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通過此次養老孝老敬老活動,孩子們為老年人送溫暖,使孩子們傳承了養老孝老敬老傳統美德,切實增強了老年人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圖文:孟祿瓊  李燕大莊中心校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組織隊員們以多元的形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老人的關心和愛護。「孝親敬老,從我做起」主題隊會讓隊員們了解了有關重陽節的由來、習俗及民族文化。
  • 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有什麼風俗?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馬上就是重陽節了,聽說重陽節有敬老節的說法,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重陽節主要風俗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傳統節日的現代傳承。重陽節最早是一個豐收後的祭祀節日,有感恩和期盼的寓意在其中,傳承至今,現在的重陽節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人們會在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是傳統節日現代傳承方式之一。
  • 鴻雁送福孝親敬老 滬重陽節首推12萬張公益明信片
    東方網記者王麗琳9月23日報導:今年是農曆閏年,因此擁有了兩個「重陽節」,一個是10月2日的傳統重陽節,另一個則是11月1日。記者今日從市民政部門獲悉,在10月2日傳統重陽節前上海將首次向市民免費推出12萬張「孝親敬老」公益明信片,供市民們書寫祝福語,以鴻雁送福的方式寄送給身邊長輩和老人。
  • 九九重陽節 孝親敬老永不忘!
    (記者 鹿賽)又是一年重陽節!為了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同時在全區上下營造真心敬老、傾心愛老、熱心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10月17日上午,第九屆「楊凌孝親敬老之星」表彰活動在楊陵區社會福利院舉行,本次活動由示範區慈善協會與楊陵區民政局聯合開展。
  • 和順縣開展重陽節系列活動 弘揚敬老愛老美德
    弘揚孝道 倡導敬老新風尚10月7日上午,和順縣2019年重陽節系列活動開幕式在雲龍山牌樓廣場舉行。活動現場,該縣的老年人登高賞花、吃桂花糕、品桂花酒、觀賞文體節目、欣賞書畫展覽。該支志願服務隊幾年來始終堅持這一活動,從未間斷,進一步加強了員工家庭紐帶關係,豐富了企業文化內涵,增強了命運共同體意識,傳播了孝親敬老好聲音。在縣光榮院,志願者們為老人洗腳,給老人表演節目,幫老人包餃子,用實際行動溫暖了光榮院的老年人,給他們增添了一份歡樂喜悅,同時也讓老年人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