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第一中學學生盧昱君為奶奶按摩表孝心。 本文配圖由受訪者提供
海南楓葉國際學校學生在海口市普親第二老年養護院慰問老人。
原題:海口多所中小學校開展重陽節主題活動,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孝親敬老從小做起
百善孝為先。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今年重陽節期間,海口市多所中小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孝親敬老活動,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國旗下頌重陽
「九月裡,九月九,爬山登高飲菊酒,帶上茱萸避邪惡,吃了花糕多長壽……」從10月15日起,海南華僑中學美麗沙分校以「傳承孝親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為主題開展國旗下的演講活動,引導全體師生孝敬長輩,學會感恩。
10月15日,海口瓊山東門一小請來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王義麗,為孩子們進行了一場題為《感恩盡孝,回報社會》的演講。「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演講中,一則則生動的小故事讓在場師生動容,也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孝親敬老的種子。
重陽節前夕,海口市第一中學不少班級開展了重陽節主題班會,同學們在講臺上分享了自己平時與長輩相處的點滴故事,以及對孝親敬老的認識和體會。
「煮一碗淮山湯大概要半個小時。為了防止糊鍋,我要用勺子不停地攪拌,煮好時手臂都酸了。」海口市第一中學高三(1)班學生李錦澤說,自己親自煮過後才知道,每周末父親為他熬製的這碗湯是多麼用心。
「爺爺平時雖然沉默寡言,但是我們每周回去時,他都會讓奶奶殺雞,用『土雞蛋』給我們煮粉吃,這就是爺爺表達愛的方式。」海口市第一中學學生陳柳彤將這些和親人相處的小細節擱在心間,濃濃的親情成為她不斷前行的動力。
為長輩做件暖心事
校園裡,許多師生分享著自己與長輩之間的親情故事;家庭中,許多孩子也紛紛以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親人的感謝。
重陽節前夕,海口市五源河學校給全體學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業——與家中長輩合影,並為他們做一件事。「這件事可以是製作卡片、寫封信,也可以是按摩洗腳、做一道菜、打一個電話……」海口市五源河學校德育處老師吳慧說。
海口市港灣小學向孩子們發起了「關愛老人,從身邊小事做起」的倡議,呼籲孩子們為長輩做一件暖心事。
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重陽節主題活動。剛入學一個多月的一年級新生,紛紛通過親手炒菜、榨橙汁、洗碗、晾衣服等方式表達自己對父母等長輩的愛意。
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學生何凱的媽媽在朋友圈中寫道,「回到家看到兒子在擦桌子,兒子你長大了,可以為媽媽做很多事了。可媽媽長大了,卻很少陪姥姥姥爺了……」孩子們在家裡的孝親敬老行動,也喚醒了更多人敬老愛老的意識。
敬老院裡表敬意
10月17日是重陽節,海南楓葉國際學校組織了43名學生和教職工代表,來到海口市普親第二老年養護院,向老人們表達節日的祝福。
該校八年級學生勾小末給養護院的爺爺奶奶們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剪紙,七年級學生崔子琪給老人準備了糕點水果……雖然與老人們素不相識,但孩子們都很用心,將老人們當做自己的爺爺奶奶。餵水果、切蛋糕、唱紅歌、講故事……在孩子們的陪伴下,海口市普親第二老年養護院的老人們臉上都掛滿了笑容。
「奶奶總清楚地記得我們平時愛吃的菜,卻很少為自己著想……」「準備一盆洗腳水很簡單,但我的內心卻百感交集。撫摸著奶奶的雙腳,有點扭捏但發自內心的感動……」在這個重陽節,多所中小學校的學生們用各自的方式感知「敬老」的內涵,也在行動中收穫愛與成長。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鄭燕表示,敬老愛老意識的培養,對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至關重要。「除了要在學校中加強敬老教育外,父母們平時也應該從生活小事中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起孝親敬老的榜樣。同時,社會也要加強引導,營造敬老愛老的濃厚氛圍,讓孩子們經常感受到孝親敬老美德的薰陶,真正讓孝親敬老的意識走入孩子心間。(記者 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