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倩)除了家屬,他們可能是陪伴逝者時間最長的人。逝者遠去,留下的只有墓碑,而能跨越時空阻隔的,是他們的精神。堅守崗位的守陵人,就是跨越時空的精神守護者。在武漢市九峰山革命
在武漢市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王盛勇已經堅守23年。1995年,退役後的他帶著新婚妻子,到陵園管理處工作,當起守陵人。逢年過節,全家人會一起為烈士墓碑做清潔。
2009年2月的一個子夜,陵園管理處響起敲門聲。原來,幾位老兵聚會時,想起一位犧牲的戰友安葬在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深夜前來祭奠。王盛勇問明情況,毫無怨言,給老兵們開了門,一直陪著他們,直到他們離開。
除了現實中的陵園,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還開通了「豐碑在線」網站,管理員叫劉琪。
2009年,劉琪開始籌建網站時,手頭的信息非常零散,烈士資料沒有電子版,許多家屬的聯繫方式還是BP機和單位電話。為了核實每一位烈士的信息,她和同事們打了無數電話,還經常到烈屬家中收集資料。現在,這個「網上烈士陵園」已有5000多位英烈的資料,而且還在進一步完善中。
守陵人也是陵園的建設者。石首市大牛山公墓職工少、事情雜,過去由於疏於管理,紀律鬆弛,人心渙散。公墓管理處主任鄭孝方上任後,在健全規章制度的同時,經常找職工談心,激發大家的集體榮譽感和工作積極性。他還以身作則,總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和職工一起栽樹、種花、打掃清潔。在他的帶領下,大牛山公墓如今已經成為一座觀念現代化、陵區園林生態化、墓地藝術化、葬式多樣化、管理現代化的現代生態陵園。