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親敬老從小做起
原題:海口多所中小學校開展重陽節主題活動,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孝親敬老從小做起 百善孝為先。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今年重陽節期間,海口市多所中小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孝親敬老活動,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
海南日報數字報-孝親敬老從小做起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今年重陽節期間,海口市多所中小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孝親敬老活動,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國旗下頌重陽 「九月裡,九月九,爬山登高飲菊酒,帶上茱萸避邪惡,吃了花糕多長壽……」從10月15日起,海南華僑中學美麗沙分校以「傳承孝親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為主題開展國旗下的演講活動,引導全體師生孝敬長輩,學會感恩。
-
推進新時代孝親敬老文化建設
多層面推進新時代孝親敬老文化建設,傳統的孝文化才能重新煥發新的活力,實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目標。營造有利於新時代孝親敬老文化建設的社會氛圍。要重視社會宣傳,面向社會大眾廣泛開展孝親敬老文化的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傳播媒介,通過新聞輿論、文化作品來引導社會培育和踐行新時代的孝親敬老理念,為新時代孝親敬老文化的構建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多途徑踐行新時代孝親敬老文化。
-
中小學生孝親敬老知易行難
日前,團武漢武昌區委、武昌區青教辦聯合部分中小學對青少年孝親敬老行為進行了抽樣調查。684份有效調查問卷顯示:中小學生孝親敬老狀況不容樂觀。 調查中,有38%的小學生和31%的中學生從來沒有聽過任何有關孝親敬老的傳統故事,甚至有部分小學生將學雷鋒、做好事也當成孝親。 調查發現,青少年的孝親敬老往往停留在口頭上,並沒有很好地落實在實際行動中。
-
孝親敬老!小櫸葉們讓情溫暖,讓愛蔓延……
習總書記說:「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徵的孝親敬老文化。」
-
...讓愛溫暖彼此——大英縣郪江外國語學校七年級舉辦「孝親敬老...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 ( 羅國偉/ 霍強 唐炳森 陳建才 遂寧報導 )孝親是一種責任,敬老是一種修行。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和引導學生感受"孝"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用實際行動孝親敬老,茁壯成長,回報社會,12月7日,大英縣郪江外國語學校七年級組在尚美樓開展了主題為"孝親敬老,從我做起"的演講比賽。比賽邀請學生發展部張雷副校長、胡遠勝主任、七年級組分管領導霍亮主任及七年級語文教師擔任評委。
-
青島孝親敬老對聯徵集結束 好作品感化人心
溫戰勇004孝親敬老風尚好陸炳生008孝親敬老終無憾;拋一片愛心,敬老我領先張 洋030>未孝親焉能愛眾,不敬老怎會益人陸金旭040119橫批:攜手共進 小字輩志不小小事做起大任擔當齊努力
-
孝親敬老 弘揚美德
10月7日,2019年「我們的節日·己亥重陽」敬老禮活動在南寧孔廟博物館舉行。圖為晚輩為長輩梳頭。10月7日,2019年「我們的節日·己亥重陽」敬老禮活動在南寧孔廟博物館舉行,青秀區秀山社區36個家庭的每位成員身著漢服參與活動。此次敬老禮活動由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南寧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主辦,以「孝親敬老,情暖重陽」為主題,旨在弘揚孝親敬老的孝道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促進社會和諧。
-
鳳二小教育集團開展「重陽佳節敬老孝親」主題實踐感恩活動_蚌埠市...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敬老愛老文明新風尚,10月19日,鳳二小教育集團開展「重陽佳節 敬老孝親」主題實踐感恩活動。利用國旗下講話,集團兩個校區輔導員介紹了重陽節的由來和風俗,告訴學生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讓他們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前輩們的默默耕耘和艱苦奮鬥。希望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親人做起,每天主動問候、聽長輩的話、參與家務勞動、關心長輩的健康、不給長輩添亂,用實際行動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
-
九九重陽 孝親敬老
如今,重陽節通常以敬老節的形式為人所知。其中的敬老習俗有何來歷?它在整個重陽節習俗中佔有怎樣的位置呢?考察重陽節起源與發展的歷史可知,敬老求壽自古以來就是重陽節核心的習俗之一。從曹丕書信,可以看到當時重陽節的另一種重要習俗:求壽敬老。經查,鍾繇生於151年,曹丕生於187年,鍾繇長曹丕36歲。曹丕送鍾繇菊花顯示出三國時期重陽節的敬老求壽習俗。因為重陽節就是形成於東漢時期,與鍾繇曹丕所處的漢末三國時期接近,可以說敬老求壽是重陽節形成初期就有的重要習俗,是與闢邪防禍習俗並行不悖的。
-
九九重陽節 孝親敬老永不忘!
為了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同時在全區上下營造真心敬老、傾心愛老、熱心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10月17日上午,第九屆「楊凌孝親敬老之星」表彰活動在楊陵區社會福利院舉行,本次活動由示範區慈善協會與楊陵區民政局聯合開展。上午九點半,第九屆「楊凌孝親敬老之星」表彰活動正式開始。
-
靖遠五合「好媳婦」孝親敬老杞花香
靖遠縣五合鎮白茨林村有一位「好媳婦」張小紅,她用樸實的行動詮釋了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言傳身教形成良好家風的同時,也帶動周圍鄰裡孝親敬老。「好媳婦」張小紅的丈夫經常在外地跑大車,家裡的大事小事都落到了她肩上。張小紅不僅要在田間地頭務農,還要照顧好一家老小的衣食起居,她不辭辛勞數十年如一日,將屋裡屋外打理得井然有序。
-
他們,孝親敬老成明星
孝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重陽節前,記者來到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山西省老齡示範單位——晉中市和順縣,走訪了這裡的兩位孝親敬老之星。2011年,和順縣老齡委授予張靈梅「孝親敬老十大孝星」。 伺候植物人婆婆無怨言 在和順縣雲龍家園小區,提到14年如一日伺候植物人婆婆的「中華孝親敬老之星」賈潤平,鄰居們交口稱讚。 1998年,賈潤平的婆婆突發腦溢血,導致身體半身不遂。老人的小兒子王晉傑在醫院守護了40多天後,將脫離生命危險的母親背回了家。
-
何盈庭:敬老孝親 奉獻真情
人物檔案:何盈庭,62歲,共產黨員,益陽市資陽區過鹿坪敬老院院長,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榮譽稱號。老人們所說的何院長,就是何盈庭,曾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榮譽稱號。辦院21年,他始終如一地踐行著自己曾說過的三句話,敬老孝親,奉獻真情。「我熱愛敬老院這份工作,我將傾盡所能,奉獻餘熱。」
-
首屆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舉行
本次大會以「孝親敬老向上向善」為主題,旨在傳承與創新中華孝親敬老優秀文化,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推進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在講話中指出,孝親敬老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繫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是新時代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的精神支撐。
-
東營:孝親敬老家風故事繼續徵集中
原標題:東營:孝親敬老家風故事繼續徵集中黃三角早報9月8日訊(記者 段學虎) 本報聯合東營市老齡委開展的「最美家風 幸福老人」主題敬老活動面向社會徵集孝親敬老家風故事以後,得到了不少部門和市民的熱烈響應。目前,本報已經徵集各類孝親敬老典型家庭近20個。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本報將對這些典型故事進行甄選開闢專欄進行系列報導,同時,本報繼續面向社會徵集。
-
首屆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舉辦
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近日表示,傳承與創新孝親敬老文化傳統,要處理好孝親敬老和依法履責、孝親敬老和發揮老年人積極作用、堅守優秀傳統與吸收借鑑的關係。王建軍是在12月7日至8日舉行的首屆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上做出上述表述的。本次大會以「孝親敬老向上向善」為主題,旨在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推進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大會採取專題研討、地方經驗交流、圓桌對話的形式,圍繞新時代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淵源、內涵、方向、面臨的形勢和典型實踐經驗進行了深入研討、廣泛交流。
-
資江新語|孝親敬老是傳統美德也是社會責任
(詳見10月23日《益陽日報》第4版《弘揚傳統美德 躬行孝親敬老》)。這些平凡的孝親敬老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雖不是感天動地的壯舉,卻讓人覺得溫暖,為之感動。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民,始終奉之為立身處世的大德,相沿成習。
-
孝親敬老 零陵500名小學生爭做愛心小天使
紅網永州10月18日訊(通訊員 呂笛 鄭慧婷)「媽媽,您上班辛苦了,讓我為您捶捶背!」「爸爸,讓我幫您洗洗腳!」今年的10月是我國第七個「孝親敬老月」,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楊梓塘小學啟動「孝親敬老,感恩父母」活動月,學校500名小學生紛紛用實際行動爭做愛心小天使。
-
把「孝親敬老」根植在心底
把孝根植在心底,用心盡孝,用心敬老,才算是懂得感恩的人,推己及人,也才可能去關愛其他老人,讓社會形成尊老敬老的好風尚。 把孝親敬老根植在心底,踐行好孝道,才能讓家庭充滿愛、社會充滿愛,才能讓家庭和諧、社會和諧。這也正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好踐行,對傳統美德的最好弘揚,對傳統文化的最好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